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세포여분자면역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陕西省免疫学会,中国免疫学会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8738
  • 国内刊号: 61-130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184
  • 曾用名: 单克隆抗体通讯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杨安钢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不同化疗药物和特异性细胞对MCF-7细胞系中CD55high亚群杀伤作用的比较

    作者:杨超;崔志超;郭庆军;刘运江;王士杰

    目的 探讨化疗药物、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乳腺癌MCF-7细胞CD55high亚群的杀伤效果.方法 用不同血药浓度的化疗药物多西他赛、表阿霉素和氟尿嘧啶杀伤乳腺癌MCF-7细胞;抽取人外周血诱导培养CIK细胞,杀伤CD55high细胞和CD55lo细胞;术中取患者腋下淋巴结体外诱导培养肿瘤特异性CTL,检测CTL对CD55high细胞和CD55low细胞体外杀伤活性,分析化疗药物、CIK细胞、特异性CTL对CD55high亚群细胞的杀伤效果.结果 多西他赛、表阿霉素和氟尿嘧啶对CD55high亚群细胞杀伤率明显低于其对MCF-7细胞杀伤率;CIK细胞CD55high亚群细胞杀伤率(42.72±4.36)%;特异性CTL对CD55high、CD55low和MCF-7细胞杀伤率分别为(52.86±4.45)%、(22.41±2.83)%、(21.67±4.15)%,CD55high组明显高于CD55low和MCF-7组细胞的杀伤率(P<0.01).特异性CTL组与CIK细胞组和多西他赛(0.4μg/mL)组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特异性CTL对CD55high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效果.

  • 丹参酮ⅡA对Aβ1-42处理的体外培养海马脑片组织神经元与胶质细胞的影响

    作者:周丽;周军;刘艳平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干预Aβ1-42处理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脑片组织中神经元特异核蛋白(Neu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CD11b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海马脑片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β高、低剂量模型组和Aβ模型组联合TanⅡA高、低剂量组,共7组.其中正常组仍用完全培养液培养,Aβ高剂量模型组为完全培养基加5μg Aβ1-42,Aβ低剂量模型组为完全培养基加0.5 μg的Aβ1-42,TanⅡA药物处理组分别为Aβ模型组加8μg或16 μg TanⅡ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TanⅡA处理后各组NeuN、GFAP和CD11b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Aβ处理组NeuN表达均减少,其中高剂量组下降明显(P<0.05),用高剂量TanⅡA干预后NeuN表达量均显著上升(P<0.05);对比正常对照组,Aβ处理组中GFAP和CD11b表达量均上升,其中高剂量Aβ处理组中两种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TanⅡA处理组2种蛋白表达均下降,高剂量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 TanⅡA干预Aβ诱导的AD海马脑片模型,可有效的减少组织中GFAP和CD11b的表达水平,抑制胶质细胞的活化.

  • 姜黄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田华;张松峰;尤丽菊;宋玮;沈永杰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控制和延缓DN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DN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在DN发病、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姜黄素(curcumin,Cur)对DN大鼠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肾匀浆IL-6和TNF-α含量及肾组织Glut-1的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DN大鼠肾脏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基因对人肝癌细胞侵袭迁移影响的机制

    作者:王超;唐超峰;常小伟;李昭宇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基因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侵袭迁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合成针对HMGB1的siRNA并转染HepG2.跨膜迁移实验、平面划痕愈合实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逆转录PCR(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用40 nmol/L的HMGB1-siRNA转染HepG2细胞24 h,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的平面迁移活性及跨膜迁移活性均受到明显抑制;转染后MMP-2、MMP-9、ICAM-1的mRNA表达明显下调,而TIMP-2的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 HMGB1可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该作用与HMGB-1调控MMP-2、MMP-9、ICAM-1和TIMP-2的表达有关.

  • 铅诱导血脑屏障体外模型中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信号调控

    作者:徐焰;车红磊;刘明朝;柯涛;马越云;陈景元;郝晓柯

    目的 研究铅损伤体外血脑屏障(BBB)模型的紧密连接过程中,MAPK、AKT通路的改变,并观察相关通路的抑制剂的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TranswellTM小室培养系统将ECV304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与C6大鼠胶质瘤细胞共培养建立体外BBB模型.共培养实验组按照加入醋酸铅(PbC4 H6 O4)浓度的不同分组.测量跨内皮阻抗(TEER)和FITC-葡聚糖通过量,以动态TEER峰值和FITC-葡聚糖通过量作为判断ECV304细胞紧密连接形成的标准.Western blot法检测铅暴露对细胞紧密连接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利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细胞定位;染铅细胞MAPK、PI3K/AKT通路抑制作用.结果 铅对ECV304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具有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P<0.05);随着培养时间延长,TEER的测定值不断下降,而FITC-葡聚糖通过量显著上升(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在2.5 μmol/L铅作用条件下,ECV304细胞和C6细胞共培养体系中ECV304细胞中的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occludin和claudin-5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p38、ERK、AKT的磷酸化水平逐渐增强;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发现ECV304细胞紧密连接相关蛋白表达减弱,信号通路抑制剂抑制铅诱导的信号通路活化,ERK1/2抑制剂PD98059和PI3K抑制剂LY2940021可抑制铅诱导的紧密连接相关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铅可诱导BBB通透性增强,MAPK、AKT通路抑制剂可抑制BBB通透性.

  • 人IL-16重组腺病毒抑制MT-4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朱茉莉;宋海岩;赵桂增;吴亚平;李娜娜;高志涛

    目的 探讨人IL-16重组腺病毒对MT-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IL-16重组腺病毒感染MT-4细胞后,不同时间收获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藻红蛋白标记的annexin V和7-氨基放线菌素D联合染色(annexin V-PE/7-AAD)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后MT-4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MT-4细胞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法结果证明IL-16腺病毒感染的MT-4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细胞凋亡增加,Western blot法证实Bax蛋白表达量增强,而Bcl-2蛋白表达量减弱.且呈现一定程度的时间依赖性.结论 人IL-16重组腺病毒可通过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Bax蛋白的表达上调诱导MT-4细胞凋亡.

  • 沙葱多糖对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信号转导相关分子的影响

    作者:赵飞艳;敖长金;萨茹丽;包美艳

    目的 研究体外条件下不同浓度沙葱多糖对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信号分子生成的影响.方法 用(0、50、100、150、200、250) μg/mL等6个沙葱多糖浓度梯度,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刺激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采用Fluo-3/AM荧光探针法测定淋巴细胞培养液中Ca2+浓度、硝酸还原法测定淋巴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125I同位素标记竞争蛋白结合放射免疫法测定沙葱多糖作用3、6、9h时细胞内cAMP和cGMP含量.结果 沙葱多糖高浓度剂量组可显著提高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Ca2+浓度(P<0.05),促进外周血淋巴细胞生成NO;沙葱多糖持续作用3h,随着沙葱多糖浓度的升高,cAMP与cGMP水平呈下降趋势;持续作用6h与9h,250 μg/mL沙葱多糖组cAMP与cGM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其变化无规律.结论 沙葱多糖可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Ca2+、NO水平,改变cAMP和cGMP的水平,影响免疫系统的信号转导.

  • 日本血吸虫重组Bb(pGEX-Sj26GST-Sj32)疫苗免疫小鼠脾细胞增殖、亚群及凋亡的动态变化

    作者:向进平;李文桂;张丽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重组Bb (pGEX-Sj26GST-Sj32)疫苗免疫BALB/c小鼠后脾细胞增殖、亚群及凋亡的动态变化.方法 96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2组,用rBb(pGEX-Sj26GST-Sj32)疫苗分别经口服灌胃(PO)及鼻腔黏膜(IN)接种两种途径免疫小鼠,于免疫后0、2、4、6、8、10、12、14、16、18、20和22周每组各剖杀4只小鼠,取脾,分离脾细胞,用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SjAWA抗原)刺激培养,MTT法检测免疫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同时设原液、刀豆蛋白A(ConA)组对照;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免疫小鼠脾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百分比;脾细胞经ConA刺激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的凋亡发生率,并设原液组作为对照.结果 PO组增殖水平于免疫后4周达高峰,而IN组于免疫后12周达高峰;PO组脾CD4+T细胞亚群于免疫后4周达高水平,IN组CD4+T细胞亚群于免疫后12周达高水平;PO组脾CD8+T细胞亚群于10周达峰值,IN组CD8+T细胞亚群于免疫后6周达高水平;PO组小鼠脾细胞凋亡率于免疫后6周达高,而IN组脾细胞凋亡率于12周达高水平.结论 日本血吸虫重组Bb(pGEX-Sj26GST-Sj32)疫苗在免疫早期可引起脾细胞增殖,诱导CD4+和CD8+T细胞参与宿主的免疫保护,抑制小鼠脾细胞的凋亡.

  • 地塞米松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抗氧化损伤作用

    作者:李彬;李茹;谢小华;宋秀娟;张静;王颖;郭力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DXM)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氧化应激水平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方法 应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35-55)诱导C57BL/6小鼠建立EAE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E组、DXM组,观察各组临床症状.于小鼠免疫后第13、20、30天,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脑组织MDA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Nrf2、NADP(H)醌氧化还原酶l(NQ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DXM组小鼠发病率、高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EAE组(P<0.05).免疫后各时间点,EAE组小鼠脑组织MD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DXM组MDA含量较EAE组明显降低(P<0.05).免疫后各时间点,EAE组和DXM组小鼠脑组织Nrf2、NQO1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DXM组Nrf2、NQO1表达水平较EAE组明显增加(P<0.05),且Nrf2蛋白呈明显核内移现象.结论 地塞米松减轻EAE小鼠氧化损伤的作用部分通过上调Nrf2表达、增加抗氧化酶水平而实现.

  • T细胞活化连接蛋白脂筏定位功能缺失影响T细胞内CD59信号转导的功能

    作者:秦云;高美华;王冰;张蓓;李园园;李营;梁洁

    目的 用前期构建好的T细胞活化连接蛋白(LAT)-EGFP质粒,基因点突变技术使LAT-EGFP的棕榈酰化位点突变,使LAT-EGFP-M(棕榈酰化位点突变的LAT-EGFP)的细胞膜定位功能缺失,抗体交联CD59后观察T细胞信号活化状态的改变.方法 采用电转染的方法转染Jurkat细胞,抗体交联CD59后,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LAT分布情况的变化;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抗体交联前后各组Jurkat细胞增殖情况差别;应用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IL-2的变化水平;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抗体交联后LAT-EGFP和LAT-EGFP-M的磷酸化程度.结果 抗体交联CD59之后,LAT-EGFP-M较LAT-EGFP相比不能定位聚集于CD59所在的脂筏区域,并且转染了突变LAT-EGFP-M质粒的Jurkat细胞增殖速度和IL-2分泌能力低于转染LAT-EGFP质粒、转染空载体EGFP-N3及未转染的细胞.LAT-EGFP-M的磷酸化程度远低于LAT-EGFP.结论 棕榈酰化位点缺失的LAT会减弱CD59在T细胞中的信号转导功能.

  • 肥大细胞对布鲁菌S2株的模式识别及活化效应的体外研究

    作者:曹志然;闫伟娇;王蓓;戎瑞雪;丁家波;张雷芳;郝满良;毛开荣;王家鑫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的肥大细胞对猪布鲁菌S2株的模式识别及活化效应.方法 骨髓来源的肥大细胞在体外感染猪布鲁菌S2株,瑞氏-姬姆萨染色法观察肥大细胞形态学变化,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间接ELISA检测S2株感染后1h和12 h肥大细胞释放组胺、IFN-γ、IL-12的含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肥大细胞对S2株的摄取状态;RT-PCR法观察S2株感染后12h和24h肥大细胞TLR4和TLR8基因的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观察S2株感染后24h肥大细胞TLR4和TLR8蛋白的表达.结果 感染猪布鲁菌S2株的肥大细胞形态出现了明显的变化,S2株感染后1h即出现明显的脱颗粒现象;S2株感染后1h、12 h肥大细胞上清中组胺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未检测到IFN-γ、IL-12;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发现感染30 min和1hS2株主要黏附在肥大细胞表面,而未被肥大细胞摄入到细胞内;S2株感染12 h后肥大细胞TLR4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4h时表达又减弱,和正常对照组相比,S2株感染24 h时肥大细胞TLR4蛋白的表达增加;S2株感染12 h和24 h后肥大细胞TLR8 mRNA和蛋白的表达无变化.结论 S2株能黏附在肥大细胞的表面并能激活肥大细胞,引起其脱颗粒,释放组胺,但在实验观察的时间点内未见IFN-γ和IL-12的分泌,其机制可能是S2株通过TLR4被肥大细胞识别,但不能被肥大细胞摄取.

  • 尾静脉注射大鼠IL-10真核表达质粒对肝纤维化的拮抗作用及对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

    作者:黄月红;陈运新;张莉娟;陈治新;王小众

    目的 探讨大鼠IL-10基因干预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拮抗作用及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SD大鼠腹腔注射猪血清制备大鼠肝纤维化免疫模型.造模第5周开始,rIL-10真核表达质粒与空质粒通过尾静脉高压注射法转移至大鼠体内,每周1次.第8周末处死大鼠,收集肝组织.HE及VG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肝组织中α-SMA的表达.将转染rIL-10基因的BRL细胞与HSC-T6肝星状细胞共培养,Western blot法检测共培养48 h后HSC表达α-SMA的变化.结果 HE及VG染色结果显示rIL-10基因通过尾静脉高压注射法转移至大鼠体内能有效拮抗肝纤维化的形成,减少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及细胞外基质的沉积.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α-SM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大鼠明显增强(P<0.05),α-SMA表达部位与胶原沉积的部位相似.rIL-10基因干预后的大鼠肝组织α-SMA表达明显降低(P<0.05).rIL-10基因修饰BRL细胞与HSC-T6细胞共培养48 h后,能显著减少HSC-T6细胞α-SMA的表达.结论 rIL-10基因可通过抑制HSC活化拮抗肝纤维化的进程.

  • 乙酰唑胺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水通道蛋白1,3表达的影响

    作者:岳燕林;刘剑平;刘青松;蒋红;谢传美

    目的 观察乙酰唑胺(AZ)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RAFLS)的水通道蛋白1(AQP1)和AQP3表达的影响,与骨关节炎(OA)对比,初步探讨AQP1、AQP3在R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12例RA患者和10例OA患者膝关节积液,从关节液中分离RAFLS及OAFLS并行体外培养,(10-4、10-6、10-8) mol/L AZ分别处理RAFLS 24、48、72 h,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连反应(RT-PCR)方法检测RAFLS和OAFLS中AQP1和AQP3 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10-4mol/L AZ处理OAFLS和RAFLS 24、48、72 h,AQP1蛋白的表达.结果 RAFLS AQP1 mRNA和RAFLS AQP3 mRNA均有表达.RAFLSAQP1 mRNA表达水平较OAFLSAQP1 mRNA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AZ处理后RAFLS AQP1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AZ处理后,RAFLS AQP3 mRNA表达水平各组间以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OAFLS AQP3 mRNA表达水平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0.05);AQP1蛋白主要分布于RAFLS细胞膜,未经AZ处理的滑膜细胞AQP1蛋白表达阳性明显,AZ处理后的AQP1蛋白表达减弱,且成时间依赖性.结论 AQP1可能与RA关节腔积液形成有一定关系,AZ选择性下调RAFLS中AQP1的表达,对AQP3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asL mRNA和血清可溶性FasL的检测及其对T细胞亚群的调节

    作者:覃月秋;廖品琥;何守搞;尹毅霞;宋嗣恩;胡静;郑频

    目的 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FasL mRNA、血清可溶性FasL (sFasL)的水平,探讨FasL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收集48例急性胰腺炎病例,其中20例为SAP,28例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以2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实时定量PCR检测PBMC中FasL mRNA; ELISA检测血清sFasL水平.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与MAP组及正常组相比,SAP组FasL mRNA、sFasL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MAP组FasL mRNA、sFasL水平较正常组轻度升高(P>0.05).SAP组CD4+T细胞比率、CD4 +/CD8+比值较MAP组及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且与FasL mRNA、血清sFasL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SAP患者PBMC中FasL mRNA、血清sFasL明显增加,而CD4+T细胞比率及CD4 +/CD8+比值明显降低,FasL可能通过介导T淋巴细胞凋亡起负向调节作用.

  • 2010年上海市松江区含麻疹成分疫苗强化免疫的免疫学效果评估

    作者:沈金花;任江萍;陈文花;沈红;顾士康;陆红梅

    目的 评估2010年上海市松江区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强化免疫的免疫学效果.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接种1次、2次和3次及以上MCV的儿童中各抽取60人,于强化免疫前和强化免疫后1个月各采集手指末梢血0.5mL,采用ELISA定量检测麻疹病毒血清特异性IgG.结果 未发现强化免疫前后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强化免疫后的麻疹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浓度值均比强化免疫前有所上升(P<0.01).学龄前儿童的免疫前麻疹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和免疫前、免疫后的麻疹抗体浓度值均高于学龄期儿童(P<0.01).MCV接种3次及以上者,其强化免疫前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浓度值均低于接种1次或2次者(P<0.01),强化免疫后未发现显著性差异.强化免疫前完成麻疹疫苗免疫程序者,其免疫前麻疹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和免疫前、免疫后的麻疹抗体浓度值均高于未完成者(P<0.01).结论 MCV强化免疫能有效地提高麻疹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浓度值.

  • let-7a和IL-6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

    作者:陈德玉;金丽艳;朱龙萍;牟笑;王胜军;毛朝明

    目的 探讨let-7a与IL-6在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4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相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采用茎环结构的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检测let-7a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免疫组化SP法检测IL-6的表达情况.结果 4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let-7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 0.01);IL-6 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L-6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let-7a和IL-6的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负相关(r=-0.974,P<0.01);IL-6蛋白阳性表达组的let-7a的表达量低于IL-6阴性组(P<0.05).结论 食管鳞癌组织中let-7a表达下调,IL-6表达上调且两者负相关.

  • 反复自然流产绒毛滋养层细胞中survivin、Bax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研究

    作者:司马玲;姜群英;冯桂萍;蔡霞

    目的 研究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妊娠绒毛组织中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与促凋亡分子Bax的表达情况,分析绒毛滋养层细胞凋亡与RSA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妊娠12周以内RSA与同期正常人流组绒毛滋养层细胞中survivin、Bax的表达,用TUNEL法检测2组绒毛组织滋养层细胞中的细胞凋亡.结果 RSA组绒毛滋养层细胞中survivin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人流组(P<0.05),Bax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流组(P<0.05),RSA组绒毛滋养层细胞凋亡指数(AI)明显高于正常人流组(P<0.05),RSA组中survivin与Bax的表达呈负相关(r=-0.51,P<0.05).结论 在RSA患者绒毛滋养层细胞中,survivin表达下降、Bax表达上升.

  • 霍乱弧菌鞭毛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双抗体夹心ELISA的建立

    作者:程晋霞;曾静;张蕾;张琳;张海予;刘雪松;曹栋

    目的 制备霍乱弧菌鞭毛蛋白单克隆抗体(mAb)、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并初步应用于食品检测.方法 采用差速离心法提取霍乱弧菌Vc75菌株的鞭毛蛋白,并以此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抗血清效价达到1∶32 000时,取脾细胞与生长良好的对数期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多次克隆化培养后获得杂交瘤细胞株并制备腹水,纯化后得到抗体.结果 获得6株持续、稳定分泌抗霍乱弧菌鞭毛蛋白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VcNo.1~VcNo.6,抗体效价高达1∶2×106.SDS-PAGE结果显示,提取出的鞭毛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为44 000并且纯度较高.采用VcNo.6抗体建立了霍乱弧菌双抗体夹心ELISA,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达到103 CFU/mL菌液,通过采用100株霍乱弧菌和101株非霍乱弧菌进行特异性实验,100株霍乱弧菌呈阳性反应,101株非霍乱弧菌呈阴性反应,结果表明VcNo.6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在基质添加试验中,低检出限为1CFU/g样品.结论 成功制备了霍乱弧菌鞭毛蛋白mAb,并将其应用于双抗体夹心ELISA,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达到103CFU/mL菌液,与所测试的非霍乱弧菌没有交叉反应.

  • 父系表达基因10(PEG10)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作者:常林;杨瑞丽;陈红兵;曹雪

    目的 获得印记基因父系表达基因10(PEG10)单克隆抗体(mAb),为进一步研究PEG10的功能以及肝癌的实验室诊断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细胞融合技术,以PEG10抗原免疫BALB/c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通过多次阳性筛选和有限稀释,建立了抗人PEG10 mAb杂交瘤细胞株.采用间接ELISA和Southern biotech试剂盒对mAb的特性进行鉴定,采用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验证mAb与肝癌细胞内源性PEG10蛋白的结合.结果 成功建立2株稳定分泌抗PEG10蛋白的mAb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3E8和3F3,均属IgG1亚类,κ型,且无交叉反应.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证实,mAb 3E8均能特异性结合肝癌细胞内源性PEG10蛋白.结论 成功制备了效价高、特异性好的PEG10 mAb,该抗体有可能用于肝癌的实验室诊断.

  • CD59的功能及其表达调控

    作者:滕小艳;杜益群;朱久玲;胡维国;杨章民

    CD59是一种通过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于细胞膜表面的补体调节蛋白,通过干扰C8和C9结合,在补体系统激活后的酶级联反应终末阶段抑制膜攻击复合物(MAC)的形成,进而保护宿主细胞.CD59的异常表达可引起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肿瘤细胞表面的高表达,则与单克隆抗体类药物治疗时的耐药密切相关.现就近年来CD59的功能及表达调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腺病毒“衣壳嵌合”策略在疫苗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田新贵;周荣

    腺病毒(adenovirus)作为基因治疗和重组疫苗研究的载体已经有广泛的应用,但抗载体免疫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采用“衣壳嵌合”方法制备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已成为艾滋病、疟疾等疫苗研究的热点,该策略在不影响病毒的感染性及稳定性的前提下,在腺病毒载体衣壳中嵌入外源性抗原从而获得具有新的抗原特性的重组腺病毒粒子.六邻体、五邻体基座、纤维蛋白、多肽Ⅸ、多肽Ⅲa等多种衣壳蛋白的适当位点可以嵌入外源抗原并诱导特异性的免疫应答.本文主要综述了腺病毒“衣壳嵌合”策略应用于疫苗研究中的新进展.

  • B7家族成员在血液病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朱维维;童茵

    近年来,新的B7家族成员不断被发现,它们共刺激或共抑制地调节机体免疫从而维持外周免疫耐受和抗肿瘤效应.一系列研究表明各种B7家族成员在恶性血液病的免疫调节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阐明其调节机制对于疾病发生、进展和判断预后等具有重要意义,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及其血型血清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勇萍;杨世明;安宁;曹丽妍

    新生儿溶血病(HDN)由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可造成胎儿流产或新生儿黄疸、贫血、肝脾肿大、水肿等,是一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本文简述了HDN的致病机制与临床表现及血型血清学检测在HDN预防及诊断中的价值.

  • 肝素结合蛋白的特性及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吴凯;李霖;江华;郑玉玲;陈福生;姜永强

    感染性疾病是一类对健康威胁比较严重的疾病,脓毒症和一些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已然成为导致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测定感染严重程度的指标很多,常用的指标有: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血沉、体温等,但上述指标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滞后、敏感度低及特异性不高的缺陷.在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如何及早地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是成功的关键.因此,目前看来不管是在临床还是实验室研究,都需要一种可以在病人感染早期就能进行鉴定的方法.近几年来HBP被证实可以作为这样一种早期诊断标志.本文简述了肝素结合蛋白(HBP)作为一种感染早期指标的应用.

  • 小鼠CD40分子胞外段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活性鉴定

    作者:田仁礼;朱静潆;殷小涛;王伟;林晓亮;徐元基;阎瑾琦;张巍;高江平

    目的 构建含小鼠CD40(mCD40)分子胞外段序列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对mCD40/GST融合蛋白进行纯化和抗原活性鉴定.方法 从小鼠DC2.4细胞系中扩增目的基因mCD40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EX-6P-1-mCD40,并将该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mCD40/GST融合蛋白,并采用GST琼脂糖凝胶纯化重组蛋白.纯化后的重组蛋白经Western blot法、间接ELISA鉴定其抗原活性.结果 PCR扩增产物经测序分析与GenBank公布的小鼠CD40胞外段序列一致;重组表达载体经酶切鉴定正确;IPTG诱导后经SDS-PAGE分析证实得到了相对分子质量(Mr)为45 000的重组蛋白;Western blot法和ELISA检测证实纯化的mCD40/GST蛋白能够与特异性抗体发生反应.结论 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mCD40,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实现了mCD40/GST融合蛋白的可溶性表达并证明其具有较高的抗原活性.

  •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接种后鸡卵中抗乙肝IgY二级结构的圆二色谱分析

    作者:方希修;方圆;王冬梅;齐富刚

    目的 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蛋鸡,探索抗乙肝IgY的产生和结构.方法 产卵母鸡经3次免疫后收集所产卵,提取并纯化抗乙肝IgY,采用SDS-PAGE与反相高效液相层析(RP-HPLC)检测抗乙肝IgY,圆二色色谱(CD)测定抗乙肝IgY的二级结构.结果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表达的抗乙肝IgY相对分子质量(Mr)为178000.CD分析抗乙肝IgY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及无规则卷曲所含有的氨基酸残基数目分别为38、0、44和17.结论 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蛋鸡能够表达抗乙肝IgY,α-螺旋、β-转角是抗乙肝IgY主要的二级结构.

  • 维生素D3通过调节RUNX3抑制腹膜间皮细胞纤维化

    作者:李苏童;姬丽华;梁维;娄未娟;何丽洁

    目的 探讨维生素D3对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永生化的人HPMC分为2组培养48 h,对照组为正常糖浓度组(葡萄糖浓度5.6 mmol/L),另一组为高糖处理组(葡萄糖浓度50 mmol/L);免疫组化检测HPMC中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的上皮标志蛋白上皮型钙黏素(E-cadherin)和间皮细胞标志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用无水乙醇将维生素D稀释至(10-10、10-9、10-8)mol/L三种不同浓度后处理HPMC 24 h;Western blot法及实时定量PCR (qRT-PCR)检测RUNX3、E-cadherin及α-SMA的表达;构建重组质粒RUNX3-siRNA并转染高糖培养的HPMC,以获得敲减RUNX3基因的HPMC,Western blot法检测10-8 mol/L维生素D3处理转染后各组细胞RUNX3、E-cadherin和α-SMA表达情况.结果 高糖可诱导HPMC中E-cadherin蛋白水平显著下降,而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提示高糖作用后HPMC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维生素D3可诱导高糖处理的HPMC中RUNX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且这种作用存在剂量依从性.同时发现E-cadherin表达水平逐渐增加,α-SMA表达水平逐渐降低.以上结果提示:维生素D3可能通过调控RUNX3抑制高糖处理的HPMC发生上皮细胞转分化.敲减RUNX3基因后,维生素D3处理的高糖培养HPMC中E-cadherin及α-SM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维生素D3可能通过调控RUNX3的表达抑制HPMC的上皮间质转分化,从而抑制腹膜纤维化进程.

  • 检测牛血清白蛋白竞争ELISA的建立及其应用

    作者:张春梅;宋朝君;董芸;田莹;李娜;徐竹蔚;张赟;李琦;金伯泉

    目的 建立高特异性检测牛血清白蛋白(BSA)竞争ELISA并应用于检测生物制品中残留的BSA.方法 采用商品化的BSA作为包被抗原及标准品,筛选高特异性、高纯度的抗BSA单克隆抗体(mAb)作为酶标抗体,建立敏感、特异的竞争ELISA.结果 优化了竞争ELISA的实验条件,对BSA的低检测限为1.0 ng/mL,批内实验变异系数为4.3%~7.0%,回收率为92% ~ 108%.该方法与人血清、马血清、兔血清、鼠血清、鸡血清均无交叉反应.结论 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生物制品中BSA残留以及其他标本BSA的定量检测.

  • 牛胚胎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

    作者:边艳超;何晓红;牧仁;李向臣;马月辉;李云章;关伟军

    目的 分离培养鲁西黄牛胚胎骨骼肌卫星细胞,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取30 ~ 50 d龄鲁西黄牛胚胎四肢骨骼肌,联合Ⅰ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及差速贴壁法分离获得骨骼肌卫星细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RT-PCR检测卫星细胞表面标志desmin、MyoD、c-Met、Myf5、pax7,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 鲁西黄牛卫星细胞传代培养至15代以上,冻存后细胞活率为97.90%士0.96%;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卫星细胞标记物desmin,MyoD呈阳性表达;RT-PCR检测desmin、c-Met、Myf5、pax7呈阳性表达;克隆形成率为56.39%士1.41%;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分离培养的细胞均来源于正常牛胚胎个体;通过不同的诱导剂将牛卫星细胞成功地诱导为成骨细胞和神经元样细胞,分别进行茜素红,甲苯胺蓝染色呈阳性表达,RT-PCR检测成骨细胞标记物osteopontin,Ⅰ型胶原蛋白和神经细胞标记物MAP2和nestin均呈阳性表达.结论 本试验成功地分离获得了牛卫星细胞,并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1995 01 02 03
1994 01 02
1993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1990 01 02
198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