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计算机辅助分析全口义齿咬合特征

    作者:卢燃;曾剑玉;刘侠;温颖

    目的 本文通过计算机辅助咬合分析的方法,观察全口义齿修复后的咬合接触特征,定量研究咬合接触分布的变化.方法 戴用3个月及30个月的全口义齿修复患者各14例.采用T-ScanⅡ咬合分析仪进行体内咬合分布特征及咬合时间的测定.记录全口义齿左右侧咬合面积不对称指数,咬合力中心值,咬合力前后向分布比率,咬合时间,大负载时间.结果 戴用全口义齿30个月的患者,咬合面积不对称指数、咬合时间及大负载时间略有缩短,咬合力中心略有前移,但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全口义齿戴用30个月后,患者对全口义齿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咬合平衡性稳定提高.

  • 患者主观感受和T-Scan咬合分析在牙列重度磨耗修复功能性评价中的作用

    作者:张人杰;周翊翛;郑东翔;温颖

    目的 比较患者主观感受和T-Scan咬合分析在牙列重度磨耗修复中功能性评价的相关性及功能性比较,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 按受试者入选标准,选择2012~2013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牙列重度磨耗患者14例.制作不同高度(2、4、6mm)的过渡义齿,患者戴用不同垂直距离增高值的过渡义齿各1周.在患者初始状态、3副过渡义齿初戴、戴用1周,共7个时间点,分别依据主观量化表评价患者主观感受,运用T-Scan咬合分析仪检测咬合分布状态.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主观感受和T-Scan咬合分析在牙列重度磨耗修复功能性评价中的相关性以及功能性进行比较.结果 经Spearman相关分析,患者主观评分与咬合力不对称比、咬合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与咬合力量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在咬合重度磨耗患者垂直距离恢复的修复治疗中,除依赖于医生个人经验和患者主观感受外,提示我们治疗过程中也可将T-Scan咬合分析中的咬合时间、咬合不对称比作为临床的客观参考依据.

  • 球帽覆盖义齿粘固球帽前后咬合特征变化研究

    作者:卢燃;刘侠;曾剑玉;温颖;崔国胜

    目的:定量研究球帽附着体覆盖全口义齿(complete overdenture,COD)修复后咬合接触分布的变化,初步说明球帽附着体对义齿影响,为临床调(牙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T-ScanⅡ咬合分析仪进行体内咬合分布特征及咬合时间的测定.全口义齿及球帽附着体覆盖全口义齿修复后患者各16例.球帽覆盖义齿修复患者于粘固球帽前,粘固后3月进行咬合检测,全口义齿修复患者于义齿修复3月后检查咬合分布.记录咬合力中心(center of force,COF)前后位移值(Y),咬合力前后向分布比率,咬合时间.结果:双侧球帽覆盖义齿粘固球帽后咬合力逐渐增加,高于同期全口义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帽覆盖义齿粘固3个月时咬合中心较粘固前前移,与同期全口义齿咬合中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口义齿咬合时间为0.29sec,双侧球帽粘固球帽前为0.27sec,粘固3个月时双侧球帽为0.25se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粘固球帽前覆盖义齿与全口义齿咬合分布状态相似.球帽覆盖义齿粘固球帽3个月内咬合力增大,前牙咬合接触增多,咬合中心前移明显.提示临床对球帽覆盖义齿应在双侧咬合分布平衡同时,注意调整前牙咬合分布.

  • T-Scan Ⅲ咬合分析系统测量正常(牙合)(牙合)力分布初探

    作者:马斐斐;胡秀莲;李健慧;林野

    目的 探讨正常(牙合)不同(牙合)位(牙合)力分布规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正常(牙合)志愿者53名,男性29名,女性24名,年龄20 ~31岁[平均(25.9±2.1)岁],使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测量正常(牙合)牙尖交错(牙合)、前伸(牙合)及侧方(牙合)各牙的(牙合)力百分比及咬合时间,分析侧方(牙合)的(牙合)接触类型.结果 正常(牙合)牙尖交错(牙合)时(牙合)力百分比大的牙位依次为7|、| 7、6|和|6,分别为(18.7±7.5)%、(15.7±7.1)%、(13.6±5.4)%和(13.3±4.3)%,7654 | 4567为(牙合)力集中区,(牙合)力百分比为(61.3±12.4)%;左侧(牙合)力百分比[(46.4±7.0)%]显著小于右侧[(53.6±7.0)%](P<0.05).前伸(牙合)时21|12为(牙合)力集中区,(牙合)力百分比为(85.1±25.5)%,左前区(|123)与右前区(321|)的(牙合)力百分比分别为(49.2±26.4)%和(48.1±2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P>0.05).左侧方(牙合)时尖牙保护(牙合)占28%(13/46),组牙功能(牙合)占33% (15/46),多重保护(牙合)占39% (18/46);右侧方(牙合)时尖牙保护(牙合)占30%(14/46),组牙功能(牙合)占44% (20/46),多重保护(牙合)占26% (12/46);侧方(牙合)时(牙合)力升高时间和咬合分离时间分别为(0.34±0.11)和(1.00±0.39)s.结论 20 ~ 30岁正常(牙合)牙尖交错(牙合)时第一前磨牙至第二磨牙是(牙合)力集中区,第二磨牙受力大;前伸(牙合)时(牙合)力集中于21|12,侧方(牙合)(牙合)接触类型具有多样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