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8例上腹部多器官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胰腺功能恢复的护理观察

    作者:罗新春;豆秋江;曾丽珍;何小凤;芮丽涵;叶海丹;巫林伟

    总结了8例上腹部多器官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胰腺功能恢复的观察和护理经验.8例患者均于术后1周内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停用胰岛素,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及总胆红素等指标在术后2周达正常水平;血清C肽、胰岛素水平在1~2周达到正常范围,除1例出现胰瘘外,余均未出现移植胰腺相关并发症.做好快速微量指端血糖监测、十二指肠减压管的管理及移植胰腺并发症的观察,正确采集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是全面、准确观察上腹部多器官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胰腺功能恢复的关键.

  • 胰泌素增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测定成人正常胰腺外分泌功能

    作者:边云;方旭;刘芳;田冰;盛彧;李骁;史张;王莉

    目的 探讨胰泌素增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S-DWI )对成人正常胰腺外分泌功能的评估价值. 方法 招募20名健康志愿者,其中男性13 例,女性7 例,年龄(38 ±9)岁;BMI为(22.89 ± 2.95)kg/m2. 采用美国GE Signa Excite 3.0 T超导型MR仪行胰腺横断平扫T1WI、T2WI、DWI扫描,后经静脉注入胰泌素0.1 ml/kg,获取注射胰泌素前(0 min)及注射后1、3、5、7、9、11 min的DWI图像. 由两名放射科医师观察注射胰泌素前、后胰管的变化情况,测量胰头、体、尾部表观扩散系数( ADC)值, ADC峰值及其增加的百分比,达峰时间. 以粪弹力蛋白酶( FE-1 )含量为外分泌功能评估的参照标准.两名医师测量结果间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注射胰泌素前及注射后各时间点胰头、体、尾部ADC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FE-1含量与注射胰泌素后ADC平均峰值间的相关性采用Person相关性检验. 结果 两名医师测量的ADC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0 名志愿者注射胰泌素前的胰腺ADC值为(1.60 ±0.21) ×10 -3 mm2/s,ADC峰值为(2.70 ±0.25) ×10 -3 mm2/s,较注射前的基线值增加(72 ±25)%,平均达峰时间为(2.97 ±0.88)min,后又逐渐降至接近注射前的基线值. 注射胰泌素后0、1、3、5、7、9、11 min的胰头、体、尾部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01),但同一时间点胰头、体、尾部间的ADC 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0 名志愿者FE-1 含量为341.2~673.2 μg/g,平均(537.2 ±80.2)μg/g. FE-1 含量与注射胰泌素后 ADC 平均峰值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r=0.87, P=0 .0001 ). 结论 胰泌素增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可以反映成人正常胰腺的外分泌功能.

  • 作者:

    慢性胰腺炎在组织病理学领域,是一种已经具有详细定义的疾病,但对于临床诊断来说,绝大多数病人并无组织切片.因此对于临床病史可疑的病人,影像学检查程序及补充性胰腺功能试验成为主要的诊断方法.正确诊断慢性胰腺炎对于晚期病人十分容易,但对于早期病人则较为困难.在该疾病早期病人中,内窥镜逆行性胰管造影(ERP)、及内镜超声(EUS)均是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是否EUS优于ERP必须通过进一步研究证实.由于常规的非插管性功能试验,对于轻度及中度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诊断准确率不满意,所以胰腺外分泌功能评估仅仅是形态学评估的补充.

  • 成人胰岛大容量分离技术的改进及胰岛功能检测

    作者:宋振顺;顾克菊;张建国

    目的通过对人胰岛分离技术的改进以获得大量高活力胰岛并检测其功能,为利用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治疗1型和部分2型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方法采用改良的自动分离技术连续分离28例人胰岛,然后用连续性密度样度离心法纯化胰岛.胰岛收获量以国际标准的胰岛当量(islet equivalent,IEQ)表示.胰岛功能的测定分别为体外测定胰岛的胰岛素/DNA比率;静止葡萄糖刺激试验(SGS)及将胰岛移植至糖尿病裸小鼠的体内胰岛功能鉴定并随后进行腹腔糖耐量试验,连续测定移植鼠血糖水平及其体内C肽浓度.结果28例成人胰腺分离的胰岛收获量为5 000~1 030 000 IEQ/胰腺,平均为291 635 IEQ/胰腺,前13例平均每个胰腺收获49 123 IEQ,平均每克组织收获846 IEQ,平均纯度为87%,随着技术的改进后15例的分离结果则分别为:平均每个胰腺501813 IEQ,平均每克组织7 003 IEQ,平均纯度89%.体外胰岛素刺激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后的人胰岛有正常功能,将12次分离得到的胰岛分别移植至34只糖尿病裸鼠肾包膜下,其中29只糖尿病裸鼠于12 h内血糖恢复正常且糖耐量试验接近正常鼠,血中C肽水平亦接近正常鼠.结论采用改进的人胰岛分离方法,可以获得大量高活力的具有正常功能的胰岛,为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用于临床奠定了必要的实验基础.

  • 胰泌素增强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轻度慢性胰腺炎的价值

    作者:边云;方旭;盛彧;李骁;陆建平;邵成伟;王莉;史张;刘芳;刘日

    目的:探讨胰泌素增强DWI(S-DWI)诊断轻度慢性胰腺炎(CP)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临床诊断的CP患者65例、健康志愿者23名、风险志愿者11例,CP患者依据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CT、超声内镜结果,分为轻度CP组15例、中度CP组14例、重度CP组36例。99例受试者均行S-DWI检查,测量计算各组受试者注射胰泌素前ADC值,注射胰泌素后ADC峰值、达峰时间、注射胰泌素前后ADC值增加百分比,并测定粪便内弹力蛋白酶1(FE-1)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健康志愿者、风险志愿者、CP(轻度、中度和重度CP)组间DWI测量指标和FE-1值的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评价DWI测量指标和FE-1值的相关性,采用ROC分析DWI测量指标诊断轻度CP的效能。结果8例重度CP患者由于胰腺实质明显萎缩,无法测量其ADC值被剔除,91例受试者分为5组,分别为健康志愿者组23名、风险志愿者组11例、轻度CP组15例、中度CP组14例、重度CP组28例。健康志愿者组注射胰泌素前ADC值、注射后ADC峰值均高于其他各组,达峰时间低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度CP组未出现ADC峰值,其余各组注射前、后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轻度CP组和中度CP组达峰时间均有延迟。注射前ADC值、注射后ADC峰值和达峰时间诊断轻度CP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818、0.912和0.965。以4.67 min为达峰时间阈值,诊断轻度C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和100.0%。注射前ADC值、注射后ADC峰值、达峰时间与FE-1间具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57、0.72和-0.84,P均<0.01)。结论注射胰泌素后ADC峰值和达峰时间可以诊断轻度CP,S-DWI是一项无创、便捷、准确的诊断轻度CP的方法。

  • 慢性胰腺炎的实验室检查分析

    作者:王纯巍;张津丽;徐先荣

    目的:提高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2000年88例慢性胰腺炎患者有关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和意义.结果:84%(42/50)尿N-苯甲酰L-酪氨酰-对氨苯甲酸(N benzoyl-L-tyrosyl p-aminobenzoic acid,BT-PABA)试验阳性.73.3%(22/30)粪便苏丹Ⅲ染色阳性.83.3%(5/6)24 h粪便脂肪定量阳性.80%(8/10)粪便弹力蛋白酶试验阳性.26.5%(18/68)血淀粉酶升高.24.3%(7/29)血CA19-9升高.结论:慢性胰腺炎患者尿BT-PABA试验的阳性率较其他检查略高.对于慢性胰腺炎的诊断需要结合多种检查,综合分析,尽早诊断.

  •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诊治规范(2018,广州)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胰腺炎专委会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pancreatic exocrine insufficiency,PEI)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胰酶分泌不足或胰酶分泌不同步,而导致患者出现营养消化吸收不良等症状[1].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胰腺炎专委会牵头内科、外科、病理、影像等多学科专家,参照新循证医学证据和多部国际权威指南,对2012年版《中国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诊治规范(草案)》进行了修订,供临床诊疗参考.

  • 复方苦荞麦对糖尿病大鼠胰岛功能与形态的影响

    作者:周艳萍;张正浩

    目的 观察复方苦荞麦对糖尿病大鼠症状、血糖、胰岛功能的影响,以阐明其降糖效果及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56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余46只造模,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复方苦荞麦高剂量组、复方苦荞麦低剂量组、消渴丸组、病理对照组4组,连续治疗4周,治疗期满测空腹血糖(FBG)、血浆胰岛素(Insulin)、胰高糖素(Glucagon),并做胰腺病理形态观察.结果 复方苦荞麦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症状,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提高糖尿病大鼠血浆胰岛素水平,降低血浆胰高糖素水平,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修复损伤的β细胞,抑制α细胞异常增殖.其降糖效果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复方苦荞麦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症状,有效降糖,其机制可能是保护胰岛β细胞,促进其分泌胰岛素并抑制α细胞异常增殖及过度分泌胰高糖素.

  • 生长抑素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胰腺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翟华章;耿宏;徐进;潘奕尧

    [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生长抑素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胰腺功能及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112例行胃癌D2根治术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胃癌D2根治术,术后予以抑酸、止痛、静脉补充糖电解质等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围术期予以持续微量泵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3d、7d时血清炎性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变化情况,记录其术后胃肠功能指标(饮食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胰腺损伤(胰瘘、胰腺炎等)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途剥落4例患者,共52例有效病例入组;对照组中途剥落2例患者,共54例有效病例入组.手术后d3、d7时,两组患者各血清炎性因子(CRP、IL-6、IL-10)水平均较手术前明显提高,且对照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观察组饮食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胰瘘、胰腺炎等胰腺损伤总发生率为5.8%(3/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5%(1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2,P=0.045<0.05).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病例,观察组眩晕1例,经卧床休息后恢复正常,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 =0.972,P=0.324>0.05).[结论]围术期持续微量泵注生长抑素治疗能有效降低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胰腺损伤风险,对促进其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抑制炎症反应等具有积极意义.

  • 上腹部器官簇移植术后胰腺功能的监测

    作者:马毅;何晓顺;朱晓峰;王东平;胡红星;钱世鸥;鞠卫强;巫林伟;詹文华

    目的探讨上腹部器官簇移植术后胰腺功能的监测方法.方法分析我院5例上腹部器官簇移植成功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患者术后一般情况恢复良好,移植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未发现有排斥反应.结论围手术期通过动态监测患者血糖、C肽、血胰岛素和血尿淀粉酶、腹腔引流液淀粉酶以及十二指肠减压管引流液淀粉酶,并结合Doppler彩超检查,可以较好地了解移植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

  • 肝门阻断和再开放对兔胰腺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万铁;徐正衸;林丽娜

    目的:观察肝门阻断(HVO)及再开放(HVR)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改变.方法: 选择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5只,体重2.3-3.0kg,分别于HVO前、HVO 10、 20 min及HVR后(10、30、60、120) min不同时点取血,并在HVO前、HVO 20min、HVR后120 min3个时点取胰腺组织,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HVO时,血浆葡萄糖、胰岛素水平及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2/NO-3)含量均明显低于阻断前,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及丙二醛(MDA)浓度显著高于阻断前(P<0.05或P<0.01),并随阻断时间延长而加重;血浆淀粉酶、脂肪酶、游离脂肪酸水平则无明显差异(P>0.05);胰岛细胞的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细胞核形态、结构基本正常,而胰腺腺泡细胞变化则不明显.HVR后上述差异逐渐不明显,至120min才接近阻断前水平. 结论: 急性肝门阻断和再开放对胰腺内分泌功能有较大的影响.

  • 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IL-1β与胰岛β细胞早相分泌功能关系

    作者:冯燕;蔺萃;赵世华;王颜刚;王凤莲

    目的 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体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变化,分析其变化与胰岛β细胞早相分泌功能的关系.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6月,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门诊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56例作为糖尿病组,另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IL-1β、空腹血糖、血脂并同期进行精氨酸试验.两因素间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个变量间的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间IL-1β、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第一时相峰值倍数、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3~6.978,P<0.05),体质量指数、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1β与空腹血糖、HOMA-IR均呈正相关(r=0.327、0.204,P<0.05),与胰岛素第一时相峰值倍数、HOMA-β均呈负相关(r=-0.243、-0.392,P<0.05).校正性别、年龄、家族史、血脂、血压后,IL-1β、HbA1c、体质量指数是HOMA-β的影响因素(F=26.435,P<0.01).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IL-1β水平明显升高,与胰岛β细胞早相分泌功能呈负相关.体内IL-1β水平升高可能影响胰岛β细胞早相分泌功能.

  • 痛风病人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研究

    作者:梁翠翠;阎胜利;王飞;王娈;綦玉琴;耿超

    目的 探讨痛风病人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1年1-6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初诊痛风病人76例(单纯性痛风39例和痛风并发糖尿病前期37例)及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正常对照30例(正常组),测定空腹血尿酸(UA)、空腹血糖(FPG)、血脂、肾功能、空腹胰岛素(FINS)及左旋精氨酸兴奋后2、4、6 min胰岛素的水平,次日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测定服糖后30、60、120 min血糖、胰岛素的水平.结果 痛风组与正常组比较,体质量指数(BMI)、腰围、FPG、120 min血糖、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UA、肌酐、尿素氮、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明显升高(t=2.245~12.032,P<0.05).精氨酸刺激后胰岛素分泌正常组胰岛素分泌均在2 min达峰值,痛风组27.6%的病人在4~6 min达峰值(x2=10.337,P<0.05);痛风组分泌峰值高于正常组(t=2.538,P<0.05);痛风组胰岛素分泌曲线下面积(AUC)>正常组(t=2.806,P<0.05);正常组峰值升高倍数>痛风组(t=4.523,P<0.05).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正常组胰岛素分泌均在30~60 min达峰值,痛风组67.1%的病人在30~60 min达峰值(x2=16.86,P<0.05);痛风组分泌峰值高于正常组(t=5.521,P<0.05);痛风组胰岛素分泌AUC>正常组(t=6.179,P<0.05).单纯性痛风组17.9%病人OGTT胰岛素分泌在120 min达峰值,痛风并发糖尿病前期组48.6%病人在120 min达峰值(x2=8.860,P<0.05).BMI、腰围、UA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相关(t=2.646~4.479,P<0.05).结论 痛风病人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代偿性增高,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峰值升高倍数下降,胰岛β细胞第一和第二时相分泌均延迟,痛风并发糖尿病前期病人第二时相分泌延迟更为明显.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