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艾司洛尔预防老年患者颅脑手术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作者:马宇;罗晓华;刘健;张敏

    目的:了解艾司洛尔在老年患者颅脑手术拔管期对心率、血压的影响.方法:ASA Ⅱ~Ⅲ级颅脑手术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于术毕前10 min静注艾司洛尔或静滴硝酸甘油,观察拔管前2 min、拔管中及拔管后5 min SBP、DBP及HR.结果:艾司洛尔组SBP、DBP和HR拔管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硝酸甘油组SBP、DBP及HR拔管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药物均可预防老年患者颅脑手术拔管期心血管反应,艾司洛尔较为理想.

  • 飘浮骨瓣减压术在脑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李庆之

    本人从1999-08~2003-05共实施了170例开颅并减压的手术,其中35例是采用飘浮骨瓣减压术,占同期减压术的20.6%,手术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 4%高渗盐水和20%甘露醇在急诊颅脑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和护理

    作者:王莉;刘春梅

    目的 比较3%高渗盐水(HTS)和20%甘露醇(M)在急诊颅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 急诊硬膜外血肿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H TS和M两组(每组30例),在15 min内分别输入3%HTS和20%M.结果 两组HR、Na+、血浆渗透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组患者CVP、MAP显著降低,尿量高于HTS组(P均<0.01).结论 急诊颅脑外伤手术中,3% HTS与20%M在降颅压方面效果相当,但在循环稳定和防止电解质紊乱方面3%HTS更具有优势.

  • 颅脑术后58例引流管的护理

    作者:蒋静

    颅脑术后常用的引流管有4种,即脑室引流、创腔引流、囊腔引流及硬膜下引流.而术后引流的成功将影响整个治疗过程和疾病的预后,所以引流管的护理则是成功的关键.通过临床实践,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39例颅脑手术后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赵彬芳;吴玉燕;高小平;冯小云;姜娟;张博;张茹

    持续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1]是利用颅内压测量仪对颅内压连续监测并记录,能及时准确地反映患者颅内压的变化.我科2011-01-2011-09对39例颅脑术后患者进行持续ICP监测,现将其应用及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6例,女13例,年龄19~62(平均35)岁.颅内肿瘤9例,高血压脑出血13例,颅脑外伤17例.1.2方法本组均行开颅手术,术中将ICP监护仪的光导纤维传感器置入脑组织内或脑室内,放置传感器前对监护仪进行性能测试,使各部件工作正常,无机械性误差,并将探头及监护仪调零.保证连接准确,测压系统通畅.持续监测颅内压同时监测生命体征以了解脑灌注压水平,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处理.

    关键词: 颅内压 脑/外科学
  • 颅脑外科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

    作者:俞守艳

    颅脑外科患者多为急危重症,静脉输注给药是必需的急救选择,且通常需建立多条静脉通道及24 h连续输液,医护人员正确地给患者实施静脉输液以达到佳的治疗效果尤为重要.

  • 药物预处理在颅脑手术围术期的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甘国胜;王焱林

    对药物预处理在颅脑手术围术期的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一次性粘贴手术巾在脑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练国爱;罗琼;张叶红

    脑科手术在铺巾完毕后,洗手护士要用无菌治疗巾在托盘靠患者头部边缘制做一个存放滴水双极电凝、电刀及吸引头的布袋.布袋既不能盛水,不能防潮湿、防渗漏,又使物品集中存放易缠绕、混淆,并且在使用头皮拉钩时布袋被压造成使用不方便,而给手术带来不便.

  • 一次性手术粘贴巾在经鼻腔颅内手术中的巧用

    作者:赵秀芬;赖章丽

    一次性手术粘贴巾在手术消毒后广泛应用于皮肤隔离,可以有效的减少切口感染,但经鼻腔行颅内手术消毒后不容易粘贴无菌粘帖巾.因此,我们在此类手术中,采用了先粘贴粘帖巾,再消毒的方法,使用方便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翼点入路经侧裂池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岛叶胶质瘤

    作者:朱飚;罗小林;杨国清

    目的:总结采用翼点入路经侧裂池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岛叶胶质瘤的经验.方法:采用翼点入路和显微外科技术打开侧裂池,切除岛叶部位胶质瘤.结果:本组10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3例;无继发性神经损害或症状加重,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1个月~4年,症状继续改善或完全消失5例,无变化2例,加重1例.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经侧裂池入路可避免额颞叶皮质损伤,肿瘤切除彻底,脑组织损伤小,是岛叶肿瘤手术处理中的一种理想入路.

  • 脑原发淋巴瘤19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玉晶;刘新帆;房辉;艾斌;李晔雄;苗延浚

    目的分析脑原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情况,结合文献复习探讨疗效的改进.方法 1990年4月至2000年8月收治19例患者,中位年龄51岁,均无免疫抑制的证据.初发病灶单发者11例,多发者8例.68.4%的病变为B细胞来源,中高度恶性多见.17例手术后放射治疗,其中10例还接受化疗;2例未手术直接放射治疗,其中1例还接受化疗.结果近期疗效良好,全组生存时间9~65个月(中位2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0%、30.4%和8.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对生存率有显著影响,病灶个数、放射治疗剂量、加用化疗对生存均无显著影响.4例疗后有无复发不详,13例患者疗后出现病变复发,复发灶均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其中7例初发病灶未控或复发,6例诊为癌性室管膜炎.神经毒性为主要的治疗并发症.结论脑原发淋巴瘤发病率近年明显上升,疗效不理想,60岁以上的患者预后不良.增加放射治疗剂量并不能改善肿瘤控制,综合治疗的进展有望改进疗效.

  •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颅内手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夏舒萌;张德琛;郑戈;陈立芳;徐佳

    目的 依据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药理特性用于颅内手术麻醉,评价其在颅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需颅内手术的30名病人,随机分为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组(PR)和异丙酚+1%普鲁卡因静脉麻醉组(PP),每组15例.PR组麻醉诱导为静脉注射力月西、仙林、瑞芬太尼、异丙酚,麻醉维持为静脉滴注异丙酚2~4 mg/(kg·h)和瑞芬太尼2~4 μg/(kg·h);PP组麻醉诱导为静脉注射力月西、仙林、芬太尼、异丙酚,麻醉维持为静脉滴注异丙酚2~4 mg/(kg·h)和1%普鲁卡因.记录平静、入室、插管、术中、术毕时的血压、心率和SpO2以及麻醉苏醒时间.结果 PR组MAP与入室比插管时P<0.05,术中P<0.01,HR与人室比无明显变化P>0.05;PP组MAP与入室比插管时P<0.001,术中P<0.01,HR与入室比术毕P<0.01.PR与PP比MAP插管时P<0.01,HR术中和术毕P<0.05,术毕麻醉苏醒时间PR组短于PP组.结论 PR组在颅内手术麻醉诱导、维持、术毕拔管期间血液动力学稳定,麻醉深浅可控性好,且苏醒平稳迅速,更适合颅脑外科手术的麻醉要求.

  • 直接皮质电刺激在脑功能区手术中对脑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天栋;白红民;蒋晓星;高寒;李建亭;王国良;王伟民

    目的:探讨脑重要功能区手术中应用直接皮质电刺激联合皮质体感诱发电位定位脑功能区的方法及意义.方法:16例脑重要功能区病变的患者在唤醒麻醉下进行显微外科手术,利用皮质诱发电位及皮质直接电刺激定位感觉区、运动区及语言区,在保护脑功能区功能不受损的前提下,大限度的手术切除病变.结果:12例位于运动感觉区的患者利用体感诱发电位及皮质电刺激确定出运动感觉区,其中6例利用体感诱发电位总位相倒置确定出中央沟,记录到明显的P20-N25倒置波形,波幅大及波形分化佳,经直接皮质电刺激确认为运动区.4例病变位于左侧额颞叶的患者通过皮质直接电刺激确定出语言区.术后无一例出现长期的功能障碍加重,并且术后功能均较术前明显好转.皮质电刺激未出现特殊并发症.结论:术中体感诱发电位及直接皮质电刺激可准确实时确定脑功能区,可大限度的保护患者功能,大限度的切除病变.

  • 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对颅脑手术患者颅内压的影响

    作者:李云芳;顾尔伟;张健;张野;方能新

    目的比较异丙酚和咪唑安定麻醉在脑肿瘤患者的手术中对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开颅手术的脑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异丙酚组(Ⅰ组,n=10)和对照组咪唑安定组(Ⅱ组,n=10),两组患者均取左侧卧位选择L3~4间隙穿刺,监测颅内压(ICP);并监测记录IC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在麻醉前,麻醉诱导后2、4 min,插管后2、4、6、8、10 min,切皮及钻颅等时点的数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之间在诱导后2 min时ICP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时点的IC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之间SBP、DB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组诱导后4 min SBP和DBP与基础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ICP与基础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组诱导后4 min和插管后6 min的SBP、DBP与基础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ICP与基础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酚和咪唑安定用于脑肿瘤患者的麻醉,都能维持稳定的颅内压 ,但咪唑安定对血压的影响较异丙酚大,因此异丙酚更安全有利.

  • 舒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在颅脑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赵诚;田志海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在颅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ASAⅠ~Ⅲ级在全麻下行颅脑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麻醉诱导静注咪唑安定、维库溴铵、依托咪酯、舒芬太尼或芬太尼,麻醉维持采用持续泵注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吸入七氟醚维持.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入手术室时、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 min、插管后10 min和拔管各个时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恢复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期间的躁动情况.[结果]与基础值比较,两组在诱导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下降;插管后1 min和拔管时芬太尼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升高.麻醉恢复情况舒芬太尼组优于芬太尼组.[结论]舒芬太尼相对于芬太尼组用于颅脑手术中全身麻醉更具优势,具有麻醉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完全、躁动发生率低等优点.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在颅脑外科麻醉中更安全,实用,高效.

  • 小儿颅脑手术的麻醉管理

    作者:张幸萱;金泉英

    目的 总结105例小儿颅脑手术的麻醉经验,探讨术中颅内压控制的要点.方法 选择ASAⅢ~Ⅳ级的颅脑手术患儿105例,其中先天性脑积水77例,颅脑外伤28例.年龄1个月~13岁,平均年龄4.01±3.94岁,体重3.5~57kg(16.30±10.64kg).均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71±32 min(26~215 min),7例出现苏醒延迟,4例术后无自主呼吸,1例气管插管困难,1例术中体温不升.结论 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合理的输血输液,控制好麻醉深度和颅内压,维持循环系统功能的稳定,是小儿颅脑手术中麻醉管理的关键.

    关键词: 脑/外科学 麻醉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七氟醚麻醉在颅内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叶治;阳红卫;郭曲练;王锷;王月玲;白念岳

    目的 比较TCI微泵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以及瑞芬太尼/七氟醚静吸麻醉对颅内肿瘤切除术后苏醒时间、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用10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颅内肿瘤摘除术的患者,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组(RP组,n=50)和瑞芬太尼/七氟醚组(RS组,n=50).2组均用TCI微泵靶控榆注瑞芬太尼;RP组靶控输注异丙酚而RS组吸入七氟醚.观察并记录不同时段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术后麻醉恢复的时间,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术中均能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BIS值=55±5),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2组患者在围苏醒期恢复时间,RP组均短于RS组;麻醉恢复期R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RS组.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颅内手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拔管条件优,并发症少.

  • 不同赋形剂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颅脑术中唤醒麻醉的比较研究

    作者:杨普春;洪潮为;陈燕銮;程明华;刘元生

    目的 探讨不同赋形剂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脑功能区病变手术唤醒实验中的临床应用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行开颅术中唤醒试验手术60例,年龄24~62岁,体重指数19~ 24 kg/m2,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30):丙泊酚中、长链甘油三酯注射液(MCT/LCT)为M组;丙泊酚长链甘油三酯(LCT)为L组.术前对患者进行唤醒训练.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 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 mg/kg,M组和L组分别静脉推注不同赋形剂丙泊酚1.5~2.5 mg/kg,插入喉罩后行机械通气.术中靶控瑞芬太尼和不同赋形剂异丙酚维持麻醉,BIS维持在40 ~ 60.进行唤醒时,停止泵入丙泊酚,调整瑞芬太尼泵速使其血药浓度为1.2 μg/L直至患者配合指令完成唤醒试验.记录患者唤醒时间和能够配合指令时间;观察患者唤醒时有无痛苦、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记录2组分别调整用药后15 min(T1)、唤醒时(T2)、唤醒后15 min(T3)和唤醒结束时(T4)的MAP、HR、PETCO2.结果 与L组比较,M组痛苦、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率明显降低(P<0.05);T2、T3、T4时L组MAP、HR明显高于M组(P<0.05);两组唤醒时间和能够配合指令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长链脂肪乳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脑功能区病变手术中唤醒质量高,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是安全有效的临床应用.

  • 术中应用电热毯保温对颅脑手术患者复苏期的影响

    作者:何惠燕;林岩;谭淑芳

    目的:观察术中应用电热毯保温对颅脑手术患者术后复苏期的影响.方法:40例颅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患者于术中应用电热毯保温,对照组术中则未用电热毯,比较两组的术中体温及术后复苏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体温维持在(36.3±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2±1.1)℃;实验组的术后苏醒时间为(23.1±4.7)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3±6.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结论:术中应用电热毯保温可防止颅脑手术患者的体温降低和热量丢失,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复苏.

  • 重症脑外科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蓉;马俊;王熠;黄梦婷;谢晓娟

    目的 探讨重症脑外科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荣昌区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46例重症脑外科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术后未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45例重症脑外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查阅和测量患者术前1 d,术后第1、3天,术后第1、2周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观察术前1 d、术后第1、2周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并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第1、3天,术后第1、2周4个时间点,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周前清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清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是一种无创性、简单、易行的营养支持方式,术后尽早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