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特点及与血浆HCY的关系

    作者:李伟峰;张玲端;李庆海;马兴荣

    目的 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 将186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六型,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血浆HCY水平.结果 缺血性中风始发状态组中医证型特点是以风、火热、痰证为主,而风、火热、痰证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血瘀、气虚、阴虚阳亢证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3~4周组中医证型特点是以风、痰、血瘀证为主,而风、痰、血瘀证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火热、气虚、阴虚阳亢证组.结论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特点与HCY水平一致,为中医辨证施治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提供了依据,亦证明高HCY血症是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

  • 补肾活血法治疗老年病临床应用

    作者:支艳

    本文从中医学角度对几种常见老年病的病理基础、临床治疗用药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肾虚血瘀是老年病发病关键.采用补肾活血法可标本兼治,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 缺血性中风中经络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性关系临床研究

    作者:马正明

    缺血性中风中经络中医辨证分为经脉空虚、风邪人中及肝肾阴虚、风阳上扰两个证型.血液流变性主要改变是以低切变速率下的血液黏度的增高(即红细胞聚集性过强)为特点.经脉空虚、风邪人中型血液流变性改变较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明显,因此临床症状也相对较重,预后亦稍差.

  • 补肾益气活血法与缺血性中风

    作者:张俊平;武荣芳;王丽;翟兴红

    缺血性脑卒中在我国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生存者中病残率为70~80%,有不同程度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障碍.如何防治和减轻脑卒中致残率是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文献的研究,从中医角度对缺血性中风发生的病理基础、好发年龄等方面分析,认为肾虚气弱血瘀是其发病关键,补肾益气活血法为治本之法,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

  • 缺血性中风治疗性血管新生与活血化瘀

    作者:冯桂贞;吕崇山

    活血化瘀,瘀血去则新血生,称之"祛瘀生新".生新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新血,还包含有生新络的含义,瘀血去,则新血及新络生,生新又反过来促进瘀血祛除,这与缺血性中风治疗性血管新生有异曲同工之妙.活血化瘀可促进缺血脑组织的血管生成生长因子的释放,不仅可促血管新生,改善缺血脑组织的血供,而且还具有促进神经发生、神经营养、神经保护和抗凋亡作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从而为活血化瘀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老年缺血性中风与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关系的探讨

    作者:郭聂涛;何庭宇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中风与红细胞免疫粘附(RCIA)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148例55岁以上缺血性中风患者的RCIA功能并与健康人对比.结果老年缺血性中风患者红细胞受体花环率(RBC-C3bRR)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水平则明显高于健康人.结论老年缺血性中风患者存在RCIA功能紊乱,且是缺血性中风病理的重要内容.

  • 缺血性中风(中经络)证候分类与血脂、血压、血液流变学关系的研究

    作者:黄晓;符为民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证侯分类的客观量度.方法本研究对118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按中医证类进行分组,观察各证类组病例的血脂、血压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研究表明,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及气虚血瘀证组脂质变化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0.01),其中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与气虚血瘀证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气虚血瘀证、风痰阻络证及痰热腑实证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0.05~0.01);肝阳暴亢证、痰热腑实证组血压明显高于气虚血瘀证、风痰阻络证及阴虚风动证组(P<0.05~0.01).结论血脂、血压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为缺血性中风证候分类提供客观量度.

  •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杨楠;张志强;王本国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2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与常规西药对照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5日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CRP含量.结果 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治疗前血浆CRP的含量较健康成人对照组明显增加.经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常规西药对照组治疗后血浆CRP的含量明显下降,但仍然高于健康对照组.与常规西药对照组相比,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CRP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可能与使患者血浆CRP水平下降有关.

  • 脉络宁注射液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傅志慧;王娜;丁有钦

    目的 观察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P-选择素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不同中医证型中的变化及脉络宁注射液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辨证分型为中风痰瘀阻型、痰热腑实型、风痰火亢型的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脉络宁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测定sICAM-1及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结果 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均高水平表达,治疗后两组炎症指标CRP、P-选择素、sICAM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增高与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脉络宁注射液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脉络宁注射液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的影响

    作者:傅志慧;王娜;沈安娜;丁有钦

    目的 观察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在不同中医证型中的变化及脉络宁注射液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70例符合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4例与脉络宁治疗组36例,每组按中医辨证分为三个证型组:风痰瘀阻型、痰热腑实型、风痰火亢型;另设一健康人对照组(1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ELISA原理测定MMF,-9R表达水平.结果 患者入院时三证型组患者血清:MMP-9的阳性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三组问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第14日脉络宁治疗组血清MMP-9水平下降更为显著.结论 血清MMP-9水平的增高与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炎症标志物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脉络宁注射液可抑制炎症反应,治疗缺血性中风可取得较好疗效.

  • 邵念方教授中药外用救治缺血性中风的特色

    作者:毛淳

    邵念方教授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博士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和科研教学工作 40余年,学验俱丰,尤其擅长内科急危重症的治疗.笔者有幸参与了邵老主持的山东省科委课题 "脑通滴鼻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该成果已获省科技奖励 ),受益匪浅.兹将邵老以"脑通滴鼻液" (中药外用 )救治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经验与特色浅介如下,以飨同道.

  • 缺血性中风中成药应用现状、问题及展望

    作者:郭盛楠;高颖;朱文浩;周莉

    已有部分高质量的中成药临床试验结果提示中成药的干预对缺血性中风患者有积极意义.中成药治疗缺血性中风,主要能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中医证候相关症状以及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目前迫切需要中成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高质量多方向全方位的研究,其应用前景广阔.

  • 星蒌承气汤对缺血性中风大鼠自由基代谢及脑水肿的影响

    作者:周喜燕;李彬;吕以静;李宁

    目的 探讨星蒌承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自体粪便灌胃加鼠脑立体定位注射法复制痰热腑实证缺血中风大鼠模型,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SOD、MDA的含量及脑组织含水量,并在不同时点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 1).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较,SOD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星蒌承气汤可提高大鼠血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减轻脑组织水肿,提示其有抗自由基损伤的作用.

  • 1597例急性缺血性中风发病节气高峰期的圆形统计分析

    作者:徐文冲;何明丰;梁章荣;张继平;高振和;张英俭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发病与节气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597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发病节气,作圆形统计分析,计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发病节气高峰朝,观察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特点.结果 1597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发病在节气上均无一定集中性,未发现特定的发病高峰期.上年小满至当年的惊蛰为相对高发病节气.结论 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发病在节气上无特定的发病高峰期,一年四季均需积极预防并加强在相对高发病节气的预防,以降低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

  •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作者:马丽虹;李冬梅;李可建

    目的 系统评价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搜集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 16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Jadad评分显示所有研究得分均低于3分,属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比较的合并相对危险度的99% CI为1.18(1.11,1.26);手工计算需治疗患者例数的99%CI为6.67 (5,1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的加权均数差的99%CI为-8.54(-10.47,-6.60).结论 Meta分析结果显示刺五加注射液可改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状况,且安全性较好.

  • 中医药对缺血性中风神经保护作用的机理探讨及评价

    作者:沈思钰;傅晓东;钱善风;商玮;蔡辉

    缺血性中风是常见的临床急症,溶栓和神经保护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而后者愈来愈受到脑病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在缺血性中风病理生理学的基础上,从缺血级联反应的角度,对中医药的干预机制进行分析,希冀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 肾与缺血性中风关系探析

    作者:刘小雨;杨孝芳;李国菁;范金茹

    本文认为,肾为精、气、神之本,亦主髓海,故与病位在脑之缺血性中风关系密切;其病机为肾元不足,阴阳失调,虚、风、热、痰、瘀、毒互结;治疗当注重补肾,以复脑之神机.

  • 刍议从络、水、瘀、毒辨证缺血性中风

    作者:熊露;田少霞;范吉平;张学文

    目的本文结合经络学说和瘀血理论,从络、水、瘀、毒立论,提出督络热滞是缺血性中风病重要的发病学基础,督脉气血逆乱是其重要的始动因素;提出缺血性中风外生毒邪假说及内生毒邪辨证观,主张针对其络、水、瘀、毒之病机特征,采用通腑解毒、化瘀利水、祛痰通络之法,使邪去正安,于此对保护神经细胞,促进脑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激发损伤后神经元的修复再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益气补肾法在老年缺血性中风病中的应用

    作者:秦润笋

    本文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提出气虚肾亏是缺血性中风的根本病机之一;由肾虚而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风、痰、瘀由肾虚而生.据此病机特点,拟定益气补肾法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大法.

  • 缺血性中风痰瘀致病的理论探析

    作者:陈世宏;朱红;马宇庆

    本文复习和总结前贤经验,探讨缺血性中风痰瘀致病的理论渊源,结合中风痰瘀致病的现代研究,认为痰瘀互结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缺血性中风的关键病机,痰瘀同治可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血管内皮损伤,有效防治中风的发生和发展.

1393 条记录 60/70 页 « 12...57585960616263...697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