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PLC测定头花蓼及制剂热淋清颗粒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作者:王爽;张丽艳;谢宇;潘雯婷;李孟林

    目的:建立头花蓼及热淋清颗粒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TM(钻石)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N,N-二甲基甲酰胺-冰醋酸(1∶95∶3∶1),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72 nm,柱温25℃.结果:没食子酸在0.139 6-1.3960μg线性良好(r =0.999 97).头花蓼平均回收率99.35%,RSD为2.61%,热淋清颗粒平均回收率97.86%,RSD为0.73%.结论:该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控制头花蓼药材及其单方制剂热淋清颗粒的质量.为头花蓼药材规模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 主成分及聚类分析法对不同产地头花蓼的综合质量评价

    作者:潘雯婷;张丽艳;谢宇;李孟林;周涛;魏升华;何平

    目的:综合比较、评价不同产地头花蓼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对不同产地的41个野生及栽培头花蓼中槲皮素、槲皮苷、没食子酸、总黄酮、浸出物进行测定,并以上述5个指标成分的含量为指标,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对不同产地的41个野生及栽培头花蓼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研究.结果:不同产地头花蓼中槲皮素、槲皮苷、没食子酸、浸出物、总黄酮含量有明显差异,除贵州省毕节县亮岩镇2号样品外,其余样品均达到药用要求.以贵州东部头花蓼药材样品的综合质量较好.结论:头花蓼样品中所含的上述化学成分受产地、土壤类型影响较大,受海拔影响较小.其中,贵州西部地区头花蓼野生资源较为丰富,但其指标性成分槲皮素含量及综合质量低于贵州东部地区及外省样品;贵州东部地区头花蓼槲皮素含量较高、综合质量较好,验证了头花蓼基地建在黔东南施秉的合理性.

  • 头花蓼的化学成分Ⅱ

    作者:杨阳;杨颖博;朱斌;吴志军;陈万生

    目的:研究头花蓼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葡聚糖凝胶、反相硅胶及MCI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头花蓼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由头花蓼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二十四烷基-1,3-二醇(1),(24R)-cycloart-25 -ene-3β,24 -diol(2),大黄素(3),胡萝卜苷(4),1-O-丁基-β-D-吡喃甘露糖苷(5),2-0-丁基-β-D-呋喃果糖苷(6),2-0-丁基-α-D-呋喃果糖苷(7).结论:化合物1,3,5,6为从头花蓼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2,7为从蓼科中首次分离得到.

  • 头花蓼不同极性部位抑菌作用的谱效学分析

    作者:姚元贵;张丽艳;谢立敏;周英;王静蓉;姜志宏;唐靖雯;俸婷婷;薛鑫宇

    目的:建立头花蓼醇提浸膏中7个有效部位的指纹图谱,阐明不同部位所有色谱峰代表的化学成分及其对抑菌效果的贡献值,揭示头花蓼抑菌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UPLC-TOF-MS建立头花蓼醇提浸膏中不同极性部位的指纹图谱,并对各色谱峰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通过96孔板法测得不同极性部位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利用偏小二乘回归法(PLSR)建立不同极性部位指纹图谱与抑菌作用的谱效关系.结果:头花蓼不同极性部位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抑菌效果成正相关的色谱峰分别为9个和13个,其主要抑菌成分为1~5和15,19号峰所代表的化合物.结论:头花蓼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抑菌活性部位为4个强极性部位(A,B,C,D),其主要抑菌成分为6-没食子酸酰葡萄糖,3,6-二没食子酸酰葡萄糖,1,3,6-三没食子酸酰葡萄糖和davidiin,为深入研究头花蓼的抑菌机制奠定了基础.

  • UPLC-Q-TOF/MS分析头花蓼提取物在大鼠尿液中的代谢产物

    作者:迟明艳;向文英;杨武;孙佳;廖尚高;李勇军;黄勇

    目的:通过UPLC-Q-TOF/MS鉴别大鼠口服头花蓼提取物后尿液中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以探索其体内代谢过程及直接作用物质.方法: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0.1%甲酸乙腈溶液(B)梯度洗脱(0 ~ 10 min,95% ~ 55%A;10 ~ 14min,55% ~5%A;14~ 15 min,5% ~0% A;15 ~ 16 min,0% ~ 95% A),柱温45℃,流速0.3 mL· min-1,进样量2μL.以电喷雾质谱检测,扫描范围m/z 50 ~1 000,在负离子模式下扫描,通过比较空白尿液、给药尿液和两者的差异图谱确认灌胃后大鼠尿液中原型成分及其代谢产物.利用TOF/MS得到的准确相对分子质量,对尿液中头花蓼原型成分及代谢物进行鉴别.结果:鉴别出尿液中3个原型成分及15个代谢产物,推测头花蓼直接作用物质可能为原儿茶酸、槲皮素和没食子酸,或其经肝脏代谢的产物.结论:该方法可靠、有效,可用于口服头花蓼提取物后尿液中化学成分鉴别,为该药材后续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 头花蓼四倍体光合特性分析

    作者:尹艳;党伯岳;刘世会;赵德刚

    目的:探讨头花蓼四倍体和二倍体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方法: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人工诱变培育的四倍体头花蓼品种和二倍体头花蓼品种的各项光合生理参数,探究两者的光合特性变化规律.结果:四倍体和二倍体头花蓼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都呈双峰型曲线,并有"午休"现象,但四倍体全天Pn高于二倍体.2个头花蓼品种的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日变化趋势与Pn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趋势与Pn日变化趋势完全相反;四倍体Gs,Tr,水分利用率(WUE)整体水平高于二倍体,而四倍体Ci低于二倍体.头花蓼光补偿点(LCP)为二倍体[67.83 μmol·(m2·s)-1]>四倍体[41.43 μmol·(m2·s)-1],光饱和点(LSP)为二倍体[1225 μmol·(m2·s)-1]<四倍体头[1 370μmol·(m2·s)-1],大净光合速率(Pnmax)为二倍体[5.36 μmol·(m2·s)-]<四倍体[8.83 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AQY)为二倍体[0.01 μmolphotons·(m2·s)-1]<四倍体[0.02 μmolphotons·(m2·s)-1].结论:四倍体头花蓼的光合性能较二倍体增强.

  • 头花蓼重复片段多态性分析-多聚酶链式反应体系建立与正交优化

    作者:周涛;吴钰;金艳蕾;江维克;陈美兰

    目的:建立头花蓼ISSR的反应体系.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Mg2+浓度、dNTP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引物浓度这4个因素在3个水平上对ISSR-PCR的影响.结果:确立了适合于头花蓼ISSR PCR的优化体系:25μL PCR反应体系中含有1×buffer缓冲液(10 mmol·L-1 KC1,8 mmol·L-1(NH4)2S04,10 mmol·L-1Tris·HC1,pH 8.0),3.0 mmol·L-1MgC12,d NTP 200 μmol·L-1,2.0 U·25μL-1Taq酶,0.25 mmol·L-1引物,40 ng·L-1模板DNA.利用温度梯度PCR,确定了适宜的退火温度为48 ℃.结论:该优化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对头花蓼进行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 头花蓼内生真菌Gibberella intermedia抗多重耐药菌活性成分及其逆转细菌耐药性作用分析

    作者:刘俊;张青艳;杨斐玉;徐国波;周孟;廖尚高

    目的:明确头花蓼内生真菌Gibberella intermedia抗菌活性成分,了解活性成分对临床耐药菌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体外抗菌活性导向法及现代分离技术对头花蓼内生真菌G.intermedia的发酵物进行活性物质分离,并利用现代MS和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其化合物结构.采用96孔板法测试单体化合物对临床耐药菌的抗菌作用以筛选出活性成分,并在无抗菌作用的浓度下评估活性成分低抑菌浓度(MIC)的影响,了解其逆转耐药菌的作用.结果:从头花蓼内生真菌G.intermedia的活性组分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镰刀菌酸(1),吲哚-3-乙酸(2),对羟基苯乙酸(3),原儿茶酸(4),邻羟基苯乙酸(5)和对羟基苯甲醛(6).化合物2~6均为从真菌G.intermedia代谢物中首次分离.化合物1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MIC分别为31.3,125,62.5 mg·L-1.且化合物1具有逆转其耐药性的作用,在其1/8 MIC的浓度下,能使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对临床耐药大肠埃希菌的MIC分别降低4倍和2倍;在其1/4 MIC的浓度下,能使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对耐药菌奇异变形杆菌的MIC分别降低了2倍和4倍,且对临床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均降低了2倍.结论:镰刀菌酸为头花蓼内生真菌G.intermedia抗耐药菌主要活性成分,并对多重耐药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逆转耐药性作用.该研究为治疗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和提高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尿路感染中的疗效奠定了基础.

  • HPLC特征图谱对GAP基地产头花蓼药材品质控制研究

    作者:谢宇;张丽丽;徐亮;张丽艳;唐靖雯;潘梅

    目的:建立头花蓼GAP基地产头花蓼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为从整体上控制种植头花蓼的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2%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建立了头花蓼GAP基地产头花蓼药材HPLC特征图谱,10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在90%以上,并确定了11个共有峰。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头花蓼GAP基地产药材特征图谱测定,为从整体上控制头花蓼药材品质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 基于地形因子的贵州省头花蓼生态适宜性等级划分

    作者:张小波;周涛;郭兰萍;朱寿东;黄璐琦

    目的:通过对头花蓼中没食子酸与地形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行贵州省头花蓼种植的地形适宜性等级划分,为贵州省头花蓼种植佳区域的选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对贵州14个县野生头花蓼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头花蓼中没食子酸含量地理变异,不同地形条件下没食子酸含量变异,坡度、坡位、坡向、海拔高度等地形因子对没食子酸含量的影响.并应用空间信息技术,依据头花蓼中没食子酸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基于地形因子的头花蓼生态适宜性等级划分.结果与结论:坡度、坡向、海拔高度对头花蓼中没食子酸含量影响较大.贵州省海拔较低、阴坡、坡度较小的地区,头花蓼中没食子酸含量较高.贵州东部地区头花蓼中没食子酸含量较高,西部地区相对较低.贵州省中东部地区的地形条件适宜头花蓼中没食子酸含量积累.

  • 头花蓼不同地理居群的叶绿体psbA-trnH和trnL-trnF基因序列与聚类分析

    作者:金艳蕾;周涛;张丽艳;江维克;魏升华

    目的:探讨民族药头花蓼居群间的DNA序列变异与地理分布的关系,为头花蓼优良种质资源的筛选评价提供分子依据.方法: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对头花蓼11个居群11个个体样品的叶绿体psbA-trnH,trnL-trnF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研究.结果:头花蓼11个居群的叶绿体psbA-trnH长402 bp,存在6个变异位点.trnL-trnF长875 bp,存在5个变异位点.用UPGMA法构建的聚类图表明,头花蓼在贵州至云南的类群存在较大程度变异.结论:贵州西部与云南东部地区的头花蓼有利于优良种质资源的筛选.

  • 热淋清颗粒对肾盂肾炎模型大鼠的药效学研究

    作者:李孟林;梁斌;唐靖雯;谢宇;左爱萍;杜丰

    目的:观察热淋清颗粒对感染性肾盂肾炎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大鼠肾实质内接种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制做大鼠细菌性肾盂肾炎模型,分为热淋清52.32,26.16 g·kg-1组,氟哌酸(0.03g·kg-1)组及模型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未感染细菌者),观察其对尿液中的白细胞数、糖、尿蛋白、隐血、酮体、胆红质以及尿胆原的影响.结果:大鼠灌服热淋清颗粒(头花蓼浸膏粉)6.0 g·kg-1(折合生药量为52.32 g·kg-1)与模型对照组比,给药后能显著减少尿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及隐血,但对尿液其他生化指标没有明显影响.结论:热淋清颗粒对大鼠细菌感染性肾盂肾炎,具有显著减少尿液中白细胞数量及隐血的作用.

  • HPLC法测定头花蓼及制剂热淋清颗粒中槲皮苷的含量

    作者:谢宇;张丽艳;梁斌;李孟林;唐靖雯

    目的:建立头花蓼及热淋清颗粒中槲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TM)(钻石)C_(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1%醋酸-四氢呋喃,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8 nm,柱温25℃.结果:槲皮苷在0.082~0.408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7),头花蓼平均回收率102.3%,RSD 0.99%,热淋清颗粒平均回收率102.7%,RSD 2.2%.结论:该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控制头花蓼药材及其单方制剂热淋清颗粒的质量.为头花蓼药材规模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 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分析苗药头花蓼醇提物及水提物化学成分

    作者:周雯;张丽艳;谢立敏;丘利芳;王静蓉;马四补;姜志宏;唐静雯

    该研究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对苗药头花蓼醇提物与水提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mm,1.7μm);以0.10%甲酸水溶液(A)-0.10%甲酸乙腈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5 mL·min-1;ESI-MS检测采用负离子模式.根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结合数据库匹配进行结构鉴定.结果显示醇提物及水提物皆以黄酮类、多酚类及木脂素类成分为主,但醇提物与水提物化学成分具有明显差异,具体为:醇提物中的可水解类鞣质成分明显减少,鞣花酸的缺失,花青素类化合物的新增等.该研究为阐明头花蓼醇提物与水提物中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可以为基于“有效组分”的中药新药研制提供基础.

  • 贵州不同产地、不同物候期头花蓼中总黄酮的动态变化研究

    作者:张丽艳;杨玉琴;高言明;叶晓鸣;谭启林

    头花蓼为蓼科蓼属植物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 Ham.ex D.Don的全草.主产于贵州[1],为贵州地道苗药药材,贵州苗族人民广泛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疾病[2].

  • 热淋清颗粒的急性毒性研究

    作者:梁斌;李孟林;左爱萍;唐靖雯;谢宇;杜丰

    热淋清颗粒是精选贵州特有苗药头花蓼,经现代工艺技术提炼精制而成的中药制剂,对治疗尿路感染、妇科炎症有独特疗效,现对其进行了急性毒性研究.

  • 苗药头花蓼及克淋通胶囊组方的临证解析

    作者:胡楠;唐仕欢;成龙

    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和对处方进行分析,多角度剖析苗药克淋通胶囊在治疗热淋证的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优势.贵州苗药头花蓼在资源和临床等多方面具有优势.头花蓼具有解热和利尿等方面的药理活性,与黄柏配伍后清热泻火,利尿通淋,尤适用于湿热下注,热结膀胱所致的热淋.苗药头花蓼和黄柏的复方制剂克淋通胶囊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活血止痛之功,可有效治疗淋证,热淋证是其佳证型,在提高综合疗效和改善患者整体症候的方面具有优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支持.

  • 基于SCAR分子标记的头花蓼分子鉴定研究

    作者:周涛;谢宇;张丽艳;魏升华;金艳蕾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的头花蓼与尼泊尔蓼药材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方法:通过RAPD随机引物筛选,获得头花蓼特异的RAPD分子标记片段,经克隆、测序,重新设计特异性引物转化形成稳定的SCAR标记.结果:获得2条稳定扩增的头花蓼特异片段Z300,Z1100,根据该2特异片段序列设计4对特异引物,分别对头花蓼与尼泊尔蓼药材DNA进行扩增,其中引物Z1-2可从头花蓼药材中扩增获得约300 bp的片段,而尼泊尔蓼药材则未扩增出该片段.结论:引物Z1-2成功将Z300片段转化为SCAR分子标记,可作为头花蓼与近缘种尼泊尔蓼药材分子鉴定的依据.

  • 头花蓼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自发模型db/db小鼠的降糖机制研究

    作者:刘伯宇;童南森;李雅雅;黄绳武

    目的 探讨头花蓼对2型糖尿病肥胖模型db/db小鼠的糖尿病相关指标影响.方法 将db/db小鼠分为模型组、头花蓼低剂量组(5 g·kg-1)、头花蓼中剂量组(10 g·kg-1)、头花蓼高剂量组(20 g·kg-1)、罗格列酮阳性药组,以db/m小鼠为正常对照,给药4周,每周测定各组体重、血糖.第4周对糖耐量及血清中胰岛素(INS)、白细胞介素(IL)-6等指标进行测量,检测肝脏、骨骼肌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取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同时采用Q-PCR检测肝脏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葡萄糖转运体(GLUT)4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头花蓼提取物可改善db/db小鼠的体重、血糖值、糖耐量;降低血清中INS含量、IL-6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降低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肝脏和骨骼肌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HE染色表明头花蓼可减少小鼠肝脏空泡数量,使形态更完整,排列有序,同时上调肝脏中AMPK、GLUT4基因表达.结论 头花蓼可改善db/db小鼠的胰岛抵抗状态,缓解机体的炎症反应,提高抗氧化能,减少肝脏空泡数量,缓解组织中脂质代谢紊乱,同时通过上调肝脏中AMPK、GLUT4基因表达以促进肝脏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

  • 苗药-头花蓼研究综述

    作者:李孟林;梁斌;姚强;唐靖雯;谢宇;杜丰

    苗药"头花蓼"是贵州苗族民间常用药材.是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对泌尿系感染有独特疗效的苗药单方制剂.热淋清颗粒70年代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生产,并列入贵州省地方标准(黔D/WS-299-89).1998年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药成方制剂第17册(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2020383).

104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