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肾脏D5多巴胺受体表达参与了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基因敲除小鼠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于长青;石伟彬;杨剑;张晔;傅春江;何多芬;杨成明;王旭开;Amy J.Mangrum;曾春雨;Pedro A.Jose

    目的 肾脏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T1R)的保钠潴水功能部分可以解释AT1R基因敲除(AT1A-/-)小鼠血压降低的原因,然而,对于是否有AT1R以外的机制参与则研究较少.既往的研究间接提示D5多巴胺受体和AT1R之间存在相互抑制作用,因而在本实验中,将验证D5受体的因素是否参与AT1A-/-小鼠低血压的发生.方法 在比较AT1A-/-小鼠和其对照(AT1A+/+)小鼠血压、尿钠排泄、肾脏D5受体表达的基础上,利用Wistar-Kyoto(WKY)大鼠的肾近曲小管(RPT)细胞株和D5受体转染HEK293细胞为研究对象,研究AT1R和D5受体之间的交互影响,探讨AT1A-/-小鼠血压降低的原因.结果 与AT1A+/+小鼠相比,低盐饮食的状况下AT1A-/-小鼠血压较低、尿钠排泄能力增强,肾脏D5受体表达量增加.在WKY大鼠肾近曲小管的细胞上,刺激AT1R可特异地抑制D5受体的表达;反过来,刺激D5受体转染HEK293细胞的D5受体也可抑制AT1R的表达.结论 D5受体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AT1A-/-小鼠血压降低的发生机制.

  •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DNA甲基化与环境因素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影响

    作者:林杰;林谋凤;吴逸海;黄淑娜;林少炜;李煌元;曾昭楠;陈熔;张廷星;吴思英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T1R)基因DNA甲基化和环境因素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中的作用.方法 于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对福建省福清市、长乐市和南安市共8720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46例和对照351人),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试剂盒检测唾液标本AT1R基因的DNA甲基化,叉生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与Delta法分析AT1R基因甲基化水平与环境因素的联合及交互作用.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BMI)偏高(OR=1.712,95% CI 1.289~2.274)和中心性肥胖(OR=1.353,95% CI 1.003~1.825)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每周饮酒≤3次(OR=0.463,95% CI 0.245~0.876)和体育锻炼(OR=0.804,95% CI 0.686~0.943)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调整人口学与环境因素后,AT1R基因DNA甲基化水平偏低是冠心病患病的危险因素.叉生分析显示,AT1R基因DNA甲基化程度与中心性肥胖基于相加模型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U=2.105,P=0.035),归因比=57.9%,相对超额危险度=4.86.结论 AT1R基因DNA甲基化程度与中心性肥胖对冠心病具有叠加交互作用,提示冠心病是环境因素和表观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奥美沙坦与替莫普利合用对逆转左心室肥厚无协同作用

    作者:贾楠;黄秋萍;金炜;张建军;孙宝贵

    目的 比较新型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拮抗剂(ARB)奥美沙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替莫普利以及两者合用对于心室肥厚的作用.方法 6周龄雄性京都种Wistar(WKY)大鼠11只作为A组(对照组),雄性脑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4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1只):B组(SHRsp的空白组)、C组[SHRsp的奥美沙坦给药组,10 mg/(kg·d))、D组(SHRsp的替莫普利给药组,10 mg/(kg·d)、E组(SHRsp的奥美沙坦3 mg/(kg·d)+替莫普利合并给药组3 mg/(kg·d)].给药6周后,取出心脏称质量,制作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用RT-PCR法检测心肌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T1R)以及整合素β-1的表达量.结果 1)奥美沙坦和替莫普利的使用及其合用均使SHRsp的收缩压降低;2)奥美沙坦促使心室肥厚消退的作用强于替莫普利,两者合用无协同作用;3)SHRsp的AT-1R和整合素β-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WKY;4)奥美沙坦和替莫普利的使用及其合用均降低SHRsp的AT-1R和整合素β-1的表达量,奥美沙坦的作用强于替莫普利,两者合用无协同作用;5)AT-1R和整合素β-1的表达成正相关关系.结论 在降压、抑制心室肥厚、降低AT-1R和整合素β-1的表达量方面,奥美沙坦的作用强于替莫普利,两者合用无协同作用.整合素β-1的表达受抑制参与了心室肥厚的消退.整合素β-1在心肌细胞的表达可能受到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通过AT-1R的调节.

  • 高血压大鼠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PAI-1表达的作用与ERK及AT1受体的关系

    作者:周希;李法琦

    目的观察高血压大鼠的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上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1型受体(AT1R)的变化与Ang Ⅱ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调节作用的内在因果关系,探讨AngⅡ促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合成与分泌PAI-1的受体和受体后信号途径.方法将1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腹主动脉缩窄型高血压组(n=8)和假手术对照组(n=8).第6周时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浆与主动脉组织匀浆中Ang Ⅱ含量,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与主动脉孵育液中PAI-1活性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ERK和AT1R在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达.结果血浆Ang Ⅱ、血浆PAI-1、血管平滑肌细胞ERK、血管平滑肌细胞AT1R均显著增高(P均<0.05),且四者之间互为正相关(r=0.89~0.96,P<0.01~0.001),主动脉匀浆Ang Ⅱ、主动脉孵育液PAI-1、血管平滑肌细胞ERK、血管平滑肌细胞AT1R也显著增高(P均<0.05),且四者之间亦互为正相关(r=0.86~0.96, P<0.01~0.001).结论高血压时Ang Ⅱ具有诱导PAI-1合成与分泌的作用,可能与Ang Ⅱ经AT1R激活ERK,介导血管平滑肌合成及释放PAI-1有关.

  • 胰腺癌细胞系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蛋白表达的研究

    作者:江华;李兆申;许国铭;屠振兴;龚燕芳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胰腺癌细胞系SW1990、PaTu 8988s和PANC-1中AT1蛋白的表达.结果胰腺癌细胞系SW1990、PaTu 8988s和PANC-1中均有AT1蛋白的表达.结论 AT1在胰腺癌细胞生长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应用AT1拮抗剂对防治胰腺癌似乎有一定意义.

  • 脂多糖刺激下的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放射受体分析法的建立

    作者:李红鹏;邱海波;许德义;刘玲;王连;丁惠民;杨毅;周韶霞

    目的 建立一种脂多糖(LPS)刺激下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EC)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ATR1)与其配体AngⅡ结合的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RLBA).方法 体外培养的HPMEC接种于24孔培养板,当细胞达到80%~90%融合,饥饿24 h后用浓度为100 ng/ml的LPS刺激8 h,用0.025、0.05、0.1、0.2、0.4、0.8、1.6、2.0 fmol 8个不同剂量的放射性配体125I-AngⅡ(TL表示其放射性)在板孔中与ATR1结合 (存在或不存在5 μg AngⅡ),然后γ计数仪计数,测定ATR1的总结合 (TB) 与非特异性结合 (NSB),TL减去TB得游离放射配体 (F),TB减去NSB得ATR1的特异性结合 (B).由TB与TL作图得ATR1饱和曲线;由B/F与B作图得出Scatchart曲线.结果 随放射性配体125I-AngⅡ加入量的增加,NSB也相应逐渐增加,且由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得到NSB与加入125I-AngⅡ剂量呈直线关系(r2=0.9929);Scatchart作图得B/F与B也呈直线关系,其相关系数r2=0.9514.HPMEC上仅存在单一亲和力的AngⅡ受体,反应亲和力的Kd值为109 pmol/5×105细胞,从Scatchart曲线与X轴截距得到ATR1的大结合位点Bmax为29 pmol/5×105细胞;ATR1饱和曲线分为两段,前段斜率较大,随125I-AngⅡ加入量的增加TB增加明显;后端曲线较为平坦,TB随125I-AngⅡ的增加变化不明显,125I-AngⅡ在1600 pmol/5×105细胞与2000 pmol/5×105细胞之间TB的增加与NBS增加基本相当,能使ATR1饱和的125I-AngⅡ剂量为1600 pmol/5×105细胞.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RLBA方法能得到ATR1的Kd与Bmax两个基本参数,可用于LPS刺激下HPMEC的ATR1功能研究.

  • 纤维蛋白原激活剂抑制剂1 基因、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肺源性心脏病的关系

    作者:田玉峰;李慧;于维林;曲彦;冯艺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基因和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GTR1)A1166C多态性与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肺心病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40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酶切技术,检测2组人群PAI-1基因的4G/5G型多态性和AGTR1基因的多态基因型.结果 (1) 肺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检测到PAI-1基因的4G/4G、5G/5G及4G/5G 3种基因型,肺心病组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 0.15、0.28和0.57,正常对照组为0.13、0.15和0.7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2.91,P>0.05);4G、5G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4G型与非4G型构成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2) 肺心病患者中,女性和男性组PAI-1基因型构成差异无显著性(P>0.05),4G/5G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4G/4G型与非4G/4G型基因型构成差异无显著性(P>0.05);(3) 肺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AGTR1 A1166C基因型构成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AI-1基因4G/5G多态性和AGTR1基因A1166C多态性与肺心病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 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mRNA和蛋白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江华;李兆申;许国铭;屠振兴;龚燕芳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R)mRNA和蛋白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标本取自8例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癌旁组织及3例正常胰腺组织, RT-PCR方法检测人胰腺癌及正常胰腺组织中AT1R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人胰腺癌组织中蛋白的表达.结果:AT1R mRNA和蛋白在人胰腺癌组织中均有表达.RT-PCR显示AT1R mRNA在人胰腺癌组织与人正常胰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7/8)和0(0/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AT1R蛋白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5%(5/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2.5%(1/8),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SDS-PAGE蛋白电泳也证实胰腺癌组织有AT1R蛋白的存在,而在人正常胰腺组织中则未见AT1R蛋白的阳性表达.结论:AT1R在人胰腺癌的生长中具有重要作用,抑制AT1R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

  • 厄贝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樊霞;朱红卫;赵彦丽;郝巧;马梅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分为厄贝沙坦组、血管紧张素Ⅱ组和对照组.厄贝沙坦组加入终浓度为10-7 mol/L的血管紧张素Ⅱ和终浓度为10-5 mol/L的厄贝沙坦,血管紧张素Ⅱ组加入终浓度为10-7 mol/L的血管紧张素Ⅱ,对照组加入磷酸盐缓冲液.继续培养48 h收集各组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以OD520表示),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AT1R、VEGF、MMP-2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厄贝沙坦组、血管紧张素Ⅱ组、对照组OD520分别为5.51 ±1.13、7.83±1.58、4.30±0.82;血管紧张素Ⅱ组OD520高于对照组,厄贝沙坦组OD520低于血管紧张素Ⅱ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管紧张素Ⅱ组AT1R、VEGF、MMP-2蛋白表达量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厄贝沙坦组AT1R、VEGF、MMP-2蛋白表达量及mRNA表达量均低于血管紧张素Ⅱ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厄贝沙坦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后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AT1R、VEGF、MMP-2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及其拮抗剂对肾脏损伤和高糖诱导巨噬细胞的影响

    作者:江肖;吴永贵

    目的 探究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脏损伤与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T1R)的表达及巨噬细胞浸润之间的关系,以及AT1R拮抗剂氯沙坦对巨噬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 收集不同病理分期的DN患者肾穿刺样本,并收集肾癌患者的癌旁组织作为癌旁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病理分期患者肾组织中AT1R的表达以及CD68阳性巨噬细胞的浸润;从医院HIS系统调取患者信息,比较肾穿刺前服用过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的患者与未服用过ARB类药物的患者之间巨噬细胞浸润的改变.细胞实验以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高糖作为刺激因素,不同浓度的氯沙坦作为干预因素;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巨噬细胞的纯度、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以及吞噬能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以及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中炎症因子、巨噬细胞分型标记物的mRNA及蛋白表达;应用一氧化氮(NO)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的表达.结果 与癌旁对照组相比,DNⅢ型和Ⅳ型患者的肾脏中AT1R的表达有明显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DN Ⅲ型和Ⅳ型患者的肾脏中AT1R的表达上升,巨噬细胞浸润明显增加(P<0.05).此外,在相同病理分期的患者中,服用过ARB类药物的患者较未服用的患者其肾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浸润明显减少(P<0.05).细胞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使用氯沙坦干预后能显著减少巨噬细胞活化,抑制高糖诱导的巨噬细胞M1型分化.结论 AT1R在肾脏中的表达水平及巨噬细胞浸润程度与DN患者肾脏损伤程度成正相关,ARB类药物能减轻DN患者肾脏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及活化.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抗AT1和α1受体抗体与肾小球滤过率的关系

    作者:赵林双;向光大;乐岭;孙慧玲;翟振艳;朱广平;刘晔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清抗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自身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 activating antibody,AT1-AA)和抗α1肾上腺素能受体(α1-R)自身抗体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降低的相关性.方法 ①以合成的AT1受体和a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技术,检测371例DN患者(A组)、107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B组)、47例正常对照(C组)自身抗体.②肾动态显像,采用同位素99Tcm标记法测定GFR.③ELISA技术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结果 ①A组AT1和α1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1.5%和47.7%,明显高于B组(19.5%和15.9%)及C组(10.6%和8.5%),P<0.05.②A组中,GFR异常者AT1和α1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9.5%和63.1%,明显高于GFR正常者的30.5%和35.1%(P<0.01).③A组中,GFR异常组中AT1和α1受体抗体均阳性者130例,阳性率为59.9%,显著高于GFR正常组(17.5%,27/154,P<0.01).结论 DN患者GFR降低,血清抗AT1和α1受体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糖尿病肾功能不全与抗AT1和α1受体自身抗体有关.

  • 甘草次酸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新月;杨海燕;陈开澜;孙春艳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GA)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对体外培养的K562细胞体系,采用MTT,放免,免疫组织化学的测定方法.结果:K562细胞抑制率与GA浓度及用药后培养时间呈正相关性.GA作用48 h后细胞上清液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明显上升.K562细胞中检测到AngⅡ 1型受体(AT1R)及2型受体(AT2R)蛋白的表达,但GA对其表达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A可能通过抑制AngⅡ与AT1R的结合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贾永平;郭晓红;杨俊平;任洁;吕吉元

    目的 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三个关键基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方法对110例冠心痛患者和80例健康人分别进行单基因和基因连锁分析.结果 ①冠心病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DD基因型(43.6%)及D等位基因频率(60.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6.3%和44.4%,P<0.05);血管紧张素原基因TT基因型(66.4%)及T等位基因频率(78.6%)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2.5%和60.6%,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基因的AA、AC基因型频率和A、C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②联合分析三个基因多态性罹惠冠心病的相对风险,其OR为3.395,高于单基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DD型(OR为2.175)及血管紧张素原TT型(OR为2.669),低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DD型+血管紧张素原TT型(OR为6.098).结论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插人/缺失多态性及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与冠心痛有关,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1166/C多态性可能与冠心病无关联.同时具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DD型及血管紧张素原TT型者发生冠心病的相对风险显著增高.

  •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慢性移植肾肾病中的关系及意义

    作者:韩聪祥;于立新;谢庆祥;王亦斌;邓文锋;刘小友;曾京华;李川江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慢性移植肾肾病(CAN)中的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观测19例CAN患者移植肾组织中AT1R和TGF-β1的表达情况,分析AT1R同TGF-β1表达和CAN病理分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CAN移植肾组织中AT1R和TGF-β1的表达比正常肾组织明显增加(P<0.001),并随CAN病理分级呈逐渐递增的趋势;AT1R和TGF-β1两者在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843,P<0.001及r=0.836,P<0.001).结论血管紧张素Ⅱ(AT Ⅱ)通过与AT1R结合,并通过TGF-β1的介导,在CAN移植肾的纤维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厄贝沙坦调节EA.hy926细胞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炎症基因的表达水平

    作者:马聪;卢学春;范利;罗芸;杨波;高燕;刘先锋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是否调节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炎症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与厄贝沙坦(10-6 mol/L)共同孵育24 h,提取总RNA行基因表达谱分析.DAVID平台分析对照组和加药组之间疾病相关的差异基因,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验证动脉硬化相关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blotting验证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IR)和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AT2R)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基因芯片表达谱分析中,与对照组相比,共56条差异基因,其中39条基因表达水平上调,17条基因下调.疾病分类分析提示这些基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结直肠癌等疾病相关.其中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死相关的基因有8条,分别是MMP2、PTGS2、PECAM1、SELP、SELL、CYPlA1、MMRN1、HSPAlA.RT-PCR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基本相符.Westren blotting提示厄贝沙坦组ATlR表达较对照组减低,AT2R表达增加.结论 厄贝沙坦调节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这些因子能够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促炎因子表达的机制可能是AT2R的过表达.

  • 广东汉人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基因A-C 1166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刘彩琼;梁统;周克元;凌光鑫

    目的: 了解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基因3'端非翻译区(3′-UTR)A-C 1166多态性在广东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该人群患原发性高血压(EH)和冠心病(CAD)的关系.方法:用PCR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技术分析了186例广东汉族大学生、68例EH患者和72例CAD患者AT1R基因A-C 1166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该人群A-C 1166基因多态性明显不同于白人,与中国北方汉人相似.健康组中没发现CC型纯合子,疾病组中仅1例EH患者和1例CAD的患者为CC基因型.C 1166等位基因频率0.04,A 1166等位基因频率为0.96.疾病组与健康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T1R基因A-C 1166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患EH和CAD无关.

  • 脂质体RNAiMAX介导siRNA转染沉默胰岛素瘤NIT-1细胞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的实验研究

    作者:莫丽雯;卢德成;李海滨

    目的:探讨脂质体RNAiMAX能否介导小干扰RNA(siRNA)转染入胰岛素瘤NIT-1细胞并实现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的基因沉默,同时评价其细胞毒性.方法:针对AT1R,设计合成3对siRNA序列,转染NIT-1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RNAiMAX能否介导荧光分子Cy3标记的siRNA转入细胞内,以及不同siRNA浓度对转染效率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AT1R mRNA的相对表达量,计算基因沉默效率并探讨不同干扰序列及干扰时间对其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si-AT1R组、脂质体组和空白组的凋亡率.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在一定范围内,5个浓度siRNA转染时,细胞荧光强度均达90%以上,以40 nmol/L的荧光强度高;AT1R的3对序列(si-AT1R-1、si AT1R-2、si AT1R-3)转染24 h沉默效率分别为86.07%、92.20%、74.67%,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si-AT1R-2的沉默效率高,检测其24 h、48 h、72h的沉默效率,显示24 h的沉默效率高;各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脂质体RNAiMAX可以介导siRNA转入NIT-1细胞中并实现AT1R基因的沉默,40 nmol/L si-AT1R-2转染24 h可达到理想的沉默效果;此方法对细胞基本无毒性作用.

  • TSPO调控肾脏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促进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升高

    作者:蔡越;罗浩;彭晓玉

    目的 探讨线粒体转位蛋白TSPO(translocator protein,TSPO)对肾脏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及功能的影响,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14周龄雄性正常血压大鼠(Wistar-Kyoto,WKY;体质量250~280 g)4只、雄性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体质量250 ~280 g)16只,检测WKY和SHR肾脏TSPO蛋白表达水平,TSPO肾脏分布及细胞内定位.12只SHR随机分成TSPO抑制组和对照组(n=6),TSPO抑制组每日腹腔注射Ro5-4864(TSPO抑制剂)0.5 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无创鼠尾测压仪测血压;代谢笼收集24 h尿量;肾上腺动脉灌注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并检测AT1R功能及肾脏AT1R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o5-4864浓度和时间梯度处理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renal proximal tubule,RPT),检测AT1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TSPO定位于线粒体;与WKY比较,SHR肾脏皮质特别是近曲小管TSPO表达明显增加.TSPO抑制组24 h尿量[(21.7±4.5)vs.(13.5±3.5)mL/kg]及尿钠排泄率[(1.5±0.3) vs.(1.0±0.2)mmol/kg]均高于对照组(P<0.05).肾上腺动脉灌注坎地沙坦后,TSPO抑制组尿流速[(5.9±2.0)vs.(13.3±2.5)μL/min]及尿钠排泄率[(0.6 ±0.2)vs.(1.6 ±0.6)mmol/mi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SPO抑制组肾脏AT1R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RT细胞AT1R蛋白表达与Ro5-4864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结论 TSPO可能通过促进肾脏AT1R表达及功能增强,引起水钠潴留而促进SHR血压升高.

  • 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基因T573C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作者:姚晓光;李涛;李南方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R)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348名新疆哈萨克族(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3例,正常对照15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AT1R基因T573C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结果:TT、TC和CC基因型在EH组中的频率为0.6269,0.3575和0.0155,在对照组中的分别为0.5032,0.4323和0.0645,两者基因型分布存在差异(χ2=9.049,P=0.011).在EH组中T573等位基因频率为0.8057,C573等位基因频率为0.1943,对照组中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194和0.2806,T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组分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8,P=0.007 ).结论:T573等位基因可能是哈萨克族高血压发生的易感基因.携带T573T基因型和T573C基因型新疆哈萨克族可能更易患高血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