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观察早期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乳酸、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作者:岳嵘;迪力达尔·阿不都克热木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乳酸、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5月-2018年1月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药物联合早期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命体征达到稳定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糖、乳酸、血氧饱和度.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命体征达到稳定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糖、乳酸、血氧饱和度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乳酸、血氧饱和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联合早期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血糖、乳酸、血氧饱和度,值得推广应用.

  • 浅谈缺血性脑小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蔡瑞煜;王海萍

    目的:分析、阐述缺血性脑小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老年病科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溶栓后的24h-48h,接受MRI、CTA、MRA评估患者脑血管情况.入院后24h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患者血脂、血糖、半胱氨酸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单因素分析,年龄、臂间血压、高血糖、半胱氨酸值均大于1.两组患者多因素对比,年龄OR值为1.034-1.300,臂间血压OR值为1.403-16.251,高血糖OR值为1.097-12.654,半胱氨酸OR值为1.040-1.186.两组患者预后影响对比,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组差于非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组.结论:缺血性脑小血管病属于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常见性疾病,其存在的危险因素为血压、血糖、血脂、臂间血压差异、半胱氨酸等指标.临床工作人员对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认知不足,疾病诊断与疾病治疗不规范,在未来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张英

    目的:综合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实验组(46例,应用常规护理联合临床护理方法)和对照组(46例,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前NIHSS、Barthe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后NIHSS、Barthel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积极改善NIHSS、Barthel.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管理探讨

    作者:贺婧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管理.方法;选取我科1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都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定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服务态度、操作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各项评分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总分为(96.9±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2±3.8)(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并采取有效地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有效提高,促使患者快速康复.

  • 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持续高血糖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唐燕;朱瑞增;刘丹丹;张莉

    目的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持续高血糖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将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将其中50例糖尿病患者设为实验组,将其中50例非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分别为(6.4±1.2)mmol/L和(8.1±1.4)mmol/L,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分别为(5.7±0.5)mmol/L和(6.3±0.3)mmol/L,进行治疗和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生活质量基本一致(P>0.05),进行治疗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中和对照组中预后良好的患者数量分别为18例(36.00%)和37例(74.00%),有合并症的患者数量分别为19例(38.00%)和9例(18.00%),梗死后出血的患者数量分别为13例(26.00%)和4例(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急性期持续高血糖不利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不利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可以根据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对患者的预后水平进行预测.

  • 分析低频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

    作者:方敬献;赵学廉

    目的:分析和研究低频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睡眠障碍患者80例,根据住院编号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指导;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采用低频电刺激,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PSQI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干预后PSQI总分优于A组,B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睡眠障碍患者影响大,提升疗效,改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 浅析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

    作者:王素芹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亡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n=70),比较分析2组急救效率相关参数、神经功能、精神状态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NTF、就诊到治疗的时间、NGF等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的NTF(107.33±15.41)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81.29±11.31)ng/mL,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有效地提升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救效率,对患者的神经后期康复起到很好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注射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体会

    作者:程文莉

    目的:探讨采用注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研究。方法在我院选取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1例。对其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注射的治疗方法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注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配合恰当合理的护理工作,可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愈率。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行早期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小飞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行早期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从2013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各25例,全部患者均给予溶栓治疗.对比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行护理干预,收集并统计两组有效治疗例数.结果 实验组23例有效,有效率92%,对比组18例有效,有效率72%,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过程中,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治疗的有效性.

  • 探究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有效性

    作者:邓翠翠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并已确诊的急性脑梗死伴肢体功能障碍者12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肢体功能改善对比情况以及护理前的生活质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的肢体功能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实验组患者的肢体改善评分为73.4±6.5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4±7.48(分),P<0.05;在生活质量改善上,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40.03±11.62(分)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的64.31±12.61(分),P<0.05,两组数据的对比有统计学的意义,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措施,能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值得在临床上普遍的推广.

  • 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

    作者:秦奎仙

    目的:总结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动脉溶栓手术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动脉溶栓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便秘情况、生活自理能力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4.5±1.5)d、住院时间(16.2±6.7)d 以及便秘发生率14.2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90.2±5.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术后应用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缩短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 急性脑梗死与高敏C 反应蛋白含量及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研究

    作者:孙为生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与高敏C 反应蛋白(hs CRP)及颈动脉斑块性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门诊参加体检的89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对全部受试者颈动脉各部分进行超声检测,分析两组观察者的血清 hs CRP含量、不同斑块性质血清 hs CRP平均含量、颈动脉内中膜平均厚度以及斑块检出率。结果观察组血清hs CRP含量与颈动脉内中膜平均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斑块检出率(81.52%)显著高于对照组(37.08%)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病人的血清 hs CRP平均含量显著高于无斑块组及稳定斑块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与血清高敏 C 反应蛋白含量及颈动脉斑块性质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在急性脑梗死防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耳穴压豆按摩配合情志护理预防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便秘的应用评价

    作者:李爱民

    目的:评价在预防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便秘治疗中使用耳穴压豆按摩配合情志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则实施耳穴压豆按摩配合情志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总有效率和便秘发生率.结果: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成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便秘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预防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便秘的治疗中实施耳穴压豆按摩配合情志护理能够取得很好的预防便秘效果.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娇红;李小刚

    目的: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和ET-1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急性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全血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比黏度、ET-1水平的差异.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血管储备能力、屏气指数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急性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76.00%,x2=4.153,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血管储备能力、屏气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组分别为26.15±1.01、18.62±3.15、0.81±0.12,对照组分别为26.52±0.91、18.24±3.31、0.82±0.16,P>0.05;治疗后干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血管储备能力、屏气指数改善幅度更大,干预组分别为10.76±0.51、36.55±5.99、1.45±0.24,对照组分别为15.11±1.24、22.15±5.41、1.01±0.37,P<0.05.干预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对比,发生率均为8.00%,差异不显著,x2=0.000,P>0.05.治疗前两组全血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比黏度、ET-1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组分别为5.72±0.67、11.25±0.71、1.92±0.42、74.01±6.22,对照组分别为5.67 ±0.61、11.21±0.81、1.94 ±0.41、74.01±6.21,P>0.05;治疗后干预组全血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比黏度、ET-1水平改善幅度更大,干预组分别为4.21±0.51、9.22±0.26、1.53±0.19、61.55±1.59,对照组分别为5.43±0.29、10.45±0.22、1.82±0.34、67.48±4.34,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和ET-1水平的影响大,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促进ET-1水平降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特性,对患者预后有益,值得推广.

  •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探讨

    作者:钟淑思

    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海南省东方市人民医院内一科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30)和综合组(n=30).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综合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及NIHSS评分.结果:接受护理后,综合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

  • 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芦慧;叶芬;邵扬扬

    目的:探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的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的评分平均为7.4±1.1分,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的评分平均为10.2±1.9分。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100例ICU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题玉荣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1 00例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包括溶栓前与溶栓后的护理观察及一般护理,对总有效率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及时有效的护理,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几率及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均大大降低.结论:护理人员的全程护理干预对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 数、CRP水平的改变及其 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杨图广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RP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2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RP水平.另外,将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以及重度脑梗死三组患者,分别为A组、B组和C组,对这三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RP水平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组、B组和C组三组患者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RP水平具有C组>B组>A组的情况,呈正比关系,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RP水平跟正常人对比显著升高,且脑梗死程度越严重则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RP水平越高.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影响

    作者:段丽

    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常规组和试验组.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疗法,试验组患者加用依达拉奉,每次30 mg依达拉奉+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2次/d,治疗14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在治疗前后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HIS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差异进行对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常规组有效率(70.97%)相比,试验组有效率为90.3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NHIS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显著优于常规组[(13.18±1.12)、(17.83±1.21)分、(11.18±0.51)、(23.43±0.29)ng/ml,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和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 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脑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马飞月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脑血液流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n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建议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 tion,MMSE)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检查,并通过功能性经颅多普勒(Functional Transcranial Doppler,fTCD)对患者认知过程中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监测,分析不同认知功能状态下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将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MMSE和MoCA评分差与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MMSE和MoCA评分与健康人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平均脑部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健康人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知功能正常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有数显著差异(P<0.05).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MMSE和MoCA评分和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认知功能评分与脉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脑血流动力学存在显著相关性,可以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41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