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用方剂及药对规律总结

    作者:田亚欣;王凤云;张娇;唐旭东

    目的:通过对文献的学习,归纳总结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常用方剂及高频使用药对.方法:检索1995—2015年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文献共4 055篇,经总结文献中涉及辨证分型的共593篇,以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常见的8种证候类型为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肝郁脾虚证、肝郁气滞证、脾虚气滞证、寒热错杂证、饮食积滞证及脾胃虚寒证,并提取其辨证使用的方剂及常用药对等信息,建立Microsoft Excel 2003数据库,录入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采用Crosstabs方法进行频数分析,对文献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治疗以柴胡疏肝散为主;脾胃虚弱证中香砂六君子汤居多;肝郁脾虚证常见逍遥散;肝郁气滞证治疗以柴胡疏肝散为主;脾虚气滞证以香砂六君子汤见长;寒热错杂证中半夏泻心汤居多;饮食积滞证中保和丸为主;脾胃虚寒证附子理中汤多见.文献中高频使用的药对组合是茯苓-白术,柴胡-白芍,党参-茯苓,茯苓-枳壳等17对.结论:中医药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时有其独特的优势,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其基本特点,故多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在证型基础上选择主方主药并进行配伍,从而扩大治疗范围,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还可防止主药太过,佐治其潜在副作用.

  • 基于因子分析的新疆地区不同民族代谢综合征证候类型特点研究

    作者:王晓忠;王燕;马丽;赵长海;何永泉;何佳颖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代谢综合征患者证候类型特点.方法:在新疆喀什、哈密、乌鲁木齐地区共收集321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支配代谢综合征诊断信息的公因子,利用因子方程计算因子得分,确定中医证候类型.结果:321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医症状可分为7类证候,分别为痰湿、痰热、心气瘀滞、肾阳虚、脾阴虚、心阴虚、肝气郁滞.汉族与维吾尔族比较,汉族痰热证、心阴虚证罹患者高于维吾尔族(P<0.01),其他证候罹患情况两民族无差异.汉族痰热证、心气瘀滞证、脾阴虚证、肝气郁滞证得分显著高于维吾尔族(P<0.01).结论:新疆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类型构成不同,汉族人群痰热、心肝郁滞证较多且重.在心肝郁滞方面女性尤其突出.维吾尔族各类证候罹患率均较低,无性别差异.

  • 论清热解毒是治疗热毒血瘀证的重要治法

    作者:朱平;杨进

    热毒血瘀证是温病营(血)分证中常见的一个证候类型,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或DIC的前期、败血症,是温病发展到营(血)分阶段而出现的火热毒邪与瘀血相搏的病理状态.临床报道指出,许多温热病发生"热瘀"病理变化时,投以清热解毒、生津养阴等法,均有助于活血化瘀.

  • 慢肝湿热蕴脾证病机探析

    作者:陈锦芳

    慢性肝炎有着复杂的发病机理,在临床上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证候类型,湿热蕴脾证是其常见的证型之一.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发现,慢肝湿热蕴脾证的病机演变涉及多个脏腑,是虚实夹杂的复杂变化,且随着病情的轻重变化而变化,现就这一问题探析如下.

  • 阳痿中医发病学和证候学规律新探--附717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秦国政

    阳痿的发病原因,古人强调房劳伤肾,因之而产生了以补肾为主的治疗方法,现代中医也多从此说.阳痿的常见证候类型古今医家众说不一,有主张阳虚多者,有认为阴虚多者,流派纷争,世无定论.

  •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研究现状

    作者:赵永辰;秦微;陈淑霞;李轶蹯;李德需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之间的过渡阶段,是与年龄及教育程度不相符的认知功能损害.中医多归属于“健忘”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肾亏虚为本,痰、瘀、毒为标,但往往兼夹共存,交互为患.故药物治疗多以补益脾肾、化浊解毒为主,针灸推拿及调畅情志等非药物治疗也可取得一定疗效.早期干预危险因素可减少MCI的发生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药物治疗与非药物康复相结合可能是今后MCI防治的研究方向.

  • 基于现代文献研究方法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医证候特征

    作者:崔轶凡;郝世凤;曹娟;李培硕

    目的:以现代文献研究方法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M)痛经中医证候类型和证候要素的特征,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相对客观的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所收录的关于EM痛经研究的现代文献,对其证候类型、证候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M痛经共有21种证候类型,气滞血瘀证(16.91%)、气虚血瘀证(13.79%)是出现频次高的2种证候类型,血瘀(33 15%)、气虚(9.83%)、气滞(8.98%)是出现频次高的3种证候要素.结论:“气滞血瘀证”和“气虚血瘀证”是EM痛经的常见证候类型,并分别与“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的中医理论相对应,“瘀血”与“痰”是EM痛经的重要证候要素,“痰”与“瘀”有着相互转化、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痰瘀互结”可能是本病病机变化的重要环节之一.

  • 基于流行病学调查论子宫内膜异位症证候类型的特点

    作者:崔轶凡;李培硕;郝世凤;李旭京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EMs)育龄期妇女的常见多发病,故研究通过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总结152例EMs患者相关病史资料、妇科症状、躯体症状以及舌脉象的分布规律,结合专家对调查病例的经验辨证,系统分析了EMs患者证候类型的特点,从而为EMs证候的深入研究提供客观化、规范化依据.

  • 新疆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高尿酸血症证候类型特点因子分析

    作者:王燕;赵长海;王先敏;马丽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高尿酸血症患者证候类型特点.方法:在新疆乌鲁木齐、喀什地区共收集397例高尿酸血症患者,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支配高脂血症诊断信息的公因子,以确定高尿酸血症中医分型.结果:(1)397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症状可分为7类,分别为痰浊阻滞、气虚、脾虚、湿热、肾虚、水湿停留、血瘀.(2)高尿酸血症患者以虚证居多,尤以肾虚(41.81%)情况突出.汉族与维吾尔族比较,气虚、湿热、水湿停留、血瘀罹患率均较维吾尔族高(P<0.01),而脾虚、肾虚罹患率则低于维吾尔族(P<0.o1).结论:新疆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证候类型特点不同.汉族人群以痰湿瘀为主,维吾尔人群以虚为主.

  • 200例大肠息肉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候类型及其关系研究

    作者:闫思蒙;刘杨;麻树人;巩阳;高文艳;盛天骄;林一帆

    目的:调查大肠息肉患者体质及证侯并研究二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调查体质进行辩证,分析体质与证候关系.结果:体质出现频次较高者:阳虚质及阳虚倾向92次,气虚质及气虚倾向88次;主要证型为脾胃虚弱证(31%)、中虚脏寒证(22%),肝郁气滞证与气郁质、血瘀质、阴虚质相关(P<0.05).结论:该病以阳虚质、气虚质居多,证候以脾胃虚弱证、中虚脏寒证为主,肝郁气滞证与气郁质、血瘀质、阴虚质相关.

  • 证候要素概念刍议

    作者:毕颖斐;毛静远

    近年来,中医学术界提出了证候要素(以下简称"证素")的概念,并在证素的分布特征、组合规律等方面开展了较多工作,对中医证候的规范化应用及研究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也有专家对证素的概念及内涵持有不同的认识与见解.目前存在对证素的异议不利于证素的进一步规范化研究以及临床推广应用.为此,笔者现从证素的概念、内涵及其与证型的逻辑关系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期能够对中医证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血瘀证与内皮细胞、血清细胞因子关系研究进展与思考

    作者:衷敬柏;王阶

    血瘀证是临床常见的证候类型,多类疾病均可见到血瘀证表现,血瘀证证候实质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拟分别探讨血瘀证与循环内皮细胞、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等的关系,内皮素与血瘀证的关系已有另文分析,本文不再赘述.

  • 关于“证”及“证候”等概念规范化运用问题的讨论

    作者:陈士奎

    中医临床防治疾病方法大特点之一是"辨证论治";中医传统将"临床医学"、"临床经验"称为"临证医学"、"临证经验"等,可见"证"是中医学的一个极重要概念.什么是中医学的"证"、"证候"?学术界讨论旷日持久.然而,查阅当前杂志报道的一些文献,发现迄今对证和证候以及与其相关的"证型"、"证候诊断"、"辨证诊断"、"证候分类"、"证候类型"、"病因病机"等概念的内涵仍存在不同认识和理解,造成在临床、科研、教学等实际运用中不统一、不规范.特别是"证",它是中医药学理论中常用的独特概念,明确其内涵和外延,一直被认为是辨证诊断及辨证论治规范化的第一步,也是开展"证"实质研究的前提.如果混淆证与证候等不同概念,会造成对研究结论的不知所指或错误认识.

  • 难治病证候研究必须遵循标本辨治的临床思维

    作者:宇文亚

    慢性难治病脏腑亏损与内邪滋生始终存在于疾病的全过程,证候多具正邪相兼、虚实关联的结构特征,辨析标本是临床所遵循的思维方法,然而近几年对疾病证候研究多局限于单证候类型的标准化,试图以此规范证候,取得更广泛的临床疗效.但难治病多呈虚实相关的复合证,难以用单结构证标准予以规范.笔者以为,标本辨治能体现难治病证候内涵特征,难治病证候研究必须遵循标本辨治临床思维.

  • 胃癌中医辨证与方药应用的文献研究

    作者:李星;樊巧玲

    目的 探讨胃癌的中医证型特点和中医治疗胃癌的方药规律. 方法 检索1987年4月至2016年3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中医治疗胃癌文献,建立中医治疗胃癌的证型和方药数据库,对胃癌中医证型、使用方药等进行统计,并对方药类型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文献103篇,涉及中医证型26个,方剂189首,中药221味.胃癌中医证型以瘀毒内阻、脾胃气虚、脾胃虚寒、气血两虚、肝胃不和、痰湿凝结、胃热伤阴为主,方剂中成方以二陈汤、失笑散、柴胡疏肝散、十全大补汤、四君子汤、海藻玉壶汤、理中汤为常用.中药按功效分为18类,其中补虚药多,其次为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和理气药.常用中药为白术、茯苓、党参、陈皮、甘草.结论 中医治疗胃癌以补虚扶正为基础,根据辨证可配合施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等方法治疗.

  • 茧唇证型及用药规律明清文献研究

    作者:张钰欣;张保春

    目的 基于明清文献探讨茧唇的证候类型及用药规律. 方法 检索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中有关明清时期记载茧唇的中医文献.提取纳入文献证候及方药信息,进行统一规范化处理后建立茧唇中医治疗数据库,对其证型、方剂、药物及其类别进行频数分析.结果 终纳入文献42篇,提取证型14个,涉及方剂55种,中药167味.证型出现频次高的前6位依次是脾胃积热证(15)、心脾积热证(14)、脾经风热证(13)、肝火炽热证(10)、胃火炽盛证(9)、肾虚内热证(9).内服方剂中,出现频次高的前6位方剂依次是清胃散(10)、柴胡疏肝散(9)、济阴地黄丸(8)、加减八味丸(6)、归脾丸(5)和清凉甘露饮(5);外用方剂中,出现频次高的前3位方剂依次是黄柏散(12)、白灰散(5)和青皮烧灰方(5).内服方剂中,药物类别出现频次前3位的依次是清热药(19)、补虚药(18)和解表药(9);外用方剂中,药物类别出现频次前4位的依次为清热药(17)、活血化瘀药(14)、祛风湿药(12)和解表药(9).单味药出现频次高的前6位依次是甘草(22)、当归(16)、牡丹皮(10)、黄芩(10)、熟地黄(10)和茯苓(10).结论 茧唇的主要证型为脾胃积热证、心脾积热证、脾经风热证、肝火炽热证、胃火炽盛证和肾虚内热证,治疗方法为内外合治,内治法常清热与补虚相结合兼以解表,外治法常清热、活血、祛风湿、解表共举.

  •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证候要素文献研究

    作者:张俊清;张军平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常见证候要素、证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方法 对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1978年1月~2010年1月的全部期刊进行高级检索,从符合研究标准的30篇文献中提取证候要素,对证候要素进行归类合并,总结证候类型。结果 143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共有证候要素9个,主要为气虚659例(45.80%),阴虚652例(45.31%),热(火)毒邪403例(28.01%);共有证候类型28种,主要为气阴两虚453例(31.48%)和邪毒侵心195例(13.55%)。全部病例中虚证774例(53.79%),虚实夹杂证170例(11.81%),实证495例(34.40%)。气虚、阴虚是主要的虚性证候要素;热(火)毒邪、瘀血、痰(湿)浊是主要的实性证候要素。结论 气虚、阴虚、热(火)毒邪、瘀血、痰(湿)浊是病毒性心肌炎中较为重要的证候要素。邪(风、热)毒侵心、挟瘀挟痰伴气阴亏虚和气阴两虚、挟瘀挟痰伴阳亏血虚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两大基本证型。

  • 基于文献的冠心病中医证型地域性分布特征研究

    作者:毕颖斐;毛静远;张伯礼

    目的 研究近10年国内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不同地域的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方法 检索2000年1月至2011年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公开发表的有关冠心病中医证型研究的文献,并按照不同地域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冠心病中医证型在不同地域的分布特征.结果 10065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排名前8位依次为:痰阻心脉、气虚血瘀、心血瘀阻、气阴两虚、心肾阴虚、心阳虚衰、心气不足、气滞血瘀.不同地域证型分布,东北地区多见气虚血瘀证;华北地区多见痰瘀互结证;华东地区多见痰阻心脉证和气虚血瘀证;华中地区多见气虚血瘀及气阴两虚证;华南、西南和西北地区多见痰阻心脉证.结论 近10年国内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实证多见于痰阻心脉、心血瘀阻,虚证多见于气阴两虚,虚实夹杂以气虚血瘀多见,不同地域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有其自身特点.

  • 急性扁桃体炎发热病例的证候类型及特点

    作者:王晓才;黄象安;王晓宝

    目的 进行急性扁桃体炎发热病例的证候类型分类以及症状与体征特点描述.方法 应用统一的证候调查表完成233例入选病例的问卷调查,按照病邪之不同将其分为温热类或湿热类,温热类病例采用六经辨证,湿热类采用卫气营血辨证.结果 温热类病例(207例)可分为太阳病(21例,占10.1%)、太少合病(34例,占16.4%)、少阳病(2例,占1.0%)、太明合病(46例,占22.2%)、三阳合病(76例,占36.7%)、阳少合病(9例,占4.4%)、阳明病(19例,占9.2%)7种证候类型,湿热类(26例)可分为卫分证(5例)、气分证(2例)、卫气合病(19例)3种证候类型.结论 急性扁桃体炎发热病例可归纳为10种有规律可循的证候类型,以三阳合病、太明合病、太少合病较为常见.

  • 腰痛的辨治

    作者:江克明

    腰部酸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酸比痛轻些.中医中药治腰部酸痛,确有独特的效果.临诊之际,既要辨清楚发病部位,又要辨清楚证候类型.兹将常用的辨治情况介绍如下:

4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