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旱獭及其防制

    作者:第五进学;刘福祥;葛永玲;高翔

    旱獭是我国大的啮齿动物,属于松鼠科(Sciuridae)旱獭属,又称哈拉(甘肃、青海)、雪里猫(四川).我国分布的旱獭的三种,即灰旱獭(M.bobac)、喜马拉雅旱獭(M.himalayana)和长尾旱獭(M.caudata)等,其中喜马拉雅旱獭分布广、危害大,该旱獭的体型肥胖粗壮,成年旱獭的身长可达500毫米左右,体重5~9公斤,尾短、耳小、爪牙锐利,四肢粗壮,适于挖土.

  • 2007年青海省同仁县瓜什则地区动物鼠疫调查结果分析

    作者:白永华

    同仁县位于青海省的东南部,总面积为3275 km2,平均海拔3463.5 m,境内植被主要是高寒草甸草原,是喜玛拉雅旱獭的适生活环境.1957年9月,由于在同仁县瓜什则乡加吾利吉滩发生一起人间鼠疫,被判定为鼠疫自然疫源县.根据青海省鼠疫监测工作方案,作者于2007年5-10月对同仁县瓜什则地区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传播媒介和疫情进行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生态位模型的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空间分布预测

    作者:高孟绪;王卷乐;曹春香;李群;李一凡

    目的 在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基于遗传算法的规则集预测(GARP)模型进行旱獭的空间分布预测.方法 整理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的常规监测和野外全球定位系统(GPS)调查数据,利用GIS软件进行位置点的空间化处理;提取与分析包括地形、坡度、气温、降水、植被、土地利用等与喜马拉雅旱獭相关的生态环境变量;利用GARP模型和ArcGIS构建旱獭的空间分布预测模型,并进行空间分布制图与分析.结果 结合空间位置恢复和GPS点信息,共处理得到喜马拉雅旱獭位置点198处;通过GARP建模得到模型的平均遗漏误差为1.998,而优选的100个模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均> 163.03,P均<0.01);利用ArcGIS将预测的空间分布概率分为<40%、40%~<80%和80%~100%3个等级,其中模型预测概率为80%~ 100%的区域是喜马拉雅旱獭适宜的分布地区.结论 利用GIS和GARP生态位模型可以进行鼠疫宿主动物喜马拉雅旱獭的空间分布预测,其结果比按行政区划进行的空间分布统计更加准确,可以为鼠疫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 甘肃省肃北县旱獭鼠疫流行与气象因素关联性分析

    作者:苏永强;席进孝;格鹏飞;王鼎盛;徐大琴;吴斌

    目的 分析甘肃省肃北县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内旱獭鼠疫流行与气象因素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肃北县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1973-2014年鼠疫监测资料(来源于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当年和领先1、2、3年(相对于当年作为参照的前1、2、3个年份),当月和领先1、2、3月气象因素(平均降雨量、温度、相对湿度)资料(来自于中国气象数据共享服务网).采用SAS 9.3软件进行鼠疫细菌学检测阳性率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气象因素对旱獭鼠疫流行的影响.结果 1973-2014年,肃北县共发生6起人间鼠疫,死亡5例.鼠疫细菌学检测阳性率与当年平均相对湿度、领先1年平均温度呈正相关(r=0.366、0.385,P均<0.05),与领先3年平均相对湿度呈负相关(r=-0.304,P<0.05);鼠疫细菌学检测阳性率与领先1月平均降雨量呈正相关(r=0.212,P<0.05),与领先2、3月平均相对湿度呈负相关(r=-0.196、-0.201,P均< 0.05).肃北县旱獭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的危险因子为当月平均温度[比值比(OR)=1.304,95%置信区间(CI):1.195~1.422],保护因子为领先3月平均相对湿度(OR=0.960,95%CI:0.932~0.988).结论 肃北县喜马拉雅旱獭鼠疫流行与气象因素关系密切,气温对鼠疫的流行不仅有促进作用,而且存在滞后效应.气象因素可作为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鼠疫风险评估的参考.

  • 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对栖息地植被条件选择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红英;陈洪舰;李祥;米宝玉;周奎章;李千;欧尔格力;张爱萍;王祖郧

    目的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定量分析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栖息地与植被覆盖度、草地类型、植被类型等植被要素的关系.方法 利用ArcGIS软件将青海省地方病预防与控制研究所提供的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实地调查数据与植被覆盖度、草地类型等遥感和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空间叠加,提取喜马拉眼旱獭发现样点所在位置的植被特征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就喜马拉雅旱獭对栖息地植被条件的选择进行初步的定量分析.结果 经筛选后保留84个有喜马拉雅旱獭活动的野外样点,其植被覆盖度均值为0.708 5,范围为0.313 3~1.000 0;54.76% (46/84)的旱獭发现样点集中在植被覆盖度为0.70~ 1.00的地区.9个草地类型中,高寒草甸占青海省总面积的39.78%,分布着59个旱獭发现样点,占样点总数的70.24%(59/84).喜马拉雅旱獭主要以草地植物部分种类的根茎为食,包括早熟禾、高山嵩草、委陵菜、珠芽蓼、藏嵩草、棘豆、紫菀以及各种杂类草.结论 植被条件是喜马拉雅旱獭栖息地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喜马拉雅旱獭空间分布与植被要素相互间定量分析,可以加深对旱獭栖息地选择认识,并为草原鼠疫监控和防治提供依据.

  • 盐酸氯胺酮对喜马拉雅旱獭制动性麻醉的效果

    作者:范薇

    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属啮齿目(Rodentia)松鼠科(Sciruidae)旱獭属(Marmota)的大型地栖性啮齿动物,全世界有14种,我国只发现4种,尤以喜马拉雅旱獭分布广,数量多,主要生活于海拔2 800~4 000m的青藏高原的嵩草草甸草原及针茅草草原的生境中,为青藏高原土生特有种.

  • 中国旱獭干扰素α家族基因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卢银平;王宝菊;黄红平;田拥军;杨燕;董继华;陆蒙吉;杨东亮

    目的将不同基因型中国旱獭干扰素α(IFNα)基因在真核和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检测其生物学活性,以期利用克隆的中国旱獭IFN在动物模型上探索慢性乙型肝炎有效的IFN治疗方案和策略.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14个不同亚型的中国旱獭IFNα家族基因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将中国早獭IFNα5亚型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病毒保护实验检测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比较不同基因亚型IFNα生物学活性的差异,分析中国旱獭IFNα生物学活性的种属特异性.结果 14个基因亚型中国旱獭IFNα中,8个功能基因亚型真核表达产物有生物学活性,而6个假基因亚型产物没有生物学活性,8个功能基因亚型真核表达产物生物学活性存在差异,且其活性都受种属特异性限制.原核表达纯化产物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 结论中国旱獭IFNα家族基因能在真核和原核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具有生物学活性.本研究为在中国旱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上探索IFN治疗策略奠定了实验基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