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磁酶免方法检测甲状腺激素及临床应用

    作者:宫尚鸿

    1磁酶免方法简介该方法是磁性微珠(红细胞直径大小)分离技术和酶联免疫技术综合而成的定量测定系统.磁性微珠连接的单克隆抗体(免疫磁珠)与相应的标本抗原结合后,在磁铁磁力的作用下,特异性结合的抗原与其它物质分离,再通过酶联免疫显色反应测定抗原含量,从而克服了放免和普通96孔酶联免疫测定方法的缺点,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 宝石CT能谱成像血基图与Hb、总蛋白的相关性

    作者:吴兴旺;刘斌;王乐;王洁;王万勤;周勇;李小虎;张帅;陈恳;沈云

    目的 初步探讨能谱CT物质分离技术中血(碘)基图成像与血液中血红蛋白、总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65例患者的胸部宝石CT能谱成像(GSI)的平扫图像,将原始数据经0.63 mm重建后传至AW 4.4工作站.在CT检查前24 h以内进行实验室检查,测定患者血红蛋白和总蛋白的含量.在GSI view模式下,选择血-碘、血-水组成基物质对代表血液的X值衰减,分别测定两种血基图中ROI内血液的含量,运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其测定的结果与实验室测得的血红蛋白及总蛋白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血基图中测定的血-碘、血-水两种基物质对的血液含量均值分别为1042.56 mg/ml和1574.24mg/ml,前者与实验室测得的血红蛋白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r=0.57,P<0.001),与实验室测得的总蛋白之间无相关性(r=0.03,P=0.81);后者与实验室测得的血红蛋白、总蛋白含量均无明显相关(r=0.08、0.51,P=0.03、0.81).结论 可以选择血-碘组成基物质对来代表血液的X线衰减.

  • 能谱CT碘基物质分离技术定量评价肺灌注

    作者:周汝明;何磊;张淑倩;孙吉林;王曼

    目的 探讨能谱CT碘基物质成像定量分析肺血流灌注分布的价值.方法 对10例可疑肺栓塞患者行能谱CT模式(GSI)肺动脉CTA,由腹侧向背侧重建5个冠状位碘基物质图像,分别为P3、P6、P9、P12及P15,测量其左、右肺上、中、下肺野ROI碘含量值,统计分析左、右肺及腹背、头足方向上碘含量的差异.结果 P3~P15图像上,ROI碘含量由腹侧向背侧递增,分别为(1.24±0.43)mg/ml、(1.52±0.42) mg/ml、(1.68±0.46)mg/ml、(1.81±0.44) mg/ml和(1.94±0.52)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回归系数(r)为0.0436,平均变化率为(3.47±1.77) %/cm.头足方向上,肺上、中、下野碘含量分别为(1.66±0.43) mg/ml、(1.71±0.50)mg/ml及(1.55±0.60)mg/ml,下肺野碘含量低于上、中肺野(P均<0.001).左肺[(1.65±0.53) mg/ml]与右肺[(1.62±0.50) mg/ml]碘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能谱CT碘基图像能够显示肺灌注沿重力方向的梯度变化,可作为评价肺血流灌注状态的新方法.

  • 双能能谱CT定量检测尘肺SiO2

    作者:陈步东;贺文;李剑颖;孔令;付甲子

    目的 应用双能能谱CT定量分析煤工尘肺病肺标本肺实质和肺结节的SiO2沉积量.方法 对6个肺标本行双能能谱CT扫描,病理证实其中1个无尘肺病,1个为Ⅰ期尘肺病,1个Ⅱ期尘肺病,3个为Ⅲ期尘肺病.能谱CT扫描图像以SiO2和水为基物质对获得物质分离图像,在SiO2基图像上进行肺标本的SiO2定量.分别测量肺实质和肺结节内的SiO2沉积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个尘肺病肺标本共检出非钙化结节68个,测量肺实质和肺结节内沉积SiO2的ROI平均分别为211.96 mm2 (207.17~215.46 mm2)和5.74 mm2 (3.81~7.73 mm2).肺实质内的SiO2沉积量为11.43 mg/ml(- 12.07~25.87 mg/ml),肺结节内SiO2的沉积量为110.16 mg/ml(38.52~168.32 mg/ml).肺实质和肺结节内SiO2的沉积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另1个无尘肺病肺标本的肺实质SiO2沉积量为-8.65 mg/ml(-23.31~24.62 mg/ml),尘肺病肺标本与无尘肺病肺标本肺实质内SiO2沉积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应用双能能谱CT获得的物质分离图像可以定量肺实质和肺结节内的SiO2含量.双能能谱CT有可能为诊断和鉴别诊断尘肺病提供一种定量工具.

  • 宝石能谱CT的成像原理及临床应用

    作者:叶伦;叶奕兰;冉艮龙;熊巧;李敏;方宏洋

    螺旋CT及多层螺旋CT的出现是20世纪90年代CT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发展的方向主要体现在成像速度上进步。直至2005年西门子公司推出的具有双能量减影功能的双源CT,使得CT的发展方向逐步转入到多参数、功能成像。而2009年GE公司推出的宝石能谱CT(Discovery CT750 HD),采用宝石作为全新一代探测器,利用单一球管进行瞬时(<0.5 ms时间能量分辨率)实现高低双能(80 kVp和140 kVp)切换,产生双能数据,实现数据空间能谱解析,同时提供物质密度图像、单能量图像,实现物质分离。

  • 电泳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康熙雄;耿会娟;王雅杰

    电泳是一种带电分子在电场中向着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利用电泳现象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称电泳技术.早在1809年俄国物理学家Rcoss就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泳实验.1937年,Tiselius教授利用界面电泳将血清蛋白成功地分离成5种成分,开创了电泳技术的新纪元.20世纪60~70年代,当滤纸、聚丙烯酰胺凝胶等介质相继引入电泳以来,电泳技术得以迅速发展.

  • 肝脏脂肪变性对瞬时管电压切换单源双能CT物质分离技术量化评估肝脏铁过载的影响

    作者:谢婷婷;何冠勇;张珍;石桥;黄嵘;成官迅

    目的 探讨肝脏脂肪变性对瞬时管电压切换单源双能CT物质分离技术量化评估肝脏铁过载的影响.方法 取20只健康SD大鼠,将新鲜肝组织全部制成匀浆液.将右旋糖酐铁配制为铁浓度分别为50、40、30、20、10和0 mg/ml溶液,分别与3种不同浓度(体积百分比分别为60%、30%、10%,模拟重度、中度、轻度脂肪肝)的甘油三酯大鼠肝脏匀浆液混合,制成肝脏铁沉积伴轻、中、重度脂肪变性的模型(共18个PVC管).应用美国GE Revolution 256 CT扫描仪,选择能谱成像模式,按照铁浓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将混合液置于标准体模中扫描.管电压80、140 kVp瞬时切换,管电流分别为200、320、485 mA.重建铁(脂肪)为基物质对图像,记录虚拟铁浓度值(VIC).对3组管电流(200、320、485 mA)下相应VIC与肝实际铁浓度(LIC)的相关性行Spearmen分析,并拟合线性方程.结果 不同管电流下伴脂肪变性肝脏铁沉积模型LIC与VIC均呈高度正相关(r值为0.900~1.000,P<0.05).脂肪导致VIC低估肝铁浓度,在一定X线能量范围内,脂肪含量越高、VIC对肝铁浓度的低估程度越重.200、320、485 mA下,30%、10%脂肪变性肝铁沉积模型的线性方程交叉点分别位于VIC=12.682、12.470和13.447 mg/cm3处.结论 瞬时管电压切换单源双能CT物质分离功能可用于合并肝脏脂肪变性的肝铁定量测定,脂肪的存在将导致VIC测值降低.

  • 免疫磁珠技术在卵巢癌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范蓉;钱和年;冯捷;付天云;叶雪

    免疫磁珠技术(immunomagnetic bead techniques)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比较热门的一种新的免疫学技术.磁珠是一种球形小粒子,内含铁成分,可被磁铁的磁力所吸引,外含功能基团,可结合蛋白质,将活性蛋白质(抗体)包被在磁珠上,与具有抗原性的物质作用,生成的磁珠-抗体-抗原复合物在磁铁磁力的作用下,与其他物质分离.此技术应用范围广,尤其在细胞分离、免疫检测及蛋白质纯化等方面,已取得巨大进展.国内外有关免疫磁珠技术的文章其磁珠多采用Dynal公司产品,本文利用国产磁珠进行细胞分离和免疫检测,对于将免疫磁珠技术用于卵巢癌研究进行初步探讨.

  • 能谱CT鉴别颅内高密度病灶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承欣;崔冰

    能谱CT完美结合了CT领域低剂量与高清晰的优势.能谱CT球管可进行高、低两种不同能量X线瞬时切换的优势,弥补了传统CT成像结果易受伪影干扰、小病灶易被遗漏及密度相近病灶不易鉴别等缺陷.其物质分离、能谱曲线及有效原子序数等技术为颅内密度相近的高密度病变的定性、鉴别方面提供了有力依据,且可对已知物质进行定量分析,亦可对未知物质所含成分进行推测,而对未知物质直接定性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 宝石能谱CT成像的临床应用

    作者:钱利明

    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能量CT成像的物理基础得到很好的研究,为今后能量成像的技术开发和临床应用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近10年来随着CT成像技术在硬件和软件上整体的发展和临床需求的增加,能量CT成像成为热点,并逐步成为CT的主流方向.2009年出现的以瞬时双混合能量图像(kVp)为核心技术的能谱CT成像,为物质分离提供了定量分析和单能量的功能.我院自2013年7月引进宝石能谱CT(Discovery CT750 HD),此款高清能谱CT,探测器材料采用宝石,特有的高纯度和高通透性的物理学特性,能够在较低的剂量下,获得更为清晰的图像.同时,宝石能谱CT(Discovery CT750 HD)其独有的能谱栅成像技术,将CT诊断从形态学带入功能学的领域,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因此也被称为“显微CT,病理CT,绿色CT”[1].

  • 宝石能谱CT成像物质分离技术对肺含血量的测定

    作者:何沂峰;王新文;陈克敏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成像物质分离技术对肺组织含血量定量分析的价值.方法:选择10例胸部CT影像诊断阴性的患者,采用能谱分析软件(GSI Viewer),分别在血基图和碘基图上对双肺组织含血量进行定量分析.采用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增强CT后的肺组织碘基值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基值则无统计学差异(P=0.627);血基图与碘基图的测量结果间具有相关性(P<0.05).比较2种方法测得结果的变异系数,血基图变异系数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肺后部肺组织血基值高于前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I血基图和碘基图均可对肺组织含血量进行定量分析,而血基图能更好地反映肺组织含血量的变化.

  • 能谱CT对肺组织含血量测定的研究及初步应用

    作者:何沂峰;王新文;李天平;王晴柔;张琰琰;迟婧;蒋梅花;陈克敏

    目的:探讨宝石CT能谱成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物质分离技术(material decomposition,MD)对肺血液循环定量分析的价值.方法:运用GSI对37例患者进行CT扫描,所得图像通过能谱分析软件(GSI viewer)对肺组织含血量进行定量分析.采用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扫血基图上双肺前部血基值低于后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基图上前、后部碘基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5);增强前后血基值无统计学差异(P=0.627);右肺下叶血基值分别高于同侧上叶和中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肺下叶比同侧上叶血基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与肺门区血基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1).结论:GSI物质分离技术可对肺组织含血量进行定量分析,并可初步运用该技术,探究人体肺组织血液分布特点.

  • 壮乡奇泉揽趣

    作者:祥虎

    在美丽的广西,山高林密,地形多样,所以怪事纷繁,奇泉迭出,我们不妨来一饱眼福.气象泉 资源县梅溪乡坪水底村有一口怪泉,一旦泉水断流,一两天内必有雨至,十分准确.类似的,在灵川县海洋乡和富川县石脚寨也各有一口能预报天气的泉.灵川的泉,当泉水清澈时,天气晴朗;当泉眼涌出乳白色的"米汤"时,三天内必有雨;下雨前一天,当地人可根据从泉眼涌出的浑水的多少来预知下雨量的大小;泉水开始转清,则预示天将转晴.富川的泉,当泉面泛起一层金黄色的物质,在阳光照射下如一面铜镜般闪闪发光时,两三天内必下雨.该金黄色物质是溶在泉水中的硫磺矿,每当晴转雨前,因气温和气压的变化,空气湿度增大,致使泉水中的硫磺矿物质分离出来,浮于水面,成为预报天气的信号.

  • 双能量能谱CT检测痛风石沉积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旭;李小虎;刘斌;罗莉;蔡静;王万勤;夏莉;汪洁

    采用双能量能谱CT对19例确诊为痛风的患者外周关节行能谱(GSI)扫描,分析比较痛风石和肌肉、皮质骨、松质骨的CT能谱成像定量参数间的差异.与痛风石比较,肌肉与松质骨的尿酸(钙)浓度和水(钙)浓度降低(P<0.05),皮质骨的尿酸(钙)浓度和水(钙)浓度升高(P<0.05),松质骨和皮质骨的钙(尿酸)和钙(水)浓度升高(P<0.05);与肌肉比较,松质骨尿酸(钙)和水(钙)浓度降低(P<0.05),皮质骨尿酸(钙)和水(钙)浓度升高(P<0.05);与松质骨比较,皮质骨尿酸(钙)和水(钙)浓度升高(P<0.05);痛风石与肌肉在钙(尿酸)、钙(水)浓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CT能谱成像技术定量测定羊骨骨密度的可行性

    作者:南燕;王成伟

    目的 利用CT能谱成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技术定量分析测定骨密度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新鲜羊离体腰椎体骨5付,每付4个椎体作为一组,首先分别对每组羊骨使用双能量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进行扫描,获得每块羊骨的骨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sity,BMD);再将每组羊骨放置于CT机中,采用GSI模式进行扫描,利用能谱成像物质分离技术测量每块羊骨的钙含量;后将每块羊骨测定体积后进行高温灰化并称重,计算出每块羊骨的骨灰密度值,采用骨灰钙含量作为金标准,将GSI、DXA方法测得结果分别与之进行对照分析,即采用均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计算GSI技术、DXA与骨灰钙含量之间的相关度.结果GSI及DXA扫描所得的各种测量数据与骨灰Ca含量均呈线性正相关(P<0.01),GSI技术测量结果与骨灰Ca含量的相关度为(r=0.879),稍高于DXA测量值的相关度(r=0.845).结论CT能谱成像在离体羊骨骨密度的定量分析方面,准确性优于DXA骨密度测量方法,有望应用于人体骨骨密度的定量测量.

  • 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两种前处理方法对比

    作者:张帅清

    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前处理方法直接关系到培养结果阳性率高低和阳性价号划分.理想的前处理方法应是既对结核杆菌损伤小,又使分枝杆菌与痰中其它物质分离开,而且对操作者危害小.

  • 瞬时kVp切换单源双能CT物质分离技术定量反映肝脏铁沉积的体模研究

    作者:谢婷婷;刘龙平;单慧明;石桥;胡小红;成官迅;郭英

    目的:探讨瞬时kVp切换单源双能CT扫描结合物质分离技术定量评估肝脏铁沉积的可行性.方法:使用256排单源双能CT的GSI模式和管电压80/140 kVp瞬时切换技术,管电流分别取200、320和485 mA,对肝脏铁沉积体模(共6个PVC管,其内为正常大鼠肝脏匀浆-右旋糖酐铁混合液,铁浓度分别为50.000、25.000、12.500、6.250、3.125和0 mg/mL)进行扫描.随后使用GSI分析软件,获得铁/水基物质对图像,于每个PVC管内勾画直径6 mm、面积为28.26 mm2的圆形ROI,测量各ROI的虚拟铁浓度值(VIC),每个PVC管自上向下选取3个层面,取3个层面VIC测量值的平均值录入数据库.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管电流条件下VIC测量值的差异,再对VIC与实际肝脏铁浓度(LIC)的相关性行Pearson分析,并拟合线性方程.结果:不同管电流(200、320和485mA)条件下测量的VIC值均与LIC均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值均为0.998(P=0.000),且不同管电流下VIC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F=0.001),散点图显示VIC(x)与LIC(y)呈线性相关关系,拟合的线性方程分别为y=1.076x-1.602(R2=0.995,P=0.000,F=994.169),y=1.104x-1.193(R2=0.995,P=0.000,F=969.015)和y=1.089x-1.461(R2 =0.996,P=0.000,F=1112.086).结论:瞬时kVp切换单源双能CT物质分离技术可定量分析肝内铁沉积,从而为临床无创性分析铁沉积的严重程度及评估疗效提供重要信息.

  • 扫描视野对双能CT成像CT值及物质分离的影响——模体研究

    作者:赵永为;郭小超;王霄英;刘建新

    目的:探讨改变扫描视野是否会对双能CT能谱成像(GSI)时CT值的测定及物质分离的计算产生影响.方法:取清洗干净后消毒灭菌的试管17支,分别注入蒸馏水及不同浓度碘对比剂.17个试管的碘浓度分别为0、0.1、0.2、0.3、0.4、0.5、0.6、0.8、1.0、2.0、3.0、4.0、5.0、6.0、8.0、10.0和20.0 mgI/ml.采用GE Discovery 750 HD CT扫描机,宝石能谱成像(GSI)方式,扫描视野分别选取大(A组)和中等(B组)各扫描一次,共余扫描参数2组相同(转速0.8 s/r,螺距0.984,探测器宽度40 mm).在混合能量、水基和碘基图像上分别测量每组试管的CT值、水及碘含量.ROI选取在试管长轴位的大截面,大小约392 mm2.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视野的图像,物质分离计算所得碘含量与真实值之间均具有明显相关性(A组r=0.9995,B组r=0.9996,P<0.001).17个试管A组扫描测量平均CT值为(86.86±131.78) HU,平均水含量为(977.14±10.54)mg/ml,平均碘含量为(3.91±5.37) mg/ml;B组扫描测量平均CT值为(106.89±141.51) HU,平均水含量为(994.39±12.35)mg/ml,平均碘含量为(3.82±5.59) mg/ml.两组CT值及水含量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碘含量测量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结论:双能CT能谱扫描能够反映不同浓度碘溶液中的碘含量并能进行定量分析,改变扫描视野可以影响混合能量图像中CT值的测定,但对物质分离计算中碘含量的测定没有显著影响.

  • 磁性分离技术检测T3、T4的应用探讨

    作者:李莉

    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技术是SERONO公司发明的一种非同位素免疫检测的先进技术,它将免疫磁性微珠分离技术引入酶联免疫测定领域.磁性微珠连接的单克隆抗体与相应的标本抗原结合后,在磁力的作用下,特异性结合的抗原与其它物质分离,再通过酶联免疫显色反应,测定其含量,我们用这一方法对不同浓度的T3、T4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 电泳技术的自动化与临床应用

    作者:潘爱萍

    电泳是一种带电分子在电场中向着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利用电泳现象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称电泳技术.早在1809年俄国物理学家Rcoss就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泳实验,但真正的"电泳之父"却是瑞典的Tiselius教授.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