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醒脑静注射液并联血液净化治疗脑出血后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海臣;杨维明;陈萌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并联血液净化对于脑出血患者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作用以及对于预后的影响。方法6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住院期间进给予常规治疗加血液净化,治疗组2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第3、7、14 d 的 SIRS 好转人数、血清 CRP、IL -6和 TNF -α的含量及两组患者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第3、7、14 d SIRS 好转率高于对照组,CRP、IL -6和 TNF -α水平低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并联血液净化可以清除脑出血患者的炎症因子,有效控制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降低病死率。

  • 乌司他丁并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研究

    作者:任宏生;蒋进皎;王春亭;于冬青;张继承;孟玫;楚玉峰;靳长俊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联合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作用,探讨其对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血症(sepsis)、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作用机制.方法 122例重症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15分,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加乌司他丁组(乌司他丁组,35例);常规治疗力加床旁持续高流量血液净化组(净化组,31例);乌司他丁联合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组(联合组,30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6例);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7天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同时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四项、动脉血气分析氧合指数、APACHEⅡ分值,比较各组MODS发生率.结果 ①治疗后第1、3、7天,乌司他丁组、净化组的血浆hs-CRP、IL-6水平较对照组叫显降低(P<0.05.P<0.01),联合组下降更显著,治疗前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第1、3、7天,乌司他丁组、净化组,氧合指数Pa02/Fi02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P<0.01),联合组改善更显著,同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F)、肌酐(Cr)低于对照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别(P>0.05);③治疗后第1、3、7天,乌司他丁组、净化组的APACHEⅡ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1),联合组改善更显著,同时器官衰竭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 乌司他丁有抑制hs-CRP、IL-6等炎性细胞因子过度释放的作用持续床旁高流量血滤可以清除炎性介质,两者联合效果更佳;可以有效阻断SIRS、ARDS发展和MODS形成,保护肺、肝、肾、脑等器官功能,降低病死率.

  • 重症烧伤患者救治中CRRT的应用

    作者:龚德华;贾凤玉

    严重烧伤患者仍面临死亡率高、预后差的问题,临床需要应用更积极方法来救治.严重烧伤患者面临强烈的系统性反应,表现为应激状态、高细胞因子血症及高分解状态,这些情况是促使患者病情恶化及预后差的重要因素.烧伤患者的急性肾损伤具有一些特点,如小球性及小管性损伤明显,传统肾功能指标如血清肌酐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其功能状态及损伤程度.还可能存在横纹肌溶解相关肾损伤.虽然目前没有循证医学证据,从烧伤病理生理、临床经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其他疾病应用的疗效、机制及临床实践经验来看,应用CRRT治疗严重烧伤患者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应激反应、高分解代谢及持续清除毒素、维持内环境稳定,从而稳定患者临床状态及改善预后.当然,在应用CRRT过程中需解决好一些实际问题,包括导管感染、抗凝及药物剂量调整等.

  • 降钙素原能否有效区分脓毒症与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作者:郭益群;曹彬

    脓毒症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其临床表现与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非常相似,两者鉴别困难,往往造成抗生素的滥用或迟用。降钙素原是目前公认的脓毒症的生物标志物,但其也有局限性。在鉴别脓毒症与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时,要紧密结合临床特征综合判断,并动态监测。(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364-366)

  • 灾难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别志欣;曾学军

    灾难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发生于抗磷脂抗体阳性的患者,多继发于原发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起病多有明确诱因,如感染、创伤、抗凝异常等.临床表现为小血管血栓形成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及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近年通过早期诊断,采取有效治疗,包括抗凝、糖皮质激素、血浆置换、静脉丙种球蛋白注射等,使死亡率显著下降.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庞秀慧;何亮;杜宇奎;杨秀滨;买买提艾力·艾则孜;张立;阿依别克·乃比;郭盛;郭永忠

    目的 探讨并分析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3年9月15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资料,以术前是否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为因变量,对术前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继续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组术前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45例,发病率为29.8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夹层分期、高血压分级、脏器灌注不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程度是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均P<0.10.多因素分析显示,主动脉夹层分期(OR:0.927,95% CI:0.887 ~0.969),年龄(OR:0.171,95%CI:0.070 ~0.417)是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比例高,主动脉夹层进入慢性期预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减弱或消退.

  •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红雷;谷亚明;韩阳军;刁英智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8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收治的101例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患者的性别、是否发热、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肾积水、尿常规白细胞计数、结石体积、结石的CT值、术中发现感染表现等自变量进行筛选,分析其与患者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患者术后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相关因素.结果 101例患者中,男性62例,女性39例.术后有12例(11.9%)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因素分别是性别、是否合并糖尿病、尿常规白细胞计数、结石体积、术中发现感染表现.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合并糖尿病、术中发现感染表现、尿常规白细胞计数、结石体积是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患者合并糖尿病、术中发现感染表现、尿常规白细胞计数、结石体积是预测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性别、是否发热、是否合并肾积水、结石的CT值与术后是否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无统计学意义.

  • 粘连性小肠梗阻手术与SIRS因子临床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骅;李文煜

    目的 对比分析粘连性小肠梗阻手术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为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106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手术组58例,非手术组48例.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作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SIRS因子检测分析采用χ2检验;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非手术治疗天数、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及内毒素表达水平以(x-±s)表示,采取独立t检验;SIRS因子阳性参数与手术风险之间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手术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和非手术治疗天数明显大于非手术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SIRS因子阳性参数项的数量与手术密切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SIRS因子阳性参数每增加1项,需要手术的风险增加2.565倍;手术组患者SIRS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患者(P<0.05);回归分析显示,SIRS检测阳性需要手术的风险是SIRS检测阴性的3.558倍.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内毒素、IL-8、IL-6表达水平均降低,IL-2表达水平升高(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组间比较5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RS因子临床检测结果可作为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预测因子,为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提供可靠依据.

  • 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降低深Ⅱ度烧伤炎症反应的实验研究

    作者:林颜;杨荣华;阮树斌;林泽鹏;冯祥生;沈锐;张凤刚;熊想莲;陈晓东

    目的 研究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在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过程中降低炎症反应的机理.方法 选取严重深Ⅱ度烧伤患者70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患者创面应用异种(猪)ADM外加无菌纱布覆盖包扎,对照组患者创面应用聚维酮碘软膏纱布覆盖包扎.以入院当天为伤后第1天算起,分别于伤后第1、3、7、10 天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法等技术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同时收集伤后第3、7、10天生命体征和外周血白细胞的变化情况.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SNK检验.结果 实验组伤后第3天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为(1.55±0.62)ng/mL,低于对照组(1.86±0.6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生命体征的改善和外周血白细胞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伤后不同时间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结论 异种(猪)ADM能降低患者血清TNF-α水平,从而减轻患者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脓毒症固有免疫细胞的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黄鹤;田昭涛;黎檀实

    脓毒症是由潜在或已知感染因素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基于靶向治疗的分子学发病机制研究已有大量开展,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生存率仍未得到明显改善.宿主细胞介导免疫对深刻理解脓毒症及其多脏器损伤并发症的病理过程至关重要.本文简要概述不同类型免疫细胞及新近发现的分子在脓毒症发展中的调节机制,并探讨免疫细胞参与的严重脓毒症早期诊断和治疗.

  • 促炎性白细胞介素在烧伤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作者:张庆富;高学坡

    白细胞介素是一类炎症介质,其中促炎性白细胞介素在烧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参与烧伤炎症反应的促炎性白细胞介素主要有白细胞介素1 (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8(IL-18)等.本文就上述促炎性白细胞介素在烧伤后炎症反应中作用进行阐述:分别从其生物学功能、烧伤后的变化及作用两方面展开.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有效措施减少炎症介质,提高大面积严重烧伤的治疗效果.

  • 严重烧伤诱导过度炎症反应治疗措施的研究进展

    作者:冯瑞;刘玲英

    复习目前国内外关于严重烧伤诱导过度炎症反应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探讨其相关治疗措施,并进行分析总结。严重烧伤诱导过度炎症反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液体复苏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细胞治疗以及低温治疗、高压氧治疗、血液净化治疗、营养支持等其他治疗措施,这些治疗措施均能从不同的角度发挥抗炎作用。因此,根据患者的病情,综合合理地运用上述治疗措施,从而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 降钙素原对指导小儿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抗菌药物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小玲;熊伟;刘红霞

    目的:探讨检测血浆降钙素原(PCT)对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进行抗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 SIRS患儿为研究对象。入院时对其进行血浆 PCT检测后,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纳入PCT指导治疗组(n=50)与常规治疗组(n=50)。对两组患儿均予以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对常规治疗组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对 PCT指导治疗组依照血浆 PCT值动态监测结果制定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对两组 SIRS 患儿的住院费用及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费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及其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死亡率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PCT指导治疗组的住院费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费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临床有效率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治疗后感染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PCT值作为炎症反应的敏感检测指标,可用于指导临床对 SIRS患儿抗菌药物的治疗。

  • 重症卒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动态变化的研究

    作者:俞芃;宿英英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34例重症卒中患者血清 TNF- α在发病后 24h、 3d、 7d、 14d的动态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 30名健康人进行了比较. 结果 34例患者血清 TNF- α含量于 24h内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P<0.01.卒中患者 TNF- α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7d达到高峰. 结论 TNF -α等细胞因子在脑源性多脏器功能紊乱综合征 (MODS)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TNF -α水平的变化对 MODS的早期预测和干预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 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作者:吴建秋;景在平

    为探讨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全身炎症反应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对经历了成功的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移植物为Z型记忆合金支架与涤纶人工血管复合体)的38例腹主动脉瘤、29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术后都进行体温(T)、外周血白细胞(WBC)及血小板监测,体温超过38.5℃者进行了常见的术后感染源等检测.结果发现,所有患者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发热、WBC增高及血小板减少,1~2周后基本恢复正常,全身未检测到任何感染源;术后1~6月均无移植物感染或出血、血栓栓塞等表现.短期随访结果表明,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发热、WBC增多以及血小板减少为一类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杨朋康;刘文君;吴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骨保护素(OPG)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10例CHF患者(CHF组)及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OPG、RANKL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CHF组血浆OPG水平[(135.91±41.83)ng/L]显著高于对照组[(90.13±29.0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血浆RANKL水平[(90.82±32.14)ng/L]显著高于对照组[(59.78±20.1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NYHA分级的增高,血浆OPG、RANKL水平升高(P<0.05),CHF患者血浆OPG、RANKL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33、-0.36,P<0.05).结论 CHF患者血浆OPG、RANKL水平升高与心功能损伤程度有关,血浆OPG、RANKL可能参与了CHF的发生、发展过程.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与高敏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郭瑞光;苗积国;王喆琨;刘元涛;姚庆龙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无猝死AOPP患者112例(AOPP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11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cTnI、hs-CRP及TNF-α水平,分析血清cTnI与hs-CRP及TNF-α的关系;观察AOPP组患者阿托品化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不同血清cTnI水平AOPP患者的疗效.结果 AOPP组血清cTnI、hs-CRP及TNF-α水平[0.75(0.26,0.99) μg/L、11.57(5.13,21.62) mg/L、(12.36±5.22)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0.01(0,0.03) μg/L、3.62(2.31,6.80) mg/L、(7.33±4.31) μg/L](P< 0.01).AOPP患者血清cTnI水平与hs-CRP及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3、0.62,P<0.01).高水平cTnI患者(56例)阿托品化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7.31±1.96)、(15.29±3.66)、(17.23±3.62)d]均较低水平cTnI患者(56例)[(5.32±1.03)、(11.32±2.59)、( 13.66±3.03)d]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AOPP患者中,炎性反应与心脏损害有关;在无猝死AOPP患者中,心脏损害亦会影响AOPP的疗效.

  • 全血吸附并联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介质水平的影响

    作者:缪立英;朱滨;刘金凤;丁良才;李秀荣;金丽娜;何小舟

    目的 探讨全血吸附(AP)并联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清炎性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3例SIR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1例,AP并联CVVH治疗)和对照组(32例,单纯CVVH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IL-6和IL-10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清TNF-α、CRP、IL-1、IL-6、IL-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2、26、50h的血清TNF-α、CRP、IL-1、IL-6和IL-10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2 h:(226.4±27.6) ng/L、(70.4±22.1) mg/L、(30.1 ±2.9) ng/L、(227.5±13.2) ng/L、(40.0±5.2) ng/L,治疗后26 h:(165.3±24.5) ng/L、(58.2±25.1) mg/L、(18.2±2.7)ng/L、(82.4±7.2) ng/L、(26.2±4.3) ng/L,治疗后50 h:( 120.6±19.2) ng/L、(46.2±24.6) mg/L、( 12.4±2.3) ng/L、(38.1±4.4) ng/L、(15.2±2.1) ng/L,治疗前:(350.8±40.2)ng/L、(126.4±34.6) mg/L、(38.2±3.6) ng/L、(307.7±15.1) ng/L、(60.2±9.3)ng/L,P< 0.05],对照组治疗后26、50 h的血清TNF-α、CRP、IL-1、IL-6和IL-10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26h:(262.7±29.4) ng/L、(86.4±23.7) mg/L、(29.6±3.1) ng/L、(175.0±10.6) ng/L、(42.7±5.4)ng/L,治疗后50 h:(219.3±25.6) ng/L、(75.6±24.0) mg/L、(23.5±2.8) ng/L、(99.0±8.2) ng/L、(29.3±4.8)ng/L,治疗前:(352.5±40.4) ng/L、(123.2±35.2)mg/L、(37.5±3.8) ng/L、(308.2±15.3)ng/L、(58.4±8.8) ng/L,P<0.05],治疗组治疗后2、26、50h的血清TNF-α、CRP、IL-1、IL-6和IL-10较同期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AP并联CVVH能有效降低SIRS患者血清炎性介质水平,疗效优于单纯CVVH.

  • 危重患儿并发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炜;吴晓平;吕秀敏;徐书珍

    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是危重患儿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发病机制涉及免疫功能紊乱、基因调控及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等多个环节.通过研究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调控机制,可以对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做出早期诊断.根据机体炎症反应状态,针对发病机制的各个环节,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从而阻止全身炎症反应的进一步发展,改善危重患儿的预后.

  • 对感染所致的慢性肺心病并发SIRS的认识

    作者:马金卫;高茜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感染所致的慢性肺心病诱发的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认识.方法:本文分析了300余例慢性肺心病人13例发生了系统性炎症反应的临床症状及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结果:13例患者经系统治疗8例康复、3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结论:感染所致慢性肺心病并发SIRS病情凶险、死亡率高,临床医生应及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以提高治愈率.

49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