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作者:史凤毅;叶海军;柴薇代表乳腺叶状肿瘤研究组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分类和诊断标准、与复发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3例有随访(6~372个月)资料的叶状肿瘤作了详细形态学特征的分析和分类研究,统计学聚类判别分析(SPSS软件10.0版).结果良性133例(复发28例), 交界性42例(复发19例,死亡2例), 恶性28例(复发18例,死亡15例).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生长方式、瘤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计数和肿瘤性坏死所组成的变量子集分类错判率为零.以此4项为主,完善了病理组织学诊断标准.良性、交界性和恶性组间复发率、转移和死亡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肿瘤复发随术式的扩大而减少,2次以上复发占53.85%(35/65).结论此瘤可分为良性、低度恶性(交界性)及恶性三种类别.肿瘤生长方式、瘤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和肿瘤性坏死是诊断此瘤并对其进行分级(分类)的重要依据.提示首次术式的选择的重要性, 良性叶状肿瘤应选择肿物扩大切除术,对于复发的交界性和恶性肿瘤应作乳房切除术.

  • 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贾翠;梅放;郑杰;由江峰;柳剑英

    目的 分析乳腺恶性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s,PT)的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和DNA倍体情况,并将其与临床治疗和预后相关联,探讨恶性P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1999至2013年10例乳腺恶性PT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进行CK5/6、广谱细胞角蛋白、34βE12及p63等染色以除外化生性癌,明确恶性PT诊断,检测Ki-67、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结蛋白、p53、p16、bcl-2、CD117、雌激素受体(ER)-α和孕激素受体(PR)在间叶性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10例石蜡包埋组织的肿瘤DNA倍体,将常规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以及倍体分析结果与随访结果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46.5岁,肿瘤大小平均7.4 cm(2.0 ~25.0 cm).随访时间为22 ~ 125个月.局部复发3/8例,平均复发时间24个月;远处转移3/8例,均死于该病.组织学上肿瘤异质性明显,间叶性肿瘤细胞弥漫结节状增生、叶状增生和导管周围增生并存,多数病例呈梭形细胞肉瘤样分化.间叶性肿瘤细胞Ki-67阳性指数平均值为11.4%.CD34、SMA、p53、p16、bcl-2在间叶性肿瘤细胞中的阳性表达比例分别为3/10、9/10、6/10、8/10、4/10.CD117、ER-α和PR阴性.2/9例为三倍体.结论 恶性PT的诊断要注意其生长方式的多样性和组织形态的异质性.免疫组织化学Ki-67高表达、CD34表达下降可作为诊断恶性PT的重要辅助指标,对其预后判断也有一定意义.以弥漫间质增生为主、有异源性分化、Ki-67阳性指数≥20.0%和异倍体的恶性PT尤其要警惕转移的可能性.

  • 乳腺叶状肿瘤的分级指标及预后相关因素探讨

    作者:贾翠;梅放;柳剑英;赵红梅;雷玉涛;苏静;黄思夏;郑杰;由江峰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常规形态学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为我国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分级诊断提供辅助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1999至2013年的83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资料,按2012年WHO乳腺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标准提供的6个组织学指标进行分级,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指标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结果乳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叶状肿瘤分别为48例(57.8%)、24例(28.9%)和11例(13.3%)。72例随访病例的局部复发率为20.8%(15/72),中位复发时间为24个月。良性、交界性、恶性叶状肿瘤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7.5%(7/40)、22.7%(5/22)和3/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1/22)乳腺交界性叶状肿瘤和3例(3/10)恶性叶状肿瘤均于术后5年内发生肺或骨转移。6个组织学指标中,仅间叶细胞核分裂象、间叶性肿瘤细胞异型性与叶状肿瘤复发明显相关(P=0.001和P=0.006)。 Cox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提示,间叶性肿瘤细胞异型性可作为叶状肿瘤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因子,相对危险度为6.40(P=0.018,95%CI=1.378~29.732)。结论 WHO乳腺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标准的6个组织学指标对于提示乳腺叶状肿瘤局部复发的重要性并不相同,其中间叶细胞核分裂象增多或间叶性肿瘤细胞重度异型性的乳腺叶状肿瘤更易发生局部复发。因此在对乳腺叶状肿瘤进行分级时,应更关注这2个组织学指标的意义。

  • 乳腺巨大良性叶状肿瘤多模态超声表现1例

    作者:吕文豪;聂芳;张雪云;陈娟芝

    患者女,45岁,因“发现右侧乳腺占位性病变2年余”就诊.查体:右侧乳腺皮下静脉充血,乳头未见异常,可触及一巨大、质硬、表面光滑的不规则肿块,活动度可,有轻压痛;双侧腋窝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二维超声:右侧乳腺内可探及约9.27 cm×8.49 cm×6.46 cm不均匀低回声肿块,外形欠规则,呈分叶状,边界清,其内可见高回声间隔,肿块后方回声增强;CDFI可探及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可见动脉频谱,RI约0.58(图1A);双侧腋窝可探及多个肿大淋巴结.

  • 乳腺恶性叶状瘤并术后复发1例

    作者:朱明霞;黄永火

    患者女,45岁.10年前发现右乳豌豆大小包块,逐年缓慢增大.8个月前予以包块切除,术中冰冻为梭形细胞肿瘤,偶见核分裂像.术后病检:乳腺叶状囊肉瘤.术后未予放化疗.

    关键词: 乳腺 叶状瘤
  • X线纹理分析鉴别诊断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

    作者:张锦超;胡汉金

    目的 探讨X线纹理分析鉴别诊断乳腺叶状瘤(BPTs)与乳腺纤维腺瘤(BF)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BPTs和32例BF患者的术前乳腺X线片.采用MaZda 4.6软件手动勾画病灶大层面ROI.分别采用Fisher系数、聚类偏差概率结合平均关联系数(POE+ ACC)、协同信息(MI)及联合应用上述3种方法(MI+PA+F)选择ROI内具鉴别价值的纹理特征参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影像医师主观阅片与采用纹理分析诊断BPTs及BF错判率的差异.结果 影像医师鉴别BPTs与BF的错判率为20.31% (13/64);采用Fisher系数进行纹理特征分析的错判率为14.06%(9/64),POE+ACC为23.44% (15/64),MI为25.00% (16/64),MI+PA+F为3.12%(2/64).MI+PA+F的错判率低于影像医师主观阅片及POE-ACC、MI(P均<0.05).结论 X线纹理分析可用于鉴别BPTs和BF.

  • 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术在乳腺叶状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魏莉;孟宪杰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术(US-CNB)在乳腺叶状肿瘤(PTB)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选择手术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提高患者预后。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US-CNB明确诊断或倾向性诊断为PTB的57例患者的超声与病理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57例PTB患者中,US-CNB诊断46例为良性PTB,8例不除外交界性PTB可能,3例为间叶源性恶性肿瘤,需除外恶性PTB;术后病理48例诊断为良性PTB,6例为交界性,3例为恶性;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 US-CNB诊断PTB的敏感度为95.83%,特异度为100.00%,符合率为96.49%,漏诊率为4.17%,误诊率为0,Youden指数为0.96,Kappa值为0.8345。结论 US-CNB诊断PTB的敏感度、特异度及符合率较高,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乳腺叶状肿瘤的钼靶X线、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朱浩凤;张立秋;周海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特点、钼靶X线及超声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应用钼靶X线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观察其X线及超声表现并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12例乳腺叶状肿瘤中,6例为良性,3例为交界性,3例为恶性.X线诊断为乳腺叶状肿瘤3例,乳腺癌3例,乳腺纤维腺瘤6例.超声诊断为叶状肿瘤2例,乳腺占位病变8例,纤维腺瘤2例.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钼靶X线和超声表现缺乏特异性,但具有比较典型的影像特征,二者联合并结合临床资料有利于早期发现本病,但其良恶性与影像学表现无显著关系,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

  • 乳腺良性叶状肿瘤伴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刘松鸽;张发顺;王芳

    目的 分析乳腺良性叶状肿瘤伴发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结合文献分析乳腺良性叶状肿瘤伴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并进行临床资料、大体、组织学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患者女,60 岁,发现左乳肿物8 年,自觉消退后复发,渐增大,大体见结节状肿物12 cm ×10 cm ×5 cm,有包膜,实性,切面见两个结节,均灰白色,其一均质,另一呈分叶状;镜下见均质结节为梭形细胞肿瘤,瘤细胞CD34( +)、Bcl-2( +),诊断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分叶状肿物镜下诊断为良性叶状肿瘤.结论 乳腺良性叶状肿瘤伴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十分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大体具有显著特征,组织学形态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对于确诊有重要意义,两肿瘤并存可能提示其有共同来源.

  • 乳腺叶状肿瘤19例高频超声特征

    作者:汤兵辉;瞿伟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高频超声特征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经术前超声检查及手术治疗的19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超声所测19例肿块大径范围2~18cm(平均6.4cm).其中良性肿块范围为2~8cm,平均4.8cm;交界性肿块范围为4~18cm,平均9.6cm;恶性肿块范围为4~8cm,平均6.5cm.二维超声:19例肿块均为低回声,内部回声均匀或不均匀,14例边界清楚,13例可见薄包膜回声,1例肿块呈椭圆形,5例轻度分叶,13例明显分叶,1例内部见微小钙化,13例肿瘤实质内可见高回声分隔,11例内部见不规则无回声区,17例出现后方回声增强,14例有侧壁声影.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19例肿瘤内可探及Ⅱ~Ⅲ级血流信号.术后病理证实19例乳腺叶状肿瘤(良性10例、交界性5例、恶性4例)位于左乳11例,右乳8例,3例伴有多发纤维腺瘤.结论乳腺叶状肿瘤高频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但这些表现不具有特征性.乳腺良性、交界性与恶性叶状肿瘤超声表现无明显差别.CDFI对乳腺叶状肿瘤良性与恶性的鉴别、纤维腺瘤与乳腺叶状肿瘤的鉴别诊断均有帮助,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叶状瘤 超声检查
  • 前列腺交界性叶状肿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沈海山;田晶;韩瑞发

    目的 探讨前列腺叶状肿瘤的分型、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 2006年10月收治前列腺交界性叶状肿瘤患者1例.患者32岁,因渐进性排尿困难2周、尿潴留1 d入院.直肠指诊示前列腺明显增大,质软、囊性感,表面光滑.血清PSA 20.62 ng/ml.B超及MRI显示前列腺右侧叶多囊性肿大结节,前列腺穿刺活检考虑为良性间叶源性肿瘤,分化欠成熟.结果硬膜外麻醉下行前列腺肿瘤剜除术,切除标本约40 g.病理报告为前列腺交界性叶状肿瘤,肿瘤由上皮和间质成分构成,间质细胞明显增生,细胞有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上皮细胞增多,无明显异型性;免疫组化染色Vimentin强阳性,PSA和PAP阳性,SMA阴性.术后40 d患者肿瘤复发,遂行前列腺根治切除术.病理报告为前列腺低度恶性叶状肿瘤,未侵及被膜外,前列腺尿道切端可见肿瘤组织;细胞增生活跃.术后1个月行体外盆腔放射治疗.随访6个月患者生存良好,仍在随访中.结论前列腺叶状肿瘤由增生的上皮和间质成分组成,穿刺活检很难穿到增生的上皮成分而不能确诊;复发恶性度增高,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是目前可靠的治疗方法.

  • 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预后分析

    作者:林俊平;王良坤;庄秋梅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1日62例手术治疗的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随访记录患者存活、复发和死亡等情况。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局部复发率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62例患者通过病理组织学诊断,良性39例,交界性14例,恶性9例,患者病变多为单侧单个结节,多无痛感,肿瘤平均直径(4.67±1.43) cm;共有12例出现局部复发,总复发率为19.35%(12/62),其中良性复发7例(11.29%),交界性复发3例(4.84%),恶性复发2例(3.23%),无死亡发生。5年生存率为98.10%,10年生存率为83.10%;局部复发与患者采取的手术方式有关,局部切除术复发率36.36%,局部广泛切除术17.65%,全切术4.35%,其中接受乳腺局部切除术的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其他手术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28, P=0.024)。结论乳腺分叶状肿瘤临床主要表现为乳腺单发无痛性肿块,确诊需依靠术后常规病理检查,局部复发情况与采取的手术方式有关系。

  • 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陈文静;张江宇;朱雯菁;杜维;刘炯;郜红艺;吴坤河

    目的:探讨免疫表型在各级乳腺叶状肿瘤(PT)及纤维腺瘤(FA)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85例PT和20例FA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进行Bcl-2、CD117、CD34、p53和Ki-67免疫表型进行检测,比较观察两者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差异.结果:部分PT与FA形态相似,两者的免疫标志Bcl-2、CD117、CD34和p53表达有差异,x2值分别为20.629、13.080、22.579和27.319,P值分别为0.001、0.004、0.001和0.001.Ki-67在FA、良性PT、交界性PT和恶性PT中平均增殖指数分别为1.50±1.100、3.02±5.629、8.00±8.582和21.92±17.916,F=19.776,P=0.001.Bcl-2、p53和Ki-67随着恶性程度增加表达增加,CD34则相反.结论:除了依据形态学以外,免疫组化Bcl-2、CD117、CD34、p53和Ki-67对鉴别诊断PT和FA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临床可推广应用.

  • 局部扩大切除术治疗乳腺叶状瘤14例体会

    作者:曲永柏;高伟东

    乳腺叶状瘤临床少见.我院1992年7月~1999年7月共收治14例,均行局部扩大切除术,临床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 乳腺叶状肿瘤局部复发的临床风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明迪;郑新宇

    目的 分析乳腺叶状肿瘤局部复发的临床风险因素.方法 使用SPSS 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2002年12月至200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6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各种临床风险因素与局部复发的关系.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 本组患者的发病年龄为17~83岁(中位年龄41岁),良性40例,交界性24例,恶性2例.局部复发15例,其中12例复发发生于区段切除术.在不同手术方式、不同组织学等级的叶状肿瘤患者之间,复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方式为保护因素(RR=0.151),扩大切除术和乳房切除术者的复发风险较区段切除术者下降至66/1000和53/1000;组织学等级为危险因素(RR=5.803),恶性和交界性叶状肿瘤患者的局部复发风险分别为良性肿瘤者的12.26倍和4.37倍.结论 恶性程度高和手术方式选择不当影响预后.叶状肿瘤以手术治疗为首选,应选择切除范围扩大的手术方式,尤其是对恶性程度高的患者.

  • 巨大恶性乳腺叶状肿瘤伴感染性休克一例

    作者:崔风强;巫姜;樊菁;王廷;凌瑞

    乳腺叶状肿瘤( phyllodes tumor,PT)是一种罕见的乳腺肿瘤,在所有原发性乳腺肿瘤中仅占0. 3%~0. 9%,好发于35~55岁的中年女性[1]. 史凤毅等[2]收集到2215例同期乳腺患者,其中PT 273例,占同期乳腺肿瘤的1. 03%.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甲乳血管外科收治巨大恶性乳腺PT伴感染性休克1例. 笔者复习相关文献,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 乳腺巨大恶性叶状肿瘤一例

    作者:钱跃军;刘宏军;王殊;佟富中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类少见的纤维上皮性肿瘤,临床表现多为单侧单发的无痛性肿块,一般活动度好,不侵犯胸肌和皮肤,溃疡及乳头回缩少见.叶状肿瘤根据其组织学特点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乳腺巨大恶性叶状肿瘤临床少见,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了1例女性巨大恶性叶状肿瘤,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叶状瘤
  • 乳腺叶状囊肉瘤12例

    作者:齐广珍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的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12例乳腺叶状囊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5岁,10例以无痛性包块就诊,术前诊断率低.12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随访1~11年,除1例死亡,1例失访外,其余均生存.结论 乳腺叶状囊肉瘤主要依据病理诊断;治疗以手术为主,采用包括肿瘤及其相当距离正常组织在内的广泛切除术或单纯乳腺切除术,预后较好.

    关键词: 叶状瘤 诊断 治疗
  • 乳腺良恶性叶状肿瘤MRI表现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罗冉;赵亚娥;汪登斌;王丽君

    目的:分析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PT)的MRI表现特征及其与病理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术前MRI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PT影像学表现,比较良恶性组间差异,并分析BI-RADS分类评估与病理分类间相关性。结果(1)16例PT术后病理诊断良性10例、交界性4例、恶性2例;其中2例恶性者均有乳腺肿瘤手术史。(2)T1WI以等信号为主、STIR以高信号为主,大病灶内部更易出血、变性而呈混杂信号。(3)非良性组直径更大、更易呈多结节融合状、TIC更易呈流出型、ADC值更低。(4)MRI对PT的检出率为100%,对PT良恶性判断的准确率为62.5%;BI-RADS分类与PT病理低度相关。结论乳腺叶状肿瘤MRI表现多样, MRI对PT的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穿刺活检甚至术中冰冻对PT的诊断不可靠,确诊仍需对整个病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 乳腺良性及交界性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磁共振的差异性表现

    作者:彭腾飞;黄波;罗娅红;张毅;牛微;马晓雯;李璞宸

    目的 分析乳腺低级别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s,PT)与纤维腺瘤(fibroadenoma,FA)的磁共振特征,提高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 搜集术后经病理证实且有完整磁共振资料的良性及交界性叶状肿瘤52例、纤维腺瘤68例,对其MRI征象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叶状肿瘤以分叶状或多结节融合状多见,纤维腺瘤以圆形或类圆形多见,无多结节融合状;叶状肿瘤及纤维腺瘤都以边缘光滑多见;T1WI上18个良性及交界性叶状肿瘤病灶内见片状高信号影,病理提示出血,纤维腺瘤只有5例出现高信号;T2WI上叶状肿瘤多呈高信号,纤维腺瘤多呈低或等低信号;动态增强叶状肿瘤多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可见无强化分隔及囊变;纤维腺瘤多表现为均匀强化,1例出现囊变,可见无强化分隔;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分型,叶状肿瘤以Ⅱ型多见,纤维腺瘤以Ⅰ型多见;DWI信号表现,叶状肿瘤全部表现为高信号,纤维腺瘤有8例表现为等低或低信号.结论 乳腺良性及交界性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在形状、信号、强化方式及TIC表现上具有一定差异,有助于其与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

3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