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从脉络学说论治病毒性心肌炎

    作者:孙永辉;李彦霞;常丽萍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心肌炎性病变.目前西医主要以营养心肌细胞,减轻心脏负荷为主,效果不佳.中医药在该病诊治上取得了一定疗效.脉络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脉络—血管系统病"为主要研究领域,主要研究血管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基本病理变化、临床证候特征及辨证用药的系统理论.从中医脉络学说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机制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大意义.依据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因素及病理变化,提出"气阴两虚,脉络瘀阻"是该病的基本病机,依据中医学"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理论,提出"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为该病治疗原则,阐述病毒性心肌炎的辨证分型与用药,为该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 基于脉络学说分析通心络胶囊对临床心血管疾病的系统干预价值

    作者:吴相君;常成成

    心血管疾病是脉络学说的重要研究内容,该学说以“脉”为独立的实体脏器为出发点,认为脉具有自身的结构、功能与代谢特征及特异发病规律,该学说从脉的独立特异性出发,对多系统血管相关疾病提出了新的治疗思路.针对脉络病变自身发病规律研制的通心络胶囊,既能够单独治疗相关心血管疾病,又能够在与现代医药联合治疗中体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在心血管疾病的多个阶段(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发挥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呈现出系统干预心血管疾病的效应,为有效遏制心血管事件链的递进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糖尿病肾病脉络病变阐述

    作者:丁英钧;魏聪;常丽萍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从络论治DN, “气阴两虚,络脉瘀阻”为DN基本病机已渐成共识.文章基于脉络学说,认为DN的发生、发展,实质上是消渴病久病不愈,热伤气阴,热结、气滞、痰湿、瘀血相互胶结,积聚于肾之脉络,痼结难去,阻滞气血运行,出现络气郁(虚)滞、脉络瘀阻、脉络瘀塞、络息成积、络虚不荣等病理改变,致肾体受损,肾用失司,导致DN的发生.依据“络以通为用”的原则,DN的治疗倡导益气养阴治其本,祛瘀化痰、通络消积治其标.

  • 从脉络学说论治慢性心力衰竭

    作者:袁国强;李彦霞;魏聪

    从中医脉络学说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机制,提出气阳虚乏、络瘀水停、络息成积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气血水”同治分消为其基本治疗原则,制定“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治法与芪苈强心胶囊组方概述辨证分型与处方用药,对提高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防治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 从脉络学说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微血管保护的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刘深;魏聪;吴以岭

    脉络学说是对中医血脉理论的传承和发展,首次形成对血管病变防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的系统理论,并提出其核心内容即营卫理论.基于脉与血管、脉络与中小血管、脉络末端之孙络与微血管及微循环在解剖形态学上的密切相关性,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概念,结合现代医学关于微血管、微循环的认识,提出“孙络-微血管病变”概念.结合近年国家973计划项目“基于心脑血管病变的脉络学说理论研究”,深入探讨“孙络-微血管病变”、营卫交会生化异常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及通络药物干预作用,提出“缺血区微血管保护-脑梗死治疗新策略”.保护微血管主要是通过保护缺血区微血管结构和功能、促进侧支循环建立而实现,对指导缺血性脑卒中防治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从而为缺血性脑卒中防治提供新途径.

  • 以脉络学说为指导论治原发性高血压病

    作者:袁国强;贾振华;张鑫月;王永恒;王芳;夏长青

    以脉络学说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认识从肝入手探讨高血压的防治,提出肝阳上亢、肝风内扰为本病的重要病机与主要证型,痰瘀阻络为本病的重要病理环节,平肝潜阳、息风通络为本病的主要治法,概述临床常见辨证分型与处方用药,对提高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防治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 脉络学说指导通络药物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

    作者:魏聪;常丽萍;贾振华

    脉络学说是对《黄帝内经》"血脉"理论的传承和发展,是结合现代血管病变重大疾病提出的系统理论.本文以心血管疾病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脉络尤其是脉络末端的"孙络-微血管"病变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脉络学说指导下通络药物的干预效应,以期指导心血管疾病中医药的预防与治疗.

  • 崔公让"病在血者调之络"理论治疗下肢缺血疾病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蒙;崔炎

    本文总结崔公让"病在血者调之络"理论治疗下肢缺血疾病的临床应用,以期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

  • 从脉络学说论治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作者:李彦霞;袁国强

    从中医脉络学说探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病理机制,提出宗气亏虚、肺络瘀阻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痰热互结是本病的重要病理环节;补肺益气、清热化痰、化瘀通络是该病基本治疗法则.对提高中医药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防治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 以脉络学说指导糖尿病足的治疗

    作者:郭勇英;位庚;李红蓉;高怀林

    以脉络学说为指导,基于中医脉与西医血管,脉络与中小血管,脉络末端之孙络与微血管、微循环之间的密切相关性,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的新概念.认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日久累及肢体大、中、小、微血管的一类并发症,属于“脉络-血管系统病”研究的范畴.从“脉络-血管”的同一性切入,通过探讨促进血管新生与侧枝循环建立,改善缺血区的微环境,为通络治疗糖尿病足提供理论指导.

  • 脉络学说指导2型糖尿病胰岛微血管病变防治

    作者:庞洁;魏聪;高怀林;吴以岭

    以中医脉络学说为指导,探讨“孙络—微血管”相关性及2型糖尿病胰岛微血管病变机制,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功能的组织结构基础为胰腺,脾失健运导致水谷精微代谢分布紊乱及不平衡状态的病理实质为脾络(即胰岛“孙络—微血管”)病变所导致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据此提出“通脾络,运脾津”治法,探讨以此原则指导2型糖尿病治疗的思路.

  • 营卫承制调平指导血管病变防治

    作者:魏聪;吴以岭;贾振华;袁国强

    以脉络学说提出的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为指导,围绕寻找血管病变共性发病机制与病理环节,重视自然社会因素及全身性整体功能状态对血管病变发病的影响,从血管外膜与内膜相互影响中探讨血管病变发病机制,重视微血管功能结构完整性保护在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及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的治疗作用.在指导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难治性疾病治疗等方面,初步证实了营卫承制调平对血管病变防治研究的指导价值.

  • 以脉络学说营卫理论为指导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络气虚滞证辨治规律的数据挖掘

    作者:秘红英;魏聪;李红蓉;吴以岭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以脉络学说营卫理论为指导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络气虚滞证患者的辨治规律.方法 围绕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症、法、方、药等多种要素,应用贝叶斯网络、频数分析、聚类分析、描述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等综合性数据分析方法,客观揭示脉络学说指导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络气虚滞证患者的临床辨治规律. 结果 贝叶斯网络提取的与络气虚滞证因果关系较强的症状为心胸隐痛、神疲乏力、脉沉细、心悸懒言、舌有齿痕等;利用频数分析方法分析络气虚滞证的症状及药物,结果显示,心胸隐痛、胸闷气短症状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为7.41%、6.79%,药物频率较高的为西洋参、赤芍等,分别为5.83%、5.59%;药物聚类分析得到炒酸枣仁-合欢花、麦冬-五味子、茯苓-泽泻等有意义的聚类组合;运用描述性分析总结常用药对的药物剂量,其中西洋参-生黄芪常用剂量为12g:30g;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了高频药对与症候群之间的关联强度,并且所有组合的关联度均在0.4以上. 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案,进一步阐明以脉络学说指导的冠心痛心绞痛络气虚滞证患者的组方用药规律及“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

  • 脉络学说营卫交会生化理论探讨

    作者:常成成;李红蓉;刘红利;吴昊天;常丽萍;魏聪

    营卫理论是构成脉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孙络作为脉络的小构成单位,是营卫二者相互贯通交会生化的场所.综合分析脉络学说及营卫的基本概念、孙络在营卫交会生化过程及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认为脉络学说营卫“由络以通,交会生化”理论的提出,既有着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又有着现代医学的有力佐证,同时在临床治疗及体内外实验研究中取得的成果也证明了该理论的科学性及临床实用性.

  • 从脉络学说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病机

    作者:张军芳;魏聪;王宏涛;常丽萍;王磊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临床疗效难以提高,而脉络学说中营卫“由络以通、交会生化”理论,则为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病机和有效干预策略提供了理论指导,以此确立心力衰竭治疗的“气、血、水同治分消”治则和芪苈强心胶囊组方.基础研究证实,该药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标本兼治的干预特色,以中医理论指导组方研究与基础实验研究,并与临床循证研究相结合,为创新中药研究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新思路.

  • 脉络学说的学术地位及其应用价值

    作者:吴以岭;袁国强;贾振华;魏聪

    脉络学说研究“脉络—血管系统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基本病理变化、临床证候特征、辨证治疗用药,与经络学说具有同等重要的学术地位和价值,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中医学经脉理论.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导致脉络学说缺位,致使这一对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的理论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通过回顾“脉”、“血脉”、“脉络”等名词起源与演变的历史过程,同时结合临床实践对脉络学说的诸多概念进行初步诠释,科学界定“脉络病变”的内涵与外延并简要论述脉络学说的研究范围,指出脉络学说在促进中医经脉理论发展完善以及络病学科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与积极作用,对于提高血管病变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凸显系统构建脉络学说在推动中医学术发展及指导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 脉络学说概要及其应用

    作者:吴以岭;魏聪;贾振华;袁国强

    溯源探流,厘清经脉、经络、脉络、络脉等概念,提出经(气)络与(血)脉络共同构成完整的经脉理论.系统构建对于血管病变防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的脉络学说,提出脉络学说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系统阐述脉络病变发病、病机、辨证与治疗.以“营卫承制调平”为指导,开展“脉络—血管系统病”生理基础与临床循证研究,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等重大疾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 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

    作者:吴以岭;魏聪;贾振华;袁国强

    将中医传统营卫理论与汲取“气—阴阳—五行”古代哲学思想提出的“承制调平”相结合,在脉络学说理论体系构建中提出其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揭示通过“承”——营卫交会生化的自稳调控机制,或血管病变状态下“制”——机体代偿性自我调节,“调”——“络以通为用”为总则的通络干预,重新恢复“平”之效应目标,反映了人体作为复杂巨系统、血管病变作为复杂性疾病在生理、病理、治疗、转归不同阶段的内在规律.对于血管病变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指导价值.

  • 脉络学说“孙络-微血管”概念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常成成;魏聪;吴以岭

    “孙络-微血管”是脉络学说基于脉与血管、脉的分支脉络与中小血管、脉络末端之孙络与微血管、微循环之间的密切相关性提出的概念.“孙络-微血管”作为维持脉络末端营卫交会生化的基本功能单位,当其发生病变时可引发营卫交会生化异常,孙络损伤不通,成为多种脉络病变的重要因素且贯穿脉络病变的始终.基于此,从保护“孙络-微血管”角度切入探讨通络治疗心系疾病及其他脉络病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药理学机制研究概况

    作者:马柳一;尹玉洁;刘焕;张军芳;贾振华

    参松养心胶囊是脉络学说指导下依据“温、清、通、补”用药规律研制而成的抗心律失常中成药.基础研究证实,参松养心胶囊不仅具有对心室肌细胞Na+、L型Ca2+、K+通道、肺静脉肌袖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内流整合钾、瞬间外向钾电流通道、起搏电流通道超极化激活的阳离子通道等多离子通道阻滞作用,同时具有调节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心脏传导功能、抑制心肌重构等非离子通道调节作用,显示出其“快慢兼治,整合调节”心律失常的系统效应.

3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