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医药防治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研究

    作者:李艳阳;孙海燕;姜战胜;岳振松;王斌;李燕巍;兰岚;刘东颖;闫祝辰;谢广茹;潘战宇

    心脏毒性是抗肿瘤药物主要的不良反应,也是肿瘤存活者死亡率增高的首要原因,直接影响抗肿瘤药物的疗效.蒽环类、烷化剂、抗细胞微管剂、抗代谢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以及分子靶向药物等抗肿瘤药物,均具有一定的心脏毒性,目前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预防和治疗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在使用抗肿瘤药物的同时预防或降低其心脏毒性,是心血管专家和肿瘤专家亟需共同面对的问题.中医学对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无相关记载,但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属于“胸痹”“心悸”病范畴.中医药领域学者在理论、临床、基础等方面初步展开了中药防治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肿瘤心脏病学及抗肿瘤药物的心脏毒性

    作者:赵岚;杨烽华;张少衡

    随着癌症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使得这类患者的治愈率越来越高,也使得原来合并存在的其他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使病人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然而许多现有的和新兴的癌症治疗方法都危及这类病人的心血管健康,由此引起的心血管事件明显影响肿瘤患者的长期发病率和死亡率,日益成为影响这类疾病预后的关键因素.基于此,肿瘤心脏病学专科应运而生,旨在提高患者的心血管健康,同时促进有效的癌症治疗.本综述重点论述肿瘤心脏病学的概念、抗肿瘤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机制及未来发展方向.

  • 肿瘤心脏病学的生理学基础

    作者:党喜同;黄文俊;曾晓荣;唐朝枢

    肿瘤心脏病学是对肿瘤病人在其恶性肿瘤的治疗期间所出现的心脏毒性的早期诊断、预防、治疗和监测.随着肿瘤学基础研究的深入及临床治疗的飞速发展,肿瘤病人的病死率逐年降低,从而引起肿瘤幸存者人数逐年升高.不幸的是,所有的抗肿瘤药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毒性,所以肿瘤幸存者往往伴有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其次,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肿瘤与心血管疾病共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再者,由于肿瘤与某些心血管疾病(如房颤)具有"共同发病机理",进一步增加了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共患病的人数.因此,肿瘤或心血管病专家在管理越来越多的肿瘤-心脏病共患病病人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全面、有效、及科学地管理肿瘤-心脏病共患病病人,预防肿瘤病人因肿瘤的治疗而诱发心血管疾病,及避免肿瘤患者因继发心脏疾病或心脏疾病患者因继发肿瘤而影响对其首发病的治疗,因而产生了肿瘤心脏病学.肿瘤心脏病学的目的在于联合心脏病和肿瘤专家、及基础、转化医学、和临床研究科学家来共同增进肿瘤幸存者心血管系统的健康.肿瘤心脏病学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对肿瘤患者的原发肿瘤及肿瘤患者同发或继发的心脏疾病的临床治疗;对肿瘤患者因放射及化学药物治疗而引起的心脏毒性的早期诊断;对肿瘤病人继发心脏疾病危险因素分层及预防;以及对肿瘤患者心脏病的治疗及对放化疗所引起的心脏毒性的治疗和监测.因此,肿瘤心脏病学不单是对肿瘤病人出现心脏并发症的临床治疗学,而且包括了推动肿瘤心脏病学赖以发展的基础研究,以阐明肿瘤心脏病的发病机理,从而为肿瘤心脏病的早期诊断、治疗、预防、及监测提供理论基础.

  • 从肿瘤学出发,浅谈肿瘤心脏病学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作者:刘斌亮;王延风;马飞

    随着肿瘤患者寿命的逐步延长,在肿瘤治疗中出现的非肿瘤疾病正在引起肿瘤科医生的重视.其中,乳腺癌领域正在大力推广的"两全"管理模式——"全方位提升"和"全周期促进",将有望成为未来肿瘤防控新模式的参考模板.而正在蓬勃发展的肿瘤心脏病学,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肿瘤科与心脏科的密切合作已刻不容缓.

  • 浅谈抗肿瘤药物的心血管毒性——从分子机制到临床治疗

    作者:郭磊

    抗肿瘤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特别是抗肿瘤药物诱发的心血管毒性(cardiovascular toxicity,CTX).患者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后数天至数年内可发生CTX.Ⅰ型CTX通常由蒽环类药物( anthracyclines, ANTs)和传统化疗药物所致,常伴有不可逆的心肌细胞损伤.Ⅱ型CTX一般为可逆性心肌功能障碍,多由新型生物制剂和靶向药物所致. CTX 的发生涉及多种机制,目前对氧化和亚硝化应激机制研究多,其中线粒体被认为是抗肿瘤药物诱导CTX的关键靶点.进行抗肿瘤治疗时,深入了解CTX机制对于有效地保护心脏并确保抗肿瘤疗效至关重要.

  • 癌症治疗与冠状动脉损伤

    作者:张海涛

    癌症患者并发心血管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其中冠状动脉疾病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某种程度上,冠心病和癌症发病人群相同,两种疾病的发生率都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生活方式中的危险因素也相同,如吸烟、糖尿病、肥胖及高血压等.Framingham危险评分不仅可预测冠心病,某些癌症的发生几率也同样升高[1].而合并冠心病使癌症患者的管理复杂化,同理,合并癌症也使冠心病患者的管理更为复杂.

  • 肿瘤药物治疗相关的心力衰竭:临床特点、监测及管理

    作者:周末;任景怡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多、老龄化发展速度快的国家之一.在老年性疾病中,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均为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现代抗肿瘤治疗策略的日益发展,肿瘤患者的生存率逐步提高,《中国防治慢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中也已将肿瘤纳入"慢性病"的行列.恶性肿瘤与心血管疾病之间不仅常伴有共同的危险因素,而且抗肿瘤治疗也可引起短期或长期心脏毒性,因此心血管事件已成为肿瘤幸存者第二大远期发病及死亡原因,甚至在某些肿瘤中,超过肿瘤本身或肿瘤复发所致死亡.肿瘤治疗相关的心血管事件中,心功能不全与心力衰竭是常见和严重的心肌损伤表现,显著影响肿瘤患者预后.本文对肿瘤治疗所致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监测识别和治疗进展做一介绍,从而为肿瘤患者药物治疗相关心力衰竭的管理提供参考.

  • 浅谈肿瘤心脏病学临床实践中的若干问题

    作者:吕海辰;刘莹;刘基巍;夏云龙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对癌症的治疗观念已从单纯提高生存率向全面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转变 为更好地对肿瘤患者进行心血管健康管理,“肿瘤心脏病学”这一交叉学科应运而生.然而,尽管近年来已有些许研究成果见诸报道,各国专家也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临床尝试,肿瘤心脏病领域仍有很多未尽之处值得探讨.文章谨结合部分文献报道,对肿瘤心脏病学临床实践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总结与归纳.

  • 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癌症治疗与心血管毒性立场声明解读

    作者:吕海辰;刘莹;刘基巍;方凤齐;夏云龙

    2016年8月,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了肿瘤心脏病学领域首部用于指导临床实践的纲领性文件——《2016欧洲心脏病学会癌症治疗与心血管毒性立场声明》.该声明对肿瘤治疗相关心肌功能不全与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疾病、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高血压、血栓栓塞性疾病、周围血管病与卒中、肺动脉高压及心包并发症等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评估与管理、预防缓解策略及长期随访流程进行了详细推荐.作者结合国内外现有文献,对声明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

  • 肿瘤化疗相关心脏毒性研究现状及进展

    作者:李佳;方凤奇;刘莹;夏云龙;刘基巍

    恶性肿瘤与心脏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肿瘤治疗的不断进步使得患者获益于生存期的延长,而肿瘤治疗带来的心血管毒性得到广泛关注.肿瘤心脏病学(cardio-oncology)定位于肿瘤治疗引起的心脏毒性及肿瘤合并心脏疾病.本文对常用化疗药物心脏毒性的研究现状及其监管进行综述,为防治肿瘤化疗相关心脏毒性提供经验.

  • 肿瘤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作者:马作旺;张凯;李广平

    肿瘤心脏病学作为心血管病学新兴的一个分支而日益受到临床重视,而肿瘤导致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原发心脏肿瘤和心脏转移瘤对心肌的直接损害、肿瘤相关治疗对心脏的间接损伤及肿瘤本身所致的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等多方面因素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有关.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报道进行归纳总结,对肿瘤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做一综述.

  • 抗凝药物在肿瘤相关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夏云龙;吕海辰

    血栓栓塞性疾病常见于恶性肿瘤患者,已成为其重要致死原因.抗凝药物是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基石,应用于肿瘤患者较普通人群具有许多特殊之处,常给临床医生带来困惑.近年来,相继有基于肿瘤人群的血栓防治研究见诸报道,亦有部分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对肿瘤患者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疗进行指导.结合现有文献,对抗凝药物在肿瘤幸存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其心血管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作者:张志仁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抗肿瘤治疗里程碑式的进展,可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其临床应用日益增多,由其引起的多种脏器不良反应亦逐渐凸显,尤其是心血管不良反应中的心肌炎,具有高致死率的特点,应引起重视,治疗方案包括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对接受这类药物的患者需要常规监测心血管不良反应.

  • 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预防措施研究进展

    作者:蔡亚红;唐方明

    蒽环类药物已普遍应用于实体瘤和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疗效,但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特别是心脏毒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唯一获批的预防蒽环类所致心脏毒性的药物为右雷佐生,但其临床使用仍存在一定限制.因此,探究能预防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药物是肿瘤心脏病学医生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近年研究认为极具应用前景的预防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方法进行综述.

  • 肿瘤心脏病与超声心动图

    作者:朱天刚

    肿瘤心脏病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超声心动图在肿瘤放化疗相关的心脏毒性评估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左室射血分数是评估肿瘤心脏病患者心肌损伤应用广泛的指标,但其对放化疗引起的亚临床心脏损伤价值有限.结合GLS有利于早期识别肿瘤治疗相关的心脏损伤.在肿瘤放化疗患者心脏毒性规范化评估和管理流程中,要适当将超声心动图技术和其他影像学技术(如心脏磁共振和放射性核素显像)以及心脏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和脑钠肽等)相结合,有助于肿瘤放化疗相关心脏功能损伤的全面评估和指导临床决策.

  • 肿瘤专科医院院际会诊特点分析

    作者:韩森;李伟;刘卫平;方健;朱军

    目的 分析肿瘤专科医院院际会诊的特点,探讨院际会诊对肿瘤专科医院患者诊疗方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肿瘤患者进行院际会诊的1 323例病历资料,明确会诊原因、会诊目的及会诊结果,分析院际会诊对抗肿瘤方案制定产生的影响.结果 1 323例患者中急会诊:117例(8.8%),普通会诊:1 206例(91.2%).受邀请会诊较多的专业科室是:心内科、神经内科和呼吸科.会诊的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317例(24.0%)、呼吸系统疾病182例(13.8%)、血液系统疾病139例(10.5%)、神经系统病变132例(10.0%)、消化系统疾病131例(10.0%)、泌尿系统疾病82例(6.2%)、皮肤病及性病65例(4.9%)、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53例(4.0%)、自身免疫性疾病23例(1.7%),其他疾病199例(15%).通过院际会诊,894例患者(67.5%)获得佳抗肿瘤治疗,350例患者(26.5%)获得佳对症支持治疗,79例(6.0%)患者未能明显获益.住院期间的疾病转归:1 286例(97.2%)患者病情稳定或者好转,37例(2.8%)患者病情恶化死亡.结论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肿瘤专科医院院际会诊的主要原因.院际会诊有助于抗肿瘤治疗方案的制定.

  • 大数据时代肿瘤心脏病学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王阿曼

    大数据的应用使得疾病的诊疗模式得到极大的进步.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肿瘤心脏病学研究刚刚起步.广泛的数据共享和大数据研究有助于研究抗肿瘤治疗心脏毒性的发生率和发生机制,并对不断出现的新型靶向药物的药物警戒性数据的获取提供支持.大数据方法的应用为肿瘤心脏病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