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세포여분자면역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陕西省免疫学会,中国免疫学会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8738
  • 国内刊号: 61-130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184
  • 曾用名: 单克隆抗体通讯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杨安钢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rhBMP-7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作者:王国栋;吴少云;韩金祥;王世立;李萍

    目的:观察重组人骨形成蛋白-7( rhBMP-7)对小鼠骨髓间充质于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体外培养扩增,获得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壁培养至第3代,向培养液中加入rhBMP-7,培养5d后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ALP活性与骨钙素(OC)含量检测,并用RT-PCR法分析成骨细胞标志基因骨钙素(OC)与Ⅰ型胶原( Col-Ⅰ)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Ⅰ型胶原( Col-Ⅰ)蛋白的分泌量.结果:rhBMP-7诱导组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ALP染色强度、ALP活性及OC含量明显升高,OC与Col-Ⅰ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Col-Ⅰ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提高.结论:rhBMP-7可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BMSCs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

  • Poly(I∶C)和LPS共刺激对人气道上皮细胞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张景熙;胥武剑;韩一平;白冲;李强

    目的:研究模拟病毒感染及内毒素共刺激对气道上皮细胞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人气道上皮细胞(16HBE)给予聚肌胞苷酸[poly(I∶C)]、内毒素(LPS)、地塞米松及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处理,用RT-PCR检测刺激6h后IL-8、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 mRNA的转录水平,用ELISA检测刺激24 h后培养上清液中IL-8和IP-10蛋白含量.结果:10 μg/mL LPS刺激后IL-8 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IP-10 mRNA及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升高;加入0.1μg/mL poly(I∶C)共刺激后IL-8和IP-10的mRNA及蛋白表达对照组及LPS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浓度poly(I∶C)(0.001、0.01、0.1 μg/mL)刺激后IL-8、IP-10 mR-NA和蛋白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升高;各组分别加入10 μg/mLLPS共刺激后IL-8、IP-10 mRNA及蛋白表达未见进一步升高.③地塞米松(1 μmol/L)及SB203580(20 μmol/L)分别预处理30 min后给予0.1 μg/mL poly(I∶C)及10 μg/mL LPS共刺激,两组IL-8、IP-10 mRNA及IL-8、IP-10蛋白表达较共刺激组和共刺激+ DMSO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和P<0.05),其中地塞米松的抑制效应强于p38MAPK抑制剂.结论:poly(I∶C)和LPS共刺激能够诱导气道上皮细胞趋化因子的表达,poly(I∶C)能加重LPS所致气道上皮细胞趋化因子IL-8的表达.糖皮质激素及p38MAPK抑制剂具有抑制模拟病毒感染及内毒素诱导气道上皮细胞趋化因子表达,提示两者在病毒诱导的AECOPD中具有潜在治疗价值.

  • -80℃冰箱直接冻存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作者:吴秀娟;任思坡;罗小虎;韩光宇;谭昆

    目的:研究-80℃冰箱直接冻存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IK)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非程序降温方法-80℃冰箱冻存CIK,于冻存后6、12、18周复苏,通过LDH释放法分别测定其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与新鲜未经冻存的CIK的杀伤活性进行比较.结果:未冻存的CIK在培养至第11天时,有较多贴壁成团细胞,而冻存后复苏培养的CIK贴壁成团细胞较少.比较各组细胞杀伤活性,冻存6、12周后复苏的CIK与未冻存的CIK,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冻存18周后复苏的CIK的杀伤活性与未冻存的CIK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80℃冰箱直接冻存CIK,在12周内复苏应用于临床治疗较好.

  • shRNA抑制Nanog基因的表达对胃癌细胞SGC-7901分子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季文;姜政;菜璨;刘波;胡在敏;亢渝俊;王川;袁媛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构建并筛选出对Nanog基因有抑制作用的重组质粒pshRNA -Nanog,转染入胃癌细胞SGC-7901中,检测其对Nanog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周期、凋亡以及迁移的影响.方法:构建出针对人Nanog基因构建出的干扰质粒pshRNA-Nanog,在脂质体的介导下将其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通过荧光显微镜,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表达,筛选出抑制率高的一组;将筛选出的转染效率高的一组pshRNA-Nanog重组质粒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中,通过CCK-8检测其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SGC-7901周期变化和凋亡情况,Transwell迁移实验验证Nanog对SGC-7901的迁移能力以及侵袭实验验证Nanog对SGC-7901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并筛选出了对胃癌细胞SGC-7901干扰效果明显的一组重组质粒;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胃癌细胞侵袭能力及迁移能力减弱,细胞周期停滞在S期,细胞的凋亡明显增加.结论:Nanog基因与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周期及凋亡、迁移和侵袭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 Plk1 330/597位丝氨酸磷酸化突变体对胞质分裂的影响

    作者:程里;陈立建;安然;都建

    目的:研究Plk的330/597位丝氨酸的模拟磷酸化突变体Plk1 S330/597D和不能磷酸化突变体Plk1 S330/597A的绿色荧光融合蛋白在HeLa细胞中的定位以及对有丝分裂的影响.方法:将野生型Plk1-GFP质粒、模拟磷酸化型突变体Plk1 S330/597D-GFP质粒和不能磷酸化突变体Plk1 S330/597A-GFP质粒分别转染HeLa细胞株,免疫荧光法检测突变体融合蛋白Plk1 S330/597D-GFP和Plk1 S330/597A-GFP的细胞定位的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上述突变体融合蛋白的表达.通过有丝分裂期的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观察转染突变体后HeLa细胞的有丝分裂进程.结果:模拟磷酸化突变体Plk1 S330/597D和不能磷酸化突变体Plk1 S330/597A的融合蛋白能正确表达.突变体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均能正确定位于动点和中体,但不能磷酸化突变体Plk1 S330/597A融合蛋白对HeLa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胞质分裂期的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产生G2/M期阻滞(P<0.01),并造成染色体分离滞后的现象.结论:Plk1激酶自身的磷酸化状态对其有丝分裂期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其330和597位丝氨酸去磷酸化能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使细胞周期发生G2/M期阻滞.

  • 干扰素-γ对人胎盘胎儿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

    作者:朱永朝;马海滨;刘婷;王立斌;李玉奎;魏军

    目的:从人胎盘组织中分离胎儿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探讨干扰素-γ(IFN-γ)对人胎盘胎儿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fPMSCs)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人胎盘胎儿侧MSCs,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73、CD90、CD105、CD14、CD34、CD45和HLA-DR,并利用D2S1399、D10S2325、D18S535和GATA198B05四个STR基因座对细胞属性进行鉴定分析;10 ng/mL IFN-γ诱导处理后,利用定量PCR (q-PCR)和ELISA分别测定对照组hfPM-SCs和IFN-γ处理后hfPMSCs IL-6、IL-8、IL-10和HGF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所分离细胞表达CD73、CD90和CD105,不表达CD14、CD34、CD45和HLA-DR,并分别具有来自亲本双方上述四个STR位点的等位基因.IFN-γ处理后,hfPMSCs IL-6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而IL-10和HGF的表达水平被下调(P<0.05).ELISA结果表明IL-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L-8、IL-10和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的从人胎盘组织中分离和培养出hfPMSCs,且IFN-γ对其免疫抑制功能具有负调控效应.

  • 重组质粒pEGFP-N1-NPRL2对人胃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胡在敏;王川;季文;刘波;蔡璨;姜政

    目的:探讨pEGFP-N1-NPRL2真核表达载体对SGC-7901胃癌细胞体外增殖、细胞周期、凋亡、侵袭及迁移的影响.方法:构建pEGFP-N1-NPRL2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脂质体介导转染入SGC-7901胃癌细胞,应用荧光显微镜、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NPRL2的基因及蛋白水平情况,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NPRL2对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pEGFP-N1-NPRL2真核表达载体.重组质粒转染SGC-7901细胞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绿色荧光的表达,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到NPR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CCK8法检测发现NPRL2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P<0.05),细胞周期分析显示NPRL2使细胞停在G0 ~ G1期(P<0.05),细胞凋亡结果显示NPRL2能抑制细胞凋亡(P<0.05),TransweU侵袭和迁移实验显示NPRL2使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均降低(P<0.05).结论:NPRL2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周期、侵袭及迁移,并促进凋亡.

  • 瘦素受体、IRF-1和糖皮质激素受体-β在肥胖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王莉君;郝璐;李慧婷;卢立国;卞宏;刘敏;宋琳琳;朱述阳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肥胖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表达瘦素受体(OB-R)、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及糖皮质激素受体-β(GR-β)的情况,探讨肥胖与难治性哮喘的关系.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正常体质量对照组(A组)、正常体质量哮喘组(B组)、肥胖对照组(C组)、肥胖哮喘组(D组),肥胖及哮喘模型建立后取各组大鼠气道,体外培养ASMC,反转录PCR(RT-PCR)测OB-R mRNA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测定IRF-1及GR-β蛋白的表达.结果:OB-R mRNA的表达,B组、C组及D组较A组明显增加,D组较B组及C组明显增加;IRF-1和GR-β蛋白的表达,B组、C组及D组较A组明显增加,D组较B组及C组明显增加.结论:OB-R、IRF-1及GR-β在ASMC中表达的增加可能与肥胖哮喘发病及激素抵抗相关.

  • Pre-miR-10a重组腺病毒载体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齐杰玉;陶崑;王灿蔚;李秋红;邓一平

    目的:观察在K562细胞高表达miR-10a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pAd-pre-miR-10a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K562细胞,采用RT-PCR检测感染后K562细胞中miR-10a和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BCR/ABL融合蛋白表达水平,MTT、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感染后K562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K562细胞在转染pAd-pre-miR-10a重组腺病毒载体后,其miR-10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bcr/ab1融合基因水平显著降低;BCR/ABL融合蛋白表达明显下调、K562细胞增殖活力被抑制、细胞凋亡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d-pre-miR-10a重组腺病毒载体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 苦荞麦总黄酮对软脂酸诱导EA.hy926细胞NO合成的影响

    作者:杨雪峰;张瑞鹏;李刚;赵丹玉;王艳杰;柳春

    目的:研究苦荞麦总黄酮对软脂酸诱导EA.hy926细胞NO合成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EA.hy926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软脂酸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组、苦荞麦总黄酮组、二甲双胍组.采用硝酸盐还原酶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NO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e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组细胞上清液NO含量,细胞eNOS mRNA及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苦养麦总黄酮组与二甲双胍组细胞上清液NO含量,细胞eNOS mRNA及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增多(P<0.05).苦荞麦总黄酮组和二甲双胍组相比,以上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苦荞麦总黄酮可有效促进软脂酸刺激下血管内皮细胞e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从而增加NO的合成.

  • 器官移植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子表达

    作者:许秀芳;辛毅;张颖;黄益民;顾云;李娜;周玉杰;张兆光

    目的:比较移植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不同基因表达时相与病理改变时相,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子的表达与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通过对9例脏器移植的观察,系统比较了移植器官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8、P56、P59编码基因表达时相改变、荧光差异显示技术检测差异基因表达时相及其与脏器功能、病理改变时相的关系.结果:免疫抑制剂不能完全阻断脏器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移植术后24h内,9例患者荧光差异显示-PCR技术外周血淋巴细胞P59、酪氨酸磷酸酶的基因表达上调,24~48 h PKC-θ、CD4等基因表达上调;肾移植和心脏移植术后PKC-θ、MHC-Ⅱ、丝/苏氨酸激酶和酪氨酸磷酸酯酶及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凝血因子Ⅷ、干扰素诱导蛋白、HLA-DR-H基因较术前有3倍以上升高.P59编码基因表达水平于移植后24h内保持基本平稳,此后持续负调表达直到第10天达低谷.P56和CD8基因于移植后72 h内表现为持续负调表达,此后正调表达并于第5天时达到移植后的第一个峰值.CD4编码基因于移植后24 h内首先表现为负调表达,此后开始正调表达并于48 h达到移植后的第一个峰值.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的监测可能有助于临床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的判断.

  • Decorin基因转染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作者:刘波;姜政;王川;胡在敏;季文;蔡璨;亢渝俊

    目的:探讨核心蛋白聚糖(DCN)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构建裸鼠胃癌移植瘤模型,将重组质粒pEGFP-N1-DCN注入肿瘤中央及基底部,以空质粒组和生理盐水组作为对照,测量肿瘤体积和质量的变化,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DCN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裸鼠胃癌移植瘤模型构建成功,与对照组比较,重组质粒组肿瘤生长速度减慢,肿瘤体积和质量明显变小(P<0.05);RT-PCR显示重组质粒组DCN表达增强(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质粒组有融合蛋白的表达,重组质粒组TGF-β1及MMP-9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免疫组化显示重组质粒组VEGF表达降低(P<0.05).结论:DCN基因可以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蛋白的表达降低和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抑制有关.

  • 巨噬细胞特异性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作者:宋红芹;尹莉;姜翠翠;张鑫宇;夏晓莉;孙怀昌

    目的:克隆人清道夫受体A(SR-A)启动子,构建巨噬细胞特异性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从人外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技术分别扩增人SR-A的启动子及第一内含子和增强子序列,并插入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GFP中,构建巨噬细胞特异性表达载体pSRA-GFP.将pSRA-GFP转染巨噬细胞和非巨噬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比较GFP在不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克隆SR-A启动子,其在巨噬细胞RAW264.7中的表达活性显著高于NRK、LLC、Hepa1-6等非巨噬细胞株(P<0.05).结论:构建的表达载体pSRA-GFP具有良好的组织细胞特异性,可用于巨噬细胞特异性m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

  • 代谢相关药物对3T3-L1脂肪细胞促酰化蛋白分泌的影响

    作者:高颖;Katherine Cianflone;Danny Gauvreau;Wei Cui;马依彤

    目的:建立使用3T3-L1脂肪细胞评价药物影响促酰化蛋白(ASP)分泌的细胞模型和测定ASP分泌的ELISA方法,观察代谢相关药物二甲双胍、罗格列酮钠及立莫那班对ASP分泌的影响及机制,以及与补体C3、非酯化脂肪酸(NE-FA)释放、甘油三酯总量(TG mass)、脂肪酸摄取量的关系.方法:以3T3-L1前脂肪细胞为实验对象,诱导细胞分化,分别加入乳糜微粒、二甲双胍、罗格列酮钠及立莫那班作用48 h.采用ELISA法测定ASP、C3含量,使用酶标比色法测定NEFA含量,脂肪细胞FA摄取速度在荧光酶标仪进行动力学方法测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TG含量,考马斯亮蓝染料结合法测定细胞总蛋白.结果:乳糜微粒刺激ASP分泌(达411% ±133% P<0.05);罗格列酮钠和立莫那班抑制ASP产生(-53%~- 85%,P<0.05),同时抑制前体蛋白C3分泌(- 37%~- 65%,P<0.05);二甲双胍抑制ASP分泌(-54%~- 100%,P<0.05),对前体蛋白C3分泌无影响;二甲双胍降低TG含量(达- 60%,P<0.05)和FA摄取速度(达-75%,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评价药物影响促酰化蛋白( ASP)分泌的3T3-L1前脂肪细胞模型,并建立了测定ASP分泌的ELISA方法.

  • 过表达醛酮还原酶AKR7A1对巴豆醛致畸作用的影响

    作者:李丹;张岐山;初阳

    目的:探讨过表达大鼠醛酮还原酶AKR7A1蛋白对巴豆醛致畸作用的影响.方法:使用Western blot法和醛酮还原酶(AKR)酶活性技术检测并鉴定外源性AKR7A1在V79-4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和催化活性,使用HGPRT基因突变实验检测在V79-4细胞中过表达AKR7A1对巴豆醛致畸作用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检测显示V79-4细胞中表达高水平的AKR7A1蛋白;AKR酶活性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的AKR7A1蛋白具有催化活性;HGPRT基因突变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AKR7A1的V79-4细胞对巴豆醛致畸作用的抵抗力明显高于对照细胞.结论:过表达大鼠AKR7A1能显著提高V79-4细胞对巴豆醛致畸作用的抵抗力.

  • 空肠弯曲菌pcDNA3.1(-)-peb1A壳聚糖佐剂疫苗的Th免疫应答及作用

    作者:杜联峰;孙万邦;王宜峰;徐岗村;余妍;夏嫱;杨瑞

    目的:探讨以壳聚糖为佐剂的空肠弯曲菌基因疫苗免疫小鼠后的Th细胞免疫应答状态.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组:设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pcDNA3.1(-)-peb1A组、壳聚糖+ pcDNA3.1(-)-peb1A组,各组均采用小鼠股四头肌注射法.在第0、10、20天免疫,于每次免疫后第10天采集各组小鼠血浆,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后不同时间小鼠血浆中Th1、Th2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在第10、20、30天,裸DNA组、佐剂DNA组、空载体组及NS组两两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实验组高于两对照组,在IL-4的检测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IL-10的检测中裸DNA组高于空白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裸DNA组高于空载体组,仅在第20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佐剂DNA组高于裸DNA组,在IL-4的检测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IL-10的检测中,仅在第10、20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佐剂DNA组高于两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壳聚糖为佐剂的空肠弯曲菌基因疫苗可促进Th2细胞为主的免疫反应.

  • 人多梳蛋白2不同功能片段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作者:肖智;吴炜;姜勇;赵明

    目的:构建HPC2不同截短功能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各片段在骨肉瘤U2OS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质粒pcDNA3.2-V5/HPC2为模板,分别设计各片段PCR引物进行扩增,EcoR I酶切鉴定PCR产物,正确的PCR产物进行连接后转化到DH5α感受态细胞中并涂板筛选,从而得到带有V5标签的不同截短动能片段的表达载体,提取质粒并转染U20S细胞,Western blot法鉴定目标蛋白的表达.结果:测序及酶切的结果均表明HPC2不同功能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能够在U2OS细胞中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HPC2不同功能域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

  • 抗ICOS抗体体外对哮喘大鼠血液和淋巴液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数量及其功能影响

    作者:赵磊;冯学斌;王跃嗣;崔晴晴;曹茵茵

    目的:研究抗ICOS抗体对哮喘大鼠外周血和淋巴液来源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抗ICOS抗体处理血液和淋巴液中单个核细胞(MNC),流式细胞仪检测MNC中CD4+ CD25+ Foxp3+T细胞百分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MNC培养液上清IL-10和TGF-β1含量.结果:末次激发后各个时间点收集MNC,体外培养96 h,各组淋巴液来源MNC体外培养体系中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百分率均显著高于血液(P<0.05),哮喘组淋巴液和血液来源MNC体外培养体系中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百分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抗ICOS抗体组淋巴液和血液来源MNC体外培养体系中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哮喘组(P<0.05).末次激发后0 h收集淋巴液来源和血液来源MNC培养上清中抗ICOS抗体组IL-10显著低于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末次激发后不同时间点收集MNC培养上清中各组TGF-β1无明显差别.结论:用抗ICOS抗体阻断ICOS/ICOSL信号通路加重哮喘大鼠Treg细胞缺陷,并在哮喘激发早期0h抑制血液和淋巴液来源MNC体外培养体系中CD4+CD25+ Foxp3+ Treg细胞分泌IL-10,但对于TGF-β1分泌无显著影响.

  • HMGB1诱导肺泡巨噬细胞释放促炎细胞因子

    作者:王发龙;韩菲菲;王婷婷;陈静瑜;孙伟峰;刘洁;陈国千

    胞外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为近年发现的一种重要炎症介质,参与脓毒症、肺炎、关节炎、急性胰腺炎、缺血再灌注损伤、烫伤等许多疾病的发病过程[1-2].诸多体内和体外实验结果表[3],组织细胞在外部多种诱导因素如内毒素等刺激后,核内HMGB1基因表达增强,HMGB1向胞外释放增多,但胞外HMGB1的作用机制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外源性HMGB1对肺泡巨噬细胞致炎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以及是否通过胞膜Toll样受体4(TLR4)而发挥作用.

  • 肿瘤抑制基因肝激酶B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

    作者:张浩;勾玉颜;赵鸿梅;陈鸥

    目的:研究肝激酶B1(LKB1)在人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肺腺癌组织标本(含癌旁组织、正常组织)共6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腺癌组织中LKB1的mRNA含量;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组织中LKB1的表达情况.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LKB1的mRNA含量在正常对照组、癌旁组织和肺癌组织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Western blot法检测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肺腺癌组织中LKB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癌旁组织.结论:肺腺癌组织中LKB1的表达可能存在翻译后的调节.

  •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NF-κBp65和IκB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琚玲丽;刘惠宁;蔡净亭;徐静

    目的:分析核转录因子κB p65 (NF-κBp65)和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在正常早孕绒毛及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表达的差异性,以及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包括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患者年龄及临床分期的关系.并探讨两者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20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30例葡萄胎组织、13例侵蚀性葡萄胎和15例绒毛膜癌中NF-κBp65和IκBα的表达情况.结果:NF-κBp65在正常早孕绒毛组与侵蚀性葡萄胎组、正常早孕绒毛组与绒毛膜癌组、葡萄胎组与侵蚀性葡萄胎组、葡萄胎组与绒毛膜癌组之间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3,0.018,P=0.026,0.035,P<O.05);IκBα在正常早孕绒毛组与侵蚀性葡萄胎组、正常早孕绒毛组与绒毛膜癌组、葡萄胎组与侵蚀性葡萄胎组、葡萄胎组与绒毛膜癌组之间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F-κBp65和IκBα在GTN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43,0.042,P<0.05),与患者年龄无关.NF-κBp65与IκBα在GTN中呈负相关(r=-0.403,P=0.034,P<0.05).结论:NF-κBp65上调、IκBα的下降或缺失可能与滋养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有关,NF-κBp65、IκBα两者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

  • 中国九江汉族人群TLR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Graves病易感关系

    作者:伍模鑫;胡志坚;毛卫未;虞建新;江永青;王敏;周会祥

    目的:研究九江汉族人群TLR2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的易感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特异性引物PCR方法,基于病例-对照研究的实验设计,对333例甲亢病例和368例正常对照的TLR2基因上的rs3804100和rs5743705位点进行了基因分型.结果:患者男女比例约为1∶2.6,女性有更高的患病风险;所有位点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没有在总体病例、对照之间观察到多态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显著差异.然而,在对发病年龄和性别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在GD早发病人中(≤40岁),SNP位点rs3804100的A/A基因型(P =0.013,OR=1.53,95%CI=1.11-2.12)以及A等位基因频率(P =0.020;OR=1.37;95% CI=1.05 - 1.7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TLR2基因rs3804100位点的A/A基因型可能会显著增加人群40岁以前患GD的风险.

  • 抗人CD80单链抗体对不同肿瘤细胞膜型CD80分子的识别与体外增殖的影响

    作者:沈立军;韩莲花;朱华亭;孔永;安萌;王婧;夏永洁;邱玉华

    目的:制备真核细胞CHO表达的CD80单链抗体(CD80-scFv)并研究其对不同肿瘤细胞膜型分子的识别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将表达CD80-scFv的CHO细胞大规模无血清培养收集上清,采用IMAC亲和层析法纯化获取抗人抗体.采用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对人恶性B系淋巴瘤细胞株Daudi、人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251及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8266及U266细胞膜型CD80分子的识别.在上述肿瘤细胞的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D80-scFv,MTT法分析其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天然高表达CD80分子的8266细胞经丝裂霉素处理后作为APC,人PBMC作为效应细胞,分析抗体通过阻断共刺激信号对PBMC增殖的影响.结果:从CHO细胞培养上清中获取的抗人CD80-scFv纯化品的量为6.67 mg/L;该抗体与Daudi、U251、A375、8266及U266的阳性结合率分别为96.8%、39.6%、20.5%、99.9%及3.8%.抗体对高表达CD80分子的Daudi及8266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加入抗体(终浓度为25 μg/mL)培养72 h时的抑制率分别为24.04%及24.16%.同时,抗体通过阻断CD80-CD28介导的共刺激信号,抑制PBMC的增殖.结论:CD80-scFv能够特异识别细胞膜型CD80分子,并对高表达细胞的体外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 Th17细胞因子在炎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芸;刘萍;罗庆良

    炎性肠病(IBD)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免疫机制异常在其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既往人们认为Th1细胞和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失衡是造成IBD发病的主要原因,但是近年来发现了一种新的CD4+辅助T细胞亚群Th17,使IBD的发病机制得到了更好的解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与Th17相关的一些细胞因子参与了炎性肠病的免疫反应.通过这些细胞因子在炎性肠病中的作用,更进一步揭示了炎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为治疗炎性肠病提供新的思路.

  • 血管活性肠肽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潇毅;陈云飞

    血管活性肠肽(VIP)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神经肽,其作为信号分子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免疫系统中,VIP被认为能够通过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来发挥内源性的免疫调节作用,其能抑制巨噬细胞的促炎反应,调节Th2/Th1的平衡,并促进调节性T细胞的生成,抑制Th17细胞效应,在炎症动物模型如胶原诱导的关节炎、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中都起到明显作用.现就近年来有关血管活性肠肽的免疫调节机制进行综述,以增进对血管活性肠肽发挥抗炎作用的理解.

  • SELEX技术的原理和核酸适配体在医学上的应用进展

    作者:田红英;符兆英

    SELEX是一种制备能与靶分子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结合的寡核苷酸的技术,所制备的寡核苷酸分子被称为适配体(aptamer).适配体可以是单链或双链DNA或RNA,是从非常大的随机的DNA或RNA寡核苷酸库中,经过多个循环的筛选和富集而获得的;它们的特点是能形成一定的立体结构,通过空间构象的密切适应而与靶分子高特异性、高亲和力地结合.适配体可用于医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适配体大的优点是没有免疫原性,故在临床治疗时能重复使用;目前已有几种适配体进入了临床应用或临床试验.

  • IL-10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周琳;周光炎;路丽明

    传统观点认为,同一细胞因子的免疫生物学作用相对固定,间接和直接途径刺激免疫应答或抑制免疫应答,两者选其一,但新近有文献报道同一个细胞因子在不同微环境中可发挥截然不同的免疫生物学作用.此领域中,近来以细胞因子IL-10的双向免疫调节活性受关注,多年来有关IL-10的负向调节作用及其应用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另一方面,其免疫刺激的作用及免疫生物学意义的研究也正逐渐深入,并由此猜测其可能是一种多能细胞因子.本文将结合新文献,就IL-10正、负向调节的免疫学特性进行综述.

  • 手足口病引起免疫学变化及实验室诊断

    作者:吕园园;徐家丽

    手足口病( HFMD)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属于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近年来,该病在中国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并引起了普遍关注.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越来越多研究显示手足口病患儿存在免疫功能调节障碍,人体免疫功能可能对HFMD的转归发挥重要的作用.现就手足口病导致的免疫学变化研究进展和实验室诊断进行综述.

  • 白细胞介素与哮喘

    作者:马小娟;薛黎;丁剑冰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该疾病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难题.哮喘的发病率近年持续上升,但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Th1/Th2失衡与哮喘发生密切相关,普遍认为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哮喘的发生过程,而新近发现的Th9细胞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述了IL-4、IL-5、IL-13以及Th9细胞与哮喘发生的关系.

  • 高压抗原修复方法在免疫组化染色的应用比较

    作者:王映梅;李培峰;刘一雄;师建国;闫庆国;王文勇;王哲

    目的:优化免疫组化高压抗原修复法染色效果.方法:同一组织分别采用高压抗原修复直接法或间接法,用柠檬酸缓冲液或EDTA抗原修复液进行抗原修复,检测10种常用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效果.结果:抗原修复间接法与直接法染色强度有明显差异,直接法优于间接法;两种抗原修复液间也存在差异,EDTA抗原修复液效果优于柠檬酸缓冲液.结论:高压抗原修复直接法并用EDTA抗原修复液对组织切片进行抗原修复效果更好.

  • NY-ESO-1/GST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的表达、纯化及鉴定

    作者:汤蕾;宋朝君;孙元杰;李娜;魏玉英;孙奕;杨琨

    目的:构建肿瘤-睾丸抗原NY-ESO-1与GST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对融合蛋白NY-ESO-1/GST进行纯化和初步鉴定.方法:设计针对NY-ESO-1的特异性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睾丸组织的cDNA文库扩增NY-ESO-1基因片段,经上下游引物所引入的EcoR I和Xho I双酶切后克隆人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GST标签的下游,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EX-4T1-NY-ESO-1,并将该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 DE3) pLysS中,IPTG诱导表达NYESO-1/GST融合蛋白,经不同浓度尿素洗脱纯化后,表达产物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法进行鉴定.结果: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 I和Xho I双酶切鉴定和IPTG诱导表达NY-ESO-1/GST的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44000,与理论值相符,并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灰度扫描分析显示融合蛋白表达量占菌体蛋白总量的90%,Western blot结果证实该NY-ESO-1/GST可与抗GST单克隆抗体( mAb)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提示为融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NY-ESO-1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GEX- 4T1 -NY-ESO-1,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获得了较高纯度的包涵体形式NY-ESO-1/GST融合蛋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1995 01 02 03
1994 01 02
1993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1990 01 02
198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