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柿子醋饮料的研制

    作者:黄佳茵;闫文佳;茅惠珊;薛文英;江道轩

    柿子醋维生素C含量高,有一定的保健用途,且具有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抗癌、延年益寿等功能,对消除运动疲劳具有一定的功效。
      猕猴桃营养丰富,素有“VC之王”美称。含有大量能阻断亚硝酸类化合物合成的活性物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具有很好的调节运动能力。

  • 抗疲劳作用检验方法

    作者:

    1负重游泳试验1.1原理运动耐力的提高是抗疲劳能力加强有力的宏观表现,游泳时间的长短可以反应动物运动疲劳的程度.

  • 中医体质学说指导下的运动疲劳护理初步实践

    作者:李磊;张亚东;白敬;杨亚军;姜建辉;周亚男;马天娇;高继彤

    目的 研究在中医体质学说指导下对于运动员出现的运动疲劳状态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措施的方法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该次实践对象为2014年1月-2015年5月间来该院接受诊治的从事短道速滑(冰上运动)和举重、摔跤、柔道(重竞技)的专业运动员,共30例.通过"疲劳量尺"确定运动员疲劳程度,运用中医学辩证观点对运动员"体质"进行分型,选取个性化抗疲劳因子干预并结合中医体质学说进行饮食和生活指导.测量护理干预前后机体运动疲劳程度,测评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可接受疲劳度为33.33%,干预后为76.67%,干预后运动员可接受疲劳度提升,P<0.05;干预前对中医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6.67%,干预后为90.00%,干预后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 该文通过实施在中医基础理论支持下对抗运动疲劳的实践,总结出中药足浴和按压耳穴两种抗疲劳因子,大部分运动员坚持干预2个月后,疲劳等级降低,且对于中医体质干预措施感到满意.

  • 维药阿里红多糖对运动性免疫抑制改善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王凤华;孔海军;黄玲

    目的:探讨维药阿里红多糖(FoP)的抗运动疲劳及运动免疫抑制作用,为维药阿里红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及免疫调节剂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建立长期运动疲劳及运动免疫抑制模型,不同剂量FoP作用于实验动物,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低剂量FoP(20 mg·kg-1)+运动组、中剂量FoP(40 mg·kg-1)+运动组、高剂量FoP(80 mg·kg-1)+运动组,每周灌胃6天,共8周,灌胃期间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运动.8周后处死取材,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红蛋白(HB)、肌酸激酶(CK)水平,RT-PCR检测IL-4mRNA、INF-γ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阳性对照组比较,FoP可以显著提高小鼠HB水平,FoP各剂量组血清CK水平出现显著下降;与阳性对照组比较,FoP组可显著消除MDA,FoP各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异;FoP各剂量组及阴性对照组血清SOD含量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FoP各剂量组IL-4 mRNA/INF-γmRNA比值基本处于平衡状态.结论:维药阿里红多糖可以有效促进机体疲劳恢复,加快自由基的清除,并显著改善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及免疫状态.

  • 怡力康含片对抗运动疲劳效应作用的研究

    作者:李湘奇;张笃超;王毅

    目的:探讨怡力康含片对抗运动疲劳效应的机理.方法:将60例中长跑运动员随机分为怡力康合片组30例,西洋参含片组30例,分别给予怡力康含片和西洋参含片治疗,30 d后检测分析药物对运动员主观感觉、反映有氧工作能力、疲劳及疲劳恢复指标、心血管及循环功能、肺呼吸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怡力康及西洋参含片均能改善运动员运动后的主观感觉,提高心率达到170次/分时身体的做功能力(PWC170)、大吸氧量(VO2max)、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安静时屏息时间及降低运动负荷后血乳酸(HL)、尿素氮(BUN)的含量,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同时怡力康含片在改善运动员运动后的主观感觉,提高PWC170及降低心率(HR)值方面与西洋参含片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怡力康含片可以提高运动员的Hb含量和红细胞数,增加运动员血液携氧能力和有氧代谢能力,减少乳酸的生成和堆积、清除血BUN,有效地对抗运动疲劳的产生.

  • 电针干预对大强度耐力运动机体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作者:刘建宇;刘黎明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强度耐力运动机体自由基代谢的影响,为电针干预运动性疲劳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方法:将30名男大学生随机分为空白组、训练组和电针组,每组10人,训练组和电针组采用哈佛台阶法进行定量负荷实验,连续运动15d,空白组不采用干预手段.每次运动后电针组采用电针方法恢复,训练组采用单纯休息恢复.训练组和电针组受试者分别于第1天运动前、第1天运动后、电针结束后与空白组同时间采用硫代巴比妥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黄嘌呤氧化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空白组及运动前比较,训练组和电针组第1天运动后血清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SOD的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SOD/MDA比值显著下降(P<0.01);与第1天运动后比较,第15天运动后电针组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训练组SOD活性显著下降(P<0.05);与训练组比较,第15天运动后电针组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SOD活性显著上升(P<0.01),SOD/MDA显著上升(P<0.01).结论:电针干预能显著降低大强度耐力运动机体血清中MDA含量,增强血清中SOD活性,从而较好地抑制氧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 穴位按摩结合中药足浴消除运动疲劳效应观察

    作者:陈楚杰;庞贤妹;潘华山;汶希;赖秋媛;焦润艺;荆纯祥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结合中药足浴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效果.方法:选取运动员60名,抽签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名,实验组采取穴位按摩与中药足浴治疗,对照组无任何治疗处理,对比两组疲劳前后心率、血压、尿乳酸、尿素氮、尿丙酮酸等指标变化.结果:实验组第6、14天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第14天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舒张压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第7、15天尿乳酸、尿素氮、丙酮酸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结合中药足浴消除运动性疲劳效果良好.

  • 麦粒灸对小鼠运动疲劳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许慧倩;胡引;顾一煌;张宏如

    目的:通过观察艾灸对小鼠运动疲劳后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及组蛋白乙酰化酶p300 (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s p300,p300)、CREB结合蛋白(CREB biding protein,CBP)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p300、CBP在艾灸抗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组、麦粒灸组,每组20只.各组相同环境饲养,对照组不运动,不施灸;运动组及麦粒灸组进行无负重游泳训练,训练时间由每天30 min逐步延长至90 min,持续21d.麦粒灸组于每天游泳后1h取“足三里”“关元”进行麦粒灸治疗,每穴灸5壮,每日1次,共21d.末次游泳结束24 h后,取各组小鼠心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因子Fas(factor associated suicide,Fas)、B淋巴细胞瘤-2基因(B cell lymphoma/lewkmia-2,Bcl-2)及p300、CBP 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视野内可见密集分布的凋亡小体,且着色较深,心肌细胞中Fas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Bcl-2、p300蛋白、CBP表达减弱(均P<0.01);麦粒灸组可见均匀分布的凋亡小体,但着色较浅.与运动组比较,麦粒灸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率下降(P<0.05),小鼠Fas蛋白表达降低(P<0.05),心肌细胞中Bcl-2、p300蛋白、CBP表达增强(均P<0.05).结论:艾灸可以通过促进小鼠疲劳运动后心肌细胞中p300、CBP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过程的启动,从而减少大运动量后的小鼠心肌细胞的凋亡,保护心脏功能.

  • 益气生津方对大鼠免疫机能的影响

    作者:张华莹;曹洪欣;于友华;周丽丽;伊木清;孙明洁;冯淑仪;黄颖;范斌;彭娟

    目的:研究益气生津方对正常和运动性疲劳大鼠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递增时间游泳训练4周、建立Wistar大鼠运动疲劳模型,观察低、中、高3个不同剂量的益气生津方对正常和运动疲劳大鼠CD4、CD8、IL-1、IL-6IgG、IgA和IgM水平、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益气生津方可显著提高CD4、IgG、IgA和IgM水平、NK细胞活性,并降低运动疲劳所导致的IL-6应激性的升高.结论:益气生津方可以改善大鼠的免疫机能,并对运动疲劳大鼠的免疫应激有保护作用.

  • "时相药法"对跆拳道运动员血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作者:王克林;程昭寰;崔成德;李涢;袁朝阳;魏冰;程宇镳

    目的:为探讨运动疲劳相关的一氧化氮(NO)机制及中医药消除运动疲劳的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15名跆拳道专业运动员为对象,每天辰时服用"激活颗粒",戌时服用"修养胶囊",连续3周,同时以安慰剂作对照,检测了血清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运动员血清NO水平升高41.7%,NOS活性升高51.5%,但没有超过对照组高值53.6±12.0umol/L与2.03±1-62ug/ml,两组运动员血清NO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时相药法"具有将运动员血清NO、NOS维持在较高的生理水平的作用,提示该作用有利于改善骨骼肌、心肌的血供以及改善睡眠,因此有利于消除运动疲劳.

  • 中医药熏蒸康复疗法恢复运动性疲劳理论及应用研究

    作者:喻治达;陈厚荣;张玮;喻文球

    目的:对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发展进行初步的中西医理论探讨,分析和研究现代抗运动性疲劳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对运动疲劳证候的分析得到其病机及治疗方法,制定出恢复运动性疲劳的熏蒸方药及熏蒸方法.结果:中医药熏蒸康复疗法恢复运动性疲劳,属国际奥委会非禁用的康复性外治法,是促进体力恢复、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结论:中医药熏蒸康复疗法具有恢复运动性疲劳的作用.

  • 何首乌饮对运动疲劳大鼠睾丸组织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和类固醇激素急性调节蛋白的影响

    作者:赵秀军;孙一翀;曲银娥;陈雪;郭银;王凤威;高福禄

    目的 探讨何首乌饮对运动疲劳大鼠睾丸组织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和类固醇激素急性调节蛋白(StAR)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A组)、安静何首乌饮组(B组)、模型组(C组)、自然恢复组(D组)、何首乌饮治疗组(E组);何首乌饮预防组(F组),每组10只.C、D、E和F组大鼠复制运动疲劳动物模型,其中F组每天训练前给何首乌饮20g/(kg·d)(含生药4.8kg/L)灌胃60 d.模型成功后E组给何首乌饮20 g/(kg·d)(含生药4.8kg/L)灌胃治疗60 d.采用美国Beckmancoulter Unicel Dxl 800仪器测定睾酮水平; 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睾酮合成限速酶P450scc和StAR的表达变化.结果 P450scc免疫组织化学阳性颗粒主要表达于间质细胞及精母细胞,B组和F组表达强,C组弱,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450scc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为B、F组明显高于E、D和A组(P<0.05),C组明显低于A组(P<0.05),A组和D组以及B组和F组两两之间差异无显著性;StAR免疫组织化学阳性颗粒主要表达于睾丸间质细胞胞质,阳性强度表现为E组和F组强,C组弱.StAR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为E和F组明显高于A、D组(P<0.05),C组明显低于A组(P<0.05),A、D组之间无差异.结论 何首乌饮可以提高睾酮合成限速酶P450scc和StAR的表达.

  • 有氧无氧训练对血乳酸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李闻捷;徐玉莲;李国强;惠小阳;张建荣;孙鸿雁

    目的探讨中长跑有氧与无氧训练对血乳酸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上海市及上海体院田径队中长跑运动员,根据个人运动专长,安排相应专项训练;12名进行有氧训练,14名进行无氧训练,分别在训练前及运动后即刻抽静脉血,检测血乳酸等生化指标及血常规指标.结果①有氧及无氧两组运动员训练后即刻,血乳酸(LD)、白蛋白(ALB)及金属钠离子(N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而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明显下降(p<0.01).②两组运动员训练后,CO2CP及淋巴细胞绝对计数(LYM)与LD水平密切相关(p<0.01);ALB含量、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与LD水平亦呈相关(p<0.05).③有氧组训练后,LD水平与金属钾离子(K+)浓度升高相关(p<0.05);无氧组训练后LD水平与金属钠离子(Na+)浓度升高显著相关(p<0.01),但训练后K+浓度呈下降趋势.结论①有氧及无氧训练方式对血乳酸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②除用血乳酸水平控制训练方式及强度外,还需注意与乳酸改变密切相关的生化及血常规指标的改变;③无氧训练后血钾浓度下降,与运动疲劳有关,应及时补充钾离子及含HCO3-成分的饮料.

  • 基于表面肌电图的针刺缓解腓肠肌群疲劳的评价

    作者:邢方印;张莉;卢虎英;刘兰群;李茜;井明鑫

    目的 利用表面肌电图评价针刺缓解腓肠肌疲劳的效果.方法 20 名男性健康志愿者负重直立提踵,疲劳发生后对腓肠肌局部(承筋穴)针刺15 min(针刺组);4 周后进行第二次测试,疲劳发生后休息15 min(非针刺组).记录不同状态下表面肌电信号和心率.结果 两组运动后腓肠肌表面肌电值与运动前相比升高(P<0.05),针刺组针刺后降低(P<0.05),休息组休息后升高(P<0.05).两组运动后心率明显升高(P<0.05),针刺/休息后较运动后减慢(P<0.05),降低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刺可以缓解肌肉疲劳.

  • 运动疲劳恢复期不同时相大鼠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相关指标动态变化特征

    作者:陈万;田诗彬;吴春燕;高丽;任雷杰

    目的:探讨大鼠骨骼肌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运动疲劳恢复期不同时相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选取雄性健康2月龄SD大鼠32只,分为对照组S组(n=8)、实验组E组(n=24),取材时实验组又分为运动后即刻组(E0组n=8)、12h组(E1组n=8)、24h组(E2组n=8).对照组正常生长,实验组采用7周递增负荷训练,并后一次运动至力竭.后一次运动至力竭后即刻,取S组和E0组血液及股四头肌,以测血清CK、BUN、睾酮和骨骼肌SOD及MDA;E1组和E2组分别于运动后12h、24h进行上述取样.结果:①大鼠骨骼肌MDA含量:E0组和E1组显著性高于S组(P<0.01),E1组和E2组显著性低于E0组(P<0.05),E2组显著性低于E1(P<0.05).②大鼠骨骼肌SOD活性:E1组显著性低于S组(P<0.05),E2组显著性高于E1组(P<0.05).③大鼠骨骼肌SOD/MDA值:E0和E1组显著性低于S组(P<0.01),E2组显著性高于E0(P<0.01)和E1组(P<0.05).结论:7周递增负荷运动并末次力竭运动后,大鼠骨骼肌MDA含量显著升高,且24h后基本降低至正常水平;骨骼肌SOD活性降低,随时间的延长,SOD活性逐渐降低且下降到一定水平后开始上升,于24h后恢复至正常水平.

  • 高压氧对疲劳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滕进忠;袁春华;黄春玲;邹丽丽;杨博

    目的:探讨高压氧暴露对疲劳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周龄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疲劳模型组、疲劳高压氧暴露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游泳致力竭疲劳模型并通过高压氧暴露进行恢复;8周实验后取每只大鼠两块肝脏组织,其中一块取每只大鼠的肝脏相同部位,光镜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另一块取肝右叶5g,制备成10%的肝组织匀浆,检测匀浆液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结果:①疲劳高压氧暴露组大鼠游泳时间明显长于疲劳模型组(P< 0.05).②对照组、疲劳模型组和疲劳高压氧暴露组大鼠肝脏组织MDA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疲劳模型组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并且三组肝脏组织SOD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疲劳模型组SOD活性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③对照组肝组织结构正常,疲劳模型组肝索断裂明显,肝窦变窄,中央静脉结构紊乱,肝小叶内轮廓不清,肝细胞肿胀,核变大,胞浆空淡明显可见,部分肝小叶中出现散在的点灶状坏死肝细胞,经高压氧治疗后,疲劳高压氧暴露组中央静脉仍然扩张并伴有淤血,但结构完整,肝索断裂呈散在分布,较疲劳模型组稍有缓解.结论:高压氧暴露能有效加长大鼠游泳时间,降低疲劳大鼠肝脏MDA含量,提高SOD活性,改善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从而对疲劳大鼠肝脏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 “乳酸穿梭”背景下的运动性疲劳中枢机制研究新进展

    作者:杨东升;刘晓莉;乔德才

    近年,乳酸被研究证实不再是代谢的"废物"和身体的"毒物",而是不可或缺的能量源泉.这个结论彻底颠覆了以往的关于脑能量代谢的研究结论,也将脑能量代谢带入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运动疲劳与脑能量代谢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关于脑能量代谢与运动疲劳也重新引起了体育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和兴趣,然而以往的研究成果与学术观点已经不能再作为科学依据,而较新的研究成果与结论零散而且具有较大争议,可供国内研究者直接参考的信息极其有限.因此,本文对目前国内外的新的相关研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括与评述,同时提出了我们的质疑与思考,分析了造成目前具有争议性研究结果的原因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以期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启示.

  • 运动负荷强度与运动疲劳程度量化分级研究进展

    作者:上官若男;苏全生;尚画雨;黄玫梅

    在体育科研中大量涉及运动干预,关于运动负荷与机能反应的报道很多,但各报道中涉及的负荷强度、负荷方式及负荷密度各异,尚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运动负荷量化标准.虽然有很多研究,但很零乱,各研究之间的可比性较低,不利于后续研究的参考和比较,因此目前尚缺少一个大家认同的具有量化的和可比性的负荷强度评价体系、疲劳评价体系.本文试图对现有文献,运用归纳、比较、分析等方法探讨运动强度的统一划分和运动疲劳分级,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 踝关节运动性损伤35例磁共振成像诊断分析

    作者:黄朝晖;朱伟华;周尚军

    踝关节损伤是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率较高的损伤,进行各种运动时均可因准备运动不充分、技术动作错误以及运动疲劳等原因引起踝关节损伤,及时对损伤部位、范围、程度和性质做出准确诊断是治疗的关键[1-3]。X线平片仍是目前诊断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影像学检查,但随着技术和经验的积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包括踝关节在内的各种运动性骨关节损伤的鉴别和诊断,其具有高于X线的组织和空间分辨率,并能够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可以清晰地显示骨实质、关节软骨、韧带、肌腱、关节囊等各种骨关节结构以及骨折线和骨挫伤等病理改变[4-6]。本研究通过回顾性总结运动相关性踝关节损伤病例,以探讨MRI在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 当心运动扭伤脚,提高运动安全性

    作者:康颖

    警惕常见运动损伤运动除了会导致肌肉与韧带的拉伤、关节扭伤外,还有可能导致运动疲劳、运动性腹痛、肌腱与小腿肌痛、骨折等损伤的发生.因此,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平时不运动或运动少者以及老年人,坚持长期规律运动时都应该警惕这些常见的运动损伤,提高自己的运动安全性.

88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