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心理科学进展杂志

心理科学进展

心理科学进展杂志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심리과학진전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6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3710
  • 国内刊号: 11-476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938
  • 曾用名: 心理学动态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心理科学进展》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隋南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调节焦点理论: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毛畅果

    根据调节焦点理论,人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存在两种调节焦点:促进焦点驱动人们关注理想,防御焦点驱动人们避免失误.虽然调节焦点理论源自社会心理学,但近年来却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解释组织现象,对管理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回顾调节焦点内涵的基础上,归纳了常见的操作化方法,梳理了调节焦点理论在组织管理研究中的应用,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 对抗偏见:作为偏见消减策略的社会行为

    作者:程永佳;杨莉萍

    对抗偏见是偏见对象或旁观者对偏见持有者表示不满的社会行为,能够降低偏见持有者的偏见水平,并有助于形成反偏见的社会规范,是一种有效的偏见消减策略.对抗偏见领域的研究可分为对抗偏见效果研究与对抗偏见行为研究.前者主要采用材料型和实验型研究范式,关注对抗偏见的作用机制、具体效果及对抗偏见效果的影响因素;后者主要采用回顾型、实时记录型和前瞻型研究范式,关注对抗偏见行为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将来这一领域需注重研究范式的综合使用及生态效度的提高,以促进对抗偏见效果研究与对抗偏见行为研究的有机结合;并在对抗偏见的神经机制和有效策略方面进一步深入探索.

  • 男性理想体型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施启琰;寇慧;陈红

    现代男性对自身体型的关注程度日益升高,理想体型也发生变化,从单一的肌肉发达体型发展为低体脂高肌肉的双维度体型.影响男性理想体型的因素主要分为两类:生物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生物因素方面,不同性别、年龄和性取向的群体拥有不同的男性理想体型;社会文化方面,社会文化通过家庭、同伴和媒体三个渠道向理想体型施加影响.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通过实验确立体脂与肌肉双维度的男性理想体型,并结合纵向研究验证生物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完善男性理想体型的理论系统,为政府制定身体意象相关的干预措施和政策提供详实有力的理论依据.

  • 情绪教养视角:父母元情绪理念与儿童心理社会适应

    作者:胡瑞;梁宗保;张光珍;邓慧华

    父母对自身和子女情绪反应所持的认知态度或理念,决定了其在儿童情绪社会化过程中的情绪反应、教养行为.在对近30年国内外研究梳理的基础上,从情绪教养视角分析了父母元情绪理念的内涵演变,其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影响机制、年龄效应、调节因素及元情绪训练干预等.关于父母元情绪理念的研究,未来还需在国内加大本土化研究,发展多样化测量方法,拓展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完善理论研究,进而探索教育培养的实践干预,改善父母情绪社会化理念以促进儿童健康社会化.

  • 饮酒对反应抑制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作者:闫丁;汪婷;王程瑶;焦璨

    反应抑制是指个体抑制不合适、不安全、或不需要的行为的能力,是重要的执行控制功能,在成瘾行为的作用下易受到损害.目前众多研究发现饮酒行为与个体反应抑制功能的表现关系密切,即便在个体戒断后也有长时间影响,且对饮酒者后代的抑制能力形成破坏,提高了后代出现成瘾行为的风险.随后从脑结构和神经递质两方面探讨饮酒影响反应抑制功能的机制,并整理了近些年基于双重加工模型提出的反应抑制训练及其在临床干预饮酒行为上的作用.未来研究仍有不少问题值得探索,同时考虑遗传和环境因素是相关研究的关键.

  • 求偶动机的心理效应

    作者:苏金龙;苏彦捷

    演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理机能受到演化压力的塑造,性选择作为重要的演化动力因素,在人类心理机能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性选择密切相连的求偶动机可以影响包括注意、知觉、记忆、决策及社会行为在内的一系列心理现象和行为,但求偶动机操控方法的混乱及研究过程中对文化和层级选择的忽视制约了这一领域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以行为数据为基础,从神经、激素和基因层面建构立体的研究框架对于揭示背后机制有着重要作用.

  • 亲密关系中的权力认知

    作者:王浩;俞国良

    亲密关系中的权力是指亲密关系中的一方改变另一方的思想、情感和/或行为以使其与自己的偏爱相符合的能力或潜能,以及抵抗另一方施加影响企图的能力或潜能.二元权力——社会影响模型和权力的关系阶段模型是关于亲密关系中的权力的新理论进展.研究者通常使用自评法、观察编码法和实验操纵法对亲密关系中的权力进行测量.亲密关系中的权力能够对认知、情绪情感、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性行为产生影响.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注意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待亲密关系中的权力,并探讨亲密关系中的权力与一般权力的关系、亲密程度对亲密关系中权力效应的影响、以及关系阶段对亲密关系中权力影响策略的影响.

  • 群体共享情绪的放大效应

    作者:汪祚军;侯怡如;匡仪;唐辉一;赵珍珍;陈红霞

    相比独自经历情绪事件,在群体中与他人共享情绪事件会放大个体的情绪体验,该效应被称之为群体共享情绪的放大效应.以往研究为群体共享情绪放大效应提供了部分间接的实验证据,但以往的理论,如群体共同关注理论和情绪传染理论,并不能对该效应做出很好的解释.基于社会评估理论和共享现实理论提出的评估-证实-放大模型可较好地解释群体共享情绪的放大效应.未来研究可在真实互动的群体情境中检验群体共享情绪放大效应及评估-证实-放大模型.

  • 空气污染的不良效应及理论模型:环境心理学的视角

    作者:相鹏;耿柳娜;周可新;程枭

    空气污染的不良效应不仅限于生理健康损害,还涉及认知功能、情绪和行为等多方面的消极影响.针对空气污染不良效应的形成机制,以往研究提出了环境应激模型和社会-环境交互模型,这些理论模型强调空气污染的不良效应不仅涉及污染的直接暴露程度,也取决于个体的身心状况以及他对空气污染的主观评价.基于以往研究的不足,尤其是环境心理学介入空气污染研究的可行性,未来研究可着眼于改进空气污染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开展空气污染的环境应激和风险感知研究.

  • 互联网使用对共情的影响

    作者:敬娇娇;高闯;牛更枫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当今社会人际交往的新平台.网络环境和现实环境不同,它具有匿名、便捷和易控制等特点.共情在人际交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是指对他人情感的感同身受.互联网环境下共情的研究逐渐受到学者的重视.现有研究表明,不同的互联网使用对共情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线暴力视频游戏会降低共情,而在线亲社会视频游戏则对共情产生积极影响;网络社区的使用为网络中人们表露共情提供了重要平台;过度网络使用会对共情产生负面影响.但现有研究比较零散,还存在一些不足.未来要结合多种研究方法进行更多的应用研究,同时加强理论建构.

  • 中国情境下团队伦理决策的过程机制及影响因素

    作者:杨建锋;明晓东

    尽管绝大多数商业伦理决策都是由团队而非个人所做出的,但目前对团队伦理决策的研究还很少,尤其缺乏基于理论的深入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个体伦理决策和团队决策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文化强调反省、中庸、威权领导等特点,我们对团队伦理决策的过程机制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模式展开理论驱动的深入研究.具体来讲,将综合利用多种方法来进行两个方面的4项子研究.在团队伦理决策的过程机制方面,拟开展团队伦理决策的过程机制模型构建研究,然后聚焦于团队伦理决策和个体伦理决策的核心区别,展开基于社会决策图式理论的团队伦理决策观点整合机制研究;在团队伦理决策的影响因素作用模式方面,拟从成员和领导两个方面来进行:基于信息加工和团队冲突的成员多样性对团队伦理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信息取样模型的领导特征对团队伦理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

  • 心理与教育测验中反应时模型应用的优势与举例

    作者:郭磊;尚鹏丽;夏凌翔

    基于计算机形式的测验使得收集作答反应时信息成为可能,这些信息的有效利用对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归纳并总结了测验中使用反应时信息的五大优势.其次,分别介绍了4种不同取向下较典型的反应时模型与模型特征,并分别进行评价.再次,较系统地梳理了反应时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使读者了解反应时信息在测验中所发挥的作用.后,探讨了未来将反应时应用于心理与教育测量领域的几个研究方向.

  • 行为的文化差异:几头大象还是一群蚂蚁?

    作者:晏松;Ype H.POORTINGA

    本文综述了关于行为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综述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跨文化/文化心理学自20世纪中叶创立以来,在人类行为的共同性、差异性以及心理功能在多大程度上存在文化特异性的问题上的持续争论.第二部分探讨文化差异的魅力,论证为什么迄今的研究往往偏向于寻找行为的差异而不是跨文化的不变性.第三部分简要概述跨文化比较研究中的文化偏误、缺乏等价性等问题及其对数据解释的影响.第四部分重点阐述本文题目中的主题,即跨文化差异的心理组织.这部分内容对目前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倾向,即从宽泛的维度或笼统的心理功能角度来组织和解释行为差异提出了挑战.第五部分则通过跨文化心理学的历史回顾,以几个重要的传统研究领域为代表来具体说明这种过度泛化的倾向及近期的研究发展,其中也包括了中国研究人员贡献越来越大的文化神经科学领域.后对跨文化心理学的前景与展望进行了讨论.

  • 自我损耗对运动表现影响的元分析

    作者:项明强;张力为;张阿佩;杨红英

    运用元分析方法考察自我损耗对运动表现影响及其调节变量.通过中英文文献搜索,共纳入31篇文献和37个效应量,总样本量为1613.结果:(1)总体效应量检验发现,运动任务中的自我损耗为中等效应量,d=0.55,95%CI为[0.39,0.71];由于存在发表偏倚性,该中等效应量可能会被高估.(2)调节变量检验发现,自我损耗效应量较少受研究对象来源、研究对象类型和运动任务类型的影响;但受损耗任务类型和技能型任务中压力情境的影响.(3)执行运动任务时,主观体力感、心率和肌电等指标不存在自我损耗效应.这些研究结果支持了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具有普遍适用性,自我控制资源的领域普遍性以及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与注意控制理论整合的观点.未来研究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拓展运动任务中自我损耗应对和自我控制训练的研究.

  • “阳刚”还是“清秀”更具吸引力?——对男性面孔二态性不同偏好的元分析

    作者:陈丽君;江洁;任志洪;袁宏

    生活中,有的喜欢“清秀”的男性面孔,而有的则更偏爱长得“阳刚”的面孔,已有大量的研究致力于解释这一分歧,但是得出的研究结果各不一致.本研究用元分析方法考察对男性面孔二态性的不同偏好,通过检索、搜集了23篇有效文献,56对数据满足了元分析标准(n=8408).结果发现,漏斗图和Begg & Mazumdar秩相关检验、Egger's检验结果显示不存在发表偏差;主效应检验发现对男性面孔二态性无明显偏好;调节效应检验表明,对男性面孔二态性偏好受面孔生成技术、生理周期的调节,但不受被试性别、关系背景和文化的调节.人们对男性面孔二态性的偏好,除了本身生物学特质(生理周期)外,还受到生成技术的影响.

心理科学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1999 01 02 03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2 03 04
1994 01 02
1993 01 02 04
1992 01 02
1991 01 02
1990 01 02
1989 01 02
1988 01 03 04
1987 01 02 03
1986 01 03
1985 01 02 03 04
1984 01 02 03 04
1983 01 02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