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体距骨显微硬度的分布特征研究

    作者:殷兵;郭家良;李升;王建朝;张晓娟;刘雅克;张英泽

    目的 探讨人体距骨显微硬度的分布特征.方法 自河北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标本库中,纳入年龄>40岁、既往身体健康、无慢性病史的新鲜冰冻尸体标本3具,取其右侧距骨.以距骨颈基底部为界将距骨分为距骨头颈和距骨体两部分,并将距骨头颈部纵向平分为内、外两部分,将距骨体分别沿横向和纵向平分为前、后两部分和内、外两部分.用慢速锯沿距骨长轴进行切割,将骨骼制成若干厚3 mm的骨组织切片,并用砂纸打磨.应用维氏方法测量骨切片骨皮质和骨松质不同区域的硬度值.采用50 g力加载50 s、维持12 s标准操作方法测定,同一区域选取5个有效值,全体有效值的平均值作为该部位的硬度值.结果 本研究共制备18个骨组织切片,测量180个位点.三具标本距骨总体骨硬度为(36.70±5.77)HV.距骨头颈部硬度为(37.68±5.22)HV,距骨体硬度为(36.20±5.99)HV,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24,P>0.05);距骨头颈部内侧硬度为(38.60±5.17)HV,略高于其外侧的(36.76±5.19)HV,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76,P>0.05).距骨体内侧硬度为(37.78±5.23)HV,高于外侧的(34.63±6.32)H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1,P<0.01);距骨体前、后两部位硬度值分别为(36.38±5.50)HV和(36.03±6.49)H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5,P>0.05).结论 本研究首次报道应用维氏硬度方法分析人体距骨维氏硬度的分布规律:距骨头颈部与体部硬度无明显差异,距骨体内侧骨硬度大于外侧,是匹配内侧的高应力的结果,符合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 人体跖骨显微硬度的分布特征研究

    作者:殷兵;王建朝;李升;张晓娟;刘国彬;刘雅克;吴卫卫;付蕾;张英泽

    目的 探讨人体跖骨显微硬度的分布特征.方法 选取年龄>40岁(性别不限)、既往身体健康、无慢性病史的新鲜冰冻成人尸体3具,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取出全部右足,剔除软组织.用高精慢速锯于第1~5跖骨基底、跖骨干、跖骨头3个节段,垂直于其长轴进行切割,将骨骼制成若干厚3 mm的试样,并用砂纸打磨.应用维氏方法测量标本跖、背、内、外侧不同区域的硬度值,在跖骨头和跖骨基底标本测量松质骨的硬度值,在跖骨干标本测量皮质骨的硬度值.采用50 g力加载50 s、维持12 s标准操作方法测定,同一区域选取5个有效值,全体有效值的平均值作为该部位的硬度值.结果 选取45个骨骼区域,共制备45个骨组织试样,测量900个位点.跖骨硬度分布规律基本保持一致,跖骨硬度为(36.35±7.43)HV,其中第三跖骨硬度大为(38.95±9.01)HV;跖骨干硬度高于跖骨头和跖骨基底,分别为(40.95±6.65)、(34.86±6.68)、(33.25±6.64)H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1.831,P<0.01),而跖骨跖侧、背侧、内侧、外侧的硬度分别为(36.11±7.05)、(36.32±7.49)、(36.69±7.79)、(36.28±7.42)H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46,P>0.05).结论 本研究首次报道了人体跖骨显微维氏硬度的分布特征;了解不同部位间的骨显微硬度差异,可帮助骨科医师在该部位骨折内固定手术中,正确选择钢板放置的位置,置钉的密度和方向等,从而获得更加合理的固定效果.本研究结果还可为未来设计硬度和弹性模量与人体生理特点更加接近的接骨板、螺钉、人工骨等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改善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作者:邵清;纪冬;张健;韩萍;李冰;李梵;崔慧丹;陈新月;陈国凤

    目的 研究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对肝纤维化和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91例CHC患者均给予Peg-IFN-α 2a 180 μg/周联合利巴韦林(RBV)10.6~15.0 mg/(kg·d),疗程为48 周,观察肝脏瞬时弹性检查(Fibroscan)值(FS)、空腹血糖(Glu)、餐后2小时血糖(Glu-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FS值明显下降,Glu、Glu-2h、HbA1c、TC、TG、ALT均有明显改善,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eg-IFN联合RBV治疗CHC可改善肝纤维化,改善血糖代谢和血脂代谢,有效降低ALT.Fibroscan具有准确、方便、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可用于Peg-IFN联合RBV治疗CHC过程中肝纤维化的监测.

  • 肢体硬度测量对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诊断作用

    作者:王志刚;张伯勋;刘郑生;王兵

    目的:通过对肢体肿胀硬度的测量,探求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无创性诊断方法.方法:用706代血浆注入6条狗的胫前外侧筋膜间室内,使其压力上升而建立筋膜间室综合征模型,测定狗后腿的组织压和肢体硬度.结果:随着组织压的升高,肢体硬度逐渐增加.肢体硬度与组织压呈正相关,二者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2.452+0.344X.结论:通过测量肢体硬度可以推算出筋膜间室内组织压,其优点是无创伤,可长时间、连续监测.

  • 人体骨骼显微硬度研究

    作者:殷兵;胡祖圣;李升;王建朝;吴卫卫;张晓娟;刘国彬;付蕾;张英泽

    骨骼主要是由骨细胞和钙化的细胞外基质构成的致密结缔组织,是人体坚硬的组织之一[1].骨密度和骨强度通常被用来评价骨骼生物力学性能,临床上常用骨密度及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来评价骨质量及预测骨折风险,但其在全身广泛应用方面仍有一定局限性.20世纪50年代Carlstrom首次提出人体骨骼显微硬度测量方法,Boivin等[2]通过实验证实骨显微硬度与骨组织的矿化程度相关.

    关键词: 骨骼 人体 硬度试验
  • 三种硅橡胶的机械性能实验

    作者:苏方;赵铱民;邵龙泉;张丽仙

    目的:对比SY-2和MDX-4-4210、SY-1硅橡胶的机械性能.方法:按国家标准要求对SY-2和MDX4-4210、SY-1硅橡胶扯断强度、扯断伸长率、永久变形率(3min)、撕裂强度、硬度(邵氏A)进行测试,对其机械性能加以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种硅橡胶的扯断强度、永久变形率无显著差异(P>0.05);SY-2的扯断伸长率、邵氏硬度均优于MDX-4-4210硅橡胶(P<0.05);SY-1和SY-2的撕裂强度优于MDX-4-4210硅橡胶(P<0.05).结论:SY-2硅橡胶可以满足颌面软组织缺损赝复材料的机械性能要求,并在扯断伸长率、撕裂强度、邵氏硬度指标方面优于MDX-4-4210.

  • 两种树脂嵌体技术的机械性能对比

    作者:刘成光;邓婧;袁昌青

    目的 比较TESCERA和CERAMAGE两种嵌体固化机与其配套树脂所制作试件的机械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TESCERA固化机与其配套树脂(A组)和CERAMAGE固化机与其配套树脂(B组)制作标准试件,测试两组试件表面硬度、抗压强度和挠曲强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A组表面硬度、抗压强度高于B组,挠曲强度低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F=13.98~420.25,P<0.05).结论 从抗压强度、表面硬度、挠曲强度3个方面综合评价,用TESCERA嵌体机及其配套树脂加工所得试件的机械性能更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