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神经精神性狼疮并发低钠血症一例

    作者:范文娟;张旭升;刘永杰

    患者男,49岁。因“反复皮疹13年,言语不清10余天,发热5 d”于2014年11月8日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现病史:患者1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部红色皮疹,日晒后加重,无发热、口腔溃疡、脱发、口干、眼干,无关节肿痛及雷诺现象,未曾正规诊治。近2年来患者面部皮疹逐渐加重,逐渐累及颈部及四肢皮肤暴露部位,伴脱发、左踝关节肿痛。于2014年6月就诊于山东省立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抗核抗体1:1000阳性、抗双链DNA抗体阳性,补体低,肺CT示左肺炎症、左胸腔积液、双肺纤维化”,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继发肺间质纤维化”。间断口服泼尼松、硫酸羟氯喹、抗感染等药物治疗。出院后患者不规律服用泼尼松,未定期门诊复查。入院10余天前患者出现言语不利伴流涎,口角向左侧歪斜,伴头痛,无头晕,无肢体活动不灵,无意识不清及四肢抽搐,在当地诊所测血压正常,静滴改善循环药物治疗后,未见好转。后于入院前5天出现发热,体温高为38.0℃,伴咳嗽,咳少量白痰,伴纳差、无恶心、呕吐,院外行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症状无改善。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可,体温38.9℃,血压120/70 mmHg,双肺呼吸音粗糙,肺底可闻及干爆裂音,病理征阴性。血常规:白细胞:5×109个/L,红细胞:3.88×1012个/L,血红蛋白:95 g/L,血小板:278×109个/L,中性细胞比率:74.2%;血沉:56 mm/h,钠:128 mmol/L,C反应蛋白:32.9 mg/L,降钙素原:0.104 ng/ml,补体正常,抗双链DNA抗体299.84 IU/ml,肝肾功、血糖血脂基本正常,肺HRCT:双肺纤维化、双肺炎症、双侧胸膜增厚、纵隔内略肿大淋巴结。颅脑MRI:右额顶叶、左岛叶急性脑梗死表现。脑脊液常规:白细胞:15~18个/HP ,潘氏试验:+,计数:0.75×109个/L,单个核:1%,脑脊液蛋白:2.06 g/L。涂片墨汁染色未找到新型隐球菌。脑脊液培养无细菌生长,脑脊液未找到抗酸杆菌。治疗上给予头孢米诺钠注射液2 g抗感染治疗,2次/d,甲强龙0.5 g冲击治疗3 d,后调整为强的松20 mg(3次/d)和硫酸羟氯喹片0.2 mg(2次/d)治疗原发病。同时辅以保护脑组织、抗血小板聚集及保护胃黏膜、补钙预防骨质疏松等对症治疗。经治疗后患者体温较前下降,头痛明显改善,意识清、精神差,饮食可。2014年11月15日复查血沉41 mm/h,C反应蛋白3.2 mg/L,降钙素原0.074 ng/ml,血培养阴性,痰培养阴性。补体正常,抗双链DNA抗体121.32 IU/ml,离子分析:K+:2.80 mmol/L,Na+:132 mmol/L。2014年11月19日凌晨5点左右患者突然出现恶心、呕吐1次,呕吐胃内容物,之后患者逐渐出现呼之不应、意识不清、小便失禁,无四肢抽搐,血压130/90 mmHg,血糖6.8 mmol/L,离子分析示K+:2.90 mmol/L,Na+:115 mmol/L,Cl-:79 mmol/L,Ca2+:1.94 mmol/L。考虑低渗性脑病,持续补钠治疗,后复查化验:K+:3.30 mmol/L,Na+:131 mmol/L,Cl-:94 mmol/L,但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建议复查颅脑MRI检查,家属因经费原因拒绝并自动出院。

  •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三例

    作者:史晓敏;王美玲;冯珍如

    患者1,女,22岁,主因“停经36+1周,发现胎儿偏小1 d”于2011年6月23日入院。患者6年前出现面部红斑、脱发、膝关节痛,查WBC 3.25×109/L,尿蛋白(+),抗dsDNA抗体1∶10(+),补体C30.46 g/L,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经硫酸羟氯喹片200 mg bid和醋酸泼尼松片40 mg qd渐减量口服1年后,面部红斑消退,膝关节痛缓解,复查WBC 5.21×109/L,尿蛋白(-),抗dsDNA抗体(-),补体C30.76 g/L。患者5年来坚持服用硫酸羟氯喹片200 mg bid,醋酸泼尼松片10 mg qd,病情平稳。怀孕后监测WBC (3.65~4.66)×109/L,尿蛋白(-),抗dsDNA抗体(-),补体C30.96 g/L。孕36周超声示“宫内活胎,头位,脐带绕颈2周”收入院。入院后查抗dsDNA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IIF)],114 IU/ml[酶联免疫吸附法(EIA)],补体C31.09 g/L,补体C40.32 g/L。入院1周后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娩一男婴,Apgar评分1 min和5 min均为10分,术毕安返。术后患者神清,未诉不适,查抗dsDNA抗体(-)( IIF),<100 IU/ml( EIA),补体C31.12 g/L,补体C40.43 g/L。于7月5日出院。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未诉不适,查抗 dsDNA 抗体(-)(IIF),<100 IU/ml(EIA),补体C31.05 g/L。

  • 硫酸羟氯喹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崔玲

    目的:分析硫酸羟氯喹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2型糖尿病(T2DM)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RA&T2DM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法将其分2组,对照组(n=50)采用甲氨蝶呤联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n=50)在此基础上加硫酸羟氯喹,连续治疗12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DAS28评分和HbA1c等指标状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类风湿关节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硫酸羟氯喹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改善关节炎症,值得推广。

  • 关于硫酸羟氯喹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2型糖尿病 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李霞

    目的 分析研究硫酸羟氯喹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8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给予对照组患者甲氨蝶呤联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硫酸羟氯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92%﹙47/49﹚;对照组为79.59%﹙39/4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DAS28 RA活动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羟氯喹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有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其可以改善患者的关节炎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效果及不良反应率分析

    作者:吴丹丹;付旭辉;臧馥兰

    目的 探究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效果及不良反应率.方法 选取92例在我院门诊接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治疗时间的先后,分为常规组(46例)与干预组(46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给予干预组患者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硫酸羟氮喹治疗,对比两组症状积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心理状态.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症状积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4.78%)明显高于常规组(60.87%),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1 7%)与常规组(8.7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硫酸羟氯喹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进行治疗,改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治疗效果.

  • 硫酸羟氯喹及免疫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预防胎儿房室传导阻滞二例

    作者:李嘉欣;张卓莉

    例1患者女,31岁,因“发现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 (anti-Sj?gren's syndrome antigen A,SSA)抗体阳性3年,停经16周+4”于2013年7月18日入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既往史: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2010年8月第一次妊娠,孕22周时行胎儿超声心动图发现胎儿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结构无畸形,孕25周时于外院引产。引产后患者自觉眼干,双手近端指间关节间断疼痛,外院查自身抗体发现抗核抗体(颗粒型)1︰160,抗SSA抗体(+++),抗 Ro-52抗体(+++),抗干燥综合征抗原 B(anti-Sj?gren's syndrome antigen B,SSB)抗体(+),免疫球蛋白G水平17.9 g/L,余检查正常,考虑干燥综合征可能性大,予硫酸羟氯喹200~400 mg/d治疗,自觉眼干、关节痛等症状缓解,外院多次复查抗SSA抗体(+),余抗体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正常。患者2012年再次妊娠为生化妊娠。2013年4月18日患者发现再次妊娠(此次),复查抗核抗体(颗粒型)1︰320,抗SSA抗体(+),余自身抗体均正常,外院考虑妊娠后存在疾病活动可能,加用强的松7.5~10 mg/d,继续硫酸羟氯喹400 mg/d口服。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本院。入院后诊断为结缔组织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可能性大,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低减,宫内孕16周+4,孕3产0。考虑患者既往胎儿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中期引产病史,此次妊娠为预防再次发生胎儿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于孕16、20和24周时分别给予免疫球蛋白50 g(1 g/kg)及地塞米松4 mg静脉滴注,继续口服硫酸羟氯喹400 mg/d治疗。患者分别于孕19、23、28和32周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未提示胎儿心律失常及畸形,胎心率波动在140~150次/min,患者无其他系统受累,无高球蛋白血症表现,将强的松减量为隔日10 mg维持治疗。患者在孕40周时,经阴道分娩一健康男婴,出生体重3700 g,新生儿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心率149次/min,无皮疹、肝及血液系统异常、畸形等表现,但未检查自身抗体。分娩后患者失访。

  • 1例硫酸羟氯喹致老年女性面部红肿的不良反应报道

    作者:王雪;王曼;姚丽艳;叶振

    目的:报道1例63岁女性患者因干燥综合征服用硫酸羟氯喹致面部红肿的不良反应.方法:结合患者临床诊治过程及相关文献报道,对该病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案进行讨论.结果:该患者面部红肿是由硫酸羟氯喹所致.停用硫酸羟氯喹后面部红肿症状消失.结论:患者用药期间,一旦出现皮肤红肿症状,可以考虑硫酸羟氯喹引起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监测患者的体温和血流动力学状态,及时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失衡及营养支持,必要时进行脱敏治疗,如低中效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口服抗组胺剂.同时,谨慎与其他可能导致皮肤样症状的药物合用.

  • 治疗药物监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作者:谢文慧;张卓莉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因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出现多种自身抗体、进而引起全身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病.硫酸羟氯喹和免疫抑制药(霉酚酸酯、钙调磷酸酶抑制药)在SLE患者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对目前关于SLE患者中的治疗药物监测(TDM)研究(羟氯喹、霉酚酸酯、钙调磷酸酶抑制药)进行了综述.

  •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羟氯喹片的含量

    作者:王玉;秦斌;张廷兰

    目的:建立硫酸羟氯喹片含量测定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以ODS为固定相,0.05mol*L-1磷酸二氢钾(含1.5%三乙胺)-0.005 mol*L-1庚烷磺酸钠甲醇溶液(1∶1.2,混合后用磷酸调节pH值为7.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UV检测波长343nm.结果:硫酸羟氯喹在8.0×10-2~5.6×10-1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99.44%(n=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专属,结果准确可靠.

  • 硫酸羟氯喹片致神经精神症状1例

    作者:潘祺琦;罗璨

    病例:患儿,女,14岁4个月,40 kg。因“反复发热、面部皮疹、神志异常5天”入院。患儿3年前于我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给予甲泼尼龙和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后缓解。1年前于我院诊断为“狼疮性肾炎(Ⅲ级)”,一直口服泼尼松片和吗替麦考酚酯片治疗。近半年来患儿服用药物欠规律,20余日前出现发热(高39℃)伴有面部皮疹,无头痛、呕吐,神经系统查体阴性,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复发”。给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后缓解,5日前开始口服硫酸羟氯喹片(Sanofi-Synthelabo Ltd.,U.K.,批号:不详)0.2 g,每日2次和泼尼松片40 mg,每日1次治疗。患儿家长诉患儿服用硫酸羟氯喹片后易兴奋,睡眠差及食欲减退。入院当日患儿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妄想,伴有手足舞动、伤人。脑膜刺激征阴性。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患儿无神经系统疾病史,无精神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其父亲身体健康;母亲、姨妈曾患有精神分裂症,现已治愈;有一姐,16岁,身体健康。入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7.1×109·L-1,中性粒细胞比例75.4%,血红蛋白116 g·L-1,血小板计数321×109·L-1;尿常规:尿蛋白(+++),尿白细胞(++),红细胞(++);肝肾功:谷丙转氨酶15 U·L-1,谷草转氨酶43 U·L-1,血肌酐62μmol·L-1。入院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狼疮性脑病。入院后停用该药,2日后患儿仍神志不清、胡言乱语。请精神科医生会诊,给予口服奥氮平片7.5 mg,每日1次对症治疗。治疗2周后,患儿兴奋、失眠、食欲等已好转,仍有自言自语,予以出院继续口服奥氮平片治疗。40日后复诊时,患儿精神症状已正常。

  • 硫酸羟氯喹的不良反应临床调查分析

    作者:白云静;姜德训;申洪波;安娜

    目的 探讨硫酸羟氯喹(HCQ)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观察2005年11月至2009年11月204例使用HCQ治疗的风湿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类型、主要临床表现和转归等.结果 本组28例(13.73%)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眼部反应11例(39.29%),神经系统反应5例(17.86%),消化系统反应5例(17.86%),变态反应3例(10.71%),心血管反应2例(7.14%),白细胞减少2例(7.14%).停药或减少剂量后症状可改善.结论 HCQ治疗风湿病的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较轻.

  • 硫酸羟氯喹治疗风湿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胡壮彬

    目的:评价硫酸羟氯喹治疗风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2年7月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收治的风湿病患者(主要为RA和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n=60)。对照组采用柳氮磺砒啶与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硫酸羟氯喹治疗,对比治疗前后2组临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综合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疼痛程度以及CRP几项指标均改善更显著;观察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仅为76.7%;2组不良情况出现率均为3.3%;综合疗效对比显示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硫酸羟氯喹应用于风湿病的治疗的过程中,疗效确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适合在临床推广。

  • 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硫酸羟氯喹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田静;高洁生;吴轰;李芬;谢希

    目的 比较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硫酸羟氯喹三联治疗与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二联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4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三联治疗组23例,接受甲氨蝶呤(10.0 mg/周)、柳氮磺吡啶(1.0 g每日2次)、硫酸羟氯喹(0.1 g每日2次)治疗;二联治疗组25例,接受甲氨蝶呤(10.0 mg/周)、柳氮磺吡啶(1.0 g每日2次)治疗.观察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按美国风湿病协会(ACR)类风湿关节炎缓解标准,治疗1年后三联治疗组ACR是20%改善率为70%,而二联治疗组仅为39%(P=0.04);两组ACR50%改善率分别为55%和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硫酸羟氯喹三联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优于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二联治疗,且耐受性好.

  •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23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铁山;方凯

    目的 探讨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的临床和病理表现,治疗经验及预后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3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特点以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 皮损好发于面部,躯干;皮损主要表现为红斑,鳞屑性皮疹;典型的病理表现为表皮萎缩,基底层液化变性,真皮血管和附属器周围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实验室检查以抗SSA抗体和ANA阳性为主要表现;治疗以羟氯喹,单用或合用激素治疗;大多数患者对治疗反应较好,部分患者出现反复.结论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羟氯喹和糖皮质激素是治疗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的主要药物.

  • 硫酸羟氯喹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

    作者:段云涛

    目的 观察硫酸羟氯喹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6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硫酸羟氯喹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vs.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羟氯喹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 硫酸羟氯喹治疗风湿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王长贵;陈仁利

    目的 探究分析治疗风湿病采用硫酸羟氯喹的临床价值.方法 择取我院2017年1—9月收治的风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双色球随机模式,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以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3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羟氯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疼痛程度及炎症情况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风湿病采用硫酸羟氯喹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症状及炎症情况缓解.

  • 硫酸羟氯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林永鸿

    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硫酸羟氯喹治疗的临床效果与特点。方法研究对象是2013年5月~2014年7月期间从我院接收并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100例,并进行回顾性试验研究,分为对照和研究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的是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在甲氨蝶呤治疗基础上加用硫酸羟氯喹治疗。结果通过不同方法治疗后12个月,研究组患者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ESR与CRP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效果显著(P<0.05)。结论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加用硫酸羟氯喹治疗,效果较好。

  • 22例狼疮性脂膜炎临床和病理分析

    作者:王涛;李鑫;刘跃华;郑和义;孙秋宁;晋红中;马东来;渠涛;方凯

    目的 探讨狼疮性脂膜炎的临床和病理表现、治疗经验及预后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22例狼疮性脂膜炎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特点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 皮损好发于头面部、上肢及臀部,常表现为皮肤萎缩、红斑、皮下结节、浸润性红斑及皮肤破溃.病理的典型改变为皮下脂肪层出现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小叶性脂膜炎,也可同时出现脂肪小叶间隔性脂膜炎.治疗以硫酸羟氯喹单用或合用激素为主,大多数患者对治疗反应较好,部分患者出现反复.结论 狼疮性脂膜炎较少见,其典型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是其诊断的要点,硫酸羟氯喹及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 沙利度胺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难治性皮疹

    作者:邱林;胖红雯;石哲群;燕丽君;吴萍;陈南芳;沈春瑾

    皮肤损害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有55%~85%的SLE患者出现皮肤损害[1],给患者造成巨大精神负担.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糖皮质激素(GC)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而部分患者经上述治疗效果不明显.2009年3月-2011年7月,笔者对难治性皮疹患者采取沙利度胺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自拟金菊清润胶囊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水艳;郭刚;梁静;李惠云;张海顺;朱秀惠;武占成;张韶英

    目的 观察自拟金菊清润胶囊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中药自拟金菊清润胶囊组)与对照组(硫酸羟氯喹组)各30例予以相应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唾液流量、泪流量、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86.2% vs 57.1%,89.6% vs 46.4%,P<0.05,P<0.01);单症状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唾液流率、泪流率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6 mm/5 min±1.4 mm/5 min vs 2.8 mm/5 min±1.5 mm/5 min,2.9 g/5 min±2.4 g/5 min vs 1.2 g/5 min±0.3 g/5 min,P均<0.05),2组间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自拟金菊清润胶囊能有效改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缩短临床起效时间,改善唾液流率及泪流率.

81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