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术前术后护理配合

    目的:研究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术前术后护理配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61例,均采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并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护理措施的不同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在行ESD治疗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3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精细化护理模式加强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10.1702,P=0.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疗效确切,而通过细致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手术治疗安全性。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应用的新进展

    作者:刘靖正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在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用ESD能一次性完整切除较大的病变组织,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术后随访也证明了其优越性.目前国内应用ESD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报告呈逐年递增趋势.ESD的手术操作分为标记、抬起、切缘、剥离和创面处理等五步,出血和穿孔是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就ESD应用于消化道肿瘤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发症及其处理、技术评价等内容作一综述.

  • ESD在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郝晋雍;黄晓俊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镜下微创治疗新技术.ESD技术具有可完整切除较大病灶、切除溃疡型病灶、提供完整病理诊断材料及预防复发等优点,为早期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的诊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通过详细介绍ESD的发展、ESD的适应证、操作中所需的特殊器械及其并发症的处理,结合大量临床资料,明确ESD技术在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 14例结直肠良性肿瘤患者ESD护理配合

    作者:徐润禾;鲁莹;于琳琳

    总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护理配合体会.认为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是促使手术顺利安全完成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白顺滟;肖思洁;吴俊超;张涛;郑知强;魏娜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该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的6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两组病灶整块切除率、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ESD组病灶整块切除率为93.5%(29/31),治愈性切除率为77.4%(24/31),均高于EMR组的50.0%(18/36)及41.6%(15/36),差异有显著性(P<0.05).ESD组局部复发率为3.2%(1/31),低于EMR组[19.4%(7/36)],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手术时间ESD组为(59.3±16.8)min,长于EMR组[(31.7±17.8)min](P<0.05).术中穿孔率ESD组高于EMR组,发生率分别为3.2%(1/31)和0.0%(0/36),但差异无显著性.术中出血发生率两者差异无显著性,发生率分别为9.6%(3/31)及11.1%(4/36).结论 与EMR相比,ESD病灶整块切除率及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率高,局部复发率低,是治疗早期胃癌的安全有效方法.

  • 小于1.0cm的直肠类癌内镜治疗方法探讨

    作者:王亚丹;郭春梅;宿慧;刘揆亮;魏南;刘红;吴静

    目的 探讨不同内镜治疗方法治疗较小(病变大小≤1.0cm)直肠类癌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经肠镜检查且病理明确诊断为直肠类癌(病变大小≤1.0 cm)的患者49例,对患者的内镜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3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组、内镜下套扎切除术(EMR-L)组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组,以年龄、性别、病变大小、手术时间、并发症(出血、穿孔、感染)和完整切除率等指标为变量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3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49例小于1.0 cm直肠类癌,其中EMR组22例(44.90%),EMR-L组20例(40.82%),ESD组7例(14.28%),3种治疗方法年龄、性别和病变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术操作时间较EMR和EMR-L术操作时间长(均值1916.14、96.36和120.25 s,P<0.05),EMR术完整切除率较EMR-L和ESD术完整切除率低(72.73%、95.00%和100.00%,P<0.05),EMR-L组1例发生术中穿孔,经内镜下治疗后好转出院,EMR组2例发生术后出血,经内镜下止血治疗好转出院.入组病例均未发生复发、转移.结论 EMR-L治疗小于1.0 cm直肠类癌操作相对于ESD术简单,完整切除率较EMR术高,创伤小、术后处理简单、并发症少.

  • 两种术前活检方案用于早期胃癌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临床价值比较

    作者:王岩;孙成刚;黄丽

    目的 探讨术前活检方案差异对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早期胃癌患者取材量及手术用时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行ESD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共60例,根据活检方案不同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分别在术前行多次多点活检术和靶向活检术,比较两组患者活检次数、取材总标本数、术后病理符合率及ESD手术过程用时.结果 B组患者活检次数和取材总标本数均明显少于A组(P <0.05);B组患者术后病理符合率明显高于A组(P <0.05);两组患者确定切除范围时间、标记时间、黏膜下注射时间及切除标本处理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患者黏膜剥离时间、止血时间及创面处理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P <0.05).结论 术前靶向活检术用于行ESD手术患者可有效减少取材创伤,提高活检准确率,并有助于缩短手术用时,价值优于多次多点活检术.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价值的临床研究

    作者:郝晋雍;黄晓俊;王祥;樊红;金安琴;王伟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技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07年11月~2010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应用ESD术治疗47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并进行随访及内镜复查.结果 ESD平均时间84.72 min,剥离病变平均直径2.76 cm.术中5例患者出血量较大,术中穿孔患者1例.术后迟发型出血患者1例,术后穿孔患者1例.术后病检证实早期胃癌患者34例,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7例,中度不典型增生患者6例.病理活检准确率为95.7%.随访患者中早期胃癌复发1例,外科组术后44例患者复查内镜未发现复发患者.结论 ESD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安全、有效的内镜下治疗新技术.

  •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诊断与治疗

    作者:刘宇虎;柳娟;陈桂权;张志坚;傅莉萍;陈少芬;陈晓春;姚艳芳

    目的 探讨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内镜诊断方法,经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分片切除术(EP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方法治疗LST的疗效、安全性.方法 LST经色素染色放大内镜或NBI-ME观察病变形态、腺管开口分型(pit)及表面微血管分型(MP),分别进行EMR、EPMR、ESD或外科手术治疗,并分析LST的病理特点.结果 在399例病人检出有LST,共407个病变.LST大小在10~ 80mm.LST部位在直肠128个(31.4%),乙状结肠97个(23.8%),降结肠54个(13.3%),横结肠67个(16.5%),升结肠21个(5.2%),盲肠36个(8.8%),回肠末段4例(1.0%).LST形态呈颗粒均一型145个,结节混合型161个,扁平隆起型63个,假凹陷型38个.LST腺管开口分型以ⅢL和Ⅳ为多.405个LST经肠镜微创电切治疗,228个行EMR切除,165个行EPMR切除,12个行ESD切除,均在内镜下成功电切,另2例LST行外科手术治疗.出血发生率4.0%,术中即刻出血4例,术后3天迟发出血12例,无肠穿孔发生.LST病理结果:管状腺瘤46个(11.3%),管状绒毛状腺瘤146个(35.9%),绒毛状腺瘤181个(44.5%),增生性息肉10个(2.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9个(4.7%),黏膜内癌3个(0.7%),黏膜下癌2个(0.4%).术后复查肠镜无复发.结论 色素染色放大内镜或NBI-ME方法有利于检出LST,EMR、EPMR、ESD是内镜下治疗LST安全有效的方法.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研究现状

    作者:庾艳军;卢杰夫;吴义倩

    目的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肿瘤是一种微创技术,该技术能够完整的切除病灶,提供完整的病理资料,手术疗效的优越性明显.ESD术主要操作过程分为标记、黏膜下注射、边缘切开、黏膜下剥离、创面处理和标本处理等六步,出血和穿孔是其常见的并发症.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应用

    作者:蒋元坤;杨辉;龙珍槐;龙春云;杨彪

    目的:研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直肠肿瘤病变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内镜下的表面形态对肿瘤进行分型,统计肿瘤的大小、病变位置和临床特点,还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该病的成功率、复发情况、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对所有资料进行详尽分析.结果:在直肠肿瘤患者中有53例患者为颗粒型,21例为非颗粒型,其中39.19%发生在近端,60.81%发生在远端,整块切除率和完整切除率均为100.0%,术后并发症率较低.结论: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效果较好,能够及早预测该病的病理特点以及肿瘤变性情况,对于临床治疗来说价值较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