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세포여분자면역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陕西省免疫学会,中国免疫学会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8738
  • 国内刊号: 61-130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184
  • 曾用名: 单克隆抗体通讯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杨安钢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mIL-21基因转染的Sp2/0瘤苗细胞的抗肿瘤机制探讨

    作者:褚莉莉;窦骏;赵枫姝;唐权;张爱凤;王永仿;顾宁

    目的: 探讨小鼠IL-21瘤苗-Sp2/0-mIL-21抗肿瘤效应的机制.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p2/0-mIL-2瘤苗细胞表面MHC-Ⅰ类分子及CD80分子的表达.以瘤苗细胞接种BALB/c小鼠, 以CFSE, 7-AAD标记,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CTL的细胞毒活性.观察肿瘤组织中淋巴细胞的浸润.用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中CXC家族趋化因子I-TAC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瘤苗细胞膜表面MHC-Ⅰ类分子的表达明显上调.瘤苗接种组小鼠NK细胞、CTL的细胞毒活性明显增强.病理分析发现, 肿瘤组织中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并检测到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α趋化因子(I-TAC)的表达上调.结论: 肿瘤细胞瘤苗Sp2/0-mIL21可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作用, 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T细胞的增殖、活化, 促进NK细胞的分化成熟, 淋巴细胞向肿瘤组织浸润, 以及增强NK细胞和CTL的细胞毒活性有关.

  • Islet-1基因变异体的发现及其在神经干细胞内的表达

    作者:刘佳梅;陈东;孟晓婷

    目的: 构建大鼠Islet-1基因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 利用此载体将Islet-1基因转导入神经干细胞(NSC)内.方法: 利用RT-PCR技术钓取大鼠Islet-1基因, 将其插入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EGFP-C1中, 利用包装细胞PA317将Islet-1基因转导入NSC内, 观察Islet-1基因在NSC内的表达.结果: 经PCR、酶切及荧光检测等证实, 成功构建了plEGFP-C1-Islet-1表达载体, 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证明Islet-1在NSC内有表达.在实验中首次发现了Islet-1基因的变异体.结论: 重组Islet-1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探讨Islet-1基因是否参与NSC向运动神经元分化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 人sTNFR II-IgG Fc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菌中的表达及其产物分析

    作者:张义浜;施立楠;唱韶红;巩新;熊凌霜;吴军

    目的: 在毕赤酵母菌中表达sTNFR II-IgG Fc融合蛋白.检测融合蛋白是否形成二聚体,并对其N-糖链进行分析.方法: 从人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 经RT-PCR扩增目的基因sTNFRII与IgG Fc, 然后利用重叠延伸PCR得到嵌合体基因sTNFRII-IgG Fc, 并将其插入pPIC9载体中.以重组载体转化巴斯德毕赤酵母菌中进行克隆与表达.采用ELISA筛选高表达sTNFRII-IgG Fc融合蛋白的重组毕赤酵母菌株, 对融合蛋白通过还原和非还原SDS-PAGE分析其二聚体结构, 采用L929细胞检测融合蛋白抗TNF-α的生物学活性, 后利用荧光辅助糖电泳(FACE)分析融合蛋白的N-糖链.结果: 成功地建立了可分泌表达sTNFR II-IgG Fc融合蛋白的重组酵母菌株, 摇瓶培养后融合蛋白的表达量为2 mg/L.SDS-PAGE和Western blot表明, 该融合蛋白能自然形成二聚体结构; 可抑制TNF-α对L929细胞的杀伤作用, 其中和5×104 U/L TNF-α的EC50为170 μg/L.FACE分析融合蛋白N-糖链的大小为11 ~13个糖残基.结论: 在毕赤酵母菌中成功地表达了sTNFR II-IgG Fc融合蛋白, 为在毕赤酵母菌中表达其他的Fc融合蛋白和抗体提供了参考.

  • 卵巢癌及癌旁正常卵巢组织中USP2、USP14和UBE4A的差异表达

    作者:杨瑛;侯建青;曲路云;王桂青;鞠红卫;赵志伟;于振海;羊惠君

    目的: 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2、14和泛素因子E4A(UBE4A)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及癌旁正常卵巢组织间的表达差异.方法: 采用RFDD-PCR、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USP2、USP14和UBE4A在4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卵巢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卵巢组织上的表达差异.结果: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2、USP14和UBE4A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高表达, 而在正常卵巢组织中无表达或低表达.结论: USP2、USP14和UBE4A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上调, 提示卵巢癌中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活动明显增强.

  • CD154(CD40L)的表达与初始和记忆CD4+T细胞相关性的探讨

    作者:李丽;吴长有

    目的: 探讨CD154+细胞的表型特征与初始和记忆CD4+T细胞以及与细胞因子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经抗CD3+抗CD28单克隆抗体(mAb)刺激培养后, 利用多种抗细胞表面分子和抗细胞因子以及抗CD154抗体进行标记,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 体外刺激PBMC 6 h后, CD154表达于CD4+T细胞,而不表达于CD8+T细胞.对比分析CD4+CD154+T和CD4+CD154-T细胞上CD45RA(初始)和CD45RO(记忆)表面分子的结果表明, 大多数CD4+CD154+T细胞为记忆细胞.当利用抗CD3或抗CD3+抗CD28 mAb刺激后, 分泌IFN-γ、IL-2和TNF-α的CD4+ T细胞均为CD4+CD154+T细胞, 而且单个细胞可以同时分泌两种以上细胞因子.进一步研究表明, CD4+CD154+T细胞低表达或不表达CD25, 不表达CD62L, 50%左右的细胞表达CCR7.结论: 体外短时间刺激PBMC, 经过对细胞表型和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 表明CD154分子结合其他表面标记或细胞因子的表达可以用于鉴别初始和记忆CD4+T细胞.

  • 人M5型白血病-SCID小鼠模型的建立及白血病病理变化的分析

    作者:周斌;居颂光;居颂文;谢芳;张学光

    目的: 建立人M5型白血病细胞系SHI-1/SCID(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模型, 探讨白血病细胞的接种密度与SCID小鼠成瘤率及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 将不同密度的人白血病细胞SHI-1注射至SCID小鼠腹腔.定期尾静脉取血并以流式细胞术(FCM)监测肿瘤细胞表面标志CD14及CD137L的变化.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和FCM分析SCID小鼠的骨髓、肝脏、脾脏和肾脏中白血病细胞的浸润及病理变化.结果: 将不同密度的SHI-1细胞移植至小鼠腹腔, 均可发现瘤块生长.同时中、高剂量组小鼠的主要组织器官呈现不同程度的肿瘤细胞的浸润.早在移植3周后即可在尾静脉检测到肿瘤细胞, 并与注射细胞量相关.结论: 建立的SHI-1/SCID小鼠模型为人M5型白血病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动物模型.

  • 白介素10对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作者:刘楠;杜厚伟;陈荣华;郑安;黄华品;吴志华

    目的: 探讨白介素10 (IL-10) 对大鼠脑缺血梗死灶周围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Sprague-Darley大鼠36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局灶性脑缺血组 (MCAO组) 和脑缺血+IL-10干预组(IL-10 组), 术后24 h断头取脑, TUNEL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biotinylated UTP nick end labeling)测定梗死灶周围凋亡神经细胞的数目, 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促凋亡基因Fas、FasL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诱导神经细胞凋亡显著增多(P<0.05), Fas, FasL和caspase-3表达显著上调(P<0.05); IL-10干预可显著减少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P<0.05), 并抑制FasL和caspase-3的表达(P<0.05), 而对Fas的表达无明显作用(P>0.05).结论: IL-10可抑制大鼠脑缺血梗死灶周围神经细胞凋亡,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促凋亡基因FasL和caspase-3的表达有关.

  • 人4-1BB配体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及其体外抗肿瘤效应

    作者:吕坤;吴俊英;李柏青

    目的: 构建人4-1BB配体(h4-1BBL)全长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并在肿瘤细胞HT-29中转染表达; 探讨人4-1BBL基因转染的肿瘤细胞体外诱导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用RT-PCR从Raji细胞中克隆h4-1BBL全长基因, 测序后,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4-1BBL.通过脂质体法以重组载体转染HT-29细胞, 用RT-PCR检测转染细胞中h4-1BBL mRNA的表达;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细胞表面h4-1BBL分子的表达.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用抗CD3 mAb扩增T细胞, 并与h4-1BBL基因转染及未转染的HT-29细胞混合培养.用MTT比色法检测CTL的增殖及杀伤活性;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泌IFN-γ的T细胞.结果: 从Raji细胞中克隆到h4-1BBL全长cDNA, 测序完全正确.构建的h4-1BB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在HT-29中获得稳定表达.与未转染的细胞相比较, h4-1BBL基因转染的肿瘤细胞HT-29能更有效地刺激T细胞活化、增殖, 促进IFN-γ分泌, 并能有效地诱导CTL产生针对野生型HT-29细胞的特异性杀伤.结论: 成功地构建pcDNA3.1(-)h4-1BBL重组真核表达载体.4-1BBL基因转染的肿瘤细胞介导的协同刺激信号, 能增强野生型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 诱导T细胞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 西安地区幽门螺杆菌iceA1、iceA2和babA2基因型与致病性的研究

    作者:庄坤;张军;张玲霞;张沥;张建中

    目的: 检测西安地区幽门螺杆菌(Hp)菌株iceA1, iceA2 和 babA2 基因性分布及其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 从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培养到Hp菌株88株, 抽提基因组DNA后用PCR法检测Hp的iceA1, iceA2和babA2基因的分布, 用χ2检验分析各基因在不同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统计学意义.结果: 163份标本中检出Hp 88株, 检出率为54%.iceA1基因性阳性率为76.1%, iceA2为21.6%, babA2为25%, 各基因在不同类型疾病中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安地区Hp的iceA1占绝大多数, iceA1, iceA2和babA2基因型与Hp感染后的临床结局无相关性.

  • 猪苓合剂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庆

    根据老中医的传统经验方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研制出治疗肝癌及其他癌症的复方制剂猪苓合剂(zhulingheji,ZL),对其抑瘤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 严重烧伤大鼠脾脏Toll样受体4表达及其与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

    作者:傅颖珺;谢勇;石俊强;周南进;郭光华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早期大鼠脾脏Toll样受体4(TLR4)、TNF-α mRNA的表达变化及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和内毒素(ET)的变化规律, 探讨烧伤后肠源性感染时机体的防御反应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烧伤组, 在其背部造成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模型, 在烧伤前及烧伤后2、5、8、12、24、48及72 h等不同时间点留取脾脏组织和外周血, RT-PCR方法测脾脏TLR4、TNF-α mRNA表达, Western blot法测脾脏TLR4蛋白表达, 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浆Treg百分数, 鲎试剂法测血浆内毒素含量.结果: 各观测指标值较伤前显著升高, TLR4 mRNA、TLR4蛋白、Treg和ET均在烧伤后8 h达高峰, 其峰值分别为3.66±0.51、2.27±0.19、(63.19±12.65)%和11.68±1.71 Eu/mL; TNF-α表达高峰在烧伤后12 h, 峰值为1.65±0.23; 各观测指标峰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烧伤后TLR4 mRNA的表达与Treg、ET及TNF-α mRNA之间均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898、0.811和0.462(P<0.01).结论: Treg在严重烧伤早期的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机制与烧伤后肠源性内毒素上调的LPS-TLR4信号转导系统有关.

  • 西藏大骨节病患者血清Se与几种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

    作者:康龙丽;赵锋仓;杨凤英;张银刚;郭雄

    目的: 测定大骨节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血清中硒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白介素-1(IL-1β)的水平.从细胞因子角度为研究其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在西藏拉萨尼木县和墨竹工卡县的大骨节病区随机选取大骨节病患者30例(患者组), 病区正常人30例(病区内对照组), 在拉萨非大骨节病区选健康志愿者30例(病区外对照组), 3组人群年龄和性别没有显著性差异.采取静脉血离心制备血清.采用荧光法测定血清Se,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 结果: 西藏大骨节病病区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Se低于非大骨节病区正常人; 患者血清中TNF-α、VEGF和 IL-1β的水平高于正常.血清Se与TNF-α、IL-1β水平呈负相关趋势.结论: 低硒和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在KB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某种作用.

  • 福州市戊型肝炎流行分析

    作者:柳丽娟;潘皖榕;林秀珍;温珠妹;郑玲;江家骥

    目的: 调查2000 ~2004年福州市戊型肝炎流行情况.方法: 检测健康人群及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抗HEV抗体E2-IgG, 并用HEV单克隆抗体(8C11和8H3)阻断实验确证阳性血清, 回顾性统计急性散发性肝炎中, 甲型肝炎及戊型肝炎的分布情况.结果: 急性散发性肝炎中, 甲型肝炎的发病率平稳降低, 而戊型肝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63例健康体检人群中, E2-IgG的总阳性率为41.1%, 感染率与年龄显著相关; 随着年龄的递增每年感染率平均增加0.8%.成年男性与女性的平均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中, E2-IgG的阳性率分别为37.4%和53.1%; 男性与女性的总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断实验的结果确证, E2-IgG阳性的血清均为抗HEV抗体阳性.结论: HEV的感染率与年龄密切相关, 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福州市急性散发性肝炎病例中, 戊型肝炎的感染率和发病率逐年升高, 为急性肝炎的主要病因.该市已成为戊型肝炎的高流行区, 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 MS患者CD94/NKG2A-bright和CD94/NKG2A-dim NK细胞亚群对IFN-β的差异性反应

    作者:李力;邓艳春;赵钢

    目的: 分析多发性硬化(MS)进展型患者不同表型NK细胞亚群对临床主要治疗方法的反应性差异.方法: 分离患者外周血中的NK细胞, 以流式细胞术根据表面抑制性受体CD94/NKG2A表达情况分为两个亚群CD94/NKG2A-bright和CD94/NKG2A-dim.分别加入IFN-β, 测定两个亚群表面CD94/NKG2A变化及细胞增殖, 同时检测两种亚群分泌IL-10和TGF-β情况.结果: CD94/NKG2A阳性表达的NK细胞占25.5%, 其中CD94/NKG2A-bright和CD94/NKG2A-dim分别占其中的23.6%和76.4%.加入IFN-β, CD94/NKG2A-bright组增殖率明显低于CD94/NKG2A-dim组, CD94/NKG2A表达峰度变化不大.CD94/NKG2A-dim组中CD94/NKG2A表达显著增加.两个亚群分泌的IL-10和TGF-β与未刺激组相比, 均有明显差异.CD94/NKG2A-bright和CD94/NKG2A-dim组间亦有明显差异.结论: IFN-β通过诱导NK细胞CD94/NKG2A表达在非特异免疫系统中抑制NK细胞; 同时刺激IL-10 和TGF-β分泌进一步发挥对免疫系统的抑制.CD94/NKG2A-bright和CD94/NKG2A-dim对IFN-β反应有差异性.

  • 通痹灵总生物碱抑制关节破坏的细胞免疫作用机制

    作者:陈光星;童娟;刘清平;沈晓燕;赵诗哲;曾耀英;陈纪藩

    目的: 证实通痹灵总生物碱抑制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关节炎症和关节破坏的药效, 揭示其调节细胞免疫的作用机制.方法: 牛II型胶原混合弗氏不完全佐剂于SPF级Wistar大鼠尾根部注射, 足肿后随机分为造模加生理盐水组, 甲氨蝶呤(MTX) 治疗组和通痹灵总生物碱(以马钱子碱和士的宁为主的生物碱, TBL总碱)治疗组, 容积法评价后肢肿胀度; 给药后35 d, 乳腺钼靶机大鼠全身摄片, 计分法评价各组大鼠X光片四肢96块骨侵蚀和100个关节间隙变化;处死动物, 取左前肢和右后肢近端第3足趾关节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价中性粒、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滑膜细胞增生的情况; MTT法检测TBL总碱对Jurkat细胞增殖的影响; Western blot检测TBL总碱对Jurkat细胞ERK1/2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造模成功后, MTX和TBL总碱给药35 d都可明显抑制大鼠关节肿胀和关节破坏, 与造模加生理盐水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 TBL总碱可明显抑制CIA淋巴细胞、浆细胞的浸润和滑膜增生(P<0.05), MTX可抑制滑膜增生.TBL总碱可显著抑制T细胞增殖以及ERK1/2的磷酸化.结论: TBL总碱具有抑制关节免疫炎症和关节破坏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T细胞MAPK信号转导, 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来实现的, 为TBL总碱治疗RA提供了实验依据.

  • RA患者滑膜液及血清中IFN-γ、IL-10、IL-12与TRAIL的病理学意义

    作者:谢有娣;金蕾;余奇文

    目的: 研究IFN-γ、IL-10、IL-12及TRAIL在类风湿关节炎(RA)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46名RA患者关节滑膜液和血清中IFN-γ、IL-10、IL-12及TRAIL的浓度.结果: RA患者关节滑膜液中IFN-γ、IL-12及TRAIL浓度(ng/L)分别为(106.2±7.8)、(57.7±3.5)和(166.5±12.3); RA患者血清中IFN-γ、IL-12及TRAIL浓度(ng/L)分别为(56.3±7.4)、(35.1±12.7)和(69.5±8.3); 正常对照血清中IFN-γ、IL-12及TRAIL浓度(ng/L)分别为(31.1±4.4)、(25.2±2.6)和(41.2±4.8); RA患者关节滑膜液IFN-γ高于其血清含量(P<0.05)及正常对照组(P<0.01); RA患者关节滑膜液和血清中IL-10浓度和正常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RA疾病中IFN-γ和IL-12浓度明高于正常人, 表明RA发病过程中细胞因子分泌格局以Th1型为主, 并且滑膜液比外周血更为典型.RA患者关节滑膜液和血清中TRAIL浓度增高, 说明RA疾病过程中伴随有凋亡分子的参与.

  • LAG-3-Ig对过敏性哮喘小鼠的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和气道反应性的影响

    作者:遆新宇;吴昌归;陈卫强;史皆然;刘颖格;李圣青;赵峰

    目的: 研究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Ig(LAG-3-Ig)对哮喘小鼠Th1和Th2型细胞因子的比例和气道反应性的影响, 为防治哮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经卵蛋白(OVA)致敏的雌性BALB/c小鼠于激发前腹腔注射LAG-3-Ig 50 g, 末次激发24 h后, 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 以ELISA法测定BALF中IL- 4、IL-5和IFN-γ水平.同时观察哮喘小鼠气道反应性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 经LAG-3-Ig治疗后, 哮喘小鼠BALF中IL- 4和IL-5的水平显著降低(分别减少了27.9%和29.6%); 而IFN-γ的水平显著增高(增加30.8%, P<0.01).LAG-3-Ig治疗组小鼠气道螺旋条对组织胺的反应性降低, 各个密度的组织胺所诱导的气管螺旋条收缩张力显著低于哮喘对照组(P<0.05).结论: LAG-3-Ig可抑制哮喘小鼠IL- 4和IL-5的分泌并能降低小鼠气道的反应性, 对哮喘的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 重组腺病毒载体mIL-12治疗小鼠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建华;赵德矿;王青青;沈芬平;翁跃颂

    目的: 观察重组腺病毒载体AdmIL-12对小鼠黑色素瘤的治疗效应.方法: 皮下注射B16黑色素瘤细胞给C57BL/6小鼠建立荷瘤模型.于瘤内注射重组腺病毒载体AdmIL-12治疗, 观察皮下肿瘤的生长及荷瘤小鼠的存活期.采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荷瘤小鼠脾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重组腺病毒载体AdmIL-12治疗后, 能显著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 明显延长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 增强荷瘤小鼠脾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 重组腺病毒载体AdmIL-12对小鼠黑色素瘤有显著的治疗效应.

  • Eotaxin和CCR3在哮喘豚鼠肺和骨髓组织的表达及调控

    作者:朱述阳;吕丽丽;夏春伟;李若然;姚红卫;刘平莉

    目的: 通过观察哮喘豚鼠肺和骨髓组织Eotaxin/CCR3表达的变化及糖皮质激素对其影响, 探讨哮喘及激素干预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卵白蛋白(OVA)致敏法制备豚鼠哮喘模型, 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激素干预(治疗组)组, 瑞氏染色计数骨髓涂片和外周血涂片中白细胞比例,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骨髓中CCR3的表达; 制备豚鼠肺组织病理标本, 苏木精-伊红染色, 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肺组织中Eotaxin mRNA,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Eotaxin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哮喘组骨髓涂片及外周血涂片中嗜酸粒细胞(EOS)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治疗组(P<0.01); 与对照组比较, 哮喘组肺组织中Eotaxin阳性细胞数与Eotaxin 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1), 且两者呈正相关性(r=0.804, P<0.01).哮喘组肺组织Eotaxin的表达与EOS的数量呈显著正相关(r=0.795, P<0.01).哮喘组骨髓涂片中CCR3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治疗组(P<0.01), 哮喘组骨髓涂片中CCR3阳性细胞比例和外周血EOS比例呈显著正相关(r=0.736, P<0.05), 治疗组与哮喘组比较骨髓中CCR3阳性细胞的比例有显著性下降(P<0.05), 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哮喘豚鼠肺组织中Eotaxin和骨髓CCR3表达增强, 为EOS从骨髓快速募集到肺组织提供了可能, 激素通过下调肺组织Eotaxin及骨髓CCR3的表达, 发挥抗EOS性气道炎症的作用.

  • 抗人CD40人-鼠嵌合抗体在CHO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功能研究

    作者:瞿秋霞;陈成;王勤;葛彦;陈永井;邱玉华;张学光

    目的: 实现抗人CD40的人-鼠嵌合抗体(ch-5C11)在的CHO细胞中的稳定表达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初步的研究.方法: pIRES/hu5C11嵌合抗体重组表达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CHO细胞, 采用RT-PCR对CHO细胞进行基因水平鉴定, 以流式细胞术(FCM)和Western blot对表达上清中ch-5C11人免疫球蛋白Fc段和κ链成分进行检测, 利用Protein G亲和层析和Lowry法进行纯化和定量, MTT实验检测表达ch-5C11对Daudi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结果: 获得稳定分泌目的蛋白的CHO稳定株, RT-PCR结果表明目的基因成功整合在CHO稳定株中, FCM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稳定株上清中含有抗人CD40抗体, 且含人免疫球蛋白Fc段和κ链; Lowry法定量ch-5C11浓度为0.535 mg/L, 并经SDS-PAGE蛋白电泳鉴定纯度良好; ch-5C11能抑制Daudi细胞增殖.结论: 获得了持续分泌ch-5C11的CHO稳定株, 功能学研究显示ch-5C11能抑制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体外增殖.

  • 抗人CD154人-鼠嵌合抗体Fab段的构建和表达

    作者:葛彦;陈永井;瞿秋霞;张学光

    目的: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和表达抗人CD154人-鼠嵌合抗体Fab段.方法: 从分泌鼠抗人CD154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株4F1中提取总RNA, 分别采用特异性引物扩增mAb VH 和VL的DNA编码区基因.同时, 从人脾脏细胞中克隆出免疫球蛋白恒定区基因.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嵌合Fab共表达载体pTXB1-Fab,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简单, 高效, 成本低廉的特点, 对重组Fab进行原核表达.利用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 NCBI数据库BLAST显示, 克隆的基因序列符合小鼠Ig可变区特征.表达质粒pTXB1-Fab构建正确, 在大肠杆菌中实现可溶性表达.表达的人-鼠嵌合抗体与亲本抗体具有相同的识别位点. 结论: 成功地克隆获得阻断型抗人CD154 mAb(4F1)的轻链、重链可变区基因, 成功构建pTXB1-Fab共表达载体, 在大肠杆菌中实现可溶性表达, 为人源化抗体的制备奠定了技术基础.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CD154 FAB
  • 抗血型M、N及抗血型糖蛋白A/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鉴定

    作者:陈琦;曹慧;张海燕;高哓飞;王芬;李厚达

    目的: 制备抗血型M、N及抗血型糖蛋白A/B(GPA/GPB)的单克隆抗体(mAb), 并进行特性鉴定.方法: 用人"O"型血红细胞作为免疫源, 免疫BALB/c小鼠.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mAb, 用谱红细胞筛选阳性克隆; 采用直接、间接血凝试验检测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及腹水中mAb的效价.分别用快速定性试纸和酶处理红细胞检测mAb的Ig亚类及抗原表位.用Western blot鉴定抗GPA/GPB mAb的特异性.结果: 获得4株分泌抗M、1株抗N及3株抗GPA/GPB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mAb的效价介于1×2-4 ~1×2-8之间, 腹水mAb的效价在1×2-7 ~1×2-12之间.除1株mAb 1C1C9C4为IgM外, 其他7株mAb均为IgG.通过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与谱红细胞的反应格局, 结合mAb抗原表位的检测, 确定4株和1株mAb可分别特异性结合于GPA的M、N抗原表位; 另3株mAb 6D7C9、7C9H4和7C9G11 与"O"型血红细胞膜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 均可结合GPA、GPB蛋白.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4株分泌抗M、1株分泌抗N及3株分泌抗GPA/GPB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 可用于MNSs血型系统的研究及鉴定, 并为制备双功能抗体用于病毒、肿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宫颈癌相关新癌基因hWAPL的原核表达和免疫原性分析

    作者:曹春霞;马军;寻萌;薛欣;陈萍;楚雍烈

    目的: 构建hWAPL原核表达载体, 诱导hWAPL蛋白表达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 RT-PCR技术扩增hWAPL cDNA片段, 连接到pMD18-T载体, 测序正确后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并转化BL21菌株, 用SDS-PAGE电泳鉴定重组菌的诱导表达情况, 制备hWAPL蛋白并免疫BALB/c小鼠, ELISA法测定其抗体效价, Western blot鉴定表达hWAPL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 ①经PCR、双酶切鉴定和测序, 证实hWAPL正确插入pMD18-T载体, 序列正确.②经IPTG诱导的pET28a-hWAPL重组菌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25 000的蛋白, 与预期蛋白Mr相符.③免疫小鼠后测得的平均抗体效价为1∶ 3 200.④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r约25 000处有反应蛋白条带.结论: pET28a载体能够表达hWAPL蛋白, 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其免疫小鼠后获得的多克隆抗体具有高效价和特异性.

  • 抗MRSA-PBP2a转肽酶区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初步应用

    作者:徐霞;唐晓华;谢闺娥

    目的: 制备和鉴定抗MRSA-PBP2a转肽酶区蛋白单克隆抗体(mAb), 初步建立检测PBP2a的乳胶凝集方法.方法: 以基因工程重组PBP2a转肽酶区蛋白为抗原, 免疫BALB/c小鼠, 制备鼠源性mAb, 间接ELISA鉴定IgG亚类、腹水效价及亲和常数, Western blot检测mAb的特异性, 用所得mAb致敏聚苯乙烯乳胶, 建立检测PBP2a的乳胶凝集方法.结果: 筛选出2 株能稳定分泌抗PBP2a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F1和F2, 免疫球蛋白亚类均为IgG1类; 腹水效价为0.5×106 ~1×106, 亲和力常数分别为1.57×108 M-1和5.43×109 M-1.Western blot显示F1、F2抗体均能有效识别重组PBP2a转肽酶区蛋白及MRSA临床分离株中的天然PBP2a, 用 mAb F2建立了乳胶凝集法, 敏感性达1 mg/L.结论: 获得2株特异性好、亲和力高、能稳定分泌抗PBP2a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 为研制MRSA快速鉴定试剂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Glypican-3的真核表达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作者:曹雯;雷明军;邱渭遥;卢海蓉;李凌云

    目的: 建立能够稳定表达人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 GPC3)的细胞株, 制备抗人GPC3的单克隆抗体(mAb).方法: 利用脂质体技术将GPC3重组质粒导入NIH3T3细胞, RT-PCR检测; 以原核表达的GPC3片段为免疫原, 经传统的杂交瘤技术获得稳定分泌抗免疫原的mAb细胞株, 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鉴定mAb特性.结果: 成功获得一株稳定表达GPC3的细胞株, 即NIH3T3-GPC3; 建立5株能稳定分泌抗原核表达GPC3片段抗原的mAb细胞株.mAb细胞株的免疫球蛋白亚类是IgG2a.间接ELISA、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的结果证明, 仅杂交瘤GPC34H11能分泌与完整的人GPC3蛋白结合的mAb.结论: 建立稳定表达GPC3的鼠源模型细胞株; 获得识别天然GPC3分子的mAb细胞株.

  • 多聚抗原肽免疫磁珠在制备单表位抗体中的应用

    作者:徐小洁;张文红;康磊;韩锋产;颜真;阎小君

    目的: 建立用多聚抗原肽(multiple antigen peptides, MAP)包被磁珠制备单表位抗体的方法.方法: 通过Fmoc法固相化学合成UreB的8分支单表位MAP, 将其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 获得多克隆抗血清.将MAP以共价偶联的方式包被磁珠制备免疫磁珠(immunomagnetic beads, IB), 通过IB从多克隆抗血清中纯化单表位抗体, 荧光偏振(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FP)法鉴定抗体的特异性, SDS-PAGE鉴定抗体纯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回收率.结果: 合成的MAP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 免疫小鼠后得到的抗体滴度高达1∶ 12 800.MAP制备免疫磁珠的佳包被浓度为100 mg/L, 包被效率高可达79%.应用MAP免疫磁珠从抗血清中纯化得到的单表位抗体, 经鉴定与其他抗原表位无反应性, 其纯度为95%, 抗体的回收率为5.8%.结论: MAP包被的磁珠可快速分离纯化出针对某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 其性质类似单克隆抗体.这一方案在快速制备少量高特异性抗体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LPSp辅佐HBsAg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机制

    作者:王健;冷静;王启辉

    目的: 研究革兰阴性非致病性成团泛菌脂多糖(LPSp)作为佐剂促进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蛋白(HBsAg)诱导小鼠产生抗-HBs抗体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体外用LPSp+HBsAg、HBsAg、LPSp、生理盐水分别致敏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观察致敏细胞回输体内后诱导HBs抗体产生水平, 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活性和NO浓度; 观察4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变化, 并检测致敏巨噬细胞诱导局部淋巴结细胞分泌IL- 4和IFN-γ的能力.结果: HBsAg+LPSp致敏巨噬细胞促进小鼠HBs抗体产生, LPSp致敏的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增强(P<0.05), 释放TNF-α和NO水平增加(P<0.05).LPSp+HBsAg致敏巨噬细胞诱导局部淋巴结细胞释放IL- 4水平升高(P<0.05), 诱导IFN-γ水平与单纯HBsAg致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Sp的佐剂机制为参与活化巨噬细胞, 增强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消化和处理能力; 同时促进HBsAg致敏的巨噬细胞诱导淋巴结内淋巴细胞释放IL- 4, 增强HBsAg致敏的巨噬细胞诱导Th2淋巴细胞活化, 促进B细胞产生抗体.

  • CTLA4及其单克隆抗体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王彦波;吕明;张淑杰;黎燕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与CD28分子在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序列的同源性及基因表达具有十分相近的关系,都是共刺激分子B7的受体,主要表达于被激活T细胞表面.

  • 肝癌细胞中HLA Ⅰ类重链基因表达与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相关性

    作者:杨晋;张建琼;沈宇清;缪凤琴;夏梅;叶覃;许联红;谢维

    目的: 研究肝癌细胞株中DNA甲基化与HLA Ⅰ类分子异常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MSP技术对相关细胞系的HLA I类分子重链A、B、C位点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状态进行分析, Real-time PCR检测HLA Ⅰ类分子重链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 Western blot检测RNA干扰后HLA Ⅰ类分子重链表达情况.结果: 在8株肝癌细胞系中HLA I类分子重链A、C位点启动子区域CpG岛存在甲基化; 将启动子区域的DNA甲基化与相关基因表达数据相比较显示二者没有关联性; 在RNA干扰DNA甲基化转移酶3a或3b的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 比较基因干扰前后HLA Ⅰ类分子重链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 在研究的肝癌细胞系中DNA甲基化没有参与调控肝癌中HLA Ⅰ类分子的异常表达.

  • 章鱼糖蛋白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作用

    作者:范秀萍;雷晓凌;吴红棉;赵树进;杨志娟

    目的: 探讨从章鱼干中提取的2种糖蛋白粗品以及经分级纯化的4种糖蛋白对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脾细胞的增殖作用.方法: MTT比色法测定脾细胞的增殖.结果: 所有样品对正常小鼠脾细胞和免疫抑制小鼠脾细胞增殖均有促进作用, 对于免疫抑制小鼠脾细胞增殖作用更为显著, 与ConA合用部分级分在一定的剂量下有协同作用.结论: 章鱼干糖蛋白能促进小鼠脾细胞增殖.

    关键词: 章鱼 糖蛋白 脾细胞
  • 生物素-亲合素ELISA法对ANEPⅢ寡核苷酸适配子亲和力的定量测定

    作者:祝军;张景海

    目的: 定量分析SELEX(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筛选中寡核苷酸适配子的亲和力.方法: 利用生物素和亲合素放大系统(BA-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系统)应用于ELISA的实验策略, 对ANEPⅢ寡核苷酸适配子的亲合力进行测定.结果: 确定BA-ELISA方法定量分析测定寡核苷酸适配子的基本实验步骤.结论: BA-ELISA法可以替代IFMA(免疫荧光测定试验)或放射性荧光标记方法进行寡核苷酸适配子的亲和力的定量测定.

  •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皮质中IL- 6水平及Fas-L表达的检测

    作者:陈敬国;郑铠军;方慧云;蒋犁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对新生大鼠脑皮质中IL- 6水平和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HIBD大鼠模型后分为实验组、假手术组, 于缺氧缺血或手术后1 d、3 d及7 d, 用放射免疫检测法测定脑皮质匀浆中IL- 6的密度; 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Fas-L的表达.结果: 脑皮质组织匀浆中IL- 6的浓度在缺氧缺血后1 d、3 d及7 d, 实验组大鼠依次为(56.4±7.2)ng/L、(250.4±11.3 )ng/L及(345.8±12.4 )ng/L.在相应的时间点, 假手术组大鼠依次为(50.2±6.3 )ng/L、(50.7±6.5 )ng/L及(51.5±6.7)ng/L .缺氧缺血后3 d及7 d, IL- 6的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左脑皮质中表达Fas-L蛋白细胞的阳性率于缺氧缺血后1 d、3 d及7 d, 实验组大鼠依次为(12.21±6.1)%、(87.7±5.9)%及(8.33±2.9)%.在相应的时间点, 假手术组大鼠依次为(8.41±3.5)%、(8.21±3.1)% 及(8.02±2.8)%.缺氧缺血后1 d及3 d, 实验组大鼠Fas-L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 缺血缺氧后一定时间内, 可引起新生大鼠脑皮质中IL- 6水平及Fas-L的表达明显增加, 前者的持续时间较长, 后者短暂.

  • FK228抑制EPO介导的人红系前体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作者:喻召才;刘文超;范黎;大石晃嗣;片山直之

    目的: 探讨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剂FK228在红细胞生成素(EPO)介导的人红系前体细胞增殖与分化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从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肿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离CD34+细胞, 用含干细胞生长因子(SCF)、EPO或SCF+IL-3及不同浓度FK228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7 d, 分别用抗GPA及抗CD36单克隆抗体(mAb)染色并行流式细胞术检测; 将CD34+细胞用含SCF+IL-3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7 d, 分离CD36+GPA-细胞, 将细胞用含有EPO+FK228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7 d, 并行细胞计数; 将CD36+GPAlow/-细胞用含EPO加或不加FK228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 并进行annexin V和PI染色.结果: FK228以一种剂量依赖方式抑制CD36+GPAhigh、CD36+GPAlow和CD36+GPA-细胞的产生; FK228可诱导CD36+GPAhigh和CD36+GPAlow/-细胞在含EPO的培养基中发生细胞凋亡.结论: FK228可抑制EPO介导的人红系前体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1995 01 02 03
1994 01 02
1993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1990 01 02
198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