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病例分析

    作者:谢彦姝

    经典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各种心律失常病理机制研究的深入,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在临床工作中也经常遇到.它们通过对心脏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心肌离子和分子功能从而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这就要求本科医生加强相关疾病的了解, 深化认知, 掌握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及促发因素是非常必要的.本次实验对2例较少见的非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的病例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 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方法对7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缬沙坦每天80mg,治疗5个月观察临床症状改善及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及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89.5%和84.2%;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7%和73.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能够降低房颤、房早、房速的发生率,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

  • 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观察

    作者:张耀民

    目的 观察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 对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本院3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联用缬沙坦每天80 mg,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改善及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及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89.5%和84.2%;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7%和73.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能够降低房颤、房早、房速的发生率,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

  • 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76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忠威

    目的 观察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 7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联用缬沙坦每天85mg,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改善及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及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89.5%和84.2%; 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7% 和73.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能够降低房颤、房早、房速的发生率,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

  • 药物计量学方法在评价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QT/QTc间期延长作用中的应用

    作者:孙鹤;涂洪谊

    药物计量学是研究将计量方法应用于药物研究与开发、使用和评价等过程的应用性科学,其在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使得研究者对药物的安全相关评价由定性水平上升到定量水平,本资料主要对其在评价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QT/QTc间期延长作用中的应用进行初步介绍.

  •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防治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作者:莫健姣;郭军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中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致心血管疾病高发病率和病死率.他汀类药物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等非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房颤的上游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和他汀类药物等防治房颤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

    作者:XIE Yu-xia;布艾加尔·哈斯木;MA Yi-tong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其他心律失常总和的2倍,其发生率及流行范围逐年增加.心房颤动是老年人发生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还可以增加致残率.近年来有大量报导证明,非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房颤动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现将近年来有关非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作用机制及临床试验结果作一综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