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胶体预充策略对体重低于5公斤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纯;冯正义;童媛媛;崔勇丽;赵明霞;胡金晓;刘凯;赵举;刘晋萍

    目的 探索在先天性心脏病(CHD)手术体外循环(CPB)中,用人工胶体完全替代人血白蛋白(HSA)作为胶体预充液对体重低于5 kg的CHD患儿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行CHD手术体重低于5 kg的患儿65例,随机分为两组:人工胶体预充(实验)组(n=33)和HSA复合人工胶体预充(对照)组(n=32).主要临床终点指标为患儿围CPB期胶体渗透压(COP).次要临床终点指标包括:围术期肝肾功能指标、术后24 h尿量和胸液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及住院天数、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等.结果 两组患儿各时间点COP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儿术前及术后24 h肝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24 h尿素氮和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肾损伤评价标准评价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住院天数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等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体重低于5 kg的CHD患儿矫治术中,用人工胶体完全替代HSA作为CPB胶体预充液未对患儿手术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 比较三种胶体液用于婴幼儿体外循环预充的临床效果

    作者:苗晓蕾;刘晋萍;崔勇丽;赵明霞;冯正义;赵举;龙村;李守军;晏馥霞;王旭;林茹;舒强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的胶体液用于体重小于15 kg的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 CPB)预充时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根据CPB管路预充胶体液种类的不同,将120例在CPB下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三组:佳乐施组、万汶组和血浆组。采用血栓弹力图( TEG)评估三组患儿麻醉诱导后及鱼精蛋白中和15 min后凝血系统的功能。记录各组术后肝肾功能、出血量、血液制品及凝血制剂的使用量、呼吸机时间、ICU停留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患儿均痊愈出院,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无二次开胸止血。万汶组及佳乐施组预充液的胶体渗透压高于血浆组( P<0.05),但转前及转后三组间无明显差异( P>0.05)。三组患儿术后凝血反应时间(R)均较术前升高,其余参数均较术前降低。血浆组术后功能性纤维蛋白原含量( FLEV)及由纤维蛋白原产生的血栓强度( MAf)均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 P<0.01),但三组间凝血因子水平( R值)、血小板功能( MAp)及终形成的血凝块强度( MA)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三组患儿术后出血量、血液制品使用量及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人工胶体万汶和佳乐施用于CPB预充时,在维持凝血、减少术后出血和输血方面与血浆预充具有同等效用,故人工胶体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可安全有效的替代血浆用于CPB管路预充。 TEG可实时有效的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的凝血功能。

  • 婴幼儿体外循环中人工胶体液代替血浆的综合评价

    作者:赵明霞;冯正义;赵举;胡金晓;崔永丽;龙村;刘晋萍;胡盛寿

    目的 探讨8 kg以上婴幼儿体外循环中人工胶体液代替血浆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90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首次矫正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应用佳乐施、万汶和血浆预充.胶体总量(预充量+转中用量)高达20ml/kg.分时点观察胶体渗透压、血红蛋白(Hb)、血小板、白蛋白、总蛋白、尿素氮(BUN)、肌酐(Cr)、超滤量、尿量、胸液量、气管插管时间及ICU停留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佳乐施组和万汶组在Hb、血小板、白蛋白、总蛋白、肾功能(BUN、Cr)、超滤量、各时点的胸液量及尿量、乳酸方面与血浆组无差异(P>0.05).佳乐施组、万汶组预充液的胶体渗透压高于血浆组(P<0.05),三组患儿转前、转中、转后与术后24 h的血浆胶体渗透压无差异(P>0.05).万汶组和佳乐施组在气管插管时间与ICU时间上稍短于血浆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8 kg以上患儿可应用万汶或佳乐施代替血浆预充,整个体外循环中胶体用量在20 ml/kg以下比较安全.

  • 体外循环实施无血浆预充策略对小儿心脏术后凝血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甜;刘晋萍;邹丽华;赵明霞;崔勇丽;冯正义;赵举

    目的 探索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中无血浆预充策略对术后凝血功能和临床预后的影响,并分析术后胸液引流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在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的患儿资料1 164例,根据年龄及预充液类型分为婴儿血浆组(n=336)、婴儿佳乐施组(n=335)、幼儿血浆组(n=225)和幼儿佳乐施组(n=268).通过血液学检查、止血药物用量、术后胸液引流量、体外循环及住院期间血制品用量等指标分别对婴儿和幼儿群体评估无血浆预充策略对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并统计分析不同预充策略组内患儿的住院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通过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术后胸液引流量的相关因素.结果 婴儿佳乐施组、幼儿佳乐施组分别与婴儿血浆组、幼儿血浆组相比,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婴儿佳乐施组与婴儿血浆组相比,术后12 h及24 h胸液引流量显著增加(p<0.05),但在体外循环及住院期间的血制品使用量显著减少(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幼儿佳乐施组在体外循环及住院期间的血制品使用量显著少于幼儿血浆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预充液类型、年龄、转机时间与婴儿术后胸液引流量显著相关.结论 对于常规择期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患儿,根据临床指南合理应用人工胶体液替代新鲜冰冻血浆用于体外循环是安全可行的.

  • 不同人工胶体对成人患者体外循环中血糖的影响

    作者:楼松;卞璐瑜;龙村;王子珩;马剑;周伯颐

    目的 评价心脏手术围术期使用不同的人工胶体进行预充及容量管理是否对体外循环期间血糖有不同的影响.方法 入选70名择期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的成人患者,随机分入两组,分别采用6%羟乙基淀粉130/0.4(组Ⅰ)和4%琥珀酰明胶(组Ⅱ)预充.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术前资料及手术信息,并于术中5个时点监测血糖.比较两组患者高血糖、高血糖发生率、血糖标准差及不同时点血糖的整体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术前检查及手术情况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高血糖[(8.3±1.7)mmol/L vs (7.9±1.5) mmol/L,P=0.236]和血糖标准差[(1.4±0.7) mmol/L vs (1.3±0.6) mmol/L,P=0.202]无明显差异.组Ⅰ患者有较多发生高血糖的趋势(62.8% vs 42.9%,P=0.094).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未检出两种不同胶体对血糖有不同的影响(P=0.349),但不同时间点的血糖明显不同(P<0.001).结论 现有证据尚不足以证实6%羟乙基淀粉130/0.4和4%琥珀酰明胶对成人患者体外循环中血糖有不同的影响.

  •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胶体溶液对人体白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作者:关兴丽

    目前临床上补充血容量常用的人工胶体为羟乙基淀粉(HES)和明胶(MFG),这两类胶体对稳定血容量和改善血流动力学的积极意义已有公认,但对人体免疫细胞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国内较少报道.

  • 人工胶体对腹部手术后应激影响的比较

    作者:马爽;丁连安

    目的:比较明胶和羟乙基淀粉对中等腹部手术病人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中等腹部外科手术患者34例,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治疗组(18例)和明胶治疗组(16例).术后连续3d内分别每日给予人工胶体500ml,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的血糖水平、血清白蛋白浓度、C-反应蛋白浓度、血白细胞计数.结果:羟乙基淀粉组术后第1日的CRP比明胶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羟乙基淀粉组术后血糖变化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分子羟乙基淀粉相对于琥珀酰明胶在减轻腹部手术后应激反应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 腹部中等以上手术术后液体治疗推荐方案

    作者:所剑;蔡秀军;李宗芳

    腹部手术后液体治疗是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环节,若液体治疗不当将会增加围手术期的死亡率[1].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美国每年由于不恰当的液体治疗导致的术后病人死亡例数为每年27万例,其中有50%以上是可以避免的.围手术期液体治疗的重要性近年来已被广泛重视.

  • 人血白蛋白与人工胶体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引流后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作者:杨君;宁琪琪;吴静;李娟;朱跃科;于红卫;孟庆华;胡中杰

    目的 评估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引流后输注白蛋白与人工胶体的疗效差别.方法 计算机检索lochrane Library(1993年-2018年2月)、PubMed(1966年-2018年2月)、Embase (1990年-2018年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年-2018年2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年-2018年2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年-2018年2月)、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库(1997年-2018年2月),同时手检相关期刊和会议论文集,纳入有关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腹水引流后输注白蛋白与人工胶体的的随机对照试验,按Jadad改良法Cochran系统评价方法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随机对照试验,共696例患者,其中人血白蛋白组299例,人工胶体组39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白蛋白组低钠血症发生率低于人工胶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04% vs 20.4%,相对危险度(RR) =0.58,95%可信区间(95%CI):0.40~0.84,P=0.004];对于并发症肾损伤、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腹腔感染、住院病死率的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02% vs7.81%,RR=0.93,95%CI:0.53 ~1.65,P=0.82;6.77% vs7.45%,RR=0.87,95%CI:0.48~1.55,P=0.63;3.91% vs3.65%,RR=0.97,95%CI:0.43~2.22,P=0.95;5.22% vs4.56%,RR=1.07,95%CI:0.52~2.18,P=0.86;12.78% vs 14.59%,RR =0.70,95%CI:0.47~1.02,P=0.06).结论 输注人血白蛋白在预防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引流后低钠血症方面有优势.

  • 人工胶体对ICU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邓莺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琥珀明胶、乳酸钠林格液对ICU术后患者MAU水平与炎性因子浓度的影响.方法:100例收入ICU患者随机分成五组(每组20例),术中分别给予羟乙基淀粉130/0.4 500 ml或1000 ml、琥珀明胶500 ml或1000 ml及乳酸钠林格液.分别测定患者术前及入ICL 6h MAU水平和血浆IL-6浓度.结果:人工胶体组的MACR变化水平均较晶体组低(P<0.05);而相同剂量羟乙基淀粉组和琥珀明胶组MACR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0;P=0.701),但前者的MACR均值较低.各组入ICU 6h时血浆IL-6的浓度较术前基础值都明显增高(P<0.05),且三种液体组间血浆IL-6的浓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羟乙基淀粉组低.结论:人工胶体MACR变化水平较晶体组低,且能有效降低血浆IL-6水平,提示其具有毛细血管堵漏作用及抗炎作用,其中羟乙基淀粉130/0.4的作用优于琥珀明胶.

  • 人工胶体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王春耀;翁利;杜斌

    人工胶体是人工合成的一系列大分子物质,具有较高的扩容效力,是危重症患者液体复苏治疗的重要选择.随着人工胶体的广泛应用,其副作用尤其是肾毒性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逐渐引起关注.液体复苏选择何种液体,则需要综合人工胶体的优势及其副作用.

  • 危重患者使用人工胶体的安全隐患

    作者:沈骁

    人工胶体作为血浆代用品,在补充循环血容量、矫正胶体渗透压方面有着与血浆相似的功能,被广泛用于危重患者的液体复苏.但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人工胶体存在影响血流动力学、损害凝血功能、组织蓄积、过敏反应以及肾毒性等多种严重的不良反应.此外,在危重患者中使用人工胶体进行液体复苏,患者的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即使是目前使用多的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商品名万汶),其为第3代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l starches,HES),安全性也令人质疑.

  • 腹部切口的选择与处理原则

    作者:彭开勤

    选择适当的切口并用正确的方法切开和关闭切口是腹部手术的重要部分,处置不当,如切口位置不当、忽视支配腹壁肌肉的运动神经、缝合方法不妥、缝合材料选择不当以及术中未能保护切口防止污染等,都可能引起切口愈合不良及由此引发的其他并发症.

  • 外科患者的液体治疗进展

    作者:吴肇汉

    在临床医学迅速发展的同时,外科基础方面也有许多不少进步.但临床医师往往对该领域甚少关注,显得观念非常滞后.其中,普遍忽视创伤后组织的微循环变化,对容量治疗的实施也很随意.在掌握输血指征以及晶、胶体的合理应用方面,都有认识不足和处理不妥的现象.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