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心理科学进展杂志

心理科学进展

心理科学进展杂志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심리과학진전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6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3710
  • 国内刊号: 11-476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938
  • 曾用名: 心理学动态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心理科学进展》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隋南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班级心理辅导对学生震后心理复原的作用

    作者:潘益中;王芳;许燕;张姝玥;田一

    通过班级心理辅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为期三周的震后心理干预,对象为都江堰大乐学校学生217人,课程主题包括震后情绪调适和生命教育.结果表明:(1)震后42天至58天,学生的PTSR、心理症状整体上出现缓解的趋势,正向情绪表现出下降的趋势;(2)学生反馈辅导后的收获很多,减少了恐惧、学会了感恩、了解了生命的意义、感觉快乐放松.(3)班级心理干预显著促进了心理症状的缓解,延缓了正向情绪的下降,但对PTSR的缓解没有显著效果.

  • 5·12汶川地震灾区居民的心理和谐状况及与政府满意度的关系

    作者:白新文;任孝鹏;郑蕊;李纾

    本研究采用心理和谐的框架,分析5·12汶川地震受灾地区居民的社会心理状况与居民对中央及地方两级政府救灾措施的满意度之间关系.一般受灾地区、重灾区和极重灾区的9个县市1385名居民参加问卷调查.层次回归分析的结果发表明,地震灾区居民对地方政府的满意程度对其心理和谐的影响力更大;地方政府满意度在中央政府满意度和心理和谐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后指出该研究对各级政府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启示意义.

  • 灾后民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事件冲击量表(IES)的发展和应用

    作者:吴坎坎;张雨青;Peter Tianzhi Chen

    本文简单回顾了国际上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中较常使用的自评测量工具--事件冲击量表(IES)及其修改版(IES-R)和儿童版CRIES的发展和应用.并综合报道了在四川绵竹运用IES-R对956名受灾群众进行的测查结果.推论,5·12汶川地震后,将有大约一半的幸存者在一到两个月出现PTSD的主要症状,并具有比较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的分数普遍高于男性,建议及早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 异地复学震区中小学生PTSD及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作者:范一鸣;孙源泉;宫瑞莹;王鹏;高峰强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异地复学的震区中小学生进行测量,了解他们的PTSD及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震区中小学生PTSD和SCL-90的检出率都较高;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受地震的负性影响不同,其心理健康状况也有差别.

  • 急性应激障碍(ASD)研究述评

    作者:杜建政;夏冰丽

    急性应激障碍是个体在亲历、目击或面临一个对自己或他人具有死亡威胁、严重伤害的创伤事件后的2天至4周内所表现的应激反应.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分离、再历、回避和过度警觉.文章回顾了以往的相关研究,从急性应激障碍的测评方法、发生率、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创伤记忆的关系、心理治疗和干预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后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 5.12地震灾民安全感与PTSD的关系

    作者:刘玲爽;汤永隆;张静秋;邓丽俐;雷丹;刘红梅

    目的:对地震灾民安全感状况进行调查并探讨其与PTSD的关系.方法:使用自编地震灾民安全感问卷(Perceived Security Questionnaire for Earthquake Victims,PSQ-EV)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平时版(PTSD Checklist Civilian Version,PCL-C),在震后一个月时对德阳、绵竹和什邡等地290名灾民进行测查.结果:[1]安全感问卷的三个维度: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和确定控制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在安全需要维度上,不同年龄段存在显著差异;[3]安全需要和确定控制感与PTSD回归显著.结论:地震灾民在灾后安全需要的满足程度偏低;灾民安全感与创伤后应激反应有密切关系.

  • 四川地震灾后中小学教师心理创伤评估报告

    作者:游永恒;张皓;刘晓

    课题研究组对四川地震灾后重灾区和极重灾区的631名中小学教师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进行了调查,调查后对统计结果分析表明:(1)有PTSD重度症状表现的教师为18.7%;(2)极重灾区教师创伤显著高于重灾区教师;(3)青年教师的创伤要高于年长教师;(4)地震后部分教师感到内疚,无助,压抑,无信心,生命无意义,他们成为PTSD症状的易感人群.

  • 心理痛苦研究述评——聚焦5·12汶川大地震受灾群众心理痛苦

    作者:樊召锋;俞国良;刘聪慧

    心理痛苦是社会认知心理学和灾难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之一,目前对心理痛苦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主要包括心理痛苦的界定;心理痛苦的测量方法;心理痛苦客观存在的证据、心理痛苦与生理疼痛的关系、心理痛苦与自杀的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应注重研究方法趋向多元化、建立消除或缓解心理痛苦的干预机制及对心理痛苦的跨文化研究.关注心理痛苦的研究对个体的生存、适应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桑美"台风下受创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对自杀态度的影响

    作者:黄小忠;孙炳海;李伟健

    为了探讨自然灾害事件下受创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对自杀态度的影响,采用创伤后症状反应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自杀态度问卷对"桑美"台风重灾区的65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1)学生的创伤后症状反应与自杀态度有着显著的相关;(2)特质应对方式对创伤后症状反应与自杀态度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结果支持了应对的关联模式,应对具有情境化特点.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认知功能缺陷与执行控制——5·12震后创伤恢复的认知基础

    作者:陈文锋;禤宇明;刘烨;傅小兰;付秋芳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患者通常伴随着明显的认知功能损伤.例如,存在注意保持缺陷,对与创伤相关的信息表现出更多的注意偏向和应激反应;并存在对创伤信息的记忆偏向,在陈述性记忆和自传体记忆中表现出一定的缺陷.近年的研究积累了更多类似的证据,表明PTSD的认知损伤可能与执行功能缺陷密切相关,但这一解释是否正确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综述对5·12汶川大地震后长期的心理干预工作,尤其是认知功能损伤人群的筛选、恢复以及相关科学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启发作用.

  • 打麻将、吸烟、饮酒行为对震后灾区民众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祝卓宏;吴胜涛;王文忠;史占彪;张建新

    打麻将是四川地区普遍存在的社会消遣活动,其社会、心理功能一直颇受争议.本研究探讨了四川地震灾区民众打麻将、吸烟、饮酒的行为习惯和震后的行为变化,及其对抑郁、躯体化、睡眠问题等心理健康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1)有打麻将习惯的受访者远多于有吸烟或饮酒习惯者;有打麻将习惯的受访者的心理健康通过社会支持的完全中介作用得到改善,而吸烟、饮酒行为习惯对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2)与震前相比,震后民众的打麻将、饮酒行为大多减少,吸烟行为有所增加,各种习惯行为增加的受访者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水平较低;社会支持对灾区民众打麻将、吸烟、饮酒行为增加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起完全或部分中介作用.总体而言,打麻将行为与吸烟、饮酒行为习惯有所不同,适度的麻将消遣对四川地震灾区的民众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 灾难后谣言传播心理的定性分析——以"5·12汶川地震"谣言为例

    作者:孙嘉卿;金盛华;曹慎慎

    本研究对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两个月内出现的网络谣言,使用内容分析和扎根理论的方法进行了定性研究.结果发现此类谣言除包含地震相关内容外,还出现了捐款谣言等与地震间接相关的内容.谣言中多数暗含对社会优势群体的谴责,通过表达震惊和愤怒情绪,使传播者获得控制感,并获得自我定位的相对安全感.谣言通过模糊发言人角色,提高文本本身的详尽性和科学性,利用情绪、道德批判等社会心理因素使其更容易被受众接受.

  • 震前生活事件、创伤程度对中学生震后心理应激状况的影响

    作者:赵玉芳;赵守良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自编震后创伤程度调查表和PTSD自评量表对汶川地震区41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震前生活事件、创伤程度对震后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学生PTSD症状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高于男生;震前生活事件、创伤程度的各维度与PTSD症状反应总分相关显著;学习压力、暴露和丧失程度均对再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习压力、受惩罚、其他、暴露和丧失程度对逃避及麻木有显著影响;学习压力、其他、暴露和丧失程度对过度觉醒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震前生活事件对PTSD症状反应有重要的影响.

  • 5·12四川地震灾民社会支持的调查

    作者:张静秋;汤永隆;邓丽俐;刘玲爽;赵玉芳;胡丽

    使用自编地震灾民社会支持感知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 for Earthquake survivors,PSSS-ES)和贝克抑郁量表测查德阳,绵竹和什邡共304名灾民,以此检验自编地震灾民社会支持量表的信效度,并考察5·12地震灾民的社会支持感知状况及其与抑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PSSS-ES由12个题项组成,包含工具性支持、信息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三个维度;各维度题项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因素负荷分别为0.50~0.86、0.70~0.85、0.66~0.85,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8.98%;PSSS-ES整体及3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5、0.63、0.72和0.84;三个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介于0.41~0.51.低社会支持组的抑郁量表得分显著高于高社会支持组.PSSS-ES是测量地震灾民社会支持较为有效的工具.总体来说灾民在各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社会支持,但在信息性支持方面相对欠缺,而该方面又与抑郁症状呈较高负相关.

  • 5·12汶川地震后灾区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变化趋势及中介效应分析

    作者:陶塑;王芳;许燕;黎坚;骆方;翟胜男

    5·12汶川地震发生两个月后,对508名灾区的幼儿园、中小学教师进行测量,结合他们对地震前状况的回忆,考察其地震后主观幸福感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与回忆得到的地震前感受相比,地震后灾区教师体验到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降低.(2)极重灾区教师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降低程度大于重灾区和轻灾区教师.(3)教师遭受的客观损失严重程度能显著预测其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降低;而创伤后身心症状在其中起完全中介的作用,即创伤事件引发教师创伤后身心症状,而这些症状日趋严重,使其体验到的消极情感增加、主观幸福感降低.

  • 灾难中的心理危机干预——精神病学的视角

    作者:赵国秋;汪永光;王义强;曹日芳;傅素芬

    灾难事件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事件,因其超出个体应对能力,因此灾难事件后常并发一系列的精神卫生问题.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自杀是灾后常见精神卫生问题.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灾难事件相关精神障碍的研究,并总结了去年发生在我国的两次重大灾难性事件的相关研究结果,从精神病学视角对灾难事件后心理危机干预策略进行了探讨.

  • 灾后心理援助的组织与实施

    作者:陈雪峰;王日出;刘正奎

    本文根据汶川震后心理援助的工作实践和经验积累,提出灾后心理援助应当从警戒期、抵抗期和衰竭期(时间维度)和灾难中心、周边地区、非灾区(空间维度)构建工作框架,针对重灾区的应激阶段、灾难周边地区的应激阶段、非灾区的应激阶段、重灾区的冲击阶段、灾难周边地区的冲击阶段、灾区的重建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援助.总目标是通过在灾区建立心理援助工作的长期机制,降低受灾群众的心理创伤程度,激发内在潜能,增进面对灾难和挫折的能力,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帮助其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促进个体顺利完成心理重建.此外,对心理援助工作的原则、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心理援助的组织和实施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心理援助 组织 实施
  • 四川灾区群众社会支持系统现状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作者:辛玖岭;吴胜涛;吴坎坎;王文忠;张建新

    目的:研究5·12汶川地震后四川灾区群众的社会支持系统现状及其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自编社会支持量表和简式主观幸福感问卷对四川省什邡市洛水镇村民和温州地区居民的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调查了解,社会支持源被划分为8个,共有2个项目,主观幸福感包括3个分量表,分别是12个项目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以及5个条目的生活满意度.结果:1)灾区社会支持按照来源可分为人情支持与公共支持;2)在灾难后,什邡地区的群众更依赖于公共支持而温州地区群众更依赖于人情支持;3)公共支持与消极情绪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结论:除了与温州地区一样都依赖于人情支持外,四川灾区群众更依赖于公共支持,尤其是中央政府的支持,并且公共支持有助于缓解受灾群众的消极情绪.

  • 替代性创伤:危机干预中救援者的自我保护问题

    作者:许思安;杨晓峰

    替代性创伤是危机干预中的常见现象,它给救援者的身心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需要及时关注救援者的替代性创伤问题,以维护其自身心理健康.已有研究表明,替代性创伤的成因主要与救援者个人自身因素以及特定的环境因素有关;当前,对替代性创伤的干预主要包括了提升专业水平、掌握自我调节方法、开展团体分享等策略.

  • 灾区民众的公正观与幸福感及其与非灾区的比较

    作者:吴胜涛;王力;周明洁;王文忠;张建新

    作为公德的社会公正与作为私情的个人幸福,是个体作为社会成员的两个方面,二者在逻辑上是统一的,以往的心理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但在低标准下,二者却可能出现分离.本研究探讨了灾区民众的公正观和幸福感及其与非灾区的对比,以及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二者的关系.本研究发现,与非灾区相比,处在灾区的民众持有更高的公正观与更平和的情感状态,男性尤其如此,并且其情感幸福对公正现有微弱的正向预测(主要是积极情感),但八个月后随着公正观与幸福感的回落,这种关联变得不显著.民众的情感幸福与公正观在常态下表现为分离的关系,但生活满意度这一幸福感的认知因素却与公正现一直有正向的关联.总之,情感幸福、认知幸福与社会认知的矛盾、变换关系,暗示了建立在私情基础之上的、在灾难中不断强化的中国人特定的情感与理性诉求.

  • 脑功能可塑性与灾后心理功能康复

    作者:罗非;罗劲;吴一兵;丁之光;李佳音;王锦琰;郭建友

    神经系统具有惊人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可以终生保留.大脑不仅可因个体的经验与行为而改变,也可因内在思维、放松和注意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如汶川地震这样的大型自然灾害,因其突发性和巨变性,可使身临其境的人大脑功能状态在瞬间就发生持久的改变,从而表现为认知、情感等心理功能的改变.反过来,利用有关神经可塑性的认识,同样可使受损的大脑得以修复,使发育障碍的个体增强功能,亦可使由各种内外因素导致的心灵扭曲重新舒展开来.利用放松、修复、重建的3R脑功能重塑技术,可望解决包括地震灾后心理健康重建在内的各种神经和心理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儿童心理危机的干预策略

    作者:扶长青;张大均;刘衍玲

    地震突发性强,危害严重,往往使儿童产生思维不清、意志失控、情感紊乱等心理危机,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儿童可能长期沉浸在痛苦中难以自拔,身心健康受到影响,终酿成精神疾病,影响其一生.通过概括疏理7种常用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策略,以期为灾后儿童心理危机提供参考.

  • 灾难给我们的心理留下了什么?——创伤心理的根源及创伤后应激反应的脑机制

    作者:伍泽莲;何媛媛;李红

    创伤是指灾难性或创伤性事件给个体带来的伤害,不仅指身体受伤害,还包括心理伤害.创伤因素引发的强烈的情感反应和心理阴影会形成创伤心理,处理不当会进一步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本文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了创伤性事件引起的创伤心理及其形成的根源和创伤后应激反应的脑机制,后根据心理学新的相关研究结果提出干预建议,为有关部门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 创伤后成长:5·12地震创伤的新视角

    作者:张倩;郑涌

    创伤后成长是人们与主要的生活危机斗争后所体验到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改变.对此概念的认识存在着结果与策略、建设功能与幻想功能、认知成分与行为成分的争论.对它的解释模型包括经历困难的力量、心理准备和存在的再评价.而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仍存在争议.建议此领域的研究应从概念澄清入手,开展过程研究和纵向研究,建立行为指标,关注其临床应用,进行本土化研究,并为5·12震后心理重建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 抗震救灾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伊丽;武国城;万憬;陈松;汪志勇

    目的了解参加抗震救援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为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及军事应激症状核查表(PCL-M),对空军某部抗震救援官兵进行心理测评.结果消极应对和PCL-M总分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正相关(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PCL-M总分、SCL-90总分及4项因子分呈低相关(p<0.01);不同气质类型PCL-M总分及SCL-90各项统计指标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气质类型与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有很大影响,个别官兵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 创伤后心理复原的生理机制

    作者:雷鸣;张庆林

    心理复原是个体在经历对生命具有威胁的事件或严重的创伤后仍然能回复到良好适应状况的现象.对心理复原生理机制的研究存在两种研究取向:或从个人能力的角度,或从发展结果的角度.创伤记忆的抑制、大脑的可塑性、神经生物的调节以及基因、气质、情绪调节、认知过程、早期经验等保护因子的影响机制是研究的主要内容.文章后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5·12地震前后灾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比较

    作者:张妍;向燕辉;郑涌;吕建国;尹茜;陈寒

    采用自编大学生生命价值观问卷(LVS)分别三次对灾区大学生进行测试:5·12地震前1年、震后2周、震后5个月.结果表明:(1)自编的大学生生命价值观问卷(LVS)包括存在价值、目标价值、规则价值三个维度,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在LVS总分和其存在价值维度上,震后2周得分均高于震前1年和震后5个月.(3)在存在价值取向维度上,女生震后2周和震后5个月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理科生震后2周得分高于震后5个月和震前1年,理科生震后2周得分显著高于文科生.(4)在规则价值取向维度上,文科生震后2周得分显著低于震后5个月,文科生震后2周得分显著低于理科生.

  • 受灾情况和复原力对地震灾区中小学生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张姝?;王芳;许燕;潘益中;毕帼英

    在进行心理援助之前,对都江堰安龙镇某九年制学校学生进行受灾情况、复原力和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测查,目的在于探讨受灾情况和复原力对中小学生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独立和交互影响,并为心理援助活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在震后一个半月之时,该校有32%的学生出现较严重的创伤后应激反应;(2)有亲人遇难的学生在闯入、回避、警觉以及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总分上均显著高于无亲人遇难的学生;(3)复原力中的积极认知和信任两个维度对降低学生创伤后应激反应有比较大的作用;(4)复原力中的社会支持维度能够缓冲亲人遇难带来的负向影响.

  • 序言

    作者:张建新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心理学界不分南北与东西,无论基础与应用,全力开展了我国历史第一次空前规模的心理援助行动.震后两个多月时进行的一项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相比较医学救援,灾区民众对心理援助的需求要更高一些;但同一个调查也显示,灾区民众对医学救援的实际效果肯定程度又远高于心理援助.这一对比结果表明,心理援助具有受众面广大而庞杂、需求量强烈而持久、影响力深入而细微,但其效果则绝非短期而直观的.

  • 自尊在四川地震孤儿的同伴关系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

    作者:汪艳;张兴利;朱明婧;谭纪村;石卉;孙姗姗;施建农

    目的:本研究基于心理弹性来考察汶川地震孤儿群体的自尊在其同伴关系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同伴提名问卷及中国心理健康量表(CMHI)对401名五年级到初二的地震孤儿和对照组儿童进行自尊水平、同伴关系及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探查自尊在同伴关系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自尊量表总评分对照组显著高于四川儿童;震后孤儿组在同伴接受方面程度高;对照组的心理健康总评分和四川儿童没有显著差异;震后孤儿更多的投注于同伴接受,通过影响自我否定来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灾区非孤儿通过自我肯定的中介,调节了同伴拒绝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结论:自尊在四川地震儿童的同伴关系和心理健康之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体现了自我修复的力量.

心理科学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1999 01 02 03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2 03 04
1994 01 02
1993 01 02 04
1992 01 02
1991 01 02
1990 01 02
1989 01 02
1988 01 03 04
1987 01 02 03
1986 01 03
1985 01 02 03 04
1984 01 02 03 04
1983 01 02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