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眼科杂志

眼科

眼科杂志

Ophthalmology in China 안과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4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4469
  • 国内刊号: 11-302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82-57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科》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徐亮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病灶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浅层角膜营养不良的临床观察

    作者:奚瑾;接英;李航

    目的 研究病灶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浅层角膜营养不良的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9年1月-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浅层角膜营养不良患者10例(12眼).方法 术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眼部刺激症状,并进行评分.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及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并进行评分.行浅层病灶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常规应用抗感染及角膜营养药物,刮除物行病理学检查.术后3个月再次行问卷调查、视力及角膜荧光素检查,观察评分变化.主要指标眼部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视力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患眼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眼红、异物感、畏光、流泪等眼部刺激症状,术后3个月患者眼部刺激症状评分(4.38±1.06)较术前(12.50±1.31)有明显改善(P=0.002);术前角膜荧光素染色可见片状着染,评分为2.75±0.46,术后明显改善,评分为0.63±0.52(P=0.012).视力由术前的平均0.06±0.03提高到术后的0.31+0.25(P=0.032).组织病理学染色可见刮除物中粉染无定形物质沉积.结论 病灶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浅层角膜营养不良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视力.

  • 3500例婴幼儿泪囊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淑玲;李瑞宏;姜洋;李箐;李莹

    目的 总结婴幼儿泪囊炎细菌学特征和临床治疗效果,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婴幼儿泪囊炎患儿3500例.方法 对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500例伴或不伴有泪囊扩张的婴幼儿泪囊炎患儿采用三步法治疗:第一步手压法;第二步单次探通法;第三步综合治疗法.并对随机选择的60例患儿的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观察其治疗效果及细菌学特征.主要指标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特征.结果 婴幼儿泪囊炎3500例,98.9%患儿年龄在1岁以内,平均(3.7±O.7)个月.一步法治愈280例(8%);两步法治愈3150例(90%);三步法治疗者7例(2%).除1例年龄偏大患儿经三步法治疗再次泪道阻塞外所有患儿均治愈,未见再次感染患儿.结膜囊分泌物细菌分析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酸克雷伯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比例为前三位.结论 婴幼儿泪囊炎4个月龄内为常见,多数单眼发病,结膜囊细菌种类复杂,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酸克雷伯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前三位.早期有效的泪道探通联合抗生素滴眼液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的有效手段.

  • 泪道激光与内窥镜下泪道钻通联合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比较

    作者:沈降;王骥;文丰;吴国海;周宏健

    目的 观察并比较泪道激光联合置管术与内窥镜下泪道钻通联合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设计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在宁波市眼科医院诊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90例(108眼).方法 48例(5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泪道激光联合环形置管术,42例(5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内窥镜下泪道钻通联合环形置管术.术后常规处理,3个月后拔除硅胶管,随访12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主要指标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施行泪道激光联合置管术的48例(58眼)患者中治愈42眼(72.4%),显效11眼(19.0%),无效5眼(8.6%);而内窥镜下泪道钻通联合置管术42例(50眼)患者中,治愈39眼(78.0%),显效8眼(16.0%),无效3眼(6.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21,P=0.841).两种术式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泪道激光联合置管术与内窥镜下泪道钻通联合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均安全、有效,因前者更经济,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 纳米HA/PVA多孔复合水凝胶人工角膜在兔角膜的生物学反应

    作者:熊洁;邓应平;王语诗;李玉宝;许凤兰

    目的 观察纳米HA/PVA多孔复合水凝胶人工角膜在兔角膜内的生物学反应,了解其组织相容性.设计动物实验研究对象三组人工角膜材料:材料1为大孔纳米HA/PVA多孔复合水凝胶人工角膜;材料2为小孔纳米HA/PVA多孔复合水凝胶人工角膜;材料3为单纯PVA水凝胶人工角膜.方法 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1只,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7只,每只兔随机选一眼)分别板层植人材料1、2、3.于术后3、8、24周通过裂隙灯、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人工角膜在兔角膜内的生物学反应.主要指标术眼炎性反应评分,角膜新生血管出现时间及其生长面积分级评分,术后人工角膜脱出率,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结果 术后3周时Ⅰ、Ⅱ、Ⅲ组炎性反应评分分别为1.29±0.488、1.43±0.535和2.14±0.690(P=0.027);术后8周时Ⅰ、Ⅱ、Ⅲ组新生血管平均生长面积分级评分分别为2.67±0.516、2.33±0.816和1.57±0.535(P=0.018);三组术后角膜新生血管出现时间分别为(23.17±1.72)天、(24.50±1.05)天和(29.71±1.60)天(P=0.000);三组术后因角膜溶解引起的人工角膜脱出率分别为14.29%、28.57%和42.86%(x2=1.449,P=0.485);组织切片观察8周后大量成纤维细胞长人材料1的人工角膜支架孔隙里.结论 纳米HA/PVA多孔复合水凝胶人工角膜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在宿主兔的角膜内较稳定存在,是一种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的新型人工角膜.

  • 适应双面复合设计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过程中视觉功能的变化

    作者:徐良;黄海笑;毛欣杰

    目的 通过与前表面设计渐进多焦点镜片(progressive addition lenses,PAL)的比较,研究老视患者配戴双面复合设计PAL在适应过程中视功能的变化.设计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老视患者16例,年龄(57.9±7.66)岁,等效球镜为(-1.06±3.33)D,近附加(+1.97±0.34)D.方法 利用随机表将受试者分为两组,一组单盲先后给予全天配戴前表面设计和双面复合设计两种PAL各4周,另一组配戴顺序相反,于每副镜片初戴和配戴后第4周末进行戴镜状态下双眼4 m和40cm高低对比度视力(100%、10%),双眼64cm和40 cm清晰阅读范围及64cm阅读速度的检测.对两次检测的差值采用两阶段交叉的方差分析.主要指标对比度视力,清晰阅读范围和阅读速度.结果 配戴双面复合设计PAL适应前后中(64 cm)、近(40 cm)距离视功能参数变化较前表面设计有明显不同:(1)清晰阅读范围变化值:中距离时,双面复合设计组(2.969±3.668)cm(均值>0)较前表面设计组(-5.118±5.190 cm,均值<0)大(F=21.004,P=0.000);近距离时,双面复合设计组(3.069±2.36l cm,均值>0)较前表面设计组(-6.821±4.453 cm,均值<0)大(F=55.250,P=0.000);(2)中距离阅读速度变化值:双面复合设计组(0.4217±2.3075个/秒,均值>0)较前表面设计组(-0.8375±1.2178个/秒,均值<0)大(F=5.980,P=0.028).不同设计组间远近高低对比度视力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配戴双面复合设计PAL适应前后在远近对比度视力变化与前表面设计PAL相同的情况下,提供渐宽的中近距离清晰阅读范围和渐快的中距离阅读速度,更加符合老视配戴者的视觉期望.

  • Ⅱ型糖尿病患者角膜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作者:马聪慧;王丽娅;李晶

    目的 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Ⅱ型糖尿病患者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以及角膜各层细胞密度和形态学改变.设计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选取确诊为Ⅱ型糖尿病的患者20例(20眼)为病例组和就诊于眼科门诊的无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0例(20眼)为对照组.方法 病例组和对照组均进行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对所得的图片和结果进行分析.主要指标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角膜上皮基底细胞密度、角膜浅基质细胞密度、角膜中基质细胞密度、角膜深基质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内皮细胞的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百分比.结果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明显减少(t=-4.951,P=0.000);角膜浅基质细胞密度、中基质细胞密度和深基质细胞密度均有显著下降(P值均=0.000);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增加(t'=3.652,P=0.001),六角形百分比减少(t=-3.778;P=0.001).结论 共聚焦显微镜下显示Ⅱ型糖尿病患者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和各层细胞密度下降.

  • 瞳孔直径对波前像差的影响

    作者:万修华;熊瑛;余翔;薛丽霞;李婧;李树宁;卿国平;凌宁;王宁利

    目的 分析瞳孔直径对人眼与模拟眼的波前像差的影响.设计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正常眼21例(2l眼)与模拟眼.方法 选择正视眼2l例(21眼)作为被试者,采用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点眼放松睫状肌,通过调整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微透镜阵列数,控制瞳孔直径2.07~5.96 mm,评估间隔为0.26 mm,同时进行波差像差的测量.模拟眼作为对照.主要指标人眼和模拟眼总波前像差均方根值(t-RMS),高阶像差均方根值(h-RMS),第2~7阶分阶像差均方根值(j2~j7).结果 模拟眼与人眼波前像差RMS值均随着瞳孔直径的增大而增高(相关系数r=0.937~0.993,P=0.000),2阶像差的变化趋势明显.人眼高阶像差与瞳孔直径存在着线性相关性,人眼高阶像差均方根值=0.069×瞳孔直径(mm)-0.126,确定系数R2为0.7809.结论 人眼高阶像差具有明显的瞳孔依赖性,并随瞳孔直径增大而增高.

    关键词: 瞳孔直径 波前像差
  • Ad-siICOS阻断ICOS共刺激通路抑制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作者:袁伟;陆晓和;宫玉波;周瑾

    目的 观察携带报告基因GFP且表达ICOS-siRNA的重组腺病毒(Ad-siICOS-EGFP)阻断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共刺激通路对角膜移植急性免疫排斥的抑制作用.设计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Wistar大鼠(供体)及SD(受体)大鼠.方法 取Wistar大鼠(供体)及SD(受体)大鼠,建立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将其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20只鼠:A组为单纯角膜移植对照组;B组为Ad-siICOS-EGFP注射组;C组为Ad-EGFP注射组;D组为生理盐水注射组.术后每日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植片以及眼前段组织的变化.对角膜混浊、水肿、新生血管3项指标进行评分,观察排斥反应指数(RI)的变化并记录植片的存活时间.各移植组分别于术后5天随机取10只大鼠,麻醉处死后,取植片行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检测.各组其余大鼠进行角膜植片存活时间统计.主要指标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ICOS蛋白表达情况;ICOSmRNA表达情况.结果 各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A组(9.800±0.632)天;B组(14.700±1.418)天;C组(10.000±1.054)天;D组(10.100±0.876)天(F=52.383,P=0.000).ICOS蛋白表达情况:各组植片均可见ICOS蛋白阳性表达,各组植片组织ICOS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评分:A组(1.900±0.568);B组(1.100±0.316);C组(1.800±0.632);D组(1.900±0.568)(F=5.214,P=O.004).ICOSmRNA表达情况:各组大鼠植片组织ICOS的PCR产物凝胶电泳条带辉度值比值:A组(1.004±0.164);B组(0.621±0.096);C组(0.929±0.134);D组(0.918±0.120)(F=16.717,P=O.000).结论 Ad-siICOS-EGFP可有效抑制大鼠植片组织ICOSmRNA及ICOS蛋白的表达,从而阻断ICOS共刺激通路;移植术后即刻受体鼠球结膜下注射Ad-siICOS-EGFP,可抑制大鼠角膜移植急性免疫排斥反应,延长角膜植片存活时间.

  •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血糖非病程相关致病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郝琳娜;李毅斌;肖媛媛;李辽清;孙婷

    目的 分析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非血糖非病程相关致病危险因素.设计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连续收集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191例,其中PDR患者103例,糖尿病病程≥10年的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88例;平均年龄(63.9±8.0)岁.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详细的病史采集,包括2型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家族史,以及糖尿病确诊后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测量身高、体重及空腹血糖;并进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等系统眼科检查.根据国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对所有患者眼底进行分级诊断.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DR患病危险因素.主要指标性别构成比、年龄、糖尿病发病年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及糖尿病家族史及各危险因素的优势比(OR)值.结果 NPDR组平均糖尿病病程(15.6±4.9)年较PDR组(12.9±6.6)年长(P=0.002),两组患者平均空腹血糖分别为(7.6±2.1)mmol/L和(7.5±1.6)mmol/L(P=0.78);PDR患者中男性所占比例(53/103)较NPDR患者(30/88)高(P=0.016);PDR患者年龄和糖尿病发病年龄(55.6±9.0岁和42.9±84岁)均较NPDR组(63.9±8.0岁和48.3±8.1岁)小(P=0.000).PDR组和NPDR组间BMI、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及DM家族史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矫正了血糖和病程等相关因素后,性别(男性,OR:2.048)和年龄(低龄,OR:1.126)与PDR患病有关.结论 控制血糖及糖尿病病程对PDR发病的影响后,男性及低龄是PDR的致病危险因素.

  • 角膜内皮细胞高压力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梁玲玲;袁进;陈家祺;廖洪斐;幸正茂;周世有

    目的 探讨青光眼急性高眼压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机制.设计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体外培养的角膜内皮细胞.方法 采用后弹力层撕除联合酶消化法获取角膜内皮细胞,免疫组化法鉴定细胞.实验分两组:A组:急性压力增高组,压力为6.67 kPa;B组:压力仿生培养,压力为2.0 kPa.倒置显微镜定期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规律;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结构变化;台盼兰-茜素红染色观察高压对细胞的损伤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活性;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胞浆中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主要指标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结构、凋亡率及胞浆中CytC的表达.结果 获取的细胞经免疫法证实为角膜内皮细胞表型.两组细胞分别培养24 hr后,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高压力组的早、晚期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40±0.95)%和(41.37±1.29)%;而正常压力组早、晚期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7±0.40)%和(0.7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免疫荧光检测到高压力组角膜内皮细胞胞浆CytC呈阳性表达.结论 高压力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呈时间敏感性,细胞的凋亡启动是其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之一.

  • 角膜内皮炎60例疗效分析

    作者:贡亦清;许博

    目的 探讨局部抗病毒及激素药物治疗对不同类型角膜内皮炎的疗效.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眼科2008年1月到2010年6月间收治的角膜内皮炎患者60例.方法 60例角膜内皮炎患者包括盘状型、弥漫型和线状型,随机分为局部药物治疗组和局部联合全身药物治疗组,局部药物治疗组应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局部联合全身药物组除上述局部用药外,联合口服阿昔洛韦和泼尼松.观察不同治疗组各型角膜内皮炎患者视力恢复时间.主要指标视力恢复时间.结果 盘状型角膜内皮炎患者中,局部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的视力恢复时间分别为(8.28±3.43)天和(8.11±3.11)天(P>O.05);弥漫型角膜内皮炎患者中,两组的视力恢复时间分别为(12.33±4.23)天和(10.33±4.76)天(P>0.05).而线状角膜内皮炎患者中,局部用药组的视力恢复时间(22.83±5.87)天显著高于联合用药组(16.67±5.71)天(P<0.05).结论 局部药物治疗对各型角膜内皮炎均有效,线状型角膜内皮炎联合全身用药能缩短病程.

  • 324例A-V型斜视的临床特征

    作者:傅涛;卢炜;王京辉

    目的 探讨A-V型斜视的临床特征.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A-V型斜视患者324例.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就诊诊断为A-V型斜视的患者324例,其中A型斜视114例,V型斜视210例.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发病特点、斜视度、斜视类型、眼球运动特点和双眼视觉等临床特征.主要指标发病年龄、就诊年龄、斜视度分布、伴随发生的斜视类型、眼球运动异常和双眼视觉.结果 A型斜视患者和V型斜视患者中,1岁内发病者分别为70例(61.40%)和109例(51.90%)(P=0.07),在3~9岁间就诊者分别为18例(15.78%)和127例(60.48%)(P<0.01).A型斜视患者中有25例(21.93%)是知觉性斜视,而V型斜视中知觉性斜视仅有3例(1.43%);在V型斜视中,先天性斜视有43例(20.48%),而A型斜视中仅有6例(5.26%).A型斜视中48例(42.11%)患者单侧上斜肌亢进,64例(56.14%)患者双侧上斜肌亢进,1例(0.88%)患者不伴斜肌运动异常;V型斜视中,103例(49.05%)患者单侧下斜肌亢进,93例(44.29%)患者双侧下斜肌亢进,9例(4.29%)患者不伴斜肌运动异常.A型斜视患者中仅11例(9.65%)有同视机一级功能,所有患者均无远、近立体视.V型外斜视中有26例(12.38%)有近立体视,24例(11.43%)有不同程度的同视机立体视.结论 A-V型斜视患者发病年龄早,伴知觉性斜视多见,而V型斜视多伴发先天性斜视;多数A-V型斜视伴有斜肌运动异常;A型斜视较V型斜视更易损伤双眼视觉.

    关键词: A-V型斜视 临床特征
  •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2005-2009年就诊患者病种分析

    作者:杜敬毅;周辰

    目的 了解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患者的病种分布情况,为有效地配置医疗资源提供依据.设计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2005-2009年北京同仁医院统计室及眼科行政部的工作量统计数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各专科门诊工作量及手术量数据.主要指标专科门诊工作量及手术量.结果 五年来门诊量排在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白内障(16.53%)、眼底病(15.65%)、斜弱视(15.11%)、屈光不正(13.88%)和角膜病(12.57%);手术病种前5位依次为白内障(31.85%)、屈光不正(21.98%)、眼底病(9.83%)、青光眼(8.58%)和角膜病(7.54%).结论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量与手术量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就诊患者构成比较大的是白内障、眼底病和斜弱视.手术比例增长较多的为角膜病专科和眼肿瘤专科.

  • 知觉性外斜视伴患眼下转肌功能不全(单眼跷跷板样运动)

    作者:卢炜;王京辉;傅涛

    目的 报告一类知觉性外斜视伴有下转肌功能不全的临床特征.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8例知觉性外斜视伴有患眼上斜肌亢进及下直肌力弱者.方法 对8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主要指标知觉性外斜视伴有患眼下转肌功能不全的临床特征,包括发病年龄、视力、眼位、眼球运动检查等.结果 本类型斜视有发病年龄早的特点.健眼视力良好,患眼视力≤0.1,不能注视.第一眼位表现患眼大角度外斜视,或外上、外下斜视.第二眼位患眼内转时下斜视,外转时上斜视.大部分伴有A征.双眼水平运动时患眼内转时下转,表现上斜肌亢进,外转时上转,表现下直肌力弱的单眼跷跷板样运动,双眼左下转、右下转时患眼下直肌力弱,上斜肌亢进更显著.患眼多伴有内旋斜视.治疗以矫正水平斜视为主,对伴有的垂直斜视可酌情矫正.结论 知觉性外斜视伴有患眼下转肌功能不全,与一般的知觉性外斜视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应单独提出认识.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对比研究

    作者:蔡春梅;付湘媛;张晶;邓江稳

    目的 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治愈及复发情况.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自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在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眼科应用上述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并有随访记录的翼状胬肉患者193例(217眼).方法 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193例(217眼)翼状胬肉患者分为3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A组)73例81眼;羊膜移植组(B组)54例63眼;单纯翼状胬肉切除组(C组)66例73眼.术后平均随访1年(12.2±2.3)月,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和并发症情况.主要指标复发率和并发症.结果 随访期间,A组复发4眼,复发率为4.94%;B组复发10眼,复发率为15.9%;C组复发23眼,复发率为31.5%(A与B组、A与C组、B与C组相比,x2值分别为4.828、18.746、4.498,P值分别为0.028、0.000、0.034).随访期内,A组未发生睑球粘连,B组有1眼(1.59%)出现睑球粘连,C组有8眼(10.96%)出现睑球粘连.结论 与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和羊膜移植术相比,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治疗翼状胬肉较好的手法方法.

  • 栗刺外伤致巩膜溃疡穿孔一例

    作者:范大军;陈战巧

    患者男性,67岁,于就诊前1个多月不慎被板栗砸伤,右眼红痛,明显异物感.伤后2天,右眼红痛加重,睁眼困难,就诊于当地县医院,诊断"右眼角膜异物",取角膜栗刺一枚,并抗感染治疗,红痛无好转,睁眼困难.遂至我科就诊,诊断"右眼巩膜炎",予普拉洛芬滴眼液及口服抗生素治疗20天,疗效不佳,且出现右眼角膜缘颞侧结膜溃疡,伴脓性分泌物.

  • 角膜共聚焦显微镜在眼表疾病诊治中的作用

    作者:王丽娅;荆洋

    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是从细胞水平上对活体角膜进行无创观察的新型高分辨率显微镜.通过对全层角膜组织的三维、实时和活体条件下的光学断层扫描成像,在角膜组织的生理、病理研究和眼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体现出极大的优越性.

  •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利与弊

    作者:李莹

    大量临床研究已证明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预测性,使屈光不正患者获得良好的裸眼视力和生活质量,整体满意度达95%以上.但部分患者术后仍出现难治性干眼、暗视力差、虚影等不适,且手术后角膜变薄所带来的潜在危险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因此,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要理性看待、慎重实施、个性化设计,客观地认识其利与弊.目前主要关注的焦点包括:(1)个性化设计与适宜人群选择对视觉质量的影响;(2)并发症的控制与严重并发症的管理;(3)角膜生物力学改变与术后远期安全性的问题.

  • 重庆地区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病原菌分布及诱因分析

    作者:徐艳;钟白玉;于军校;周村建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致盲率极高的眼部疾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可能与眼外伤、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和角膜接触镜的配戴等因素有关.由于真菌性角膜溃疡对患者视力危害明显,治疗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诊断是否及时,早诊断、早治疗对患者的视力预后至关重要.了解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诱因有助于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现对重庆西南医院2005~2009年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病原菌分布进行回顾并分析其诱因.

  • 带线羟基磷灰石义眼台巩膜壳内植入术临床观察

    作者:欧扬;邱波

    珊瑚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人工眶内植入材料,现已较广泛应用于眶内填充整形,为了避免义眼台植入术后并发症尤其是义眼台暴露,临床医师各有心得,义眼台的植入方法很多.

  • 低度远视散光18例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

    作者:高阳;程雪瑜

    临床上低度远视散光患者,远近视力常在正常范围内,就诊时验光结果常常容易被忽视;尽管不会致盲,但由于患者常常会有眼痛、头痛头晕等较为明显的自觉症状,又有可能被误诊为青光眼、神经系统疾病等,给患者精神和经济上均造成一定负担.

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