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세포여분자면역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陕西省免疫学会,中国免疫学会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8738
  • 国内刊号: 61-130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184
  • 曾用名: 单克隆抗体通讯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杨安钢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人MUC1与GM-CSF基因融合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作者:袁时芳;师长宏;晏伟;姚青;李南林;王廷;王岭;张英起

    目的:构建人MUC1重复序列串联体基因与GM-CSF 基因重组的真核共表达质粒pcDNA3.1(+)-MUC1-GM-CSF, 并观察重组质粒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将信号肽及编码MUC1基因片段合成、合成的片段经退火等方法获得MUC1基因重复序列串联体,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后, 与GM-CSF基因克隆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 构建真核共表达质粒pcDNA3.1(+)-MUC1-GM-CSF.以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及ELISA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表明, 重组质粒含有人MUC1重复序列串联体与GM-CSF 的融合基因, 在COS-7细胞中可检测到MUC1表达, 重组质粒免疫小鼠可诱导产生抗GM-CSF抗体.结论:人MUC1重复序列串联体与GM-CSF基因重组的真核共表达质粒的成功构建, 为对其免疫原性、生物学特性及免疫治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 正常人周围血初始和记忆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表达的探讨

    作者:刘杰;吴长有

    目的:利用多色流式检测技术探讨初始和记忆T细胞亚群与细胞因子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自正常人静脉血中分离PBMC, 经超抗原(SEB)刺激5 h后, 加入多种抗细胞表面标记和抗细胞因子抗体进行染色,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并利用Flow Jo软件分析结果.结果:根据CD45RO表达与否, 将CD4+和CD8+ T细胞分为初始和记忆T细胞, 再根据归巢受体(CD62L)和趋化因子受体(CCR7)的表达与否, 将初始和记忆T细胞进一步分为不同的亚群.当T细胞受到SEB激活后, CD45RO+和CD45RO-的CD4+或CD8+ T细胞均表达IL-2、 IFN-γ和TNF-α.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 CD62Lhi和CD62LhiCCR7+细胞不表达细胞因子, 而CD62LloCCR7lo和CCR7+ T细胞均表达细胞因子, 其中CD62LloCCR7lo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CR7+细胞亚群.结论:只利用CD45RO表达与否区分初始和记忆T细胞是不够准确的, 同时检测CD62L的表达, 可明显地提高其准确性.

  • p53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小管上皮细胞演变的影响

    作者:李开龙;杜晓兰;宋瑞华;赵玲;何娅妮;张建国;陈林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后, 低龄和高龄p53(+/+)和p53(-/-)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演变, 探讨p53基因对IRI后肾小管上皮细胞演变的影响.方法:分别建立低龄(2月龄)和高龄(12月龄)p53(+/+)和p53(-/-)鼠左肾IRI模型.于IRI后0 d、 1 d、 3 d、 7 d、 1月、 3月、 6月, 用HE染色观察肾小管组织学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的表达, 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的活性, 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in situ nick-end labeling, 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果:IRI后0d, 肾小管以坏死为主, 高龄鼠比低龄鼠明显(P<0.05), p53(-/-)鼠比p53(+/+)鼠明显(P<0.05);细胞凋亡在7 d时达到高峰, 且高龄鼠比低龄鼠明显(P<0.05), p53(+/+)鼠比p53(-/-)鼠明显(P<0.05).p53(+/+)低龄鼠IRI后1月出现衰老细胞, 3月和6月显著增多(P<0.05), 对侧肾未见衰老细胞;而p53(-/-)低龄鼠IRI后6月才出现明显的衰老细胞;两种基因型高龄鼠在IRI后0 d双肾均见衰老细胞, 但p53(+/+)鼠显著多于p53(-/-)鼠(P<0.05), 1 d后, IRI肾的衰老细胞明显减少(P<0.05), 对侧肾无变化.p53(+/+)高龄和低龄鼠细胞增殖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p53(-/-)低龄和高龄鼠在IRI后3、 7 d细胞增殖进行性增加, 且低龄鼠显著多于高龄鼠、 p53(-/-)鼠多于p53(+/+)鼠(P<0.05).对高龄鼠IRI后1 d点细胞衰老和凋亡进行相关分析显示, 在p53(+/+)鼠二者显著负相关(r=-0.82, P<0.05), 在p53(-/-)鼠, 二者无显著相关性(r=0.26, P>0.05).结论:①IRI可促进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衰老的进程;②已经进入衰老状态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在遭受IRI刺激后, 更易走向死亡(坏死和/或凋亡);③p53在IRI所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演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 VEGF基因特异性siRNA转染后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张晓;徐文华;葛银林;侯琳;李泉

    目的:探讨利用干扰RNA(RNAi)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VEGF基因的小干扰RNA (siRNA), 合成DNA模板, 体外转录siRNA.以脂质体转染法将双链siRNA导入MCF-7细胞后, 用MTT比色法检测siRNA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Hoechst33258染色观察MCF-7细胞的凋亡.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 RT-PCR检测VEGF mRNA表达的变化, 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所设计的两个靶位点siRNA, 均能有效地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 诱导细胞凋亡, 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VEG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而作为阴性对照的错义序列组siRNASCR则没有上述效应.结论:体外转录合成的siRNA可抑制MCF-7细胞中VEGF基因的表达, 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 脂多糖诱发的同基因妊娠BALB/c和NOD/SCID小鼠早产模型

    作者:林羿;刘兆宇;狄静芳;曾耀英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诱发同基因妊娠BALB/c小鼠和非肥胖性糖尿病/重度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早产的机制.方法:在预先阻断或未阻断Toll样受体4(TLR4)的条件下采用LPS刺激, 并比较各组BALB/c和NOD/SCID小鼠的早产率和胚胎死亡率.由于预实验显示预期的早产均发生于孕16 d, 因此, 实验中在早产发生之前处死小鼠, 收集每只孕鼠的胎盘.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胎盘CD45+细胞表面TLR4、 CD80和细胞内TNF-α的表达率.结果:采用LPS可诱发BALB/c小鼠早产, 而NOD/SCID小鼠则对LPS的诱导有抵抗.经LPS刺激后, TLR4的表达在BALB/c和NOD/SCID小鼠均无显著改变, 但是两组小鼠CD45+CD80+细胞的百分率均升高.相反, LPS刺激后仅BALB/c小鼠CD45+TNF-α+细胞的百分率升高, 而NOD/SCID小鼠则否.通过预先阻断TLR4的表达可消除LPS对BALB/c小鼠CD80和TNF-α表达的影响, 并显著降低LPS诱发的早产率.结论:虽然LPS未能改变TLR4的表达, 但是二者相互作用, 可激发CD45+CD80+细胞的动员, 导致炎性细胞因子产生增多, 并终导致早产.BALB/c和NOD/SCID小鼠对LPS刺激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提示NOD/SCID小鼠缺乏功能正常的T细胞和NK细胞, 可能是这种小鼠对LPS诱发的早产有抵抗的原因之一.

  • EGFRvIII/PEP-3 cDNA与HBcAg重组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与免疫分析

    作者:段小艺;王健生;郭佑民;韩俊丽;王全颖;杨广笑

    目的:构建EGFRvIII与HBcAg重组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 进行原核表达、纯化, 观察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方法:通过双酶切从pGEM-T Easy/PEP-3载体获得编码EGFRvIII突变区的cDNA片段, 插入去除了主要免疫优势区的重组质粒pGEMEX/HBcAg中, 获得重组质粒pGEMEX/c-PEP-3-c, 将重组基因亚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 通过IPTG诱导蛋白表达, 利用Ni2+-NTA亲和层析法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用融合蛋白常规免疫BALB/c小鼠, 用间接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体的滴度. 结果:经酶切鉴定、序列测定证实融合基因已插入pET28a(+)载体中, 融合基因序列与设计序列完全一致.原核表达后表达量占沉淀全菌蛋白的56%, 纯化产物占总蛋白的92%, 浓度约8 g/L.BALB/c小鼠经4次免疫后, 其血清中中和抗体的滴度可达1:16 000, 第6次免疫后血清中中和抗体的滴度达到1:2.56×105, 抗PEP-3抗体滴度达到1:1.28×105, 抗HBcAg抗体滴度小于1:4×103.结论:融合基因PEP-3-HBcAg在大肠杆菌中可获得高效表达, 表达的融合蛋白可以诱导小鼠产生高滴度和高特异性中和抗体, 从而为高表达EGFRvIII恶性肿瘤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 鼠β-防御素2(mBD2)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稳定表达株的鉴定

    作者:魏晓丽;施桥发;李虹;李婉宜;蒋忠华;李明远

    目的:对小鼠β防御素-2(mBD2)基因进行克隆, 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 筛选出稳定表达细胞株, 并研究mBD2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肿瘤机制.方法:通过向BALB/c小鼠腹腔注射内毒素(LPS), 建立小鼠急性时相反应, 取其肺组织提取总RNA, 采用RT-PCR方法扩增小鼠mBD2基因, 经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后插入相同酶切的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 对其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构建好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BD2转染SiHa细胞, 采用G418进行稳定表达株的筛选, 用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鉴定细胞内mBD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提取小鼠肺组织总RNA, 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了250 bp左右的产物, 通过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 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BD2.SiHa被该质粒转染后, 在100 mg/L G418浓度下筛选20 d, 得到了稳定表达mBD2的细胞株, 用免疫荧光染色显示mBD2蛋白在胞质中有大量表达, RT-PCR反应扩增到了mBD2的mRNA.结论:成功地构建了pcDNA3.1(+)/mBD2真核表达质粒, mBD2蛋白在SiHa细胞中能稳定表达, 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mBD2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肿瘤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双歧杆菌DNA对小鼠巨噬细胞中PKC和NF-κB的影响

    作者:王立生;李迎雪;朱惠明;朱忠生;马晓冬

    目的:探讨青春型双歧杆菌的DNA对巨噬细胞中6种PKC和NF-κB的影响.方法: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PKCα、 PKCβI、 PKCβII、 PKCγ、 PKCε和PKCζ的荧光强度, 以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巨噬细胞中NF-κB+细胞的密度.结果:双歧杆菌DNA注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 PKCα和PKCβII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PKCβI、 PKCγ、 PKCε和PKCζ的平均荧光强度在两组间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歧杆菌DNA注射组巨噬细胞中, NF-κB+细胞的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青春型双歧杆菌的DNA可通过活化PKCα、 PKCβII和NF-κB来激活巨噬细胞.

  • 人MBL-CLR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作者:蔡学敏;左大明;赵娜;张丽芸;陈政良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胶原样区(CLR)蛋白.方法:应用PCR技术,从含中国人野生型MBL cDNA的质粒pGEM-MBL中扩增CLR基因片段, 将其克隆至pET32a原核表达载体后, 转化E.coli BL21(DE3)感受态菌株诱导表达CLR蛋白.通过Ni2+-NTA 琼脂糖柱层析纯化目的蛋白, 以SDS-PAGE、 Western blot和ELISA法进行鉴定.结果:从重组质粒pGEM-MBL中扩增到长约180 bp的DNA片段.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经BamH I和Hind Ⅲ酶切后出现约5 900 bp和180 bp的片段, 测序结果同预期的结果完全一致.重组质料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后, 纯化的蛋白经SDS-PAGE电泳出现Mr约为30 000、 60 000和120 000的3条带.Western blot分析表明, 3条蛋白带均可与抗His抗体起反应, 3条蛋白带对应于融合蛋白的单体和寡聚体.ELISA检测证实, 纯化的蛋白能与鼠抗重组人MBL蛋白抗体结合.结论:获得可表达人MBL-CLR的大肠杆菌菌株和重组的人MBL-CLR-Trx融合蛋白, 为MBL分子结构、功能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

  • 登革病毒感染对人血管内皮细胞PGIS表达及PGI2分泌的影响

    作者:江振友;肖瑞

    目的:研究登革病毒感染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血管活性物质前列环素(PGI2)的影响, 以了解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DHF/DSS) 的发病机制.方法:用登革病毒Ⅱ型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于感染后6、 12、 24、 48、 72、 96 h, 分别收集病毒感染的HUVEC, 用RT-PCR检测细胞内前列环素合酶(PGIS)mRNA的水平;分别收集病毒感染的上清液, 用放射免疫检测法测定PGI2 的含量.结果:登革病毒感染可使PGIS mRNA 的水平增高, 导致HUVEC分泌PGI2的量明显升高.在病毒感染后48、 72、 96 h, 与对照组比较HUVEC表达PGIS mRNA的水平和HUVEC 分泌PGI2 的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DV2感染可显著上调HUVEC中PGIS mRNA 转录及PGI2 的分泌, 导致登革病毒所致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障碍, 可能与DHF/DSS的发病机制有关.

  • 大青叶对IL-1β作用下兔下丘脑EP3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董军;裘晟;谢新华;潘锐;唐红梅;陆大祥

    目的:阐明大青叶的中枢解热机制, 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实验用新西兰兔复制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发热模型, 在观察大青叶注射液(Daqingye injection, DQYI)解热作用的基础上,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静脉注射DQYI 对IL-1β作用下新西兰兔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reoptic anterior hypothalamus, POAH)组织中前列腺素E3受体(E-type prostaglandin receptor, EP3)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1) DQYI静脉注射后对正常新西兰兔结肠温度没有明显影响,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 大体温上升高度(△T)及1 h体温反应指数(TRI1) 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β组在静脉注射IL-1β后, 结肠温度逐渐升高, △T及TRI1与生理盐水组相比, 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DQYI+IL-1β组结肠温度上升峰值明显低于IL-1β组, 两组△T及TRI1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P<0.05).(2)新西兰兔下丘脑 POAH EP3 mRNA在生理状态下仅有少量或没有表达;IL-1β诱导发热后, EP3 mRNA表达明显增强;而DQYI 能减少IL-1β作用下EP3 mRNA的表达(P<0.05).结论:DQYI对IL-1β诱导的新西兰兔发热有解热作用;且其解热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下丘脑EP3 mRNA的表达有关.

  • 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IL-6、NO与ET水平的检测

    作者:李旭光;郭宏林;李世梅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 一氧化氮(NO)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理性和病理性分子, 内皮素(ET)是一种具有强烈缩血管作用的多肽.它们具有复杂的生物学效应.我们对Ⅱ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NO、 IL-6及ET水平进行了检测, 旨在探讨其与DN的发生及病程的关系.参考文献:[1] 盛红.

  • 结核杆菌抗原Ag85B诱导抗黑素瘤免疫应答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吴学忠;魏海明;郑晓东;金腾川;田志刚

    目的:探讨Ag85B在诱发抗黑素瘤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以及其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经背部皮下接种黑色素瘤细胞株B16建立C57BL/6小鼠荷瘤模型, 并分为对照1、 2组和实验组.于荷瘤模型建立后, 对照1、 2组经背部皮下分别接种B16细胞和B16/pcDNA3细胞, 实验组背部皮下接种B16/pcDNA3-Ag85B细胞.分别观测3组小鼠肿瘤的体积、生存时间和血清中的IFN-γ及IL-4的含量.研究Ag85B在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结果:从13 d到23 d, 对照1组和对照2组荷瘤小鼠, 肿瘤的平均体积分别从1.1058 cm3和0.9123 cm3增长到7.5983 cm3和5.8746 cm3;而实验组荷瘤小鼠, 肿瘤的平均体积由0.5158 cm3增长到1.5080 cm3.对照1组和对照2组荷瘤小鼠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4.1 d和24.7 d, 而实验组荷瘤小鼠的平均生存时间为27.8 d.13 d内, 两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血清IFN-γ的含量均有所上升(对照1组、对照2组和实验组分别上升至26.3 ng/L、 23.0 ng/L和25.2 ng/L), 随后两对照组小鼠血清IFN-γ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对照1组和对照2组分别下降至19.3 ng/L和18.3 ng/L), 而实验组小鼠血清IFN-γ的含量则呈上升趋势(上升至46.5 ng/L).13 d内, 两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血清IL-4的含量均有轻微升高, 随后逐渐下降, 但3组小鼠血清IL-4含量的变化差异不明显.结论:接种B16/pcDNA3-Ag85B细胞的实验组小鼠血清中IFN-γ的含量明显增高, 并可抑制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的生长, 延长荷瘤小鼠生存的时间.

  • 食管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对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作者:杨文锋;李道堂;李静;陈绪霞;王善政

    目的:研究食管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对树突状细胞(DC)的影响.方法:对94例食管癌组织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链霉亲和素-生物素法(LSAB), 分别检测VEGF、 S100蛋白的表达水平, 并分析VEGF与S100+ DC的相关性.结果:食管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率为74.46%(70/94), VEGF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及癌组织的分化呈正相关(r=0.864, 0.803, P<0.05).临床分期越晚, 病癌组织的分化越低, 癌组织内S100+ DC的密度越小(r=-0.763, -0.908, P<0.05).随着癌组织内VEGF表达量的上升, S-100+ DC的密度降低, 二者呈负相关(r=-0.817, 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可降低S100+ DC的密度, 从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 乳腺癌患者腋下淋巴结来源的DC诱导自体特异性CTL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运江;张建立;单保恩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腋下淋巴结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能力.方法:以多种细胞因子联合诱导腋下淋巴结单个核细胞中的贴壁细胞为DC, 非贴壁细胞与IL-2共培养后诱导成为肿瘤区域引流淋巴结细胞(TDLNC), 用自体乳腺癌细胞冻融抗原刺激DC, 并和TDLNC共培养, 以诱导肿瘤抗原特异性CTL.结果:淋巴结细胞经体外培养后, 贴壁细胞在DC诱导前, 其特异性表面标志物CD1a、 CD83、 CD86的百分比(%)分别为11.0±2.4、 26.6±5.2和33.0±6.1, 经与rhGM-CSF、 rhIL-4共同培养, 并经自体肿瘤冻融抗原加TNF-α诱导后3种标志物的水平升高, 其百分比(%)分别为50.2±5.7、 60.5±16.5和56.2±16.4(P<0.01).TDLNC中CD3+和CD8+细胞含量(%)分别为73.9±2.2 和 32.8±3.2;经DC和肿瘤抗原诱导后, DC-Ag-TDLNC 中的CD3+和CD8+细胞含量升高, 其百分比(%)分别为82.7±2.8 和62.5±2.5(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腋下引流淋巴结中的单个核细胞在 rhGM-CSF 和rhIL-4刺激活化和自体肿瘤抗原及TNF-α的诱导下, 可以分化为典型的 DC.成熟的DC具有较强的抗原提呈功能, 可以促进TDLNC增殖、分化为抗原特异性CTL.

  • ST6Gal I 基因特异性siRNA对SW480细胞黏附和侵袭力的影响

    作者:苑天红;李明远;李婉宜;李虹;蒋忠华

    目的:探讨人α-2,6-唾液酸转移酶(ST6Gal I)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ST6Gal I高表达的结肠癌SW480细胞株的黏附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ST6Gal I靶向的siRNA, 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包裹后转染SW480细胞.实验设空白对照组、脂质体对照组、非特异性siRNA组和ST6Gal I siRNA组, 采用RT-PCR测定细胞中ST6Gal I mRNA表达水平,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α-2,6-唾液酸含量, 并分别用CytoMatrixTM细胞黏附试剂盒及细胞侵袭分析试剂盒, 检测细胞对细胞外基质(ECM)黏附与侵袭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脂质体对照组、非特异性siRNA组相比, 转染48 h后, ST6Gal I siRNA组细胞中ST6Gal I mRNA表达明显下调;转染72 h后, ST6Gal I siRNA组细胞表面α-2,6-唾液酸的含量及细胞对ECM的黏附和侵袭力均明显低于其他3个对照组(P<0.05).结论:化学合成的靶向ST6Gal I的siRNA能够下调SW480细胞中ST6Gal I基因的表达, 降低细胞对ECM的黏附和侵袭力.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应用RNA干扰技术抗肿瘤治疗奠定基础.

  • 琼玉膏抑制肝癌细胞HBxAg表达及对原发性肝癌的防治作用

    作者:陈孝银;魏春山;童光东;毛慧君;夏芳;江振友

    目的:观察琼玉膏对人肝癌细胞移植裸鼠HBxAg表达的影响, 分析其通过影响HBxAg表达防治原发性肝癌的机制.方法:建立人肝癌细胞移植裸鼠模型, 观察琼玉膏预防及治疗对小鼠体质量、癌组织质量的影响, 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癌组织及肝脏中HBxAg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 琼玉膏预防及治疗后, 裸鼠的体质量增长迅速, 癌组织质量偏低, 癌组织及肝脏HBxAg低表达.琼玉膏预防与环磷酰胺治疗的效果相近.结论:琼玉膏能减缓肿瘤的生长, 并抑制HBxAg的表达, 后者可能是其防治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机制之一.

    关键词: 肝癌 琼玉膏 HBxAg
  • 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的研究

    作者:徐欣;孙博;穆莉莉;王广友;金连弘;李呼伦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移植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neuritis, EAN)的疗效以及相应的作用机制.方法:用P0180-199多肽与弗氏完全佐剂的混合液免疫Lewis大鼠, 建立EAN动物模型.治疗组在免疫后第10天, 尾静脉回输荧光染料PKH26标记的BMSC(2×106个细胞/只), 通过临床评估、免疫组化及ELISA等方法, 研究了BMSC对EAN的治疗作用.结果:回输的BMSC能向脱髓鞘神经组织周围迁移, 减轻脱髓鞘的病理改变和炎性细胞浸润.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CD4+和CD8+ T细胞的浸润显著减少(P<0.05), 血清中IFN-γ和TNF-α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 培养上清中IL-4的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BMSC静脉移植治疗EAN有一定的疗效.BMSC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逆转Th1/Th2型细胞之间的失衡而发挥治疗作用, 并能够抑制T细胞活化增殖.

  • 小鼠抗人细胞色素P450 1A2合成肽抗血清的制备与鉴定

    作者:武正华;唐晓波;王志刚;纪宏宇;赵振营;朱大岭

    目的:制备小鼠抗人细胞色素P450 1A2 (CYP1A2)抗体及其特性鉴定.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CYP1A2蛋白的序列, 根据4个指标(亲水性、柔韧性、抗原性及表面性)选择欲合成的多肽序列, 设计、合成CYP1A2多肽.将其与载体蛋白钥孔戚血蓝素(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 KLH)偶联, 免疫BALB/c雌性小鼠制备抗CYP1A2抗体.用间接ELISA法测定抗体的效价, Western blot鉴定其特异性.结果:成功地获得针对小分子CYP1A2的抗体.该抗体效价为1:16 000, 可与CYP1A2合成肽及天然CYP1A2出现特异性反应.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 该抗体识别的相应抗原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58 000.结论:合成的多肽-KLH复合物具有免疫原性, 可用于制备相应的抗体.制备的小鼠抗CYP1A2合成肽抗体的效价高及特异性良好.

    关键词: CYP1A2 合成肽 抗体 小鼠
  • 细胞色素P450 3A4抗原表位的分析及其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作者:刘海英;杨微;武正华;唐晓波;朱大岭

    目的:制备兔抗人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抗体及其特性鉴定.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CYP3A4蛋白的序列, 根据亲水性、抗原性、柔韧性及表面性等指标选择多肽序列, 合成CYP3A4多肽, 与载体蛋白钥孔戚血蓝素(KLH)偶联, 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抗CYP3A4抗体.辛酸-硫酸铵法纯化抗体, 间接ELISA测定抗体的效价及相对亲和力常数, Western blot鉴定其特异性, 免疫组化进行定位.结果:获得针对小分子CYP3A4的抗体.该抗体效价为1:16 000;相对亲和力常数在105~106 M-1, 具有实用价值;可与CYP3A4合成肽及天然CYP3A4出现特异性反应;可识别正常人肝脏组织CYP3A4;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 该抗体识别的相应抗原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46 000.结论:合成的多肽-KLH复合物具有免疫原性, 可用于制备相应的抗体.制备的兔抗CYP3A4合成肽抗体可应用于ELISA、 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实验.

  • 抗大豆Ⅱ号亚型钙调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作者:王红;吴萌;赵宝华;赵亚朴

    目的:制备抗大豆Ⅱ号亚型钙调素(SCaM-2)单克隆抗体(mAb)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从含有pSCaM-2的大肠杆菌BL21中, 提取并纯化SCaM-2.以其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后, 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经细胞融合、筛选及克隆化, 建立稳定分泌SCaM-2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 并对抗SCaM-2 mAb进行鉴定.结果:经两次细胞融合, 共获得10株可稳定分泌抗SCaM-2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对其中3株杂交瘤细胞制备的腹水mAb(6F11F3、 7C5E9、 7E10E2), 用间接ELISA及免疫印迹实验表明, 在高稀释度时, mAb 6F11F3可识别SCaM-1和SCaM-2, 而mAb 7C5E9和7E10E2可分别识别SCaM-4和SCaM-5.Ig亚类鉴定结果表明, mAb 6F11F3和7C5E9均为IgG2a, mAb 7E10E2为IgG1.相加实验的结果显示, mAb 6F11F3和7C5E9可能识别SCaM-2相同的抗原表位;而mAb 7E10E2可能识别不同的抗原表位.mAb 6F11F3对SCaM-2的亲和常数为(2.127±0.418)×106M-1, mAb 7C5E9对SCaM-4的亲和常数为(9.69±2.406)×106M-1, mAb 7E10E2对SCaM-5的亲和常数为(1.203±0.429)×107M-1.结论:制备了可识别不同SCaM亚型的mAb 6F11F3、 7C5E9及7E10E2, 为研究SCaM的特性及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制剂.

  • 构建预设CDR3基因噬菌体抗体库筛选抗人整合素ανβ3 mAb的人源化Fab

    作者:王臣;侯利华;杜桂鑫;李建明;陈溥言;童贻刚

    目的:构建预设CDR3基因的噬菌体抗体库, 通过抗原表位导向选择方法筛选抗人整合素ανβ3单克隆抗体(mAb)人源化Fab.方法:将鼠mAb LCDR3重组到人轻链可变区文库中并与人/鼠嵌合重链Fd基因配对构建杂合噬菌体抗体库, 用固相人整合素ανβ3抗原筛选人源化轻链基因.再用所获人轻链基因与移植有鼠mAb HCDR3的人重链Fd基因配对构建人源噬菌体抗体库, 筛选人源化Fab.结果:分别构建了库容为2.1×106和2×107的杂合噬菌体抗体库和人源噬菌体抗体库, 筛选到3株人源Fab克隆.经间接ELISA及竞争抑制ELISA证实, 能特异结合整合素ανβ3抗原, 其中人源D5株Fab克隆的基因序列表明, 人轻链可变区基因属VKIII亚群, 人重链可变区基因属VH1亚群.结论: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 成功地进行了鼠抗人整合素ανβ3 mAb E10人源化的改造, 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 小鼠OCILrP2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抗血清的制备

    作者:靳迪;饶恩于;李景鹏;赵勇

    目的:在原核系统中表达破骨细胞抑制凝集素家族成员之一OCILrP2基因, 并制备大鼠抗OCILrP2的抗血清.方法:应用RT-PCR从小鼠脾细胞中克隆的部分OCILrP2 cDNA, 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OCILrP2, 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 以IPTG诱导表达His-OCILrP2融合蛋白.以表达产物免疫SD大鼠, 制备大鼠抗OCILrP2的抗血清.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其效价和特异性.结果:RT-PCR法扩增出235 bp的OCILrP2基因, 其cDNA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一致.以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8a-OCILrP2转化大肠杆菌获得目的蛋白的高表达.以表达的His-OCILrP2融合蛋白免疫大鼠获得抗小鼠OCILrP2的抗血清.Western blot分析表明, 该抗血清均可与原核表达的His-OCILrP2融合蛋白和真核表达的OCILrP2-Ig融合蛋白特异性结合;抗血清的效价为1:2 000.结论:在原核细胞中表达了小鼠的OCILrP2蛋白, 制备了大鼠抗小鼠OCILrP2的抗血清, 为进一步研究OCILrP2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抗α-玉米赤霉醇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作者:魏万贵;王莉;白云峰;龚毅;顾鸣;朱坚;韩伟;关嵘

    目的:制备抗α-玉米赤霉醇(α-ZER)的单克隆抗体(mAb), 建立对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α-ZER及其同系物的检测方法.方法:结合O-羧甲基羟胺法和EDC法制备α-ZER-BSA偶联物, 免疫BALB/c小鼠, 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mAb.用夹心ELISA测定mAb Ig亚类;按Beatty法计算亲和常数;间接ELISA法测定效价;用直接竞争ELISA检测mAb与α-ZER的同系物、己烯雌酚、 19-去甲睾酮、链霉素及氯霉素等的交叉反应;绘制α-ZER标准品竞争抑制曲线, 检定抗体的灵敏度.用该抗体建立的直接竞争ELISA对37份动物肝组织样品进行检测, 并与HPLC检测结果比较.结果:紫外线扫描证明, α-ZER-BSA偶联成功.实验获得8株可稳定分泌抗α-ZER mAb杂交瘤细胞株, 其中1株(4E5)分泌的mAb效价较高, 为5.142×107, 其Ig亚型为IgG1.该mAb能特异识别α-ZER及其同系物, 而与其它常用兽药无交叉反应.建立了α-ZER直接竞争ELISA, 从HPLC确认为阴性的37份样品中, 筛出8份阳性样品.结论:利用mAb建立的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 适合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α-ZER及其同系物的快速筛选.

  • Erbin的分子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

    作者:张浩;郭宁

    ErbB2相互作用蛋白(ErbB2 interacting protein),又称Erbin,是ErbB2的结合伴侣,亦称Densin 180 样蛋白[1].Erbin为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及PDZ结构域蛋白(leucine-rich repeat and PDZ-containing protein,LAP)家族的成员.

  • 人Cyclin E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作者:李珊;潘全;李云龙;叶昕

    目的:构建人Cyclin E基因原核表达载体, 并在E.coli BL21中表达并纯化.方法:PCR扩增人Cyclin E基因片段, 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 构建重组质粒pET32a(+)-Cyclin E.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 I 与Xho I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后, 转化E.coli BL21, 经IPTG诱导表达组氨酸融合蛋白.结果:获得全长约为1 200 bp的人的Cyclin E基因片段.以构建的重组质粒pET32a(+)-Cyclin E转化E.coli BL21后, 经IPTG诱导, 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Mr)约60 000的融合蛋白.经SDS-PAGE、 Western blot分析显示, 诱导表达的蛋白为Cyclin E.结论:成功地构建了表达载体pET32a(+)-Cyclin E, 并表达出重组蛋白His-Cyclin E, 为进一步筛选在体内外能与Cyclin E和CDK2结合的新蛋白奠定了基础.

  • 癌症高表达蛋白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鹏;李卫华;杨涛;党军强;陈勇

    目的:研究癌症高表达蛋白(Hec1)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 法检测27例正常肝组织、 30例癌旁组织及62例HCC组织中Hec1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上述组织中Hec1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正常肝、癌旁组织及HCC组织中, Hec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 20.8%、 62.9%, 各组织中Hec1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c1蛋白的表达与HCC的Edmondson分级、侵袭转移显著相关.Western blot结果表明, 在正常肝、癌旁组织及HCC组织中, Hec1蛋白的平均表达量的分别为0、 0.12±0.03、 0.89±0.1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c1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在HC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基因双价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作者:祝建波;史芳芳;王冬梅;周鹏

    目的:构建可高效表达不耐热肠毒素LT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方法:采用PCR的方法从强致病菌株中K88ac中, 分别克隆了LTA和LTB基因, 将LTA和LTB基因同时连接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上.结果:成功构建了带有内质网滞留信号RDEL/KDEL的不耐热肠毒素A、 B亚单位基因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0-LTA-LTB.结论:构建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0-LTA-LTB, 为研究LT全毒素在植物中的正确组装及进一步构建带有保护性抗原类全毒素嵌合植物疫苗奠定基础.

  • 外源性人aFGF在内皮祖细胞中的分泌

    作者:颜雪芸;王飞;周卿;荣烨之;陈书艳

    目的:观察外源重组分泌型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sp-aFGF)在内皮祖细胞(EPC)中的分泌.方法:以腺相关病毒为载体, 将sp-aFGF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分别导入内皮祖细胞中.收集转基因EPC和未转基因EPC培养液, 用ELISA方法检测其中的aFGF蛋白, 并比较3组细胞分泌的aFGF的量.结果:在感染细胞的第4天, 转基因EPC出现绿色荧光.sp-aFGF-EPC组分泌的aFGF量显著高于GFP-EPC和EPC组[(862±49) ng/L vs (115±16) ng/L, P<0.05;(862±49) ng/L vs (98±10) ng/L, P<0.05)].结论:在EPC中导入外源性sp-aFGF基因能增强人aFGF的分泌.

  • 左旋咪唑对急性EAE大鼠脊髓内单个核细胞上CD28和CD4表达的影响

    作者:邱伟文;郑荣远;韩钊;卢晔芬;吴赛珍;章圣辉;韩义香

    目的:探讨左旋咪唑(Levamisole, LMS)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 EAE)大鼠脊髓内单个核细胞上CD28和CD4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AE大鼠脊髓单个核细胞上CD28和CD4的表达水平.结果:LMS同时给药组和预处理的EAE组大鼠脊髓内单个核细胞上CD28和CD4的表达水平, 均明显高于非LMS处理的EAE模型组.结论:LMS能促进EAE大鼠脊髓内单个核细胞上CD28和CD4的表达, 这可能是LMS诱发的炎性脱髓鞘白质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 发挥学科优势进一步办好免疫学学术刊物

    作者:董邦权;金伯泉

    免疫学是20世纪70年代迅速兴起并发展为生命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前沿学科, 随着与生命科学领域内许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1], 免疫学刊物也随之发展并不断壮大.目前, 国内现有免疫学期刊或相关免疫学期刊10余种[2], 入编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基础医学类并为中国免疫学会系列的有<中国免疫学杂志>、 <现代免疫学>、 <免疫学杂志>和<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1995 01 02 03
1994 01 02
1993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1990 01 02
198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