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眼科杂志

眼科

眼科杂志

Ophthalmology in China 안과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4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4469
  • 国内刊号: 11-302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82-57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科》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徐亮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Pentacam 系统角膜后表面参数在临床前期圆锥角膜筛查中的作用

    作者:尹奕;王欣;仲燕莹;夏英杰;陈跃国

    目的 探讨Pentacam测量所得的们膜后表面参数对于筛查临床前期圆锥角膜的作用.设计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正常对照组45例73眼,临床期圆锥角膜组14例20眼,临床前期圆锥角膜组43例58眼.方法 经TOPOLYZER角膜地形图仪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确诊的临床前期、临床期圆锥角膜组,用Pentacam测量获得角膜后表面参数水平,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所得的相应参数进行对比.主要指标角膜后表面的高度大值、高度小值、高度差、小矢状曲率、角膜中央3 mm平均散光度.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临床期、临床前期圆锥角膜组间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的角膜后表面参数为:角膜后表面的高度大值(P均<0.001)、高度小值(P均<0.001)、高度差(P均<0.001)、小欠状曲率(P<0.001、P=0.014)、角膜中央3mm平均散光度(P<0.001、P=0.008),它们均与圆锥角膜的发展相关,并依照ROC曲线,计算出角膜后表面高度大值、高度差、角膜中央3mm平均散光度在区分正常角膜和临床期、临床前期圆锥角膜时的切点、敏感度及特异度.结论 Pentacam测量的角膜后表面参数可以有效地筛查临床前期圆锥角膜及确诊临床期圆锥角膜.

  • 逆行鼻泪管插管术联合泪道冲洗治疗鼻泪管阻塞

    作者:戴红蕾;骆非;王荣光

    目的 评价逆行鼻泪管插管术联合泪道冲洗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探讨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鼻泪管阻塞患者186例(207眼).方法 对泪囊碘油造影确诊鼻泪管阻塞患者,采用泪道探通及逆行扩张鼻泪管后放置硅胶管手术,术后定期冲洗泪道,评价其疗效.主要指标手术后泪道冲洗情况.结果 180例(201眼)成功植入硅胶管,手术成功率97.1%,术后定期冲洗泪道,3~12个月(平均6.4个月)拔管,拔管后3个月随访,167眼治愈(80.7%),好转25眼(12.1%),无效15眼(7.2%).结论 逆行鼻泪管插管术联合泪道冲洗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方法,其中病例选择、熟练泪道探通鼻泪管及术后定期冲洗泪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LASIK术后角膜上皮植入的原因及分型

    作者:李莹;张潇;罗岩;钟刘学颖;丁欣;陈秉钧

    目的 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角膜上皮植入的原因及分型.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45例LASIK术后角膜上皮植入处理后随诊半年以上患者共49眼.方法 分析北京协和医院门诊收治的外院转来时角膜上皮植入患者,上皮植入时间6~31天,佳矫正视力为手动~0.6,除眼部刺激症状外,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角膜瓣水肿、混浊、融解.掀开角膜瓣治疗43眼.根据上皮植入的位置、发展速度进行分类.按上皮植入距角膜中央的距离和范围分为周边型、旁中央型、中央型,分别为7眼、32眼、10眼.按照发展的速度分为进展性、稳定性、静止性,分别为31眼、4眼、4眼.主要指标LASIK术后角膜上皮植入手术史、视力、角膜瓣对合、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引起上皮植入的主要原因:(1)角膜上皮水肿、剥脱;(2)角膜瓣状况不良;(3)角膜瓣对合异常,分别为15眼、21眼、13眼.对视力影响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中央型>旁中央型>周边型;进展的旁中央和中央型上皮植入超过1周者,92%可导致角膜瓣基质融解,严重影响视力.治疗方案:密切观察,原瓣掀开刮除植入上皮29眼,上皮刮除联合治疗性角膜屈光手术(PTK)14眼,非掀瓣保守观察治疗6眼.角膜瓣再次掀开者角膜伤口均一期愈合,未见再次植入病例.34眼达到了术前预期视力,7眼低于术前视力1行以内,8眼低于术前预期视力2行及其以上.结论 角膜上皮和角膜瓣水肿是导致LASIK术后角膜上皮植入的主要原因,92%进展的中央型和旁中央型的上皮植入者,1周左右可致角膜瓣融解,严重影响视力.积极掀瓣刮除植入上皮和局部PTK治疗是使患者恢复视力的首选治疗手段.

  • 高度近视不同部位视网膜劈裂的OCT图像特征

    作者:郭歆星;黄晶晶;肖辉;钟毅敏;郑小萍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视网膜劈裂发生的部位与活体病理形态学改变特点.设计 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 高度近视患者71例(95眼),平均年龄(52.99±11.13)岁;男25例(32眼),女46例(63眼).平均屈光度(-12.2±3.18)D,平均矫正视力0.24±0.28.方法 用Stratus OCT或Cirrus OCT对高度近视患眼进行黄斑区、后极部和视乳头进行水平和乖直线性扫描,观察视网膜劈裂发生的部位和形态学改变.结果 高度近视95眼中,发生后极部视刚膜劈裂75眼(78.9%),其中发生4个象限、2个象限和1个象限视网膜劈裂分别是32眼(42.7%)、5眼(6.7%)和38眼(50.7%).55眼(60.4%)发生视乳头周围视网膜劈裂,35眼(63.6%)同时有后极部视网膜劈裂.75眼后极部视网膜劈裂中,5眼(6.7%)为内层劈裂,27眼(36.0%)为外层劈裂;32眼(42.7%)为全层劈裂;12眼(16.0%)为微皱褶改变;12眼同时合并黄斑区视网膜劈裂;55眼(57.9%)黄斑区出现其他病理形态改变.结论 高度近视视网膜劈裂可发生于黄斑区、后极部和视乳头周围视网膜;可发生在视网膜内层、外层和全层;可以是弥散性的也可以是局限性的.

  •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植片内皮慢性失功的临床分析

    作者:曲利军;赵靖;史伟云;高华;谢立信

    目的 探讨圆锥角膜行穿透性角膜移植(PK)术后角膜植片内皮慢性失功的临床特点.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圆锥角膜患者PK术后角膜植片内皮慢性失功148例(163眼).方法 所有患者实施PK术,采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A型超声测厚仪和眼前节OCT扫描系统对角膜植片进行评价.主要指标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六边形细胞百分率、内皮细胞丢失率、内皮细胞形态、中央角膜厚度(CCT)及佳矫正视力.结果 PK术后3年内患者植片ECD呈下降趋势,内皮细胞年丢失率为14.2%±10.9%.术后1.5年较术后1年的ECD有明显下降(P=0.002).术后不同时间点的植片内皮六边形细胞百分率均在50%以上,CCT在500 μm以上,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69).PK术后5年以上复查,患者角膜植片ECD仍呈下降趋势.但个体差异性较大,多数患者的六边形细胞百分率仍在500%以上,内皮细胞面积增大是局部性的,CCT保持在500岬以上.150例未发生排斥的角膜植片除2例发生植片混浊外,其余均保持透明,患者术后佳矫正视力提高.结论 ECD的超生理下降和局部内皮细胞面积增大是PK术后角膜植片内皮慢性失功的主要临床表现.内皮慢性失功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性,且在同一个体不同时期发展程度亦有不同.

  • LASIK术后夜间视觉质量与角膜非球面性关系的研究

    作者:郑磊;张建华;王倩;雷蕾;王红英;高鹏;冯华章;樊琪;林燕丹;姚琪

    目的 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夜间视觉质量与角膜非球面性变化的关系.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在2007年9月至12月期间行LASIK手术的患者中,顺序选取术前佳矫正视力(BCVA)≥1.0,术后裸眼视力≥1.0,随访资料完整患者72例(144眼),等效球镜度数-4.0~-8.0 D,平均(-5.80±1.04)D.方法 术前及术后3个月行Orb-scan检查、K/Q值、Mesotest暗视条件下对比敏感度检查.主要指标暗视下无眩光Mesotest对比敏感度通过等级、Q值.结果 Mesotest对比敏感度检查:无眩光暗视条件下,术后3个月未通过各等级测试的例数比术前增加,72例患者中26例对比敏感度等级比术前降低1-2个等级.Q值的分布:术前平均(-0.16±0.12),术后3个月平均(0.49±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直线相关回归分析:术前与术后Q值差值与对比敏感度等级变化呈正相关(回归方程为y=0.068x+0.5965,pearson系数r=0.476,P=0.000,P<0.01).结论 LASIK术后暗环境下对比敏感度降低与角膜Q值改变有关,角膜前表面非球面性改变是影响LASIK术后夜间视觉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 泪腺腺样囊性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

    作者:王毅;李冬梅;康莉;朱慧;黑砚;肖利华

    目的 分析泪腺腺样囊性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明确肿瘤侵袭相关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与分型的关系.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经病理诊断证实的泪腺腺样囊性癌标本49例.方法 观察组织学形态特征并以WHO标准分型,根据Szanto法分级.免疫组化检查选用的一抗有S-100和CD34.主要指标各种组织病理学分型的特征,与肿瘤侵袭相关的病理学特征在各分级绀的阳性率,包括侵犯神经、脂肪、肌肉、血管内瘤栓等.侵犯神经在有无疼痛症状患者间的阳性率.结果 泪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学病理分型分为管状、筛状和实性型3种,Szanto Ⅰ级19例,Ⅱ级9例,Ⅲ级21例.S-100和CD34分别标记肿瘤内的神经纤维和血管内皮.肿瘤侵犯神经表现为两种显微镜下形态,共22例,占45%,其中Ⅰ级中1例,Ⅱ级中6例,Ⅲ级中15例.Ⅰ级和Ⅲ级间侵犯神经的例数有统计学差异(P=0.001);Ⅰ级和Ⅲ级间侵犯神经的例数有统计学差异(P=0.000).分别有12例和7例显微镜下可见到肿瘤侵犯脂肪和肌肉,但三级间均无统计学筹异.仅1例可见静脉血管内瘤栓.有疼痛者32例,无疼痛者17例.各有15例和7例显微镜下可见肿瘤侵犯神经,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03).结论 泪腺腺样囊件癌中Ⅲ级比例较高.侵犯神经是该肿瘤重要的侵袭方式,也是特征性病理表现,在高分级的肿瘤中发生率较高.侵犯脂肪、肌肉以及血管内瘤栓发生率较低.疼痛症状与镜下肿瘤侵犯神经无明显对应关系.

  • 眼内σ1受体在PET中显像的实验研究

    作者:汪维芳;盛敏杰;林安娟;顾真寰;陈轶卉

    目的 分析活体正电子发射断层扣描术(PET)测试兔眼内σ1受体的显像情况.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健康家兔5只和大鼠20只.方法 应用放射性标记物[11C]SA4503对家兔行PET的基础测定、预处理测定和置换测定及体外放射自显影术(ex vivo ARG)检查;对20只大鼠行体外放射自显影术检查,通过与σ1受体结合测定眼球内组织的放射能摄取率.主要指标眼内σ1受体在PET湿像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PET下兔眼内虹膜睫状体与视网膜可以显像,并且通过氟呱啶醇的预处理和置换实验,证实PET图像反映了放射性标记物的特异性结合.大鼠眼内可以发现[11C]SA4503大量聚集在虹膜睫状体和视网膜组织.载体负荷实验则显示[11C]SA4503的受体特异性结合约占脑内总结合率的75%.σ1受体存在于视网膜至上丘的神经轴突.体外放射自显影术证实兔跟和鼠眼内虹膜睫状体和视网膜组织存在高密度的σ1受体.结论 虹膜睫状体和视网膜中均富含σ1受体,PET可用于活体眼内神经受体分布的研究.

  • 疑难性角膜屈光手术分析

    作者:李莹;张潇;罗岩;陈秉钧;丁欣;艾凤荣

    目的 分析疑难性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原因、分类、方案设计及治疗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非常规疑难性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患者47眼.方法 分析患者进行屈光手术的原因、方案设计及治疗效果.除视力(裸眼、矫正、小孔视力)、屈光度(散瞳和显然验光)、主视眼、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像差检杳等常规术前检查外,还要依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应的特殊检查,包括角膜多点厚度、角膜曲率时间变化、眩光仪、对比敏感度、眼肌功能、VEP等检查.手术前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手术设计以及可能的预后评估.主要指标治疗前角膜厚度、视力、角膜地形图变化、屈光度、手术次数.结果 疑难角膜屈光手术的界定:除佳矫正视力小于0.8,还伴有角膜形态、结构异常或屈光参差、弱视等异常,或曾行屈光角膜手术但效果不佳,佳矫正视力低于0.5,需再次进行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疑难角膜屈光手术分类:(1)根据角膜屈光手术史分为手术原性屈光状态异常性、手术原性角膜结构异常性;(2)根据角膜情况分为角膜结构异常性、角膜曲率异常性;(3)根据双眼屈光状态差异分为高度近视伴弱视性、屈光参差性疑难角膜屈光手术.治疗方法:个性化设计手术,地形图引导手术,角膜屈光手术方式包括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PRK)、上皮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Epi-LASIK)、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磨镶术(LASE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性角膜屈光手术(PTK)以及联合手术等.治疗效果:所有患者达到预期佳矫正视力,其中超过预期矫正视力2行以上者为51.1%(24眼),超过3行以上者为23.4%(11眼).预期性:实际矫正度在预期矫正度±0.5 D之间者45眼.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随访2年以上未出现异常情况.结论 界定疑难屈光性角膜手术的原因、适应证,严格分析患者屈光状态、角膜病变情况,进行合理的手术设计和时机选择,可为眼部情况复杂的非常规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可预测性强的角膜屈光手术,为患者带来良好的屈光矫正和佳生活视力.

  •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慢性失功移植片的免疫学研究

    作者:高华;王晔;谢立信

    目的 检测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慢性失功移植片的免疫与非免疫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探讨免疫与非免疫因素在角膜植片慢性失功中的作用机制. 设计 临床实验研究. 研究对象 分为两组.角膜植片慢性失功(CCAD)组:穿透性角膜移植(PK)术后因CCAD导致移植失败的8例患者的角膜植片;正常对照组:由山东眼库提供的正常角膜供体3只. 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角膜片免疫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主要指标 角膜中CD4+,CD8+,F4/80、TGF-β、bFGF、α-SMA的表达. 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角膜各层组织CD4+、CD8+、α-SMA、bFGF表达阴性,F4/80角膜基质偶见表达,TGF-β在角膜上皮层有表达.CCAD组:所有角膜植片全层均未见CD4+及CD8+T淋巴细胞浸润;5例失功植片基质层F4/80阳性表达,其余3例角膜植片全层表达阴性;所有角膜植片上皮层可见TGF-β阳性表达,基质层内可见TGF-β表达.所有失功角膜片基质层bFGF表达呈弱阳性;所有患者角膜基质内α-SMA表达阳性,后弹力层附近可见较强表达. 结论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慢性失功移植片免疫组化检查未发现支持临床急性免疫排斥反应的证据,抗原递呈细胞及非免疫特异相关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提示免疫与非免疫因素参与了CCAD的发生和发展.

  • 角膜移植术后植片融解的防治

    作者:邹留河

    角膜移植术后发生植片融解虽不多见,一旦发生处理却非常困难.术前明确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发病机制,可做到有效预防.已发生植片融解者,早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肝素、胶原酶抑制剂等药物可有效地控制植片融解.对融解造成角膜穿孔者可再次行角膜移植术.

  • 胶原交联——圆锥角膜患者的曙光

    作者:晏晓明

    利用紫外光和核黄素相互作用引起的胶原交联,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可增加角膜基质的机械强度,阻止圆锥角膜的进展,并可轻度提高视力.交联治疗的大效应位于角膜前基质层300~340 μm,对角膜内皮无明显损害.进一步的研究可能将此方法用于预防性治疗早期圆锥角膜,以期在阻止圆锥角膜进展的同时能更好地矫正视力.

  • 提高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的安全性

    作者:张丰菊;郭宁

    自70年代至今,屈光手术经过不断的革新、改进,目前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成为矫正近视的重要方法.由于其在正常的角膜组织上通过不同方式制作各种角膜瓣后进行激光切削,因而其术后长期的安全性一直是眼科医生担心和关注的主题.本文通过比较临床应用的不同技术方法的利弊,从角膜安全性角度阐述其各自的适应证,以期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资料.

  • 重视角膜移植植片内皮细胞慢性失功的研究

    作者:谢立信

    随着配型技术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器官或组织移植术后早期急性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慢性移植物失功则成为导致远期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角膜移植术后和全身器官移植术后同样存在角膜植片慢性失功的过程,且角膜植片慢性失功已经成为再次角膜移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重视角膜植片慢性失功对其临床防治及延长角膜植片的存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 蒸发过强型干眼的泪膜脂质层成分变化及治疗策略

    作者:张佳楠;晏晓明

    泪膜包括脂质层和由水及黏蛋白构成的凝胶层,其中脂质层又分为极性和非极性两层.非极性脂质的成分为蜡酯、固醇酯、甘油三酯等,而极性脂质层主要是磷脂类.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的泪膜脂质层成分不同于正常者,而泪液脂质层对于稳定泪膜、减少蒸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蒸发过强型干眼治疗的关键在于补充和稳定泪膜脂质,既可以作为单一疗法也可以联合补充泪液的治疗.

  • "无滤过泡"的青光眼手术——Schlemm管手术

    作者:钟华;余敏斌

    滤过性手术特别是小梁切除术是抗青光眼手术中常用的方式,但仍存在术后滤过泡并发症以及眼表功能异常等情况.通过各种新型的Schlemm管手术,用"无滤过泡"的青光眼手术替代外滤过手术治疗青光眼,不再建立眼外的滤过通道,而是通过恢复或增加生理性房水流出通道,达到既能降低眼压又能消除滤过泡相关并发症的目的.

  • 角膜移植手术概况

    作者:骆非;吕岚

    角膜移植是利用异体的正常角膜组织取代混浊病变的角膜组织,使患眼复明或控制角膜病变的治疗手段.传统角膜移植分为穿透性角膜移植和板层角膜移植术,随着人们对角膜病认识程度的加深以及新技术新器材的使用,带角膜缘的板层移植联合中央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深板层角膜移植、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角膜缘移植等多种新的手术方式较之传统术式具有更好的光学效果,并大大减少了术后排斥反应、散光等并发症.此外准分子激光和飞秒激光的应用也使角膜移植术的手术效果更趋完美.同时,人工角膜移植手术为不适合传统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提供一种新的选择.本文对准分子激光和飞秒激光应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各种类型板层角膜移植以及人工角膜移植手术进行简要概述,并展望角膜移植手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角膜移植 角膜病
  • 角膜后弹力层剥除自动角膜刀取材内皮移植手术的方法和体会

    作者:洪晶

    角膜后弹力层剥除自动角膜刀取材内皮移植术(DSAEK)已经成为替代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角膜内皮病变的首选术式,其优点为仅去除病变的角膜内皮和后弹力层,大限度地保持角膜的完整性,避免眼表面的损伤和明显的屈光变化.手术方法为在角膜缘部制备5 mm的隧道切口,用后弹力膜剥离钩划开并剥除病变的角膜后弹力层和内皮层,同时移植带有部分角膜后基质的后弹力层和内皮层,经前房注气展开并顶起植片使之与植床贴附,无缝线,避免了角膜散光.手术中及术后重要的环节和经验是:亚洲人的前房较浅,在植片植入和展开的环节会有一些问题,因此术前要充分降低眼压,防止术中晶状体虹膜隔的前移,使前房内有较充足的空间植入植片;手术后植片脱位是DSAEK的大并发症,往往也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避免的方法为术中尽量减少黏弹剂的应用,在植片植入前将前房内的黏弹剂彻底冲洗干净,在植片与植床贴附后要尽量排除二者之间的液体,增加二者的贴附力.晶状体虹膜隔的完整性与气泡能否在前房内持续保持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晶状体虹膜隔不完整,气泡容易进入玻璃体腔,无法顶住植片,容易导致植片的脱位,因此早期在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上要注意这些方面的问题.

  • 基层眼科医院可持续发展支点的探讨

    作者:解聪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走过了30年光辉历程,30年岁月流转,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千万所医院经历着命运的浮沉嬗变.社会的需求、疾病谱的改变、有限资源与巨大医疗需求的矛盾,使基层医院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 海德堡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临床应用(一)

    作者:高视远望公司

    一、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活体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可以获得精确的、三维微观结构影像,可快速、非侵入、低照明地采集数据.其激光扫描检眼镜的精密度是基于被检物与光源和检测平面共焦的原理.一束激光光源经过针孔形光栅在物体上形成一点,反射激光在入射光路上被分光器分离,经过第二个共焦光栅的偏转到达光敏检测器.

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