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难治/复发性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的治疗现状及过继免疫治疗在其中的应用

    作者:邹丹丹;郭搏;尹澎;田野;朱宏丽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发病率高的一种病理类型,其恶性程度较高,完全缓解率较低,耐药率较高.CIK及CAR-T细胞为代表的过继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转化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及热点,CAR-T细胞以其靶向性、杀瘤活性、持久性等特点给难治/复发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 用抗原特异性树突状细胞激活的淋巴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作者:孙薏;陈健;蔡鹏;呼永河;钟国成;冯怀志;闵敏;李硕;张聪

    本研究探讨负载自身肿瘤裂解物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s,CIK)共培养后,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免疫学疗效、毒副反应.选择9例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患者,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贴壁细胞体外经GM-CSF和IL-4诱导产生DC,并负载自体肿瘤细胞裂解物,悬浮淋巴细胞经IFN-γ、IL-2、抗CD3单克隆抗体、IL-1α体外诱导产生CIK细胞.7天后将负载抗原的DC与CIK共培养,12天后回输体内.利用流式细胞术、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的检测及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过继免疫生物治疗前后各项免疫指标的变化,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表明:经细胞治疗后患者外周淋巴细胞Ag-NOR的IS值明显增高,呈上升趋势;CIK细胞培养后可见CD3+CD8+和CD3+CD56+细胞较培养前显著增H(p<0.01),负载肿瘤抗原的DC致敏后CD3+CD8+和CD3+CD56+的表达较之单纯的CIK进一步明显提高(p<0.01);将负载自身肿瘤抗原的DC与CIK共培养后,上清液中IFN-γ、IL-12的水平显著高于单独CIK对照组(p<0.05).5例患者通过影像学复查显示肿瘤较治疗前明显缩小;除一过性发热、畏寒外未见其它不良反应.结论:负载自身抗原的DC-CIK细胞的具有特异性杀伤淋巴瘤细胞的能力;外周淋巴细胞Ag-NOR的IS值明显增高,分泌细胞因子水平高于单纯CIK细胞,临床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 间充质干细胞对脐血CIK/NK细胞CD69表达及培养体系中T调节细胞量比的影响

    作者:黎阳;魏菁;吴燕峰;王潇娉;黄科;林永潮;黄绍良;方建培

    本研究通过Transwell细胞隔离培养体系探讨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脐血(CB)来源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自然杀伤细胞(NK)CD69的表达以及对培养体系中CD4+CD25+ T调节(T reg)细胞量比的影响.利用聚碳酯膜孔径0.4 μm的Transwell隔离细胞培养系统将实验组分为隔离培养(Transwell)组和直接混合(mix-ture)培养组;将MSC和CIK/NK细胞按1:20、1:50和1:100的比例分别在Transwell组和mixture组中进行隔离和直接混合培养,每组6个重复孔;培养48小时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IK/NK细胞上CD69的表达以及培养体系中CD4+ CD25+ 细胞量比的变化.结果显示:加入MSC的实验各组CB-CIK细胞和NK细胞上表达的CD69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01).Transwell组中的CIK和NK细胞上表达的CD69,在MSC的高浓度组(1:20组)均显著低于低浓度组(1:50组和1:100组),其中CIK细胞组间的P值分别为0.046、0.020;NK细胞组间的P值均为0.000.mixture组中不同比例组间CIK细胞上表达的CD69无显著性差异,而NK细胞上CD69的表达在MSC的高浓度组(1:20组)均显著低于低浓度组(1:50组和1:100组).加入MSC的CB-CIK/NK细胞体系中的CD4+CD25+细胞的量比不论在Transwell还是mixture组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在Transwell组中,CIK/NK细胞体系中的CD4+ CD256+ 细胞的量比在1:20组、1:50组均显著高于1:100组;在mixture各组中,CIK/NK细胞体系中的CD4+ CD25+ T调节细胞的量比均有显著性差异.MsC的高浓度组(1:20组),CIK/NK细胞体系中的CIM+ CD25+ 细胞量比在mixture组显著高于Tranawell组;而在MSC的低浓度组(1:50组和1:100组),2组体系中的CD4+ CD25+ 细胞量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SC能以直接接触或间接作用的方式抑制异基因CIK/NK细胞的活化,这可能与MSC能上调培养体系中的CD4+ CD25+ T reg细胞量比有关,且这种作用与MSC的数量呈浓度依赖关系.

  • 树突状细胞诱导的CIK细胞对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

    作者:陈诗萍;买世娟;余杏娟;柯妙拉;夏建川;高秋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诱导的 CIK 细胞对肺癌移植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分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成熟的 DC 及 CIK 细胞;用反复冻融肺癌组织的方法 制备肿瘤细胞裂解物并负载 DC,诱导 DC-CIK 细胞;进行肺癌移植瘤内注射,比较两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及重量,观察其抑瘤情况.结果 DC-CIK 细胞对肺癌皮下移植瘤细胞的抑制率为70.3%,抑制作用明显强于 DC 或 CIK 细胞的抑制作用(P < 0.05).结论 树突状细胞诱导的 CIK 细胞能够有效抑制肺癌移植瘤生长.

  •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肿瘤的临床免疫学评价体系

    作者:庞云;王子健;韩润林;竺青

    细胞治疗作为抗肿瘤的新型模式已在临床广泛开展.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具有较强增殖、杀伤和提高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其治疗技术成为细胞治疗领域的先导.CIK 细胞临床应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迫切需要一套综合、系统的临床评价体系.临床免疫学检测对于CIK 细胞治疗技术的改进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客观评估这一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制定医疗规范标准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恶性肿瘤升为人类第一死亡原因,寻找有效的抗肿瘤疗法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杀伤效应

    作者:徐梅;吴昌平;张蓓;尹凤玲;成杰;李丹;蒋敬庭

    目的 探讨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杀伤效应.方法 用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诱导成CIK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其表型特征,将培养14d的CIK细胞和对数生长期的SKOV-3细胞按不同效靶比共培养,MTT法检测CIK细胞对SKOV-3细胞的杀伤效应;将CIK细胞培养液上清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SKOV-3细胞,于培养24及48 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卵巢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CIK细胞体外培养14 d,CD3+CD56+双阳性细胞数量达(31.6±5.5)%.CIK对SKOV-3的杀伤效应在效靶比为5∶1时,24 h及48 h抑制率分别为(16.52±2.52)%和(24.20±5.59)%,当效靶比为40∶1时,其24h及48h抑制率分别为(53.98±5.02)%和(74.74±6.87)%.CIK细胞对SKOV-3细胞的抑制率随着效靶比的提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提高.SKOV-3与CIK细胞培养液上清共培养24 h及48 h后凋亡率分别为(12.30±1.47)%和(27.13±2.03)%.结论 CIK细胞可通过诱导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发挥较强的杀伤作用.

  • CIK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少扬;刘海周;马卫闽;谢志红

    目的 观察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索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新策略.方法 采集32例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抗CD3单克隆抗体等细胞因子诱导成CIK细胞,分次自体回输,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12周肝功能、HBV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不良反应和肾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32例CIK细胞均诱导成功.在治疗过程中除回输时大部分患者出现一过性发热外,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肾功能和血细胞无异常变化.治疗结束后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ALT和AST水平等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第1、4、12周ALT复常率为31.2%、62.5%、75.0%,AST复常率为53.1%、65.6%、81.3%);第1、4、12周e抗原转阴率为50.0%、59.4%、62.5%,e抗原血清转换率比例为18.8%、28.1%、31.3%.治疗结束1周内HBV DNA水平无明显变化,但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HBV DNA水平有明显下降,第1、4、12周以下降2个log为观察指标,其同基线水平相比下降的比例分别为12.5%、31.2%、53.1%,如果以DNA低于不可检测水平以下为观察指标,同基线水平相比下降的比例是3.1%、12.5%、34.3%.结论 本研究提示CIK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在12周观察期内是安全有效的.特别是治疗后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HBV DNA复制水平逐渐下降,提示CIK细胞治疗后可能存在持续的免疫应答反应.

  • 射频消融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自体杀伤细胞回输对肝癌患者远期生存及HBV激活的影响

    作者:徐教邦;潘国政;张建;郝龙;李石磊;袁庆忠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行射频消融(RFA)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辅助性自体细胞诱导因子杀伤细胞(CIK)回输对患者远期生存及HBV激活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肝癌患者分为研究组(RFA+ TACE+ CIK) 98例与对照组(RFA+ TACE)87例,再根据肿瘤直径、数目及血管侵犯情况分为4个亚组:直径≤5 cm高、低危组和直径>5 cm高、低危组.分别探讨各组及亚组的生存期变化;分别分析抗病毒治疗与未抗病毒治疗的研究组与对照组对HBV激活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5.5%(74/98)、57.1%(56/98)、20.4%(20/98)比71.2%(62/87)、54.0%(47/87)、21.8%(19/87),P>0.05;肿瘤直径≤5 cm高危组中,研究组1、3、5年生存率75.0%(21/28)、53.6%(15/28)、35.7% (10/28)高于对照组的61.9%(13/21)、42.9% (9/21)、23.5% (5/21) (P <0.05),而直径≤5 cm低危组、直径>5 cm高危组及低危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未行抗病毒治疗患者研究组HBV激活率6.0% (3/50)低于对照组23.5% (12/61) (P <0.05),行抗病毒治疗患者,研究组与对照组激活率为0(0/39)和4.4% (2/45)(P>0.05).结论 RFA及TACE术后自体CIK细胞回输延长直径≤5 cm高危组患者远期生存;辅助性CIK回输可降低治疗前未行抗病毒治疗患者的HBV激活率.

  • 胆管癌全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和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共培养体外抑瘤活性研究

    作者:蒋小峰;袁晓鹏;张大伟;卢海武;温子龙;郑强;刘颂航;薛平

    目的 通过胆管癌全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探讨DC-CIK细胞的形态改变及增殖情况,检测抗原致敏DC-CI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后取贴壁细胞作为前体DC,悬浮细胞用于CIK培养;经rhGM-CSF、rhIL-4、rhTNF-α诱导DC成熟;成熟DC中加入胆管癌细胞株RBE肿瘤抗原进行致敏,作为抗原致敏DC组;经rhIL-2、IL-1β诱导CIK成熟;按DC CIK=110、120、140的比例进行混合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标记(CD86、CD83、CD40、HLA-DR、CD1α、CD80);流式细胞术检测CIK、未致敏DC-CIK、致敏DC-CIK共培养细胞表面标记(CD3、CD8、CD56);采用萤火虫萤光素酶法检测CIK、未致敏DC-CIK、致敏DC-CIK抑瘤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细胞因子IL-12、IFN-γ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DC-CIK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表型发现抗原致敏DC-CIK组的CD3+CD8+和CD3+CD56+细胞亚型表达均为高,其次为未致敏DC-CIK组,低为CIK组.效靶比为201和401时,致敏DC-CIK组的抑瘤率明显高于未致敏DC-CIK组和CIK组(P<0.05),而效靶比为101时,CIK组、未致敏DC-CIK组、致敏DC-CIK组的抑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原致敏DC较抗原未致敏DC及诱导前DC细胞状态好,生长增殖迅速.在抗原致敏后,致敏DC-CIK组的细胞因子IL-12、IFN-γ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致敏DC-CIK组和CIK组(P<0.05).结论 体外异体胆管癌全抗原可有效致敏健康人体DC细胞分化成熟,表型及增殖能力提高.使用体外致敏DC-CIK共培养作为效应细胞,具有较高的增殖率,在效靶比相同的情况下,抗原致敏DC-CIK对RBE有更强的杀伤性活性.

  • 树突细胞共培养的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Meta分析

    作者:龙勃;展昊;杜恒锐;王振江;郭凌云;焦作义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地区树突细胞(DC)共培养的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DC-CIK/CIK)联合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重庆维普、CBMDisc、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数据库,搜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DC-CIK/CIK联合化疗(试验组)对比单纯化疗(对照组)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相关RCT报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1月.经2名研究人员独立地进行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21项RCT 1764例胃癌患者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可明显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1年生存率(P=0.003)、总有效率(P<0.00001)、疾病控制率(P<0.00001)以及功能状况(P=0.01),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其次,可显著提高反映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CD3+CD56+,P<0.05)和NK细胞(P=0.02)水平.结论 DC-CIK/CIK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能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免疫功能水平和功能状况.

  • 不同方式刺激脐血树突状细胞对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作者:黎阳;黄绍良;吴燕峰;魏菁;包蓉;周敦华

    目前对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后残留肿瘤细胞的清除需通过过继免疫治疗等手段来解决.通过特定细胞因子联合扩增脐血中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 细胞、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可增强脐血移植(UCBT)后的移植物抗白血病(graft-versus-leukemia,GVL)效应.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地位,为了探讨DC以何种方法作用于免疫效应细胞能对免疫杀伤细胞达到更有效的刺激效果,本实验研究了脐血来源的DC以不同的刺激方式作用于同一来源的脐血CIK、NK细胞,探讨对其杀伤活性的影响.

  • 化疗联合CIK细胞输注对老年淋巴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叶珩;卢绪章;钱科卿

    目的 探讨化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治疗对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对32例老年NHL患者进行以CHOP为基础方案的化疗,每3个月给予1个疗程CIK输注治疗,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3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化疗前老年NHL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均较低(P<0.05或P<0.01),CD8+细胞升高(P<0.05),与化疗前比,老年NHL患者化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3+和CD8+细胞均降低(P<0.05或P<0.01),CD4 +/CD8+的比值和NK细胞增高(P<0.05),CIK细胞输注后30天,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CD4 +/CD8+比值及NK细胞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均>0.05).结论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可改善老年NHL患者的免疫功能,对提高NHL患者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具有一定价值.

  • 体外扩增CIK细胞杀伤胃癌细胞SGC-7901

    作者:代震波;毛伟征;牛兆建;曹永献;隋爱华;刘希春;吕振华

    目的:观察CIK细胞增殖情况,了解扩增后的佳应用时机,并观察体外对SGC-7901的杀伤作用.方法: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在体外条件下经过多种细胞因子的共同刺激诱导成CIK细胞,计数培养不同时间的CIK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IK细胞的表型特征.用MTT法检测杀伤活性,对比CIK细胞与5-FU对SGC-7901的杀伤作用,并观察了两者联合应用的效果.结果:CIK细胞随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数量及杀伤活性均增加.体外培养20 d增殖124倍,CD3+、CD56+双阳性细胞的比例达66.1%,其后两者数量增长缓慢;体外实验显示CIK细胞对胃癌SGC-7901细胞株有明显的杀伤作用,高杀伤效率为73.13%,其杀伤作用优于5-FU,P<0.05.二者联合应用杀伤作用降低.结论:CIK细胞具有较强的抗胃癌细胞活性;体外培养15~20d时应用较为合适;联合应用时5-FU可降低CIK细胞的杀伤效率.

  • 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

    作者:税明才;叶丹丹

    目的 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间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就诊的88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自体CIK细胞联合同步放化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淋巴细胞各亚型及其比例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自体CIK细胞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抗EGFR-抗CD3双功能抗体介导CIK细胞、LAK细胞或PBLS细胞对胃癌荷瘤裸鼠治疗效果的比较

    作者:张林;侯艳红;张健;胡静;张静

    目的 比较抗EGFR-抗CD3双功能抗体在体内条件下介导CIK细胞、LAK细胞及人类PBLS细胞三类不同的免疫效应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杀伤能力,为临床应用该抗体治疗胃癌的细胞选择提供实验指导.方法 采用化学耦联法合成的抗EGFR-抗CD3双功能抗体分别与CIK细胞、LAK细胞及人类PBLS细胞联合经尾静脉注入SGC7901胃癌细胞移植瘤小鼠体内,同时以等量0.9%NaCl溶液尾静脉注射建立对照,治疗后检测在体情况下4组对胃癌细胞的杀伤能力,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抗EGFR-抗CD3双功能抗体介导CIK细胞治疗组小鼠肿瘤抑制率为(64.9±7.7)%,显著高于抗EGFR-抗CD3双功能抗体介导LAK细胞及人类PBLS细胞组的(43.5±8.2)%和(39.7±6.5)%(均P<0.05),治疗结束时平均肿瘤质量为(473.9±37.7)mg,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的(764.6±88.3) mg和(829.1±104.4) mg(均P< 0.05).结论 初步的裸鼠模型治疗实验显示由抗EGFR-抗CD3双功能抗体介导的CIK细胞在体内条件下对胃癌治疗作用优于其他常用的免疫效应细胞.

  •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郭增清;叶韵斌;余家密;王晓杰;陈明水;陈秀容

    目的 评价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外周血50 ml,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经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γ(IFN-γ)、抗CD3单抗、IL-1刺激培养8d后获得CIK细胞.CIK细胞联合化疗组、行单纯化疗的同期配对晚期大肠癌组患者各50例,比较近期疗效及生存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回输CIK细胞前后患者免疫学指标,并观察其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CIK细胞治疗前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和NK细胞比例分别为(54.779±14.228)%、(30.821±11.554)%、(16.676±6.256)%、(18.705±9.347)%,治疗后分别为(65.236±14.901)%、(37.292±8.880)%、(25.229±6.711)%、(22.950±8.933)%,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CIK细胞联合化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不良反应轻微.CIK细胞联合化疗组的疾病控制率(DCR)为64%(32/50),高于单纯化疗组的40%(20/50)(P<0.05).CIK细胞联合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K细胞联合化疗可增强晚期大肠癌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CEA-rV负荷DC诱导CIK对CEA阳性肿瘤细胞的杀伤研究

    作者:杨波;祁岩超;王新帅;卢敏莹;潘东晓;祁中浩;史强

    目的用CEA-rV负荷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后,再诱导CEA抗原特异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研究其对CEA阳性肿瘤细胞株杀伤活性的作用.方法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脐带血单核细胞,分别诱导DC、CIK细胞及CEA-rV负载DC后,再与CIK细胞混合培养诱导CEA特异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分别用以上不同类型细胞杀伤CEA阳性和CEA阴性的肿瘤细胞株.结果CEA-rV诱导的特异性CIK对CEA阳性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Lovo为58.2%、A549为62.4%,较之DC-CIK组对CEA阳性肿瘤细胞Lovo为44.8%、A549为50.2%,具有更高的杀伤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rV诱导的特异性CIK对CEA阴性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K562为79.7%、Bel7402为70.1%,DC-CIK组对CEA阴性肿瘤细胞K562为78.7%、Bel7402为67.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CEA-rV诱导的特异性CIK对CEA阳性肿瘤细胞Lovo杀伤提高了89.4%,A549提高了83.1%;而对于CEA阴性肿瘤细胞K562杀伤提高了32.5%,Bel7402提高了21.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载CEA-rV基因重组痘苗的DCs(CEA-rV-DCs)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EA-rV-DCs-CIK)对CEA阳性肿瘤细胞有特异性杀伤能力.

  • 自体树突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丁国梁;张金超;王丹红;陈虎

    目的 评价自体树突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集3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实验室体外培养诱导产生DC和CIK细胞,经流式细胞术进行表型鉴定后回输给患者.于第7、9、11、13天皮下注射DC,第11、13天静脉回输CIK.比较39例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并评价安全性.结果 3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15例,进展(PD)12例;39例患者经DC-CIK治疗后的客观反应率为30.7%,疾病控制率为69.2%.接受≥2个疗程免疫治疗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接受1个疗程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3+CD4ˉCD8+、CD3+CD19ˉ、CD3ˉCD19+、CD3ˉCD16+CD56+、CD3+CD16+CD56+、CD3+HLA-DR-、CD3+HLA-DR+、CD3+CD28+CD8+细胞亚群的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Th1细胞、Th2细胞比例明显升高,CD3+CD4+CD25+T细胞(即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例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39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DC-CIK细胞免疫治疗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提高抗肿瘤免疫反应,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

  • 自体树突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分析及随访观察

    作者:张金超;杨岩丽;孙雪冬;吴琼;张晓艳;赵来伟;潘欣;蒋昊;丁国梁

    目的 评价自体树突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转移性肾癌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变化及随访结果.方法 采集27例转移性肾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实验室体外培养诱导产生DC和CIK细胞,经无菌检测、流式细胞术表型鉴定及细胞计数后回输给患者.于第7、9、11、13天皮下注射DC,第11、13天静脉回输CIK,每疗程间隔3个月,直至疾病进展,观察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27例转移性肾癌患者经DC-CIK治疗后的客观反应率为37%,疾病控制率为85%,2年总生存率为81.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3+CD4-CD8+、CD3+CD19-、CD3-CD19+、CD3-CD16+CD56+、CD3+CD 16+CD56+、CD3+HLA-DR、CD3+HLA-DR+、CD3+CD28+CD8+细胞亚群及Th2细胞无显著变化(P>0.05),Th1细胞有升高趋势(P<0.05),多次治疗后CD3+CD4+CD25+T细胞(即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有降低的趋势(P<0.05).治疗过程中27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DC-CIK细胞免疫治疗为转移性肾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改善转移性肾癌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提高患者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无明显不良反应.

  • 化疗联合CIK细胞和树突细胞治疗对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吕刚;张庆军;史玉琪;曹志宇

    目的 评估化疗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和树突细胞(DC)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解放军309医院普外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无法手术的Ⅳ期胃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化疗组(n=35)采用FOLFOX4方案,共进行6~10个疗程.CIK细胞和DC细胞治疗联合化疗组(联合治疗组,n=37)除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外,同时诱导培养患者自身CIK和DC细胞,CIK细胞经静脉回输,DC细胞在患者腹股沟、腋下淋巴结附近皮下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瘤体大小、细胞免疫指标(外周血CD3+、CD4+、CD8+、CD3+CD56+、CD3CD56+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Karnofsky评分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结果 7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30个月,平均22个月.单纯化疗组患者中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14例,疾病控制率(DCR)为54.3%(19/35),联合治疗组中CR 1例,PR 9例,SD 16例,DCR为70.3%(26/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3+CD56+、CD3 CD56+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而CD8+T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化疗组Karnofsky评分提高-8~13(-5±10)分,联合治疗组提高-6~15(-3±1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化疗组2年生存率(57.1%,20/35)与联合治疗组(64.9%,24/37)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K细胞和DC细胞联合化疗可有效提高晚期胃癌的疗效,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是无手术指征的晚期胃癌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132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