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卫生研究杂志

卫生研究

卫生研究杂志

Journal of Hygiene Research 위생구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影响因子: 0.7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8020
  • 国内刊号: 11-215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北京西城区南纬路29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卫生研究》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段国兴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硒和锌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生长增殖影响的血清生理学研究

    作者:肖慧娟;江岩;齐玉梅;周小乔;龚偲;黄承钰;李鸣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硒、锌灌胃大鼠血清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基础饲料组、低硒组、高硒组、低锌组、高锌组、低硒低锌组、高硒高锌组),每组8只.喂养30天后取大鼠血清培养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和人正常肝上皮细胞株HL7702.用AAS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硒、锌;采用MTT法、3H-TDR掺入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硒、锌灌胃大鼠血清对两株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 (1)基础饲料组血清硒、锌水平低,高锌组血清锌高;高硒高锌灌胃组大鼠血清硒水平高,低硒低锌灌胃组血清硒水平次之,均明显高于基础饲料组;而此两组大鼠血清锌与基础饲料喂饲组大鼠血清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小牛血清对照组相比,只有高硒高锌灌胃组大鼠血清从第72h起抑制癌细胞生长(P<0.05),其余各组均促进食管癌细胞的生长;且该组大鼠血清也抑制肝细胞生长(P<0.05);(3)高硒高锌灌胃组大鼠血清明显抑制食管癌细胞DNA合成(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作用相近,但该组对肝细胞DNA合成的抑制作用也强.结论 硒、锌在吸收、代谢等方面可能存在相互抑制作用;血清硒、锌含量较低会促进人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而增加硒、锌的摄入可提高血清硒、锌的含量且可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 PARP-1抑制剂4-氨基-1,8-萘二胺增加阿霉素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敏感性的研究

    作者:蒋学君;刘蜀坤;邓雯文;赵巍;吴媚;张遵真

    目的 研究抑制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1[PARP-1]活性能否增加阿霉素(ADM)的细胞敏感性.方法 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将细胞按是否经PARP-1抑制剂4-氨基-1,8-萘二胺(4-AN)处理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细胞经ADM染毒后细胞存活情况和DNA单链断裂及染色体损伤的差异.结果 4-AN处理组细胞的阿霉素半数抑制浓度(1.09±0.15 μg/ml)低于对照组(2.19±0.22μg/ml),差异有显著性(p=0.002);在0.025~0.2μ g/ml时,群体倍增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0.05~0.2μg/ml时,集落形成率较对照组低(P<0.05).单细胞凝胶电泳及微核实验结果显示,当ADM浓度范围为0.02 ~0.5 μg/ml时,4-AN处理组细胞的拖尾率、尾长、Olive尾矩3个指标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在ADM为0.01 ~0.2 μg/ml时,4-AN处理组细胞的微核细胞率和细胞微核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抑制PARP-1活性能显著增加阿霉素的细胞敏感性,其机制与DNA损伤修复有关.

  • 多氯联苯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fos和c-jun表达影响的研究

    作者:赵红斌;王剑锋;王旭;董菊子;周焕发;杨银书

    目的 探讨多氯联苯( PCB126)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 c-fos和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percoll分离液(密度1.073g/cm3)分离Wistar大鼠MSCs、培养并传代,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低剂量组(10-7mol/L PCB126)和高剂量组( 10 -6mol/L PCB126).PCB126分别作用于MSCs 12h和24h后,利用MTT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率,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细胞c-fos的表达;PCB126分别作用于MSCs 30min、1h、2h、4h、8h、12h和24h后,利用RT-PCR分析c-fos和c-ju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分析细胞c-fos和c-jun蛋白的表达.结果 10-6mol/L和10 -7mol/L组12h时细胞的增殖率分别为13.8%和19.1%,24h时分别为31.5%和36.1%,48h时分别为42.5%和43.6%(t=8.42,P<0.01).10-6mol/L和10-7 mol/L组12h时c-fos的阳性率分别为54.6% (231/446)和51.3% (214/416) (x2=15.59,P<0.01;x2=15.45,P<0.01),24h时c-fos的阳性率分别为83.2%( 376/425)和73.0%( 309/423)(x2=60.56,P<0.01;x2=25.79,P<0.01).RT-PCR结果显示,10 -6mol/L组和10-7 mol/L组在30 min和1h时c-fos 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两组在不同时间c-jun mRNA均上调且10-6mol/L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10-7 mol/L组(t=7.88,P<0.01).10-6mol/L和10-7 mol/L组12h时c-fos和c-jun蛋白表达上调(t=9.91和t=8.84,P<0.01),24h时c-fos和c-jun表达显著上调(t=9.52,P<0.01).结论 PCB126能促进MSCs增殖,上调癌相关基因c-fos和c-jun的表达,PCB126影响MSCs的功能与c-fos和c-jun的表达异常有关.

  • α-亚麻酸对高糖损伤LLC-PK1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作者:姜明霞;郑锦锋;虞伟;吕桂兰;许琦;周轶南;翟成凯

    目的 建立猪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LLC-PK1)的高糖损伤模型,观察α-亚麻酸( ALA)对高糖损伤LLC-PK1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CCK-8试剂盒测定葡萄糖对LLC-PK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浓度ALA干预高糖损伤LLC-PK1的凋亡率和活性氧(ROS)含量.结果 高糖环境可以抑制体外培养的LLC-PK1细胞的增殖,形成体外高糖损伤模型;经适当浓度(50 ~ 100μ,mol/L)的ALA干预后,前干预组和持续干预组细胞的凋亡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当ALA浓度为10 ~ 100μmol/L时,持续干预组LLC-PK1细胞内ROS含量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当ALA浓度为50 μmol/L时,前干预组LLC-PK1细胞内ROS含量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 高糖损伤LLC-PK1模型为研究DN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防治干预提供了良好的体外研究平台,ALA有望成为预防肾小管高糖损伤的保护剂,减少活性氧的产生可能是ALA保护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作用机制之一.

  • 电子废物暴露人群氧化损伤及免疫毒性效应研究

    作者:章荣华;徐彩菊;沈海涛;汤鋆;孟佳;鹿伟;王晓峰;楼晓明;宋燕华;韩关根;蔡德雷;丁钢强

    目的 探讨电子废物拆解暴露人群体内主要危害因素的暴露水平及与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结合内暴露水平分析该地区的主要危害因素.方法 选择浙江省电子废物拆解量大的某地区拆解点周围的人群(40例,其中从业人员22例,非从业人员18例)作为暴露组,远离拆解地区的居民(36例)作为非暴露组.分别采集暴露人群、非暴露人群的抗凝和非抗凝外周静脉血进行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和镉(Cd)、铅(Pb)、铬(Cr)、汞(Hg)、多氯联苯(PCB)含量测定.结果 与非暴露组比较,暴露组人群外周血Cd、总PCB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总Cr含量、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外周血辅助性/诱导性T淋巴细胞(CD4+)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 电子废物拆解地区暴露人群的抗氧化能力明显降低,氧化损伤效应明显,同时出现了一定的免疫毒性效应,主要与血镉含量升高有关,但不排除血镉和血铅的联合作用.

  • 黄绿青霉素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白细胞介素的影响

    作者:侯海峰;贾强;周汝;李成;袁娜;杨明峰;丁国永

    目的 观察黄绿青霉素(CIT)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白细胞介素1β( IL-lβ)、IL-6和IL-8等细胞因子的影响,以及CIT上调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表达MCP-1、IL-lβ、IL-6和IL-8的作用.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选择第5~6代进行试验,待细胞融合80%后随机分组,加入TNF-α (10μg/L)、CIT(2μmol/L)建立TNF-α组、CIT组、TNF-α+ CIT联合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处理时间24h.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IL-lβ、IL-6、IL-8及MCP-1的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细胞核转录因子kB( NF-kB)的激活表达;RT-PCR检测各组MCP-1 mRNA表达.结果 在TNFα组和TNF-α+ CIT组,细胞上清液IL-lβ、IL-6、IL-8、MCP-1浓度,细胞MCP-1 mRNA 表达量,NF-kB P65蛋白表达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TNF-α+CIT组均高于TNF-α组(P<0.05).结论 CIT可明显上调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MCP-1、IL-lβ、IL-6、IL-8表达和NF-kB的激活.

  • 膜萃取-GC-PFPD法快速测定饮用水中47种有机磷农药

    作者:杨元;高玲;孙浩;罗晓飞;卢丹

    目的 建立饮用水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膜萃取-气相色谱快速测定方法.方法 将1000ml水样置入活化了的C18固相圆盘膜萃取装置,抽滤萃取,用10ml乙酸乙酯洗脱,无水硫酸钠脱水,氮吹至少于1ml,定容至1ml,进样2μl,气相色谱仪测定.结果 本法加标回收率在81.8% ~123%之间,方法精密度(RSD)在2.67% ~24.0%之间,不同有机磷农药检出限在0.006 ~0.35 μg/L之间,定量下限在0.022 ~1.2μg/L之间.结论 本法简单、准确、灵敏、结果重现性好、定性结果可靠、适用于水中痕量有机磷农药的测定.

  • 饮用水中的9种农药残留及微囊藻毒素的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

    作者:郭娟;赵研;张晶;陈红兵;邵兵

    目的 建立饮用水中9种农药残留和微囊藻毒素LR的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online SPE LC-MS/MS)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在线固相萃取技术,水样经HRP SPE柱富集,HSS T3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乙腈和甲酸水梯度洗脱,分别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和飞行时间质谱检测,ESI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外标法定量.结果 10种目标化合物的定量限远低于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限量要求,其中飞行时间质谱法的LOQ为0.08 ~ 0.40 μg/L,三重四级杆质谱法的LOQ为0.01 ~0.19 μg/L.3个加标水平下(0.1、0.2、1倍的标准限量),10种目标物的加标回收率为66.5%~ 130.3%,相对标准偏差为0.8% ~14.5%.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饮用水中有关农药残留和藻毒素的同时检测.

  • LC-MS/MS法同时测定消毒产品中6种抗生素残留

    作者:付慧;胡小键;丁昌明;林少彬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消毒产品中甲硝唑、盐酸金霉素、土霉素二水合物、盐酸米诺环素、红霉素及盐酸四环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LC-MS/MS)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0.45 μm聚四氟乙烯膜过滤后,选择Waters Symmetry(R) Cl8(2.1mm×150mm,3.5μm)为分析柱,5mmol/L乙酸铵缓冲溶液、甲醇和乙腈为流动相,用LC-MS/MS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结果 上述6种抗生素在0 ~ 20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回收率为74.7% ~ 114%,相对标准偏差为1.6% ~20.2%.该法成功用于115件皮肤、黏膜使用的膏霜剂型抗(抑)菌制剂消毒产品中抗生素残留量的检测.结论 该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可用于膏霜剂型消毒产品中抗生素残留量的测定.

  • 离子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蔬菜中的溴酸盐和高氯酸盐

    作者:杨佳佳;杨奕;张晶;邵兵;吴永宁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蔬菜中溴酸盐和高氯酸盐的离子色谱-串联质谱( IC-MS/MS)方法.方法 蔬菜中的目标离子经水提取,GC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Ion Pac AS19型亲水性色谱柱,KOH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作为检测器,ESI负离子模式下,采用MRM采集模式,内标法定量.结果 溴酸盐和高氯酸盐分别在0.1 ~ 50μ g/L和0.05~5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8.蔬菜中两种离子的定量限(LOQ)分别为2.5 μg/kg和0.7μg/kg.3个浓度水平下,溴酸盐和高氯酸盐在5种蔬菜中的加标回收率为80.3%~124%,日内精密度低于21.4%,日间精密度低于12.2%.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蔬菜中溴酸盐和高氯酸盐的同时检测.

  • 河南省人群五种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

    作者:王娜;吴拥军;周晓蕾;吴逸明

    目的 探讨河南省人群中外源性化合物代谢酶CYP1A1、GSTM1、GSTT1、mEH和DNA修复酶XRCC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河南省209例肺癌患者为病例组,25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Ⅰ相代谢酶基因CYP1A1,Ⅱ相代谢酶基因GSTM1、GSTT1、mEH及DNA修复酶基因XRCC1的多态基因型.结果 河南省人群中GSTM1缺失型,CYP1A1-exon7、mEH-exon3、XRCC1-194及XRCC 1-280基因纯和突变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M1基因缺失者与GSTM1基因阳性者相比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升高(ORadj=1.76,95% CI:1.21 -2.56,P=0.005);携带CYP1A1-exon7 Ile/val+val/val 基因型的个体较携带CYP1A1-exon7 Ile/Ile基因型的个体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升高(ORadj=1.65,95%CI:1.16 -2.39,P=0.009);mEH-exon3突变基因型携带者与野生纯合型的个体相比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升高( ORadj=1.77,95%CI:1.18 -2.64,P=0.007);携带XRCC1-194 Arg/Trp+Trp/Trp基因型的个体较携带XRCC1-194 Arg/Arg基因型的个体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升高(ORadj=1.55,95%CI:1.07 - 2.27,P=0.016);XRCC1-280 His/His基因型携带者较XRCC1-280 Arg/Arg+ Arg/His基因型携带者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升高(ORadi=2.21,95% CI:1.05 - 4.52,P=0.026).CYP1A1-Msp1、GSTT1、mEH-exon4及XRCC1-399多态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河南省人群中CYP1A1、GSTM1、GSTT1、mEH和XRCC1基因的分布与国内外相关报道有一定差异,其中CYP1A1exon7、GSTM1、mEH-exon3、XRCC1-194及XRCC1-280基因位点的变异与河南省人群肺癌患癌危险度增高有关.

  • 叶酸拮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Bcl-2基因低甲基化研究

    作者:丛广志;贾绍斌;罗彩琴;王义勇

    目的 探讨叶酸对蛋氨酸饮食诱导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大鼠主动脉组织Bcl-2基因甲基化水平影响.方法 健康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36只,体重(160±10)g,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高同型半胱氨酸组、叶酸干预组、每组12只.对照组给予AIN-93G配方饲料,高同型半胱氨酸组饲以含1.7%蛋氨酸的AIN-93G配方饲料,叶酸干预组饲以含1.7%蛋氨酸和0.008%叶酸的AIN-93G配方饲料.喂养18周后,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浆Hcy浓度、叶酸浓度和维生素B12浓度;免疫组化检测大鼠主动脉组织Bcl-2表达;巢式降落式PCR联合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Bcl-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荧光RT-PCR检测主动脉组织Bcl-2基因mRNA表达.结果 18周蛋氨酸饮食可以诱导大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P<0.01),叶酸摄入可以拮抗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高Hcy组大鼠主动脉组织Bcl-2阳性细胞数目增加,Bcl-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降低(P<0.05),Bcl-2 mRNA表达增加(P<0.05).叶酸干预后,主动脉组织Bcl-2阳性细胞数目减少,Bcl-2基因启动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高于高Hcy组(P<0.05),Bcl2 mRNA表达低于高Hcy组(P<0.05).结论 叶酸摄入可以拮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主动脉组织Bcl-2低甲基化,使Bcl-2表达减弱,可能是其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分子机制之一.

  •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

    作者:王硕;张晶;杨奕;张晓曦;邵兵

    目的 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20种磺胺类抗生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方法 比较超声萃取( USE)和加速溶剂萃取(ASE)对污泥中目标药物的提取效率,优化了富集净化过程.样品经USE提取,MAX固相萃取柱净化,用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LC-ESI-MS/MS)检测.C18柱分离,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 方法定量限为0.25 ~ 10.0μg/kg;三个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50.1% ~ 120.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应用此方法在北京某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和剩余污泥中检出磺胺嘧啶、磺胺吡啶和磺胺甲恶唑,含量为2.1~153.1 μg/kg.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污泥中20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同时检测.

  • 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沙门菌、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作者:陈萍;魏琼;史艳宇;任常菲

    目的 基于SYBR Green Ⅰ染料建立沙门菌、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 针对沙门菌invA基因、志贺菌ipaH基因和vir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和femA基因片段设计引物,根据Tm值的差异分析确定荧光定量PCR扩增的靶基因和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PCR反应体系,建立了用SYBR Green Ⅰ多重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来检测多种致病菌的方法.结果 该方法检测的菌液灵敏度分别是沙门菌168 CFU/ml,志贺菌136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1240CFU/ml,特异性强,整个过程只需要2h.结论 该方法能快速、灵敏、特异检出沙门菌、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 以冷水溶性凝胶为载体的细菌快速检测纸片的凝胶剂优化

    作者:王静;陈萍;任常菲

    目的 对几种常用的冷水溶性凝胶剂进行筛选及优化,得到一种适合作为快速检测纸片载体的凝胶剂混合物.方法 对黄原胶、卡拉胶、瓜尔胶、聚丙烯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凝胶性质进行筛选.选取两种适宜的凝胶进行粒径、比例的优化,确定纸片的大小,对细菌在凝胶剂载体和琼脂平板上的生长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黄原胶和聚丙烯酸钠的粒径均为0.125mm,比例为1:5时凝胶剂具有佳的检测效果.凝胶剂用量为0.18g,纸片的大小应为7.5cm×8cm.结论 该凝胶剂混合物可以用于细菌快速检测纸片的制作.

  • 不同磁珠对致病菌吸附性能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倩倩;陈萍;任常菲

    目的 通过对裸磁珠、单一抗体和混合抗体包被的免疫磁珠的吸附性能的比较,建立一种快速、同时富集多种致病菌的方法.方法 通过沉淀法制备Fe3O4磁珠,对其进行表面修饰,用抗体进行偶联制备成免疫磁珠,比较不同磁珠对致病菌的吸附性能.结果 通过化学合成和修饰的方法制备出裸磁珠和Fe3Oj/SiO2的免疫磁珠.免疫磁珠对细菌的吸附率与裸磁珠比较差异显著(t=7.55,P<0.05),平均吸附率分别为96.62%和80.89%.通过洗涤优化,免疫磁珠对目标菌的吸附率从97.03%降到93.67%,对非目标菌的吸附率从53.33%降到16.67%;裸磁珠对目标菌和非目标菌的吸附率从81%降到13.33%;免疫磁珠对单一菌和混合菌的吸附性能无显著差异(P =0.427).结论 单一抗体和混合抗体包被的免疫磁珠能特异性富集目标菌,通过富集程序优化可以达到良好的吸附效果.

  • 苯中毒患者中抑癌基因p16高甲基化及其表达下调

    作者:邢彩虹;王前飞;田昊渊;李斌;倪蕴娥;尹松年;郭新彪;李桂兰

    目的 研究苯是否通过引起DNA甲基化使抑癌基因p16转录失活.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1名苯中毒患者和8名与苯中毒患者年龄(±5岁)、性别匹配,并且同工种同工龄的接苯但无苯中毒的对照进行检测.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焦磷酸测序检测基因表达及甲基化水平.结果 p16的表达水平在苯中毒组(0.53)低于对照组(2.06) (P =0.064).p16启动子区CpG位点甲基化平均水平苯中毒组(12.4%)高于对照组(1 1.3%)(P>0.05).甲基化与基因表达水平相关分析发现,p16 CpG位点平均甲基化水平与基因表达水平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64,P>0.05),其中p16启动子区第4个CpG位点位于嗅神经元转录因子共有结合序列内,其甲基化水平与基因表达水平显著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88,P<0.05).结论 在苯中毒患者中p16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高甲基化可能与该基因的低表达有关.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深入研究苯相关疾病抑癌基因表达异常的分子机制.

  • L-阿拉伯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王鑫;姚晓芬;应茵;刘静;王竹;向雪松;易有金;杨月欣

    目的 探讨L-阿拉伯糖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血脂、脏器及胰岛的影响.方法 采用雄性Wistar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按25 mg/kgbw的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按L-阿拉伯糖低剂量( 50mg/kgbw)、中剂量(150mg/kgbw)及高剂量(500 mg/kgbw)进行灌胃,以阿卡波糖(20mg/kgbw)作为阳性对照,所用L-阿拉伯糖及阿卡波糖均配制于糊精(0.36g/ml)与蔗糖(0.04g/ml)的悬浮液中,自由进食进水.给药4周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处死后对大鼠肝脏、附睾脂肪及盲肠进行称重,腹主动脉取血测定TC、TG、血糖及胰岛素水平,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切片对胰岛β细胞损伤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与模型组对比,低、中、高剂量的L-阿拉伯糖干预对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应答产生了显著影响,30、60和120min血糖值及AUC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其中以中剂量效果为显著(P<0.01).L-阿拉伯糖的干预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未见显著,但增加了盲肠重量,对胰岛β细胞也呈现出保护作用.本研究中L-阿拉伯糖的干预对于血脂和血胆固醇的影响较小.结论 L-阿拉伯糖的中长期干预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糖耐量,这种作用可能与L-阿拉伯糖对食物消化酶的抑制及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相关.

  • 生活污水中反硝化细菌的分离及其营养盐的去除性能研究

    作者:王琳;李季;郭廷忠;秦明周

    目的 分离、筛选去除营养盐的高效菌,并研究其生长特性和除污性能.方法 采用富集培养、硅胶平板分离的方法,经过多次分离纯化,得到一纯反硝化菌株,并研究了其反硝化强度和生长规律.将分离纯化的反硝化细菌富集培养后进行除污试验,探讨其不同浓度的除污效果.结果 筛选的菌株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能力,反硝化强度为63.21%,通过对该菌株在培养过程中光密度的测定,进一步研究了生长规律:在2~5天,活菌数迅速提高,处于对数生长期,在5~7天,处于稳定期.利用不同投加量的反硝化细菌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当投加量为100mg/L时,处理效果好,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率大可达76.2%、93.8%.结论 从生活污水沉积物中分离出的反硝化菌株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为富营养化水体的脱氮除磷性能和相关污水的生物处理提供了微生物基础.

  • 补镁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

    作者:丛朋地;钟进义;张静;孙健平;李蕾

    目的 观察补镁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受体( insulin receptor,IR)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高脂饲料喂养加链脲佐菌素注射方法诱发的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4个组,高、中、低剂量组在高脂饲料中分别加入氧化镁2000、1000、200mg/kg(以镁离子计),糖尿病对照组只喂饲高脂饲料,正常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动物自由进食,连续4周,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尾尖血的血糖含量,腹主动脉取血用放免法测定血清胰岛素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胰腺和骨骼肌组织IR表达水平.结果 经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高剂量组的胰腺和骨骼肌组织中IR表达水平分别为0.341±0.001和0.346±0.002,均较糖尿病对照组升高,而血糖水平则较糖尿病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镁补充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和骨骼肌组织中IR的表达水平,降低空腹血糖水平.

  • 短期体重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于连龙;刘岩;胡藩;王政;张丙银;孙文魁;赵长峰

    目的 探索健康管理短期体重干预对Ⅱ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健康管理模式和自身对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116名超重或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实施45天体重干预.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水平、体重、BMI、腰围、臀围和上臂围值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血清TC、HDL-C、LDL-C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血清TG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 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短期体重干预时,其血脂代谢具有特殊性.

  • 2008年中国居民慢性病预防知识和行为抽样调查结果

    作者:庞静;魏南方;杜维婧;严丽萍;李方波;卫薇;黄相刚

    目的 了解中国居民慢性病预防知识和行为现状.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79 542名15 ~ 69岁常住人口,进行慢性病预防知识和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79 542人,有效问卷78 429份,问卷有效率为98.60%.对面对二手烟的正确做法、被动吸烟的危害、成年人牛奶日摄入量、成年人饮酒日饮用量、体重控制的正确回答率较低,均低于30%;对体重控制的正确行为率低,标化后只有7.11%.被调查对象具备慢性病预防知识和行为的比例为3.87%,标化后为3.09%.城市人口具备慢性病预防知识和行为的比例高于农村人口;不同年龄组具备慢性病预防知识和行为的比例不同,35 ~ 45岁人口具备慢性病预防知识和行为的比例高;文化程度越高,调查对象具备慢性病预防知识和行为的比例越高,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调查对象具备慢性病预防知识和行为的比例不高,尤其是对一些具体的预防措施掌握不够.城市居民较农村居民、35 ~ 45岁人口较其他年龄人群、文化程度高者具备慢性病预防知识和行为的比例高.今后,应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开展慢性病预防健康教育工作.

  • 不同时期母乳及母婴铁、锌和钙特点及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娜;何青;任春惠;林凤芝;李海宏;张巍

    目的 通过不同时期母乳、母亲及婴儿全血铁、锌、钙含量特点分析,评价哺乳期母乳及母婴矿物质含量变化特点.方法 随机选取产后6周及3月龄母亲及婴儿各50对,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母乳中及同期母亲、婴儿全血中铁、锌、钙离子水平,比较不同时期各矿物质水平差异,并分析母乳、母亲以及婴儿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母乳中铁、锌的水平随哺乳时间延长而下降(铁0.102mg/100g vs0.0605mg/100g,P<0.05;锌0.257mg/100g vs 0.171mg/100g,P<0.05).婴儿血中铁离子水平随月龄增长而下降(392.45mg/L vs 356.80mg/L,P<0.05),母乳中铁、锌、钙离子水平与母亲血中相应元素水平均无相关关系;婴儿血中铁、锌、钙与母亲血中相应元素成正相关关系(r=0.591、0.362和0.435,P=0.000、0.013和0.001).结论 乳腺内的矿物质转运与母亲本身的营养状况并无明显相关.随着哺乳期的延长,母乳中铁离子下降可能是母乳喂养婴儿生理性贫血多发的原因之一.母亲孕期矿物质的水平可能影响生后早期婴儿相应的矿物质水平.

    关键词: 母乳
  • 北京和上海3~5岁儿童饮食行为干预效果的研究

    作者:潘丽莉;张红梅;赖建强;邹淑荣;董文兰;杨静;杨青俊

    目的 为改善北京和上海3~5岁儿童的不健康饮食行为及其父母的营养相关知识和态度,采用多途径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北京、上海各选取810名3~5岁儿童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和《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以及0-6岁儿童膳食指南》(2007)开展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别在干预前后收集儿童饮食行为及其父母营养相关知识、态度等信息.结果 干预后,北京和上海3~5岁儿童偏食、喝含糖饮料的人数比例分别从干预前的44.5%和70.4%降低到35.5%和31.7%,有固定进餐时间、地点、可独立进餐、吃饭定时定量、能专心吃饭的儿童比例分别由干预前的80.0%、87.3%、73.4%、32.1%和27.1%升高到91.7%、91.9%、83.7%、45.9%和41.2%;干预后,儿童父母营养知识的知晓率显著提高,对待儿童饮食行为的态度也有所改善.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干预,改善了儿童的不健康饮食行为,丰富了儿童家长的营养知识,改善了其对儿童的饮食行为态度,为其正确指导儿童健康饮食提供了理论基础.

  • 4种低聚糖及L-阿拉伯糖的肠道健康效应研究进展

    作者:姚晓芬

    难消化性糖在小肠消化吸收率低,可到达结肠后被肠道菌群发酵发挥特殊健康作用,随着科技发展,难消化性糖的应用逐渐广泛.本文就目前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L-阿拉伯糖、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和低聚异麦芽糖在消化吸收、使用量、安全性及肠道健康功能进行综述,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叶酸相关基因多态性与NTDs发生的关联研究

    作者:曲红梅

    神经管畸形是常见的出生缺陷,孕期服用叶酸能降低神经管畸形(NTDs)发生的危险.叶酸缺乏是神经管畸形发生的主要环境因素,但其机制尚不清楚,通过对与叶酸代谢有关的酶基因: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 SHMT)、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β胱硫醚合酶(CBS)、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氨酸磷酸依赖的细胞质多功能酶(MTHFD)、甜菜碱高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BHMT)的结构功能、调控、表达及其与叶酸水平、高半胱氨酸( Hcy)水平和神经管畸形的关系等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公共卫生研究中人群铁缺乏状况的评估

    作者:俞丹

    铁缺乏是世界上常见、覆盖率高的营养缺乏症之一,目前,用于评价个体铁储存和利用状况的检测手段和生物学指标很多,而基于人群的评估仍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挑战,而对人群的铁缺乏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估对于降低人群缺铁和贫血患病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公共卫生研究中所采用的各种评估人群铁缺乏状况的策略和手段,主要包括使用人群膳食铁摄入量进行评估、使用单一的血液学或生物学指标进行评估、联合使用多个生物学指标进行评估、利用不同人群血红蛋白的分布进行评估和利用血红蛋白对铁剂干预的应答来确定铁缺乏人群等,这些方法各有优势和局限性,因此,对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的地区和人群以及不同的研究目标或调查目的,应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的评估策略和手段,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 亚麻籽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晓琴

    亚麻籽富含木酚素、α-亚麻酸和可溶性膳食纤维等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生物活性成分,对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等的治疗和预防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亚麻籽及其生物活性成分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亚麻籽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大气颗粒物化学成分与健康效应的关系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雯

    随着大气颗粒物与人群健康效应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来源的颗粒物对健康损害的差异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广泛重视,由此展开了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和实验研究,以探讨颗粒物中不同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和可能机制.本文对有关大气颗粒物化学成分的健康效应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 婴幼儿铁营养状况评价指标及应用

    作者:吴芹

    婴幼儿是缺铁性贫血发生的高危人群,缺铁性贫血严重影响婴幼儿的健康,对智力的损伤是不可逆的.因此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评估就显得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婴幼儿铁营养状况评价相关的指标及其界值的研究还不充分.本综述拟根据缺铁性贫血的三个阶段的特征,重点分析介绍婴幼儿铁营养状况评价指标的优缺点及其研究进展.

  • 米酵菌酸的生物合成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王岗

    米酵菌酸(BA)是一种可引起致死性食物中毒的脂类毒素,由于其高致死性而备受关注.过去大量研究集中于米酵菌酸的毒理作用、检测方法以及产毒菌株产生米酵菌酸的条件等,而其生物合成过程及其机制仍不明确,有待深入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近年来,米酵菌酸又被用作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抑制物而广泛应用于细胞凋亡、损伤方面的研究.

  • 6~24月龄中国婴幼儿喂养指数评价方法的建立

    作者:闫玲;曾果;孙要武;李增宁;董文兰;潘丽莉;王玉英;赖建强

    目的 建立6 ~ 24月龄中国婴幼儿喂养指数,为综合评价婴幼儿喂养提供有效的工具.方法 以2002年Ruel和Menon提出的喂养指数概念为基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喂养建议和中国0~6岁儿童膳食指南,建立喂养指数确定各变量分类及分值,利用四川、河北、黑龙江三地区城乡6 ~ 24月龄共1738名婴幼儿年龄别体重( WAZ)、年龄别身长(HAZ)和身长别体重(WHZ),分析喂养指数与婴幼儿Z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喂养指数由持续母乳喂养、奶瓶使用、过去24小时膳食摄入种类和膳食摄入频率、过去一周辅食添加天数、配方奶首添时间、除配方奶外其他辅食首添时间7部分组成;城市婴幼儿喂养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农村(P<0.05);城市6~8月龄组婴幼儿喂养指数得分低于9~ 24月龄组婴幼儿(P<0.05);城市婴幼儿喂养指数与WAZ、WHZ显著负相关(P<0.05),农村喂养指数与HAZ显著正相关(P<0.05),与WHZ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喂养指数可有效评价我国6 ~ 24月龄婴幼儿的喂养情况.

  • 绝经后妇女体力活动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作者:钟微;李静静;黄振武;杨晓光;苏宜香;陈裕明

    目的 检验绝经后妇女体力活动(PA)总量及不同强度PA与骨密度(BMD)和骨盐含量(BMC)的关联.方法 从广州市社区招募315名50 ~ 70岁停经妇女.通过面对面访问调查其日常PA情况及一般情况和膳食情况等相关协变量.采用双能X-光骨密度仪检测全身、腰椎(L1-L4)及左侧股骨(总股骨、股骨颈、大粗隆、股骨干和Wards区)的BMD和BMC.结果 以PA能量代谢当量(MET值)进行三等分位法分组,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各部位BMD和BMC随PA总量增加而呈增高的趋势.PA总量低、中、高水平组全身BMD的均值(SE)分别为(1.045±0.008),(1.043±0.008),(1.068±0.008) g/cm2,高PA组显著高于低和中PA组(P=0.049和0.028).其他部位BMD在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高PA组总股骨、股骨颈、股骨干和Wards区的BMC显著高于低PA组(p=0.004~0.042).不同强度PA对BMD影响不同,低强度PA越少、中等强度PA越多以及适量的高强度PA均增加BMD.结论 较高的PA水平,尤其是增加中等强度和适量的高强度PA更有利于绝经后妇女的骨质健康.

  • 2000-2009年中国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概况与分析

    作者:蒋定国;王竹天;杨杰;鲁杰;杨大进

    目的 了解中国食品安全状况以及为食品安全监管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通过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计划制定、工作手册编制、技术培训、质量控制考核、数据收集、审核与统计等措施与步骤在中国部分地区开展监测工作.结果 连续10年在16个省市共累计监测了14大类食品和129项化学指标,建立了105万多个监测数据的数据库;监测结果显示中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并保持向好趋势,但也存在一些食品安全问题;监测数据已被用于食品安全预警、监管、风险评估和标准制定.结论 10年监测掌握了监测食品中化合物的污染水平及其动态趋势,为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了科学数据,为覆盖全国的食品污染物监测奠定了基础.

  • 某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马斯嘉;刘小娟;黄才苡;胡敏予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给食品工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1].在校大学生作为消费者的一部分,其食品安全现况亟须受到关注[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以保障我国人民食品安全为根本.本研究继《食品安全法》实施后,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食品安全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提供依据.

  • 北京市部分中学生含糖软饮料消费与肥胖的调查

    作者:贾梦;王超;张玉梅;王培玉

    目的 了解目前北京市中学生含糖软饮料的消费现况,并研究含糖软饮料( SSB)摄入与中学生超重/肥胖流行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北京市某区两所中学11~15岁初中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和连续3天的24小时膳食回顾调差.结果 家中储备SSB的种类在2种以上的人平均每日SSB摄入量较高(P <0.001);在男生当中,家长对孩子进行饮食健康教育,可以显著降低SSB的摄入水平(P =0.012),含糖软饮料摄入高水平的人发生超重/肥胖的相对危险度OR=2.042.结论 在北京的中学生人群当中,含糖软饮料已经成为经常消费的饮料的品种,且在男生当中高摄入量的含糖软饮料与超重/肥胖的发生显著相关.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维生素D水平的调查分析

    作者:董红宇;徐连那;毕黎琦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25羟维生素D3 [25-(OH) D3]水平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ELISA法检测72例绝经后女性RA患者(RA组)和58例健康的绝经后女性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25-(OH)D3的水平,并采用疾病活动性评分( DAS28)评估RA患者疾病活动性,比较两组间25-( OH) D3水平的差异及25-(OH) D3与RA活动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A患者外周血25-(OH)D3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25-(OH)D3水平与DAS28呈负相关.结论 维生素D在类风湿关节炎疾病诊治过程中,可能起到防治及病情评估的双重作用.

  • 中国老年人群膳食脂肪摄入量与慢性病指标相关性

    作者:满青青;付萍;王春荣;孟丽苹;李丽祥;张坚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近20年来我国居民膳食脂肪摄入量持续增加[1].为了探讨我国老年人群脂肪摄入量与慢性病相关指标关系,本文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资料,分析60岁老年人群膳食脂肪摄入量及其与BMI、血糖、血脂、血压等慢性病指标的相关性.

  • 包头市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分析

    作者:宫雪鸿;冯长忠;王海英

    目的 了解包头市城郊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摄食行为现状,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调查问卷,对包头市336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总分值分别为15.9±9.7、71.1±17.2、60.2±12.7;其中营养知识得分较低(城区学生高于郊区学生,P <0.05),学生接受营养知识的态度较为积极(女生得分高于男生,P<0.05),但普遍存在某些不良的摄食行为.结论 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城郊小学生的营养宣教工作,以提高其营养知识水平,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 上海市宝山区居民饮食行为动态监测分析

    作者:袁江杰;蔡忠元;沈先标;张宝菊

    目的 掌握上海宝山区居民的饮食行为特点,分析动态变化规律,探讨饮食行为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开展合理膳食营养教育.方法 采用食物频率问卷调查法,2004 -2009年连续6年对居民开展饮食行为动态监测.结果 当前宝山区居民对豆类、蛋类、奶类摄入频率过低,对甜食类摄入频率过高;从历年动态监测资料来看,对蔬果类、豆类食物摄入频率过低的人群比例,以及对甜食类、高脂类、腌制类食物的摄入频率过高的人群比例,总体都有上升趋势;通过对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低文化、低收入人群不良饮食行为发生率较高,老年人对肉鱼类摄入频率过低,男性对高脂类摄入过频,而青少年和女性更偏爱甜食.结论 宝山区居民的膳食结构处于以蔬菜类为主转向消费更多动物蛋白、甜食类和高脂类食物的阶段.

  • 糖尿病家族史与腰臀比异常对2型糖尿病的协同作用

    作者:刘丽;逄增昌;汪韶洁;张东峰;吴义丽;孙健平;高伟国;宁峰;乔青

    目的 探讨糖尿病家族史与腰臀比异常在2型糖尿病中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604例2型糖尿病新发病例为病例组,以同社区与病例组无血缘关系的3985例血糖正常者为对照组.用相加模型分析糖尿病家族史与腰臀比异常对2型糖尿病的交互作用.结果 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调整混杂因素后,协同效应指数为5.63,归因交互效应为1.49,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为52.9%.结论 糖尿病家族史与腰臀比异常对2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协同作用.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肉类食品中的嘌呤和尿酸

    作者:杨海斌;张加玲;刘桂英;张萍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肉类食品中4种嘌呤(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和尿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并对常见肉类食品中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样品用10%(V/V)高氯酸在沸水浴中水解60min,调节pH至4,离心,上清液过膜,以7×10-3 mol/L KH2P04-H3PO4(pH 4.0)为流动相,选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54nm.结果 各组分在相应检测浓度范围内与其响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9);方法回收率在90.0% ~ 107.5%,相对标准偏差在1.7%~13.3%之间.几种肉类食品中除含有4种嘌呤外,同时还含有尿酸(133.7~86.2 μg/g),尿酸约占嘌呤和尿酸总量的7%.鸡肉中嘌呤总含量[(1759.3±64.6)μg/g]高于兔肉、羊肉、猪肉和牛肉(1440 ~ 1000μg/g).结论 该方法用于肉类食品嘌呤检测简便快速,准确可靠.

  • 砖茶冲泡方法对茶氟浸出浓度的影响

    作者:李艳红;张慧敏;陈波;王呼琴;陈少鹏;刘俊

    目的 探讨不同冲泡条件对砖茶茶氟浸出的影响.方法 选择茶叶粒度、茶水比、冲泡温度、冲泡时间、加盐量、洗茶情况等6个因素,每个因素选择3个水平,用L18(37)表设计试验;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茶水中的氟含量;用极差法和方差分析分别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软件采用SPSS 10.0.结果 影响茶氟浸出的主次因素为水温>茶水比>时间>加盐>粉碎程度>洗茶.其中茶水比、冲泡时间、冲泡水温不同水平对茶氟浸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加盐、茶叶粒度大小、洗茶不同水平对茶氟影响无显著性(P>0.05).结论 冲泡水温越高,茶汤中茶氟浓度越高;随着茶水比的减少,茶汤中的氟浓度减小;随着冲泡时间的延长,茶氟浓度升高.

卫生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