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安宫牛黄丸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16例

    作者:卢雄才;禢志鹏;刘保清

    1989年2月~1998年6月,我们用安宫牛黄丸配合西药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FES)16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报告于下。1 临床资料本组16例中男14例,女2例;年龄18~56岁。单侧股骨骨折7例,单侧胫腓骨骨折3例,股骨并胫腓骨骨折2例,双侧股骨骨折1例,胫腓骨合并骨盆骨折2例,股骨合并肋骨骨折1例。16例均按Gurcl诊断标准[1]而确诊:①16例均有胸闷、呼吸急促。13例肺部X线显示“暴风雪”样改变,另2例肺部有炎症性改变,1例未查胸片。②7例在肩、胸等处找到皮肤出血点。③3例有昏迷意识障碍,5例只有轻微头痛,8例有烦燥不安、嗜睡、头痛,其中4例伴四肢抽搐。次要标准:①15例动脉血氧分压低于8kPa。②14例血红蛋白低于100g/L。参考标准:①15例脉搏120次/分以上,1例110次/分。②16例体温均在38.7 ℃~41.5 ℃。③15例血小板减少100×109/L以下。④9例尿脂肪滴阳性,4例未查。⑤14例血中游离脂肪滴阳性。⑥13例血沉70mm/h以上,1例35mm/h,2例未检出增快。⑦血清脂肪酶均未检。2 治疗方法2.1 中药治疗中药选用北京同仁堂制药厂生产的安宫牛黄丸。首次1~2丸,4 h后再服1丸,以后每日1丸。昏迷者鼻饲给药(2丸/日)。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效果的比较

    作者:杨建勇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A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三科收治的97例AC患者,根据采取的术式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的血清脂肪酶(LPS)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术前、术后2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切口长度与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前血清LPS、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LPS、TNF-α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亦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AC可有效降低手术创伤,减轻机体的炎症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并发肠瘘一例

    作者:夏明慧;劳学军

    患者女,64岁,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入院.体格检查:T 37.9 ℃,P 123次/min,BP 167/90 mm Hg,腹膨隆,全腹未及包块,肠鸣音减弱.外院血常规示:WBC 19.9×109/L,N 86.1%;血淀粉酶4050 U/L,血清脂肪酶8970 U/L;超声示:胆囊肿大并结石,胰腺稍大并回声不均;生化示:GLU 10.66 mmol/L,K 3.35 mmol/L,TG 2.20 mmol/L.尿淀粉酶1866 U/L.

  • 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及CRP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凌璐璐

    目的 联合检验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PS)与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胰腺炎(AP)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及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前者作为病例组,后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AMY、、LPS、CRP.结果 病例组CRP、LPS、AMY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CRP、LPS、AMY单一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6.00%(43/50)、84.00%(42/50)、76.00%(38/50),三者联合诊断正确率为96.00%(48/50),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三者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值得推广.

  • 血清脂肪酶对重症胰腺炎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秀丽

    目的:血清脂肪酶对重症胰腺炎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自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的患者作为第1组,共收集33例;选取同期在我院收治的慢性胰腺炎的患者作为第2组,共收集28例;选取同期在我院做健康检测的人员作为对照组,共收集80例.3组受检者均在入院后的第2天抽取空腹静脉血并送检,检测仪器为全自动7600生化分析仪.结果:第1组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血清脂肪酶含量显著高于第2组慢性胰腺炎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受检者(P<0.05);第1组、第2组胰腺炎患者的血清脂肪酶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受检者的血清脂肪酶含量(P<0.05).结论:本文证实了血清脂肪酶含量与重症胰腺炎的关系,与胰腺损伤程度成正比,它的测定能够作为重症胰腺炎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 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脂肪酶的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于朝霞;赵渊博

    目的:探讨和研究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脂肪酶的临床意义及在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之间我院收治的4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以此作为A组,32例慢性胰腺炎患者作为B组,选取同期的12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受检者的血清脂肪酶含量进行测定、对比和分析。结果从三组受检者的血清脂肪酶含量来看,A组患者为(1036.23±948.85)U/L,B组患者为(276.54±54.18)U/L,对照组患者为(103.85±60.97) U/L,胰腺炎患者的血清脂肪酶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含量显著高于慢性胰腺炎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脂肪酶含量能够一定程度上反应胰腺炎的病变程度,可以作为重症胰腺炎的诊断标准之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尿胰蛋白酶原-2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朱德文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而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情重、进展快,死亡率高达40%,因此早期确诊显得十分重要.血、尿淀粉酶,血清脂肪酶是诊断AP的常用实验方法,但结果并不理想.现将我院运用尿胰蛋白酶-2诊断AP的结果报告如下:

  • LPS联合AMY、PCT诊断早期急性胰腺炎的价值

    作者:赵明宇

    目的 探讨血清脂肪酶(LPS)、淀粉酶(AMY)、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4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AMY、LPS、PCT水平进行检测,观察单项或联合检测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作用.结果 观察组AMY、LPS、PCT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联合诊断急性胰腺炎早期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5.27%、100.00%、96.79%,均明显高于单项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AMY、LPS、PCT联合检验诊断急性胰腺炎早期的准确性高,也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及敏感度.

  • 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甘旭

    目的 探讨AP患者的早期诊断中AMS和LPS的应用,并通过CRP的检测来对AP患者的愈后做出早期的判断.方法 分为AP组和对照组,AMS和LPS应用酶动力学法检测,CRP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结果 患者组AMS和LPS均明显比对照组升高,CRP超过150 mg/L患者愈后不良.结论 AMS和LPS可以应用于AP的早期诊断,CRP对AP患者的愈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柴黄汤泻下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作者:李冰震;杨越涛;王理富

    目的:探讨柴黄汤泻下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脂肪酶(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7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胃管注入中药方剂柴黄汤,比较两组患者腹痛及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中转手术率、死亡率及治疗2周后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LPS、TNF-α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及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中转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LPS 和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上述指标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柴黄汤泻下治疗SAP 效果较好,可抑制患者全身炎症反应,降低手术中转率。

  • 血清脂肪酶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作者:刁雪梅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指各种肾脏疾患导致肾脏三大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1]。肾病诊断中LPS 应用较少,近些年有研究表明CRF患者血清LP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者和其他肾病患者。本文将我院对CRF患者血清LPS水平的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 血清脂肪酶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陈静;吴婷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酶(LPS)水平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腹痛患者294例,按病因分为非AP组、AP组,AP组分为胆源性组、酒精性组、高脂血症性组、特发性组及其他组.比较分析各组间LPS水平的变化;LPS水平与AP不同病因的关系;LPS、血清淀粉酶(S-AMY)对AP诊断效价的差异;并分析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TG与LPS的关系.结果:AP组S-AMY和LPS明显高于非AP组(P<0.001).AP组中各种不同病因组的LPS均值均超过正常上限的3倍.当LPS超过正常上限2倍时对AP的诊断效价较高.饮酒与否与LPS水平相关(P<0.05),而年龄、性别、吸烟、TG则与LPS无关(P>0.05).结论:AP组S-AMY、LPS水平均明显高于非AP性腹痛组;在AP的不同病因中LPS值变化不大;LPS对AP的诊断效价高于S-AMY;饮酒与否对LPS水平可能存在一定的影响.

  •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解析(六)

    作者:

    1.鉴别急性坏死型胰腺炎与水肿型胰腺炎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查是
      A.血清淀粉酶
      B.血清脂肪酶
      C.尿淀粉酶
      D.血清正铁白蛋白
      E.血清胆红素
      答案:D
      解析:腹腔内有出血性疾病时,红细胞被破坏释放出血红素,经脂肪酸和弹力蛋白酶作用,变为正铁血红素,与白蛋白结合成正铁白蛋白。正铁白蛋白在重症胰腺炎起病72h内常为阳性,此点有助于判断急性胰腺炎的病情和预后。

  • 血清脂肪酶、白细胞介素-6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早期预测及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沈颖洲;王旷靖;黄锦;沈琳;唐郡

    目的 探讨血清脂肪酶(LPS)、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PEP)的早期临床预测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因胆总管结石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经内镜取石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ERCP术后淀粉酶情况,有无腹痛、恶心等胰腺炎临床症状,以及是否符合胰腺炎影像学检查等将其分为正常组(n=66)、高淀粉酶血症组(n=30)及PEP组(n=24).比较术前、ERCP术后4 h及术后24 h时各组患者淀粉酶、LPS、IL-6、PAF含量,以及联合LPS、IL-6、PAF检测对PEP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 术后4、24 h,高淀粉酶血症组和PEP组中LPS、IL-6、PAF及淀粉酶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高于同期正常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术后4 h,LPS、IL-6、PAF联合检测的买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血清LPS、IL-6、PAF在PEP患者术后均明显升高,可作为PEP早期诊断标志物;三者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PEP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指导临床早期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联合进行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检测在诊断急性胰腺炎方面的价值研究

    作者:卢玉振

    目的:研究联合进行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与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在诊断急性胰腺炎方面的价值.方法:将近年来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与50例患有其他急腹症的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有10例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和40例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设为试验组,将50例患有其他急腹症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与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另外,比较10例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与40例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与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比较对这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单独进行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与联合进行上述指标检测诊断其病情的准确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酶和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高于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P<0.05).对这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联合进行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和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其病情的准确均高于单独对其进行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或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其病情的准确率(P<0.05).结论:联合进行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与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可准确诊断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

  • 危重病患者血清脂肪酶升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亚萍;闫春良;王娟;朱立

    目的:研究危重病患者血清脂肪酶升高的临床意义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16例我院ICU收治的危重病患者( APACHEⅡ评分>20分),根据血清脂肪酶水平分为血清脂肪酶升高组(B组)和血清脂肪酶正常组(A组),比较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生率、机械通气使用率、血液净化使用率、ICU滞留时间及病死率的变化。结果116例危重病患者中,51例(44.0%)血清脂肪酶水平升高,血清脂肪酶升高组低血压发生率、MODS发生率、机械通气使用率、血液净化使用率、ICU滞留时间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血清脂肪酶正常组。血清脂肪酶水平愈高,预后愈差。血清脂肪酶高于正常高限3倍,病死率明显升高。结论危重病患者应监测血清脂肪酶的变化,血清脂肪酶可能是反映病情变化、判定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 尿胰蛋白酶原-2和血清脂肪酶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瑞生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它的临床表现、症状不典型,容易与其它急腹症相混淆.为了能够早期诊断,检测急腹症病人血清、尿淀粉酶的活性是常用的实验室方法,但由于淀粉酶有多种来源,其特异性受到影响.随着新的诊断技术的出现和检验方法的不断改进,我们对93例急腹症进行尿胰蛋白酶原-2、血脂肪酶(LIP)和血、尿淀粉酶(AMS、AMS-U)的检测,以观察上述各指标对AP的诊断价值.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轻症胰腺炎腑实热结证28例临床研究

    作者:聂品晶;陈苏宁

    目的:评价在西医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通腑泄热中药治疗急性轻症胰腺炎腑实热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确诊为急性轻症胰腺炎腑实热结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腑泄热中药,对照组只给予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治疗7d,7d后治疗组停用中药,2组未治愈的患者继续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直至痊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7d后的临床疗效和症状量化积分改善情况,比较2组患者血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等各项理化指标的恢复时间。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1%(P<0.05)。治疗组患者白细胞计数、CRP、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量化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通腑泄热中药可明显促进急性轻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缓解,加快血清淀粉酶、脂肪酶、CRP及白细胞计数等各项理化指标的恢复,明显提高疗效。

  • 血清脂肪酶对60岁以上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诊断的意义

    作者:浦清;龚玲;居培红;李铮

    目的 探讨血清脂肪酶对60岁以上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取60岁以上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其中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40例(A组),非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40例(B组),对照组为非胰腺炎急腹症患者40例(C组).采用酶比色法测定血清脂肪酶含量,动力学法测定血清淀粉酶含量.分析血清脂肪酶和淀粉酶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A组血清脂肪酶高于B、C组(P<0.05);A、B组血清淀粉酶高于C组(P<0.05),A组淀粉酶升高更为明显(P<0.05).以临床终诊断急性胰腺炎为金标准,血清脂肪酶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诊断的灵敏度高于淀粉酶(97.5% vs.77.5%)(P<0.05),血清脂肪酶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诊断的特异度高于淀粉酶(95.0% vs.75.7%) (P<0.05).结论 血清脂肪酶在老年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诊断中灵敏度、特异度高,可作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诊断的常规指标.

  • RF对酶法测定LIP的干扰及排除

    作者:罗云;金宗华

    酶显色法测定血清脂肪酶(LIP)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指标,具有快速、方便,尤其适于急诊处理等优点.但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该法试剂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较差,受高浓度风湿因子(RF)等干扰物质的影响较大,常导致检测结果偏低甚至出现负值等现象.为此,我们用含不同RF浓度的血清标本,在生化仪上对该血清原液标本和1:2稀释标本进行LIP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4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