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黄芩甙对ConA致肝损伤小鼠肝组织CAT活力的影响

    作者:汪晓军;马赟;张奉学;朱宇同;郭兴伯;李秀惠

    目的:观察黄芩甙对模型小鼠血清ALT、AST和肝组织CAT活力的影响.方法:观察血清ALT、AST和肝组织CAT活力给药前后的变化.结果:黄芩甙大、中、小剂量组以及注射剂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ALT、AST.黄芩苷大、中、小剂量及注射剂组和联苯双酯组动物肝组织匀浆的CAT活力较模型组明显升高.结论:黄芩甙可降低血清ALT、AST和增加肝组织CAT活力可能是其抗ConA肝损伤机理的重要方面.

  • 刀豆蛋白A活化小鼠巨噬细胞机理的初步探讨

    作者:高立芬;孙汶生;刘君炎;张利宁;曹英林;马春红

    探讨了刀豆蛋白A(ConA)活化巨噬细胞(Mφ)的机理.以ConA 500μg腹腔注入预处理小鼠48h,并以PBS作对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表达;分别以原位杂交及流式细胞仪检测NF-кBP65 mRNA与NF-к:B RelA蛋白的表达;RT-PCR了解TNF-α、IL-1β mRNA的表达情况.ConA刺激后,iNOS在胞浆中表达增多;ConA处理组NF-кB P65 mRNA及NF-кB RelA蛋白的表达均增加,RT-PCR方法测到TNF-α、IL-1β mRNA的表达水平也显著提高(P<0.01).ConA作用于Mφ时,可能通过活化NF-кB使iNOS、TNF-α及IL-1β表达增强,从而提高其生物学功能.

    关键词: ConA 信号传导
  • Anti-CD24抗体促进刀豆蛋白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宏宇;海蕾;项杰;樊亚童;李雄飞;张华;龚菊贞;张学军

    目的:探究anti-CD24中和抗体对刀豆蛋白A( ConA)诱导急性肝损伤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ConA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实验模型,观察anti-CD24中和抗体(200μg/鼠)和ConA(10 mg/kg)联合注射组小鼠肝脏解剖学上的改变;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损伤程度;血清学方法检测小鼠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 ALT)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anti-CD24中和抗体对小鼠肝内Kupffer细胞( KC)亚型分布的影响;胞内染色分析anti-CD24中和抗体对M1型KC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结果从解剖学上,anti-CD24中和抗体和ConA联合注射组(实验组)肝组织肿大;HE染色观察实验组小鼠肝脏出现明显的肝细胞点状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实验组小鼠血清A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实验组小鼠M1型KC细胞百分数显著增加(P<0.01),M2型KC细胞百分数变化不明显。胞内染色流式细胞术表明:anti-CD24中和抗体显著促进小鼠KC细胞分泌TNF-α(P<0.001)。结论 Anti-CD24中和抗体可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这可能与CD24中和抗体促进M1型KC细胞分泌TNF-α有关,其免疫机制与信号传导通路正在进一步探讨之中。

  • 注射用胡黄连总苷对ConA引起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王淑娟;贾志丹;魏怀玲;苗露阳;张丹;孙华

    目的 利用Concanavalin A(ConA)引起的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对注射用胡黄连总苷的保肝活性和量效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注射用胡黄连总苷静脉给予ICR小鼠(0.5 ~8mg·kg-1×5),于末次给药后2h,动物尾静脉ConA 20mg·kg-1,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16h后处理动物,制备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AST及LDH水平,H.E.染色考察肝脏病理状态.结果 ConA 20mg·kg-1 能引起小鼠显著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血清ALT,AST及LDH含量均显著升高,肝组织出现以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病理改变.注射用胡黄连总苷0.5 ~4mg·kg-1剂量对ConA引起的肝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明显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改善肝脏病理状态,其中1mg·kg-1剂量药效佳,8mg·kg-1剂量药效有所下降,但此剂量未显示明显毒性.结论 注射用胡黄连总苷对ConA引起的免疫性肝损伤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其起效剂量低,高于8mg·kg-1活性下降,在临床实验时需注意剂量的选择问题.

  • ConA引起小鼠肝损伤实验研究

    作者:李敏;李卫东

    目的 探讨ConA引起免疫性肝损伤机实验条件.方法 测定两个浓度,不同时间点ConA尾静脉注射后小鼠转氨酶水平及肝、脾病理变化.结果 15mg/kg ConA尾静脉注射后8h,血清转氨酶升高,但病检无明显改变;20mg/kg ConA尾静脉注射,脾指数6h达峰值,10h肝脏病理变化显著,转氨酶水平达峰值.结论 20mg/kg ConA小鼠尾静脉注射6h后脾病变达高峰,10h可引起显著性肝损害.

  • ConA、α-Galcer与LPS/D-GalN诱导免疫性肝损伤小鼠NKT细胞功能 改变的比较研究

    作者:游佳;陈薇;郑琦;陈靖;朱月永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NKT细胞功能改变情况,寻找一种在病理生理机制上更接近临床特点的免疫性肝损伤动物模型.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 A模型组、α-Galcer模型组、LPS/D-Gal N模型组,每组10只.Con A模型组尾静脉注射ConA溶液(18 mg/kg),α-Galcer模型组腹腔注射 α-Galcer溶液(40μg/kg),LPS/D-Gal N模型组腹腔注射LPS溶液(10μg/kg)和D-Gal N溶液(700 mg/kg).造模完成后8 h,检测小鼠血清转氨酶ALT、AST水平,计算肝指数,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肝组织NKT细胞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TNF-α、IFN-γ、IL-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肝指数增加(P<0.01或P<0.05),肝组织病理损伤明显,NKT细胞含量显著增加(P<0.01或P<0.05),TNF-α、IFN-γ、IL-6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各模型组之间比较,α-Galcer模型组血清ALT、AST含量显著低于Con A组(P<0.05),病理损伤也相对较轻,LPS/D-Gal N模型组NKT细胞含量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Con A、α-Galcer和LPS/D-Gal N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NKT细胞明显激活,介导炎症紊乱;其中,以Con A诱导的动物模型肝脏病理损伤及免疫紊乱为明显,更符合疾病临床特点,可作为免疫性肝损伤的首选模型.

  • 膜蛋白配体对红细胞膜机械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施岩;赵亮;杨建中

    目的:研究伴刀豆蛋白(Concanavalin A,ConA)对红细胞膜机械稳定性的影响,以此探讨配体与受体相互作用对红细胞膜力学性质的作用.方法: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测量经不同浓度ConA处理后的红细胞膜的ESR波谱,同时还采用剪切流场的方法测量了经ConA作用后的红细胞膜机械稳定性.结果:经ConA处理后的红细胞膜蛋白分子构像趋于收缩,膜切向机械稳定性明显下降.结论:ConA作为一种配体与其膜受体Band3蛋白相结合,影响了膜蛋白分子构像,进而导致整个红细胞膜机械稳定性发生改变.

  • 淫羊藿苷对ConA诱导的小鼠肝脏损伤保护机理的研究

    作者:王恒孝;任霞;温培娥;姜国胜

    目的:利用刀豆蛋白A(ConA)诱导建立小鼠肝炎模型,观察淫羊藿苷对该损伤模型保护作用的细胞免疫学和分子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淫羊藿苷+ConA组、生理盐水+ConA组、淫羊藿苷+生理盐水组.小鼠尾静脉注射ConA,建立T细胞介导的免疫性肝脏损伤模型;采用转氨酶试剂盒测定各组小鼠血液中转氨酶含量;组织病理学观察实验小鼠肝脏组织和肝细胞坏死变化;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FN-γ、TNF-α含量;流式细胞术观察注射ConA后肝脏淋巴细胞的活化变化.结果:与ConA对照组相比,淫羊藿苷干预组小鼠血液中ALT和AST水平明显降低,P<0.01;IFN-γ、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H&E染色可见淫羊藿苷干预组小鼠肝细胞核完整,未见炎性细胞的浸润,而ConA对照组小鼠肝细胞核固缩,部分核膜破裂,肝组织内有炎症细胞和红细胞浸润;流式细胞技术发现淫羊藿苷可明显延缓由ConA引起的肝脏NKT细胞的活化,减弱T细胞的浸润.结论:淫羊藿苷对ConA诱导的小鼠肝脏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淫羊藿苷降低血液中IFN-γ、TNF-α表达及影响肝脏NKT细胞的活化有关.

  • 条斑紫菜多糖PY-D2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张陆曦;徐红丽;顾佳雯;郭婷婷;何培民

    目的:研究条斑紫菜多糖体外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方法:应用生化技术分离和纯化条斑紫菜多糖,获得条斑紫菜多糖2个组分,分别为PY-D1和PY-D2.体外培养条件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PY-D2以及PY-D2与ConA或LPS协同处理小鼠脾淋巴细胞,通过MTT法观察条斑紫菜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PY-D2处理小鼠脾淋巴细胞72小时后对其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效应,0.25,0.5和1mg/ml条斑紫菜多糖处理小鼠脾淋巴细胞后,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157.5%,162.1%和173.4%(P<0.01).PY-D2与ConA或LPS共同处理小鼠脾淋巴细胞时,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存活率高于ConA和LPS单独的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PY-D2可以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从G1期进入S期.结论:PY-D2可以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生长,为今后研究多糖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机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肝胆清片对ConA诱导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陶元明;王晓磊;苏恺琪;唐俊;葛海涛

    目的:观察肝胆清片对肝损伤小鼠(ConA诱导)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数值,研究肝胆清片对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结果:肝胆清片高剂量组能够明显降低肝损伤小鼠模型(ConA诱导)的血清ALT、AST、TNF-α、肝匀浆MDA,提高肝匀浆SOD(P<0.01)。结论:肝胆清片对ConA诱导肝损伤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肝胆清片 肝损伤 ConA
  • 猪血清联合ConA建立Balb/c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及评价

    作者:吴江锋;肖和杰;张艳琼;徐凯;柳长柏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 HF)是诸多致病因素导致肝硬化的前期病理过程.我国每年由乙型肝炎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硬化患者众多.免疫法造模致肝纤维化与临床上慢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在发病机制上较为接近,有利于对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为筛选抗肝纤维化药物提供客观依据[1].

  • 破壁灵芝孢子粉对ConA诱导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及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影响

    作者:赵燕平;冯彩珠;付昌隆;华海燕

    目的 探讨破壁灵芝孢子粉对ConA诱导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谷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及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影响.方法 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10只,模型组、低剂量破壁灵芝孢子粉组(低灵组)、高剂量破壁灵芝孢子粉组(高灵组),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ConA 5mg/kg尾静脉注射,隔天1次,共2周,建立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分别用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低灵组及高灵组小鼠分别给予破壁灵芝孢子粉1.0g/kg、2.0g/kg灌胃.4周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及观察肝组织炎症程度.结果 低灵组、高灵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ALT:(129.62±44.65)U/L、(92.76±33.78)U/L比(201.78 ±62.47) U/L,P<0.05;AST:(134.38±42.67) U/L、(101.76±34.56)U/L比(223.63±77.31)U/L,P<0.05];高灵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及肝组织炎症程度明显低于低灵组(P<0.05);低灵组及高灵组小鼠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比模型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 破壁灵芝孢子粉能改善ConA诱导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及肝组织炎症程度.

  • 细胞色素P4502E1在依达拉奉减轻免疫性肝损伤氧化应激中的作用

    作者:陈方军;李俊

    目的 观察细胞色素P450 2E1(CYP 2E1)在依达拉奉作用于刀豆蛋白A(Con A)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中的变化.方法 先期给予依达拉奉,之后用Con A腹腔注射致敏小鼠产生急性免疫性肝损伤,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分光光度法测血清AST和ALT浓度,肝匀浆中SOD、MDA、GSH含量,RT-PCR技术检测肝脏组织CYP 2E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脏组织CYP 2E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依达拉奉能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升高的ALT、AST含量;降低肝匀浆中的MDA水平,升高其降低的SOD、GSH水平;CYP 2E1 mRNA水平明显降低,CYP 2E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结论依达拉奉对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它降低CYP 2E1的表达,清除自由基,增强机体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有关.

  • 六味五灵片对刀豆蛋白A诱导的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刘慧敏;韩延忠;郭玉明;牛明;张雅铭;沈宏辉;王伽伯;柏兆方;肖小河

    目的:研究六味五灵片(Liuweiwuling Tables,LWWL)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模型组、双环醇组(Bicyclol,39 mg · kg-1)、六味五灵片低剂量组(8 g·kg-1)、六味五灵片高剂量组(16 g· kg-1),各给药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尾静脉注射ConA(15 mg·kg-1)制备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比色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实时定量RT-qPCR测定法检测肝组织中白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FCM)观察脾脏 Th1(IFN-γ)/Th2(IL-4)细胞的变化;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Th1/Th2转录因子T-bet/GATA-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AST、TBIL明显升高,小鼠肝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肝细胞大量坏死、凋亡,表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六味五灵片低、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AST、TBIL的水平明显降低;脾脏中Th1细胞减少,Th2细胞增多。肝组织中IL-12、IFN-γ、TNF-α的mRNA表达下降,IL-4、IL-10的mRNA表达上升,GATA-3蛋白表达上调,T-bet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六味五灵片通过调节Th1/Th2的平衡,保护 ConA 诱导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

  • 虎杖提取物对ConA诱导肝损伤小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谢灵璞

    目的 观察虎杖提取物对ConA诱导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测定血清ALT、AST及TNF-α、肝匀浆SOD、MDA,评价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结果 虎杖提取物高剂量组明显降低ConA诱导肝损伤小鼠模型的血清ALT、AST、TNF-α、肝匀浆MDA,提高肝匀浆SOD(P<0.01).结论 虎杖提取物对ConA诱导肝损伤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虎杖 ConA 肝损伤
  • ConA诱导肝细胞损伤机理及CsA对其损伤的影响

    作者:李绍旦;袁本利

    目的探讨NO、脂质过氧化反应及蛋白巯基状态改变在ConA诱导肝组织细胞损伤过程中的作用以及CsA对其损伤的影响.方法:尾静脉注射ConA(20mg·kg-1)于雄性BALB/c小鼠作为试验组;提前半小时予以CsA(25mg·kg-1)后再按试验组处理作为CsA组.观察血清中ALT、AST、NO-2及肝组织MDA、TSH、PSH含量在3h、6h、9h和12h的动态变化.结果试验组血清中ALT、AST进行性升高,在12h时与对照组、CsA组比较均P<0.01.试验组动物体内有大量的NO合成,血清中N0-2随时间呈明显上升趋势,在12h时与对照组、CsA组比较均P<0.01.试验组动物肝组织MDA含量逐步升高,在12h与对照组、CsA组比较P<0.01.试验组动物肝组织TSH含量不断下降在12h与对照组、CsA组比较P<0.05;PSH含量亦不断下降在12h与对照组、CsA组比较P<0.01.对照组和CsA组血清中ALT、AST及NO2前后变化不大,肝组织MDA、TSH、PSH含量变化亦不明显.结论在ConA所致肝损伤中,动物体内NO生物合成机制被激活,是肝细胞损伤的重要介质之一.同时脂质过氧化的发生以及蛋白巯基持续消耗致肝组织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和解毒能力下降也均是ConA性肝损伤机制之一.免疫抑制剂CsA预处理能阻断ConA性肝损伤的发生,免疫介导机制亦可能是其损伤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ConA 肝损伤 机理 CsA
  • ConA不同给药途径所致C57小鼠急、慢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与比较

    作者:于慧杰;李红;郭明星;盛国光

    目的 用ConA通过尾静脉注射、腹腔注射两种给药途径对C57小鼠分别建立急、慢性肝损伤模型,观察ConA不同给药途径造模是否存在差异,并研究ConA造成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6mg/kg的ConA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腹腔注射方法干预C57小鼠,注射8h后处死小鼠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用6mg/kg的ConA每周注射1次,连续4周,建立慢性肝损伤模型,观察两种给药途径能否成功建立慢性肝损伤模型,及造成的慢性肝损伤程度有无差异.结果 在ConA用量为6mg/kg时通过尾静脉注射能成功的建立急、慢肝损伤模型.而用腹腔注射给药建立急、慢性肝损伤模型存在结果不稳定性,不能成功建立肝损伤模型.结论 给药途径对于ConA的药效发挥存在影响,尾静脉注射造成的肝损伤更为严重.

  • 复方木鸡颗粒对小鼠慢性肝损伤的影响

    作者:郑阳阳;王帅;孟宪生;包永睿

    目的:观察复方木鸡颗粒对小鼠慢性肝损伤的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CCl4、D氨基半乳糖盐酸盐、刀豆蛋白(ConA)建立4种慢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转氨酶(ALT、AST)水平、肝指数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并做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另高脂饲料所致的慢性肝损伤检测肝组织中三酰甘油(TG)含量,ConA所致的免疫性肝损伤取脾脏,称重,计算脾指数.结果:复方木鸡颗粒能显著降低4种慢性肝损伤小鼠的肝指数以及血清中AST与ALT(P<0.05或P<0.01)和肝组织中MDA水平(P<0.05或P<0.01),升高SOD水平(P<0.05或P<0.01).高脂饲料所致慢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的TG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免疫性肝损伤中脾指数亦减小(P<0.05或P<0.01).结论:复方木鸡颗粒对4种慢性肝损伤有不同程度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自由基等有关.

  • 陆英颗粒对急性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杨威;王茜莎;王敏伟;许焱;路丁;刘长生

    目的:研究陆英颗粒灌胃给药对急性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急性CCl4肝损伤模型、D-半乳糖胺盐酸盐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Con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研究陆英颗粒灌胃给药对急性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陆英颗粒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肝作用可能与对抗脂质过氧化以及提高肝细胞膜和微粒体膜钙泵的活性有关;对D-半乳糖胺盐酸盐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和ConA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亦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陆英颗粒对多种急性实验性肝损伤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

  • 高温后巨噬细胞在ConA刺激下的变化

    作者:王宏;杨霖;罗深秋;马晓冬

    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观察了高温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在刀豆素A刺激下的变化,结果显示: Ca2+内流增强,促进巨噬细胞内吞;溶酶体内pH值上下波动加快,有利于溶酶体内容物外排及与配体的结合,提高了溶酶体的工作效率。

3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