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泪道激光与内窥镜下泪道钻通联合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比较

    作者:沈降;王骥;文丰;吴国海;周宏健

    目的 观察并比较泪道激光联合置管术与内窥镜下泪道钻通联合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设计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在宁波市眼科医院诊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90例(108眼).方法 48例(5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泪道激光联合环形置管术,42例(5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内窥镜下泪道钻通联合环形置管术.术后常规处理,3个月后拔除硅胶管,随访12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主要指标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施行泪道激光联合置管术的48例(58眼)患者中治愈42眼(72.4%),显效11眼(19.0%),无效5眼(8.6%);而内窥镜下泪道钻通联合置管术42例(50眼)患者中,治愈39眼(78.0%),显效8眼(16.0%),无效3眼(6.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21,P=0.841).两种术式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泪道激光联合置管术与内窥镜下泪道钻通联合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均安全、有效,因前者更经济,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 新型泪道内窥镜下微钻疏通联合人工鼻泪管置入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效果

    作者:王兴存;朱立强;左文渊;孟志强;刘洋;提同欣

    目的 分析第五代泪道内窥镜下泪道疏通联合人工鼻泪管置人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设计 前瞻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117例鼻泪管阻塞患者.方法 随机分组,观察组61例61眼(泪道内窥镜下微钻疏通联合人工鼻泪管置人术),对照组56例56眼(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主要指标 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92.1%,对照组有效率74.7%(P=0.178).并发症(术中出血及术后眼睑水肿)发生率:观察组17.1%,对照组47.2%(P=0.000).结论 6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新型泪道内窥镜下微钻疏通联合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效果好,并发症少.

  • 应用泪道内窥镜诊断和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代慧;张晓俊;柯秀峰;李苏梅

    目的 探讨泪道内窥镜诊断和治疗泪道阻塞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不同部位的泪道阻塞21例23眼在泪道内窥镜下采用微型电钻清除泪道阻塞后,植入硅胶管作为支撑,2月后拔除.术后随诊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23眼中19眼治愈,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3眼有效,轻微溢泪,泪道冲洗通而不畅;1眼无效,仍流泪,泪道冲洗不通.成功率为95.66%.结论 泪道内窥镜是诊断和治疗泪道阻塞的一项先进技术,安全而有效,大大提高了泪道阻塞的治愈率.

  • 应用泪道内窥镜诊治鼻泪管下段巨大阴性结石一例

    作者:王朋;陶海;白芳;王立华;吴志鸿

    泪道结石在临床上并不少见[1].有文献报告,在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患者中存在泪道结石者占6%-16% [1-2],但鼻泪管巨大结石患者少见.随着泪道内窥镜引入泪道,泪道结石的诊疗取得了较大进步[3],近期我们在临床上应用泪道内窥镜诊治鼻泪管下段巨大阴性结石,现报告如下.1 病例患者男,56岁.主诉左眼流泪1年半余.来武警总医院眼科就诊.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流泪现象,吹风时流泪加重.

  • 泪道内窥镜下诊断泪小管多发息肉伴结石手术一例

    作者:张文俊;白芳;陶海

    患者女,84岁.主因"右眼流泪、流脓1年",于2012年5月21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右眼内眦部下方无明显诱因出现红肿、疼痛、流泪、流脓等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右眼下泪点息肉",行"右眼泪点息肉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回报:右眼下泪点息肉.

  • 泪道内窥镜下诊治泪囊异物(牙刷毛)一例

    作者:王朋;陶海;张健

    泪道异物报道较少.由于牙刷毛进入泪囊导致的泪囊异物存留更为罕见.我院收治了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患者女,年龄30岁.主诉:右眼流泪1年余,伴有黄白色分泌物3个月余,加重1个月”.于2011年2月15日收入我科.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流泪,偶伴有白色分泌物,曾在当地行泪道冲洗,诊断为“泪道阻塞”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效果不佳.3个月前患者用游离的单根牙刷毛自行模仿医生操作,从左下泪点插入,进行泪道探通时不慎将牙刷毛完全放进了泪道,后流泪症状明显加重,并伴有大量脓液,在多家医院拟取出掉入泪道的牙刷毛,均未成功,多次冲洗泪道及滴抗生素滴眼液无效,逐转我院治疗.

  • 第五代泪道内窥镜经泪小点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唐永哲;吕红玲;马海智;梁康福;刘肖霞;梁结玲

    目的 探讨第五代泪道内窥镜经泪小点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评价两种不同术式的疗效、安全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的128例(128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A组66例(66只眼)行第五代泪道内窥镜下微钻联合全泪道置管术;B组62例(62只眼)行第五代泪道内窥镜下激光联合全泪道置管术,统计分析两组的疗效、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术中鼻泪管再通率两组均为100% (128/128),术后随访有效率,A组与B组分别为90.91% (60/66),82.26% (51/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6.2±4.18) min及(27.3±5.3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中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6.36% (24/66),11.29% (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后眼睑水肿发生率分别为22.73% (15/66),17.74% (11/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 第五代泪道内窥镜经泪小点微钻或激光治疗慢性泪囊炎,不仅安全、有效,而且操作上较传统一体式泪道内窥镜更便捷,是一种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可视化微创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泪道内窥镜下双管置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徐朦;肖凡;王达;陈琳琳

    目的 探讨应用泪道内窥镜联合双管置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于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并行泪道内窥镜下双管置入术的139例(152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记录性别、年龄、病程及术后拔管时间、术后疗效,统计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数据采用秩和检验或Spearman相关检验.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139例(152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中治愈130只眼(85.5%),好转8只眼(5.3%),无效14只眼(9.2%),总有效率90.8%.所有患者均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发生.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及不同病程的患者其手术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不同拔管顺序、不同术后拔管时间的患者其手术治疗效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泪道内窥镜联合双管置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成功率较高,且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术前充分考虑患者不同年龄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术后定期随诊并严格控制拔管顺序及拔管时间,可以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

  • 经泪小点泪道内窥镜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渝侃;王智;陈炜;张明昌;陈飞

    目的 探讨经泪小点泪道内窥镜对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并评估辅助治疗方法的应用.方法 对26例(26眼)慢性泪囊炎患者于局麻下使用经泪小点泪道内窥镜进行观察并予泪道激光或微型电钻再通鼻泪管,泪道冲洗通畅后,注入0.3%妥布霉素+0.1%地塞米松眼膏.术后随访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术中鼻泪管阻塞再通率100%,术后随访治愈率80.77%.激光治疗和电钻治疗对慢性泪囊炎治愈率分别为66.67%、88.24%(P=0.302),术中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1.11%、58.82%(P=0.036).结论 经泪小点泪道内窥镜系统能在直视下对慢性泪囊炎进行针对性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 泪道内窥镜下探查并治疗33例泪道阻塞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沈贞女;李英俊;孙丽霞;吴成哲

    [背景]观察泪道内窥镜下探查并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病例报告]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泪道阻塞患者33例(45只眼),泪道内窥镜引导下给行泪道探查,并给予环钻治疗或泪道激光术后置入泪道硅胶引流管及泪道支撑管治疗,观察术后泪道通畅程度和症状改善情况.一般资料比较结果表明,33侧中女性泪道阻塞患者明显多于男性(P<0.05);泪道内窥镜下探查结果显示,鼻泪管部位阻塞多,上泪小管少,阻塞大部分表现为混合性.不同部位的阻塞占据比例及表现均不同;黏膜充血表现在泪小管与泪囊处,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例患者泪道探通均成功,阻塞处给行环钻治疗或泪道激光术后置入泪道硅胶引流管及泪道支撑管治疗,硅胶管平均留置时间为(4.33±0.46)个月,拔管时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 (42/45);拔管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7±1.1)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86.7%(39/45),与拔管当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泪道内窥镜引导下探查及治疗泪道阻塞具有准确性、有效性及微创性等特点.

  • 泪道内窥镜下环钻泪道成形联合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泽宜;蔡建毫;周元升;齐卫

    目的 探讨泪道内窥镜下环钻泪道成形联合环形硅胶管置入术治疗泪小管阻塞、泪总管阻塞、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入院治疗的单纯性泪道阻塞患者54只眼,其中泪小管阻塞12只眼,泪总管阻塞14只眼,鼻泪管阻塞28只眼.所有病例泪道冲洗无分泌物,术前先行泪道探通,鼻泪管阻塞者探通阻力小、泪小管及泪总管节段阻塞<3 mm为手术对象.泪道内窥镜下微型环钻泪道再通术,并置入泪道引流管.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泪道通畅情况.结果 2只眼鼻泪管阻塞者术后1~2个月泪囊有分泌物提前拔管,其余病例术后3个月拔管并泪道冲洗通畅.随访6个月,泪道冲洗通畅45只眼,治愈率达83.3%;好转5只眼(9.3%);无效4只眼(7.4%),其中2只眼为泪小管再阻塞,2只眼为鼻泪管阻塞者.结论选择泪道探通阻力小、阻塞节段短的泪小管阻塞、泪总管阻塞、鼻泪管阻塞患者行泪道内窥镜下环钻泪道成形联合置管术疗效好,损伤小,并发症少,成功率高.

  • 泪道内窥镜下泪道疏通联合全泪道置管治疗泪道系统多点阻塞的临床观察

    作者:吕红玲;晏世刚;唐永哲;凌萍;陶海

    目的 探讨泪道内窥镜下泪道疏通联合全泪道置管治疗泪道系统多点阻塞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46例(50只眼)鼻泪管阻塞合并上泪道阻塞(含泪小点、泪小管和泪总管阻塞)患者进行泪道内窥镜检查及治疗,并联合全泪道置管,拔管后随诊3~6月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50只眼中31只眼治愈,无溢泪, 泪道冲洗通畅;14只眼好转,轻微溢泪,泪道冲洗通而不畅;5只眼无效,仍流泪,泪道冲洗不通.总有效率90%. 结论泪道内窥镜下泪道疏通联合全泪道置管是治疗泪道系统多点阻塞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第五代泪道内镜微钻疏通联合人工鼻泪管置入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兴存;朱立强;左文渊;孟志强;刘洋;提同欣

    目的 探讨第五代泪道内窥镜下泪道疏通联合人工鼻泪管置入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61例(61眼)鼻泪管阻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泪道内窥镜下微钻疏通联合人工鼻泪管置入术治疗.结果 随访观察6个月,治愈48例(48眼),好转8例(8眼),有效率91.8%,无效5例(5眼).结论 第五代泪道内窥镜下微钻疏通联合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

  • 微型泪道内窥镜在泪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姚明君

    目的:应用微型泪道内窥镜观察泪道疾病,探讨泪道疾病的病因、好发部位,并分析内窥镜对泪道疾病的观察及其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2年12月的64例(71眼)泪道疾病患者(泪道阻塞)的基本资料,泪小管阻塞16例(16眼),泪总管阻塞27例(27眼),鼻泪管阻塞21例(28眼),应用微型泪道内窥镜进行动态观察泪道形态和结构等,并进行随访,观察诊治疗效.结果:64例(71眼)泪道阻塞患者中,治愈率达95.8%,62眼治愈,无溢泪;6眼有效,轻微溢泪;3眼无效.结论:微型泪道内窥镜对泪道疾病诊治的治愈率高,且安全性良好,可避免应用手术的治疗对其他正常组织的损伤,是一项诊治泪道疾病的先进医学技术.

  • 微创泪道再通联合置管治疗泪道阻塞

    作者:刘志平;曾敏智;邹湖涌;沙翔垠

    目的 探讨泪道内窥镜辅助下的微创泪道再通联合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上泪小管阻塞3例4眼、下泪小阻塞5例6眼,泪总管阻塞20例29眼,鼻泪管阻塞25例36眼.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泪道内窥镜辅助下的激光泪道成形联合泪道置管组(A组40只眼)、泪道内窥镜辅助下的微钻成形联合泪道置管组(B组35只眼).治疗后随访3~6个月.结果 除术中出血外,两种手术方式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未见明显区别.A组患者泪道再通总有效率达到87.50%;B组患者泪道再通总有效率达到91.43%,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泪道内窥镜辅助下的微创泪道再通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 眼科泪道内窥镜检查及手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郑珠江

    目的:探讨泪道内窥镜检查及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就诊的85例泪道阻塞患者进行泪道内窥镜检查,并对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进行泪道内窥镜引导下人工泪管植入术。在检查及手术操作中,对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专业护理操作、熟练的医疗协助及健康宣教等措施。结果85例患者中,40例不需手术治疗,45例需手术治疗,对其中同意接受手术的21例患者采取人工泪管植入术,术后治愈16例(泪溢症状消失),改善4例(泪溢症状减轻),无效1例(泪溢症状无改善)。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可有效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患者对检查治疗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

  • 230例泪道内窥镜对泪道阻塞性疾病治疗的观察

    作者:戴益长

    目的:探究泪道内窥镜对泪道阻塞性疾病治疗的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230例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采用回顾分析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10例(p>0.05),其中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治疗采用泪道内窥镜治疗法。同时以饮食卫生、心理疏导以及生活习惯等护理管理为主,做好疏导工作,减轻病患的心理负担。结果:对照组120例患者与观察组110例患者通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对比发现,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远远低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而观察组的患者相对恢复较快,疗效显著,其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泪道内窥镜对泪道阻塞性疾病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因此其研究意义深远,值得更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第五代泪道内窥镜微创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唐永哲;吕红玲;晏世刚;孔祥斌;刘小英;梁康福;梁结玲

    目的:探讨第五代泪道内窥镜微创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疗效以及安全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3-04/2014-07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20例12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第五代泪道内窥镜下微钻联合全泪道置管术)62例62眼,对照组(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58例58眼,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9%,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5.5%,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眼睑水肿发生率分别为19.4%,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第五代泪道内窥镜操作上较传统一体式泪道内窥镜更为灵活,直视病变情况下进行泪道微钻疏通鼻泪管,再联合全泪道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不仅临床疗效好,而且较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更为安全,高效,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可视化微创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泪道内窥镜联合泪小管切开治疗泪小管炎的疗效

    作者:王琳;陈琳琳

    目的:探讨泪道内窥镜联合泪小管切开治疗泪小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09/2014-10我院就诊的43例泪小管炎患者,病例组22例行泪道内窥镜联合泪小管切开,对照组21例行泪小管排石、泪小管内抗生素注射的保守治疗,随访la观察二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病例组中21例治愈,1例好转,未有无效患者,有效率100%.对照组中10例治愈,5例好转,6例无效行手术治疗,有效率71%.病例组较对照组能有效提高泪小管炎治疗的有效率,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泪道内窥镜联合泪小管切开治疗泪小管炎微创、安全、有效.

  • 泪道内窥镜在观察患者泪道黏膜及阻塞部位中的应用

    作者:金晶;项楠;刘荣;胡维琨

    目的::通过泪道内窥镜了解泪道阻塞性疾病( 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diseases,LDOD)患者泪道黏膜状态及阻塞的部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6-01/2012-06-01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244例275眼泪道阻塞患者,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泪道内窥镜直视下观察泪道阻塞部位及泪道黏膜情况。结果:患者年龄9~82(平均41.3)岁;女210例230眼(83.6%),男34例45眼(16.4%);左眼102例(41.8%),右眼111例(45.5%),双眼31例(12.7%),双眼患者选取溢泪或溢脓症状严重眼行泪道内窥镜的检查。以上244例275眼患者中,上泪小管阻塞2例2眼(0.7%),下泪小管阻塞13例13眼(4.7%),泪总管阻塞19例22眼(8%),鼻泪管阻塞164例186眼(67.6%),多部位阻塞46例52眼(18.9%)。各段泪道黏膜有黏膜充血、出血、纤维膜形成、瘢痕形成等多种表现,泪小管和泪囊以黏膜充血常见,鼻泪管以纤维膜形成常见。结论:泪道内窥镜能在直视下观察泪道阻塞部位以及泪道黏膜的情况,对泪道疾病的诊断和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2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