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PLC法测定麝香保心片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

    作者:王建新;宋英;周小初;黄大唯;宋崎

    建立麝香保心片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测定方法.应用HPLC法,采用ODSC1s柱,0.5%磷酸二氢钾溶液一乙腈(45:55)(用磷酸调节pH值为3.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6nm.结果: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54%和97.60%,RSD分别为1.43%和1.69%,精密度和重现性均良好.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来控制样品的质量.

  • 特征图谱法测定蟾皮药材中沙蟾毒精等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作者:高波;周严严;赵海誉;司南;边宝林;杨健;袁圣芬;王宏洁

    目的:采用特征图谱法对不同产地的蟾皮药材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同时测定沙蟾毒精等4种蟾毒配基类成分的含量的方法,为其质量控制和药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特征图谱法对不同产地的多批蟾皮药材进行了沙蟾毒精等4种蟾毒配基类成分的含量测定.采用菲罗门Phenomenex Gemini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30 min,10% ~45% A;30 ~45 min,45%~ 60%A),流速1.0 mL· 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96 nm.结果:四川产地蟾皮的沙蟾毒精含量较高(大花皮、中黑皮、超大皮、棕褐色皮、小黑皮质量分数分别是0.252 4%,0.158 4%,0.181 1%,0.125 8%,0.108 8%),其次是江苏产地的黑皮(0.227 5%).四川大花皮中华蟾毒它灵含量较高(0.214 3%),其次是江苏黑皮(0.147 8%).四川小黑皮中蟾毒灵(0.051 0%)和山东小花皮中华蟾酥毒基(0.136 1%)含量较其他产地和品种中较高.总体来说,四川产地的蟾皮4种配基类含量较高,尤其是四川大花皮品种.结论:该文采用特征图谱法对不同产地蟾皮中沙蟾毒精进行了测定,并对其他3种蟾毒配基类成分进行了标定,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蟾皮的鉴别和质量控制.不同产地和品种蟾皮中4种蟾毒配基类成分含量不尽相同.

  • 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体外透皮吸收研究

    作者:林桂涛;盛华刚;张超;胡乃何

    目的:探讨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中药物透皮吸收的动力学模式及氮酮对药物透皮吸收的影响,以提高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的疗效;方法:采有体外扩散池法,以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中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的经皮渗透量为指标,模拟二者透皮吸收的动力学方程式.结果:加入氮酮能够显著增加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吸收量和吸收速度.氮酮加入量的不同,对二者的吸收速度和吸收量及动力学方程亦不同.结论: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中加入5%的氮酮能够显著增加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吸收速度和吸收量

  • 温度、光照及pH对蟾酥提取液中指标成分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李国雁;陈灵;肖丹;彭衡阳;王森

    目的:考察温度、光照及pH对蟾酥提取液中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总蟾毒色胺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蟾酥提取液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检测波长296 nm,流动相乙腈-水(58∶42);利用UV测定蟾酥提取液中总蟾毒色胺的含量,检测波长559 nm.分别考察高温(60,40 ℃),强光照射[(4 500±500) Lx]及不同pH(40℃,pH分别为4.32,4.99,5.73,6.47,6.97,7.75)条件下蟾酥提取液放置0,5,10 d后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总蟾毒色胺的含量变化.结果:60 ℃条件下放置10 d后3种指标成分降解率均>5%;40℃及(4 500±500) Lx条件下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降解率均<5%;总蟾毒色胺在上述条件下的降解率均>5%.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总蟾毒色胺分别在pH 5.73,6.47,6.47时降解慢.结论:蟾酥提取液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受高温及强光照射的影响较小,总蟾毒色胺受高温及强光照射的影响较大;pH是影响蟾酥提取液中3种指标成分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不同pH条件对3种指标成分的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HPLC法测定蒡芩慢咽滴丸中酯蟾毒配基及华蟾酥毒基的含量

    作者:于翠翠;金向群;岳峻威;汪旭

    可靠.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可宁胶囊中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的含量

    作者:刘东辉;李军;黄意甜;周欣欣

    用HPLC法测定心可宁胶囊中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的含量.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5%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50:50)(用磷酸调pH值3.2)为流动相分离效果佳.平均回收率华蟾酥毒基为99.29%,RSD为1.47%;脂蟾毒配基为99.13%,RSD为1.65%(n=5).本法简单、灵敏、重复性好.

  • 正交法对蟾酥提取工艺影响研究

    作者:沈嘉茵;袁旭江;朱盛山;刘波;谢凯;聂阳

    目的:采用正交法探索蟾酥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L9(34)正交试验法,以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为指标成分,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问、提取次数、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影响大小为:乙醇浓度A>提取次数C>提取时间B>提取温度D,乙醇浓度影响大,温度影响小.确定蟾酥佳醇提工艺为用80%乙醇在70℃下提取2次、每次90min.结论:乙醇浓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蟾酥醇提工艺存在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乙醇浓度,为蟾酥乙醇炮制工艺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和良好的基础.

  • 不同品种及产地蟾皮中抗肿瘤活性成分含量比较

    作者:张振海;王晋艳;陈彦;刘焱茹;辛然

    目的:对不同品种及不同产地蟾皮中所含抗肿瘤脂溶性活性成分酯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以及水溶性活性成分吲哚类生物碱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应用HPLC法测定广西、湖南、陕西产黑眶蟾蜍,江苏、安徽、河北、山东产中华大蟾蜍蟾皮中酯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的含量,并采用分光光度法,以5-羟色胺盐酸盐为对照测定其所含吲哚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山东产蟾皮中酯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未检测到,其余6个产地蟾皮中酯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的含量分别在0.0612-0.5760、0.1163-0.4950mg/g,其中河北产蟾皮中酯蟾毒配基含量高,江苏产蟾皮中华蟾酥毒基含量高.7个产地蟾皮中吲哚类生物碱含量在0.5150-1.300mg/g,其中江苏产蟾皮中吲哚类生物碱含量高,河北产含量低.结论:不同品种蟾皮差异不大,但不同产地蟾皮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研发以蟾皮为主药的抗肿瘤制剂时,应建立蟾皮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以保证制剂的质量.

  • 不同产地及蟾蜍品种来源蟾酥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测定与比较

    作者:缪珠雷;杨鸣泽

    目的:考察新的药源产地和动物品种对蟾酥质量的影响.方法:HPLC检测产自江苏、安徽、河南、内蒙、吉林的中华大蟾蜍,产自黑龙江、吉林的花背蟾蜍,产自四川的华西蟾蜍之蟾酥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含量.结果: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总量来看,来自于中华大蟾蜍(7%-12%)和花背蟾蜍(7%-8%)样本两种成分总含量绝大多数都达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6%),华西蟾蜍含量较低(2%-4%);总含量以江苏高(11%-12%),其他地区次之(7%-9%);此外花背蟾蜍脂蟾毒配基与华蟾酥毒基比例明显高于中华大蟾蜍,而华西蟾蜍则相反.结论:在蟾酥采集中需考虑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含量的差别,以保证药物的质量和临床疗效.

  • RP-HPLC法测定牛黄消炎片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

    作者:李向日;林瑞超

    牛黄消炎片是由牛黄、大黄、珍珠母、蟾酥、青黛、天花粉、雄黄共7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咽喉肿痛、疔、痈、疮等疾病.由于处方中蟾酥为有毒药材,为保证制剂的安全有效,建立含量测定.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是该药的主要有效成分,故以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为指标进行含量测定,控制成品的质量.蟾酥的含量测定方法是在200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的基础上对其流动相的比例进行调整测定,方法简便,稳定,重现性好.

  • HPLC法测定梅花点舌丹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

    作者:苏阜力

    目的 建立梅花点舌丹中药材蟾酥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50 nm×4.6 nm);流动相:乙腈-水(43.5:56.5);柱温:室温;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96 nm;进样量20 μL.结果 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在5.31~63.75 μg/mL、6.00~72.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8和0.999 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5%、99.39%,RSD分别为1.32%、0.55%(n=6).结论 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该产品的质量.

  • RP-HPLC法测定救心丸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

    作者:曹泰山;罗杰鹏

    目的建立救心丸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Waters SymetryShield RP18(3.9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2)(42:58);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96 nm.结果华蟾酥毒基线性范围为0.0696~0.8352 μg,精密度试验RSD为0.5 3%,稳定性试验RSD为0.71%,重现性试验RSD为4.8 3%,回收率为101.86%,RSD为1.81%;脂蟾毒配基线性范围为0.1576~0.9456 μg,精密度试验RSD为0.15%,稳定性试验RSD为0.76%,重现性试验RSD为5.00%,回收率为102.07%,RSD为1.62%.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较好,结果可靠,可为救心丸的质量评价提供有效手段.

  • 灵猫香解毒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郑成;郑彬彬;姚彤炜

    目的:制定灵猫香解毒丸的含量测定标准.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蟾酥中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结果: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分别在48.84~784.44,50.28~804.48 ng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100.5%,100.3%.结论:本实验定量方法简便、实用,重复性好,能够较好控制灵猫香解毒丸的质量.

  • 蟾酥及其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刘俊珊;张冬梅;栗原博;叶文才

    蟾酥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具有镇痛、消炎、麻醉等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蟾酥具有确切的抗肿瘤活性,能够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还有逆转耐药性、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及增强免疫的作用.本文主要就蟾酥及其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离心法和透析法测定蟾皮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的比较

    作者:蔡晓瑶;张莉;任翔;张磊

    目的:确定测定蟾皮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的优方法。方法分别采用低速离心法、超速离心法和透析法测定蟾皮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考察采用3种不同透析介质测定的蟾皮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比较其测得包封率结果的准确性。结果不同测定方法测得的包封率结果不同,低速、超速离心法和透析法测定华蟾酥毒基(CBG)和酯蟾毒配基(RBG)包封率分别为(74.00±1.69)%和(75.01±2.05)%,(83.60±0.99)%和(82.51±1.56)%,(91.01±0.75)%和(89.22±0.88)%;透析法中透析介质不同测得的CBG和RBG包封率也不同,但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的包封率测定方法对包封率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影响,透析法更适合蟾皮提取物脂质纳米粒包封率的测定。

  • 多指标综合评价优选蟾皮脂溶性成分提取工艺

    作者:严子平;彭国宇;张莉;张岭;张磊

    目的 考察蟾皮中的脂溶性有效成分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的乙醇回流提取工艺.方法 建立HPLC法测定蟾皮提取物中两种有效成分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及加醇倍数为因素,以浸膏得率、两种有效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考察蟾皮乙醇煎煮回流提取方法,结合方差分析确定佳提取工艺.结果 在0.35~5.6μg ·ml-1范围内,华蟾酥毒基线性方程:A =36793C +743.9(r =0.9990,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7%;在0.30 ~4.8 μg ·ml-1范围内,酯蟾毒配基回归方程:A =28 149C +2084.5(r=0.9990,n=6),平均加样回收率98.31%.乙醇煎煮回流法各因素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加醇倍数,确定优提取工艺为A3B1C1.结论 乙醇浓度是影响蟾皮中脂溶性成分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优化蟾皮脂溶性成分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 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与不同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作者:曹伟;陈彦;袁菱;贺俊杰

    建立测定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与人、比格犬和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计算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与不同血浆的蛋白结合率.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在3种不同透析内液中的线性范围均为0.50~40.00 μg·mL-1,透析外液均为0.25~4.00 μg·mL-1.在3种不同透析内液和透析外液中,华蟾酥毒基提取回收率为(68.73±2.16)%~(79.27±1.62)%,酯蟾毒配基为(71.59±4.31)%~(83.47±2.63)%.华蟾酥毒基在人、大鼠和比格犬血浆中的平均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85.63%、80.21%和70.10%,酯蟾毒配基分别为84.51%、75.11%和70.60%.结果表明,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与3种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且结合率人>大鼠>比格犬.

  • 华蟾酥毒基通过调控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食管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

    作者:邓旭;盛杰霞;王佳宝;代二庆;邓全军

    目的 研究华蟾酥毒基对食管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食管癌EC-109和Kyse-150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和3个浓度实验组.对照组加入含有溶媒(0.1% DMSO)的培养基,低、中、高3个浓度实验组给予25,50,100 nmol· L-1华蟾酥毒基,处理1d.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各组细胞迁移水平和侵袭能力,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细胞中磷酸化黏着斑激酶Tyr397[p-FAK(Tyr397)]、P53、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蛋白表达情况,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上述指标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EC-109细胞:以25~100 nmol·L-1的华蟾酥毒基处理1d后,实验组划痕愈合面积约为(9.96±1.17)% ~ (5.02±0.92)%,侵袭细胞数约为(162.33±12.01)-(42.33±12.50)个;与对照组的(23.80±1.32)%和(254.33±14.01)个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低、中、高3个浓度实验组的MMP-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74±0.04,0.54±0.06和0.44±0.05.中、高2个浓度实验组的MMP-9蛋白表达分别为0.69±0.08,0.52±0.04;这2组的p-FAK(Tyr397)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90±0.08,0.62±0.06;这2组的P5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20±0.06,2.86±0.05;这2组的PTEN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31±0.06,1.53±0.05,与对照组的(1.00±0.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同样的处理条件下,实验组上述指标的mRNA的表达变化与蛋白表达趋势相同.Kyse-150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以及各指标的表达变化与EC-109细胞趋势相同.结论 华蟾酥毒基可能通过上调P53和PTEN表达,下调FAK的磷酸化及其下游分子MMP-2和MMP-9的表达,进而抑制食管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奇应丸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

    作者:黎美芬;梁记芯;陈增山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奇应丸中蟾酥的主要成分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测定方法,通过测定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含量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色谱柱为Phenonmenex synergi Hydro-RP 80A (150 mm×4.60 mm,4μm),流动相为乙腈-水(45:55),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96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华蟾酥毒基进样量在0.1527~1.2725μg范围内线性良好, r=0.9993,脂蟾毒配基进样量在0.1514~1.2615μg范围内线性良好, r=0.9992;华蟾酥毒基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9%(RSD=1.26%, n=6),脂蟾毒配基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42%(RSD=1.40%, 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小儿奇应丸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测定。

  • 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测定

    作者:张素娟;张永太;申利娜;王志;冯年平

    目的:考察超滤膜型号、吸附性、透过能力对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SLN)包封率(EE)测定的影响,确定包封率测定方法.方法:分别选择不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超滤膜进行考察,优选适宜型号超滤膜,评价其对不同浓度SLN混悬液中药物的吸附性,并考察其对SLN的透过能力,综合评价超滤膜在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包封率测定中的适应性.结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0 kDa的超滤膜测定所得药物包封率较高,华蟾酥毒基与脂蟾毒配基包封率分别为(92.62±1.22)%和(91.07±0.46)%;超滤膜对所测指标性成分基本无吸附,且可以有效截留SLN;采用优选的超滤膜测定方法,测得3批蟾酥SLN样品中CBG与RBG的包封率分别为(91.94±0.72)%和(92.38±0.65)%.结论:超滤膜孔径对SLN混悬液的包封率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优选的超滤膜适用于蟾酥SLN混悬液包封率的测定.

103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