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动物模型移植人源肠道菌群在中医药防治糖脂代谢病中的关键技术和挑战

    作者:吴佳铭;高翔;谢抗;荣向路;叶得伟;郭姣

    糖脂代谢病是影响和危害全球公共健康的一类重大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糖脂代谢病和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改变密切相关.但是,临床研究很难在人群进行干预试验揭示肠道菌群改变与疾病核心机理的因果关系.因此,动物模型移植人源肠道菌群成为揭示中医药等干预策略或临床特征与肠道菌群改变因果关系的关键研究策略之一.动物模型移植人源肠道菌群研究方法主要包括4个主要步骤:1)采集观察组和对照人群的的粪便,进行移植菌液制备;2)广谱抗生素诱导的条件性无菌小鼠诱导;3)运用整体菌群或经宏基因组学分析鉴定出的特异性菌属,移植到条件性无菌小鼠后,进行代谢性疾病动物模型诱导;4)比较分别接受干预组和对照组人源肠道菌群移植小鼠的糖脂代谢表型.作为肠道菌群研究领域的前沿方法之一,动物模型移植人源肠道菌群为中医药防治糖脂代谢病提供了新思路和线索.

  • 肠道菌群与粪菌移植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

    作者:严丽军;汤琪云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其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肠道菌群在IBD发病中的作用逐渐被重视.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 vium paratuberculosis,MAP)和大肠埃希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两大菌群得到广泛热烈研究.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恢复宿主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稳态成为治疗IBD的一个新方向.粪便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作为一种古老的且可以重建肠道菌群的疗法重新被临床所关注,即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恢复肠道功能.本文就肠道菌群在IBD中的作用及FMT在IBD治疗中的应用发展作一综述.

  • 肝移植术后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垒;彭贵主;叶啟发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肠道微生物作为一个"器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肠道微生物与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共同维持机体的免疫稳态.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肝移植术后发生感染、排斥反应等并发症的重要原因.通过选择性去污、缺血预处理、益生菌和粪便菌群移植等手段干预肠道微生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移植受者预后.

  • 肠道菌群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雪梅;于泓

    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肠道菌群与人体各个疾病的关系受到学者们广泛关注,肠道菌群失调与类风湿关节炎(RA)、糖尿病、炎症性肠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恢复正常肠道菌群可能阻止RA进展,甚至改善其症状.传统抗风湿药因其可能存在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或部分RA患者对药物疗效不显著,使得大部分患者病情不能完全缓解,故RA的治疗受到一定限制.目前,关于RA治疗的新方法仍在不断探索中,未来调节肠道正常菌群将为RA的治疗带来新思路.

  • 肠道菌群对肿瘤治疗的影响

    作者:韩晓丹;张俊伶(综述);樊赛军(审校)

    肠道菌群是寄居在人体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群落,维持着宿主肠道微生态的稳态,肠道微生态失调促进肿瘤的发生,但特异的肠道共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可能抑制肿瘤的发生。肠道菌群对宿主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成熟与调节具有重要作用,其可增强烷化剂、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激动剂、免疫检验点抑制剂、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等的抗肿瘤作用。肠道菌群主要通过调节肿瘤浸润髓源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影响抗肿瘤免疫反应,重新编程肿瘤浸润髓源细胞可能是一种理想的肿瘤治疗方法。肠道菌群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但其临床应用还面临着较多问题。本文就肠道菌群对肿瘤的发生和肿瘤治疗的有益影响进行综述。

  • 粪便菌群移植治疗艰难梭菌感染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郑晗晗;江学良

    目的 探讨粪便菌群移植(FMT)治疗复发性、难治性、危重性艰难梭菌感染(CD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5年5月.按照PICOS原则制定检索策略,对检索词同时进行主题词和自由词检索.提取文献相关信息,包括样本量、CDI类型、是否合并炎症性肠病(IBD)、年龄、捐赠者、移植方式、粪便制剂、随访时间等.采用英国国立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推荐的对病例系列的质量评价清单评价纳入文献质量.结果 纳入24篇文献,共743例患者,663例获得临床缓解,临床缓解率为89.2%,合并缓解率为87.6% [95%CI (84.0%,90.4%)].亚组分析显示,经上消化道实施FMT的患者合并缓解率为81.5% [95%CI (75.3%,86.5%)],低于经下消化道实施FMT患者的合并缓解率89.7%[95%CI(85.5%,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冷冻制剂实施FMT的患者合并缓解率为85.5%[95% CI (78.4%,90.6%)],与采用新鲜粪便制剂实施FMT患者的合并缓解率为88.3%[95%CI (84.1%,9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IBD患者合并缓解率为72.7%[95%CI (53.1%,86.3%)],与未合并IBD患者的合并缓解率87.8%[95%CI (84.6%,90.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篇文献发现了可能与FMT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如呕吐、发热、腹胀等,多为自限性,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接受FMT治疗后死亡的患者中,死亡原因与患者本身其他疾病有关,没有证据证明与FMT治疗相关.结论 FMT治疗复发性、难治性、危重CDI安全有效,且经下消化道实施FMT较上消化道有更高的临床缓解率.

  • 粪便菌群移植在难辨梭菌感染治疗上的应用

    作者:原怀周

    粪便菌群移植(Fecal microniota transplantation,FMT)或简称为粪便移植,指通过移植健康人群粪便至病人体内,重建种系丰度及抗移植性,纠正其肠道的菌群失调状态,恢复肠道功能.难辨梭菌感染(C.difficile infection,CDI)为临床常见的胃肠道菌群失调状态,常由抗生素应用引起,FMT在CDI治疗中的应用得益于肠道菌群观念上的更新,即从单纯致病菌转移到是对健康的不可缺少的"维稳者"这一观念上来,为肠道菌群治疗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对粪便菌群移植的历史、难辨梭菌感染的机制及FMT对其治疗作用作以综述,展示其重要的临床价值及未来治疗新方向.

  • 粪便菌群移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12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花月;顾立立;田宏亮;丁超;朱轶凡;杨波;张薛磊;宋佳佳;黄玲玲;李宁

    目的 观察粪便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的疗效.方法 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普通外科肠道微生态治疗中心的12例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IBS-D患者,均给予FMT治疗,记录移植治疗前后患者腹部疼痛评分、排便次数、大便性状Bristol粪便评分、全球IBS评分和IBS-QOL评分及相关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12周.结果 采用Cochran's Q秩和检验比较FMT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2周状况(P50,P25~P75):腹部疼痛明显缓解[(5.00,4.25~6.75)vs(3.00,2.25~3.00),P=0.003];粪便性状改善[(6.00,5.00~7.00)v5(4.00,3.25~5.00),P=0.003];排便次数下降[(3.50,3.00~5.00) vs (2.00,1.00~3.00),P=0.00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疗效稳定,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FMT能够改善IBS-D患者腹泻症状,缓解腹部症状,12周内治疗效果良好.

  • 粪便菌群移植联合万古霉素治疗小肠造口术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1例报告

    作者:韦瑶;龚剑峰;郭栋;顾立立;朱维铭;李宁;黎介寿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重要的院内感染源之一。随着广谱抗生素在围手术期应用的增多,由MRSA导致的感染所占比例正逐年增多。人是MRSA的自然宿主,其含量占健康人群肠道菌群的10%左右[1],但生长和繁殖受限于肠道其他正常菌群[2],极少引发肠炎。近期,我中心1例克罗恩病病人行回肠造口术后出现高热、心动过速、腹胀、高造口流量等综合征,经病原学检测确诊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性肠炎,积极治疗后病人完全康复,为我国报道极少的病例。现将病例治诊疗经过报道如下。

  • 溃疡性结肠炎与粪便菌群移植研究进展

    作者:臧思源;柳越冬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发生于人体肠道中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明确,主要包含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病程迁延日久,且容易复发,也具有较高的癌变几率,已经被纳入世界难治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及对UC的深入研究,肠道菌群和UC关系密切已经基本达成共识,肠道菌群的改变甚至可以影响UC的起病以及复发.粪便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治疗方法,此种方法主要是把健康人群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的胃肠道中,FMT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已经重新进入临床视野,而且应用FMT治疗UC已经成为新的方向.该文从中医及西医角度对肠道菌群、FMT与UC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肠道菌群调节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静;孙剑勇

    肠道微生态系统对机体正常功能的发挥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失调参与人体各系统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益生菌制剂和粪便菌群移植技术因能有效调节肠道菌群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而成为当今疾病治疗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就肠道菌群调节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 粪便菌群移植与慢性乙型肝炎

    作者:陈鸿杰;彭劼

    慢性乙型肝炎是全球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大约2.4亿人为血清HBsAg携带者[1],其中15%~40%的人将会发展成肝硬化、肝衰竭、肝细胞癌[2].粪便菌群移植(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将正常人的粪便移植到患者的胃肠道以治疗特定疾病,如肠道疾病、艰难梭菌感染等.

  • 肠黏膜屏障对肠源性脓毒症发病及其防治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雄;张森

    生理条件下,结构和功能完整的肠黏膜屏障可阻挡肠道内各种有害物质侵入机体,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一旦该屏障功能发生障碍,可引发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进入循环系统,引起远隔组织器官损伤,进而导致肠源性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通过调节肠道免疫和肠道菌群紊乱修复肠屏障损伤不失为肠源性脓毒症的一种防治策略.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新策略

    作者:肖丽;杨玲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的治疗方法常见的是改变生活方式,包括增强体育锻炼和饮食干预.其他治疗包括抗炎药、抗氧化剂、降脂药剂、胰岛素增敏剂,以及补充维生素等.近年来发现肠道菌群紊乱在NAFLD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调节肠道菌群成为治疗NAFLD新策略.抗生素、益生元、益生菌和粪便微菌群移植,调整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等基于菌群失调的治疗方法可能是未来治疗NAFLD的重要措施.

  • 粪菌移植在顽固性便秘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叶辉;邹灿;胡阳黔

    顽固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研究显示肠道菌群紊乱与便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粪菌移植(FMT)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器官移植,是将健康人肠道菌群移植至患者的胃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已成功应用于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的治疗,本文就粪菌移植与顽固性便秘中的关系作一综述.

  • 粪便菌群移植治疗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作者:孟敏;刘凯;杨雪;昝军民;果茵茵;葛斌

    目的 对粪便菌群移植(FMT)治疗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CD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VIP、WanFang Data和相关网站(http://scholar.google.com/),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4月8日,全面搜集FMT治疗CDI的系统评价(SR)/Meta分析,采用系统评价量表(OQAQ)评价SR/Meta分析的偏倚风险,并用GRADE方法对部分系统评价的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分级.结果 共纳入11个SR,其中4个采用了Meta分析方法.OQAQ评分结果显示,除1篇系统评价为2分,其余为5~9分.9个SR报道了CDI患者临床缓解率(CRR),除1篇CRR为36.2%,其余研究结果均表明CRR为90%左右.所有研究均表明下消化道FMT(结肠镜、灌肠等)有较高的CRR;选择粪便供体或随机粪便供体的CRR无差异,但提出须实现规范化的供体筛选表.目前证据显示,FMT有较好安全性,绝大部分的不良事件为自限性,并且符合胃肠道自然属性;GRADE结局指标评价显示证据强度从极低到中等.结论 FMT治疗CDI有显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是由于其临床转化困境,须更多的高级别证据支持;同时给政策研究者制定FMT规范化临床路径提供参考.

  • 粪便菌群移植在治疗小儿克罗恩病的应用与护理

    作者:杨颖

  • 粪便菌群移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原怀周

    目的 分析粪便菌群移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入院接受诊疗的2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纳入研究患者采用粪便菌群移植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排便次数、腹痛指数、粪便评分与不良反应情况.随访3个月.结果 治疗前排便次数(3.5±1.4)次,治疗后(1.6±1.0)次;腹痛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5.36±1.03)分、(2.30±0.92)分;粪便性状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5.86±1.39)、(3.18±2.40)分.各项治疗结果均为差异明显(P<0.05),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全球IBS评分(2.69±0.52)显著高于治疗3个月后的全球IBS评分(0.85±0.30)(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粪便菌群移植治疗,能有效环节患者腹部疼痛,改善其腹泻现象,且在随访治疗3个月后,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