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参附注射液治疗轻度椎-基底动脉狭窄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作者:田作军;张志敏;杨志华;刘磊

    目的:评价参附注射液治疗轻度椎-基底动脉狭窄性眩晕的效果.方法:将2005年1月-2008年7月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经DSA检查按NASCET标准诊断轻度椎-基底动脉狭窄(MVS)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参附组(SF组)34例和丹参对照组(DS组)32例.以眩晕障碍量表的筛查表(DHI-S)和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来评定患者在刚入院、治疗的第3d、第6d及出院时的眩晕程度,并在患者入院及出院时2次检测其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血清红细胞比容(Hmc)和纤维蛋白原(Fbg)的水平.结果:入院时SF组和DS组的眩晕评分、TCD及血清学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的第6d和出院时,SF组DHI-S和DARS评分均低于DS组(P<0.01及P<0.05);治疗后SF组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Vm均高于DS组(P<0.05)、RI均低于DS组(P<0.05),血清Hmc及Fbg均低于DS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性和血液黏度缓解MVS的眩晕症状.

  • 支架植入术治疗症状性重度椎-基底动脉狭窄26例疗效观察

    作者:吴秋义;蔡斌;郭刚;陈文亚

    目的 探讨支架植入术治疗有症状的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对26例经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进行治疗,26例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均超过50%.结果 支架植入后即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血管造影检查,全组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前26例平均狭窄率评估为80.6%.术后残余狭窄率均<10%.1例病人在围手术期内发生较严重的迷走反射,经升压药及阿托品等治疗后迅速好转;另有1例发生穿刺点血肿,一周后渐消退,其余病例在围手术期内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支架植入术是治疗有症状的重度椎一基动脉狭窄的有效、安全的一种方法.

  •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颅内段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家玮;高敬;孙立涛;付矿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TCDFI)诊断颅内段椎-基底动脉狭窄(VB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颅内段VBS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40例,用二维超声探头经枕窗探查颅内段椎-基底动脉(VBA),观察血管充盈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变化,部分较重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比.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流充盈情况及频谱形态明显不同,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搏动指数(PI)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并得出TCDFI诊断VBS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83.3%.结论 TCDFI能清晰、直观地检出颅内VBA有无狭窄及其程度,提供有价值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作为筛选VBS的首选方法.

  •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基底动脉狭窄支架置入疗效及再狭窄因素的分析

    作者:杨洁;王力力;凌晨;赵新宇;刘蓓蓓;周瑛华;华扬

    目的 联合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评估基底动脉狭窄支架置入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术后再狭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连续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外科重度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行支架置入术患者140例,均经TCCS检查及DSA证实.排除合并有颅外段椎动脉、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影响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评估及随访资料欠完整者,终纳入62例.检查记录术前、术后1个月内及术后3、6、12个月基底动脉狭窄段、椎动脉颅内段、大脑后动脉(取较高侧测值)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平均流速(MFV)与血管搏动指数(PI).比较术前、术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分析再狭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1)62例患者支架置入术后1个月内基底动脉PSV、EDV、MFV均较术前明显下降[(119 ±50) cm/s比(232±54) cm/s、(52±26) cm/s比(124 ±40) cm/s、(74±33) cm/s比(160 ±43) cm/s,均P<0.01],椎动脉颅内段PSV、EDV、MFV较术前明显升高[(65±15) cm/s比(50±18) cm/s、(28 ±8) cm/s比(22 ±8) cm/s、(40±10) cm/s比(31±11) cm/s,均P<0.01];54例后交通动脉未开放的大脑后动脉PSV、EDV、MFV及PI均较术前升高[(69±14) cm/s比(53±16) cm/s、(30 ±7) cm/s比(27 ±8) cm/s、(43 ±9) cm/s比(36±10) cm/s、(0.92±0.10)比(0.70±0.1 3),均P<0.01].(2)62例患者3、6、12个月累积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14.5% (9/62) 、19.4% (12/62)、28.1%(16/49,失访13例);应用自膨式支架和球囊扩张支架者12个月累积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22.2%(8/28,失访8例)和35.3%(8/21,失访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35,P=0.563).(3)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残余狭窄、长段狭窄(> 10mm)是发生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HR:5.989,95%CI:1.887~19.006,P=0.002;HR:5.079,95% CI:1.277 ~ 20.200,P=0.021). 结论 通过TCD联合TCCS检测后循环各段动脉PSV、EDV、MFV的变化可客观评估基底动脉支架置入的疗效,是及时发现基底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重要筛查手段.基底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率较高,术后残余狭窄、长段狭窄是再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关注后循环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一些问题

    作者:洪波

    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造成的急性缺血性卒中(vertebrobasilar acute ischemic stroke,VBAIS)的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达40% ~ 86%,预后良好者仅占13% ~21%[1].VBAIS在发病方式、临床表现和预后方面均与前循环缺血卒中有一定的差异.而后循环急性缺血卒中和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介入治疗也存在其特殊性,是近年来被逐渐关注的一个问题.

  • 椎-基底动脉狭窄未行支架治疗患者个体化管理的疗效观察

    作者:苏化庆;徐平;郭桂香;高云春;李炎灯;文俊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狭窄未行支架治疗患者个体化管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初发的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2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依据责任血管狭窄程度给予治疗个体化管理,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1年的终点事件、血管狭窄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脑梗死发生和复发、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责任血管狭窄程度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未行支架植入患者治疗个体化管理可能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 椎-基底动脉狭窄及其引发的缺血性卒中的治疗

    作者:涂雪松

    椎-基底动脉狭窄易引发急性缺血性卒中.狭窄段远端缺血及A-A栓塞是椎-基底动脉狭窄性缺血性卒中的两大发病机制.狭窄主要发生在动脉主干,尤其是椎动脉起始段、远端及基底动脉近端,大分支较少发生.椎-基底动脉狭窄可行血管介入治疗,以消除狭窄,防止缺血性卒中发生.但术后存在再狭窄的风险.椎-基底动脉狭窄性缺血性卒中可行溶栓治疗,或溶栓治疗联合血管介入治疗,以治疗缺血性卒中,或同时治疗缺血性卒中和消除狭窄.溶栓治疗和血管介入治疗有风险,会产生并发症,故应严格掌握适应症.血管狭窄部位、术后血管再通率及侧枝循环状况、症状轻重、治疗时机、是否有并发症等,是椎-基底动脉狭窄性缺血性卒中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

  •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赵冰玉;郭丽苹;文婧;吕慧娜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动脉超声(CAU)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75例高度怀疑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TCD与CAU检查.以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为基准,计算TCD联合CAU诊断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并分析TCD联合CAU诊断狭窄程度与CTA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TCD联合CAU诊断左侧椎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8.0%(32/41)、87.0%(29/33)、82.4%(61/74);诊断右侧椎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5.0%(34/40)、90.9%(30/33)、87.7%(64/73);诊断基底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5.7%(30/35)、95.0%(38/40)、90.7%(68/75).CTA诊断轻度狭窄49条、中度狭窄39条、重度狭窄22条、极度狭窄6条;TCD联合CAU诊断轻度狭窄44条、中度狭窄36条、重度狭窄20条、极度狭窄5条;TCD联合CAU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与CTA诊断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283).结论 TCD联合CAU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诊断与对狭窄程度的判断均有较高准确性,且价格低廉,可重复性好.

  • 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圣华;李军荣;余艳华;沈鑫;陈来明;陈季南;王小平

    目的 评价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 对34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患者,采用球囊扩张支架对椎-基底动脉狭窄段进行支架成形术.结果 34例患者共放置36枚支架,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DSA示狭窄段全部成形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椎-基底动脉狭窄段狭窄程度从术前的(78.3±6.2)%降至(3.6±4.2)%.随访6~38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31例,明显改善2例,复发1例.未见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新发后循环供血系统脑梗死等并发症.结论 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记忆力障碍与脑血流灌注相关性研究

    作者:邓一鸣;朱梅芳;高峰;孙瑄;刘恋;周淑杰;顾卫彬;隋滨滨;沈宓;王春雪;缪中荣

    目的 通过后循环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技术评价脑血流灌注与椎-基底动脉(vertebra-basilar artery,VBA)重度狭窄患者临床记忆力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经全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为椎动脉或(和)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62例).对所有患者行简易智能量表(MMSE)、临床记忆量表(甲套)量表测评及CTP检查.全部患者经临床记忆量表(甲套)评分后分为两组:无记忆力障碍组24例(其中优秀1例、高于平常6例、平常14例),记忆力障碍组38例(其中低于平常18例、边界12例、记忆力障碍8例).应用CTP分别对测量病变区和前循环健侧相应区的达峰时间(rTTP)、平均通过时间(rMTT)、脑血流量(rCBF)、脑血容量(rCBV)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值,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 记忆力障碍组患者CTP颞叶内侧失代偿期的发生率更高(P<0.05);两组在双侧颞叶内侧区域的rTTP均值(1.131±0.037,1.437±0.139,t=10.520,P<0.05)、rMTT均值(1.081±0.059,1.281±0.174,t=5.42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BA重度狭窄患者由于脑血流灌注降低更容易导致记忆力下降.

  • 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

    作者:是明启;王玉洲;张弘娟;郭文玲

    目的 评价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0例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脑血管造影,行支架成形术,并进行随访.结果 20例患者共植入支架22个,手术成功率为100%,狭窄从术前的75%~99%下降到术后的0%~10%.随访6~36个月均未再次发生脑卒中或TIA.结论 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