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β-谷甾醇对T47D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

    作者:陶仕英;牛建昭;王继峰;郝庆秀;赵丕文;杨美娟;张丽娟;冒湘琳

    目的:观察β-谷甾醇(BSS)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人乳腺癌T47D细胞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ER拮抗剂ICI182…780为工具药,采用MTT细胞增殖实验观察不同浓度BSS对T47D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T47D细胞周期的影响;利用Western-blot和Real-time…PCR技术检测其对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高浓度BSS抑制T47D细胞增殖,使细胞分裂增殖指数降低,且ICI182…780不能完全拮抗其对T47D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低浓度BSS可促进T47D细胞增殖,提高细胞分裂增殖指数,且ICI182…780可完全拮抗其促增殖作用。Western-blot及Real-time…PCR结果显示:低浓度BSS可诱导T47D细胞Cyclin…D1蛋白和mRNA表达,并且ICI182…780能够抑制此诱导作用。结论:BSS通过ER介导调节Cyclin…D1蛋白与mRNA水平的表达,从而影响ER阳性人乳腺癌T47D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周期,发挥植物雌激素样作用。

  • 天冬药材的薄层层析研究

    作者:李敏;费曜;王琦

    作者首次从天冬样品液制备方法、展开剂筛选、展距确定等方面研究了不同产地的天冬所含有的β-谷甾醇和氨基酸(L-天冬酰胺、精氨酸、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的薄层色谱条件.β-谷甾醇的薄层鉴别条件为:用石油醚提取,展开剂为石油醚-醋酸乙酯-甲酸(5:1:0.06),10%硫酸乙醇显色;氨基酸的薄层定性鉴别:无水乙醇冷浸,展开剂为正丁醇-冰醋酸-乙醇-水(4:1:1:2),茚三酮溶液显色;所得出的方法的重现性好,薄层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可作为天冬定性鉴别手段之一;有利于天冬GAP研究并为制定天冬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 β-谷甾醇对阿司匹林致胃黏膜损伤副作用及其药理作用的影响

    作者:肖志彬;刘小雷;成日青;贾韩学;王雪莹;孔丽娜;李雨洁;崔婷婷;曲航达

    目的:研究β-谷甾醇降低阿司匹林致胃黏膜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并探讨β-谷甾醇对阿司匹林药理作用的影响.方法:复制阿司匹林介导的SD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灌胃(ig)给予不同剂量的β-谷甾醇(50,150,250 mg· kg-1),连续给药7d后以溃疡面积为评价指标分析β-谷甾醇抗阿司匹林致胃黏膜损伤的作用,并通过检测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采用大鼠足跖肿胀法,小鼠耳肿胀法,大鼠酵母致热法,小鼠热板法,大鼠血小板聚集率法,观察ig给予不同剂量的β-谷甾醇对阿司匹林的抗炎、解热、镇痛、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理作用的影响.结果:与阿司匹林组比较,β-谷甾醇各组大鼠胃黏膜溃疡面积显著减小(P <0.05);β-谷甾醇中、高剂量组大鼠胃黏膜溃疡面积明显小于β-谷甾醇低剂量组(P<0.05).与阿司匹林组比较,β-谷甾醇各组大鼠血清NO,SOD明显升高(P<0.05),TNF-α,MDA显著降低(P<0.05),PGE2水平则无显著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和小鼠耳肿胀度显著降低(P<0.05);与阿司匹林组比较,β-谷甾醇各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和小鼠耳肿胀度明显降低(P<0.05),组间无显著差异.与相应的阿司匹林组比较,β-谷甾醇各组大鼠肛温变化值、小鼠痛阈提高值及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β-谷甾醇可降低阿司匹林介导的胃黏膜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氧自由基(OFR)清除能力,提升血清NO含量,抑制TNF-α炎性因子的聚集与释放有关;β-谷甾醇可增强阿司匹林的抗炎作用,对解热、镇痛、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则无明显影响.

  • β-谷甾醇标准样品的研制

    作者:马玉翠;吴晓毅;王尉;张贵峰;杜宁;王淳;吴翠;巢志茂

    目的:依据GB/T 15000.3-2008《标准样品工作导则(3)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的基础上,研制β-谷甾醇标准样品.方法:以白芥子为原料,采用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技术,纯化获得了β-谷甾醇样品,采用元素分析,UV,红外光谱(IR),质谱(MS),核磁共振(NMR)和X-射线衍射(XRD)进行了结构鉴定.进行了薄层色谱的鉴别.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分析技术.样品分装成300瓶(10 mg/瓶)后,进行了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和联合定值.结果:该样品在95%的置信区间范围内样品均匀性良好,在0~8℃条件下24个月内稳定性良好,定值测定结果确定其纯度为95.41%,扩展不确定度为0.30%,达到了GB/T 15000.3系列国家标准样品的技术要求,通过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的验收.结论:成功地研制了β-谷甾醇国家标准样品,该标准样品可用于β-谷甾醇含量测定、检测方法评定、相关产品的检测与质量控制.

  • HPLC-ELSD同时测定链荚豆中胡萝卜苷和β-谷甾醇含量

    作者:李慧宁;刘洪蛟;付小帅;姜珍;郭兴杰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链荚豆中胡萝卜苷和β-谷甾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95:5),流速1.0 mL·min-1,漂移管温度80℃,载气体积流量2.5 L·min-1.结果:胡萝卜苷和β-谷甾醇浓度分别在10~100 mg·L-1(r=0.999 3)和25 ~ 250 mg·L-1(r =0.999 1)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98.9%,RSD分别为2.4%,2.1%.结论:该法专属、简便、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链荚豆中胡萝卜苷和β-谷甾醇,为链荚豆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 36种油性中药不皂化物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作者:巢志茂;张楠;唐春风;王淳

    目的:对油性中药的不皂化物进行薄层色谱的研究,建立统一的鉴别方法.方法:36种油性中药,以5%氢氧化钾甲醇溶液进行皂化反应,以1 mL含有1 g药材浓度的不皂化物样品溶液薄层点样,以α-菠菜甾醇、β-谷甾醇、齐墩果酸和栝楼仁二醇为对照品进行对照,以薄层色谱的显色斑点进行鉴别.结果:各油性中药的不皂化物质在同一条件下均能显示明显的薄层色谱斑点.急性子、牛蒡子、茺蔚子、肉豆蔻、蛇床子、瓜蒌子、女贞子均显示α-菠菜甾醇的斑点,除急性子、木鳖子、栝楼种子外的所有供试品均显示β-谷甾醇的斑点,肉豆蔻、瓜蒌子、女贞子均显示齐墩果酸的斑点,栝楼种子、双边栝楼种子均显示栝楼仁二醇的斑点.结论:牛蒡子、茺蔚子、肉豆蔻、蛇床子、女贞子含有α-菠菜甾醇,肉豆蔻、瓜蒌子含有齐墩果酸,郁李仁含有β-谷甾醇等,均系首次报道.油性中药的不皂化物质可以在同一条件下进行薄层色谱的比对.

  • 藕节的TLC鉴别和浸出物含量测定

    作者:刘善新;张新军;靳光乾

    目的对藕节药材的鉴别方法及浸出物进行研究.方法:采用TLC法对藕节药材进行鉴别研究,用65%乙醇测其浸出物.结果:薄层鉴别斑点明显,65%乙醇为溶剂测其浸出物方法可行.结论:以3-表白桦脂酸、β-谷甾醇为对照可以鉴别藕节药材,不同地区市售藕节65%乙醇浸出物差异较大.

  • 姜半夏质量标准的研究

    作者:修彦凤;杨守娟;张永太

    目的:建立姜半夏的质量标准.方法:以β-谷甾醇、琥珀酸和鸟苷为指标,采用薄层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收集的姜半夏进行质量标准研究.结果:暂定姜半夏的β-谷甾醇和琥珀酸的薄层层析结果应呈阳性,鸟苷的含量不得少于0.004 mg/g.结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姜半夏质量标准,改变了过去仅依靠经验和感官判断的鉴定方法.

  • HPLC同时测定不同产地黄花菜中4种成分含量

    作者:冯晓莉;李成义;罗兴平;李越峰;强正泽;李硕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检测黄花菜中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β-谷甾醇4种成分,探索合理开发利用黄花菜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安捷伦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乙腈-0.1%磷酸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nm.运用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β-谷甾醇分别在27.96-295.18、27.78-304.64、19.09-181.10、3.86-55.43μg与峰面积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4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为99.25%、99.06%、98.80%、96.91%,RSD为2.83%、2.67%、1.90%、2.62%.不同产地4种成分的量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分为2类.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所测为黄花菜中化学成分结果真实、可靠,可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 β-谷甾醇对T47D细胞雌激素受体表达及其下游基因PS2的影响

    作者:陶仕英;牛建昭;赵丕文;郝庆秀;杨美娟;孙艳玲;张丽娟

    目的:观察β-谷甾醇对T47D细胞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及下游基因PS2的影响,探讨其植物雌激素样作用机制.方法:以ER拮抗剂ICI182 780为工具药,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ERα、ERβ及PS2mRNA表达变化,western-blot技术检测ERα、ERβ蛋白表达变化.结果:β-谷甾醇可诱导ERα、ERβ及PS2 mRNA表达,且上调ERβ更显著,对PS2 mRNA的诱导作用可以被ICI182 780抑制,能够上调ERα和ERβ蛋白表达,且可以被ICI182 780抑制.结论:β-谷甾醇可以通过ER途径调节下游靶基因的表达而发挥植物雌激素样作用.

  • HPLC法测定白土茯苓中β-谷甾醇的含量

    作者:支文星;程玉钏;李先荣

    目的 建立白土茯芩中β-谷甾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inachrom ODS-BP(4.6mm×250mm,5μm),甲醇-0.1%磷酸(9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β-谷甾醇在0.22~8.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6.5%,RSD=1.15%.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白土茯苓药材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 桑白皮平喘、利尿有效成分研究

    作者:孙静芸;徐宝林;张文娟;寿旦

    目的:研究桑白皮平喘利尿有效成分.方法:以平喘、利尿作用为药效学指标,筛选有效成分,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EI-MS,IR,1H NMR,UV等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桑白皮平喘、利尿有效部位分离得到3个已知化合物,东莨菪内酯、β-谷甾醇、5,7-羟基香豆素.结论:证明化合物Ⅰ为桑白皮平喘、利尿有效成分.

  • 白芥子提取物抑制前列腺增生的实验研究[Ⅱ]

    作者:吴国欣;林跃鑫;欧敏锐;檀东飞

    目的:研究白芥子提取物抑制前列腺增生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丙酸睾酮诱导的去势小鼠前列腺增生;组胺诱导的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滤纸片埋藏诱发的大鼠皮下肉芽肿为动物模型.从白芥子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白芥子苷和白芥子β-谷甾醇为药效研究对象.结果:白芥子苷(16.0,8.0 mg*kg-1*d-1)和β-谷甾醇(16.0,8.0 mg*kg-1*d-1)均能明显降低由丙酸睾酮诱发的去势小鼠前列腺增生,降低小鼠血清酸性磷酸酶活力(P<0.01或P<0.05);白芥子苷(16.0 mg*kg-1*d-1)能明显降低滤纸片埋藏引起的大鼠肉芽肿增殖(P<0.05);β-谷甾醇(8.0,16.0 mg*kg-1*d-1)能明显降低组胺诱发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5).结论:白芥子苷、β-谷甾醇具有抗雄激素和抗炎活性.

  • 半夏不同居群3种化学成分的动态比较研究

    作者:郭巧生;段金廒;贺善安

    目的:通过对不同半夏居群3种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以期为半夏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3种化学成分为检测指标,对栽培在同一生境下的6个半夏居群进行了动态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半夏各居群间β-谷甾醇、缬氨酸及精氨酸含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同采收期其含量也存在有较大的差异,但从3种成分的平均含量来看,各居群均以秋收者为高。

  • 胡柚皮中的化学成分研究(I)

    作者:赵雪梅;叶兴乾;席屿芳;朱大元;蒋山好

    目的:为了揭示常山胡柚Citrus changshan-huyou药理活性的化学物质基础,对胡柚皮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我们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反复硅胶柱层析,并通过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它们分别为:3-oxo friedelin (I), limonin (Ⅱ), β-sitosterol (Ⅲ), 8-(2′,3′-dihydroxy-4′-methylbutane)-7-methoxycoumarin (Ⅳ), sucrose (V).结论:这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品种植物中分得.

  • 草莓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阮金兰;陈静波;赵晓亚;孙南君

    目的:对草莓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色谱法分离化合物,波谱和化学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果实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鉴定为环阿廷醇,14-甲基-豆甾-7,24(28)二烯-3β-醇和β-谷甾醇.结论: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 β-谷甾醇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作者:张忠泉;邢煜君;胡国强;谢松强

    目的:探讨β-谷甾醇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8,Caspase-9,Bcl-2,Bax,tBid,cytochrome c的表达.结果:β-谷甾醇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并诱导其凋亡;上调细胞Bax及tBid表达,下调细胞Bcl-2表达;诱导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等蛋白酶原表达逐渐降低而激活的大片段表达逐渐增加;胞浆中cytochrome c表达逐渐增加而线粒体中的cytochrome c表达逐渐减少.β-谷甾醇对正常肝细胞QSG7701的生长及凋亡相关蛋白几乎没有影响.结论:β-谷甾醇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通过线粒体途径及膜死亡受体途径诱导该细胞凋亡.

  • 阿萨伊油中β-谷甾醇及总甾醇含量测定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作者:贺成;李伟;张建军;屈胜胜;李佳静;王林元

    建立阿萨伊油中甾醇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阿萨伊油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阿萨伊油中β-谷甾醇、总甾醇(β-谷甾醇、豆甾醇之和,以β-谷甾醇计)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Purosper STAR LP C18 (4.6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异丙醇(30∶ 70)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柱温为室温,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70℃,雾化器流速2.0 L·min-1.结果表明β-谷甾醇在0.766~6.38 μg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l.639X+0.702 7(r =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7%(RSD 2.8%).阿萨伊油中β-谷甾醇的质量分数为1.85 mg·g-1,总甾醇的质量分数为1.93 mg·g-1.同时采用总氧自由基清除能力(TOSC)法对阿萨伊油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样品具有显著的抗氧化能力,样品浓度和抗氧化能力具有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

  • PEG修饰β-谷甾醇制备新型绞股蓝总皂苷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

    作者:喻樊;杨锦明;李金娟

    目的:探讨用聚乙二醇(PEG)修饰β-谷甾醇(PEG-Sito)制备新型绞股蓝总皂苷长循环脂质体的可行性.方法:以丁二酸酐为连接臂连接β-谷甾醇与PEG 2000合成PEG-Sito;以鞘磷脂和PEG-Sito为膜材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绞股蓝总皂苷长循环脂质体;脂质体以鱼精蛋白沉淀法进行包封率的测定;1H-NMR验证PEG-Sito的合成;粒径、电位、AFM电镜表征该新型绞股蓝总皂苷长循环脂质体.结果:1H-NMR证实了PEG-Sito的合成成功,采用乙醇注入法用PEG-Sito为材料制备长循环脂质体的包封率为74.3%,粒径288.1 nm,电位-20.25 mV,电镜下呈规则圆形.结论:用PEG-Sito为材料制备绞股蓝总皂苷长循环脂质体方法可行,绞股蓝总皂苷包封率高,形态和粒径均较好.

  • β-谷甾醇为膜稳定剂制备盐酸小檗碱囊泡

    作者:杜美容;王雪超

    目的 研究以β-谷甾醇为膜稳定剂的囊泡的制备工艺,寻找制备囊泡的新材料.方法 以盐酸小檗碱为模型药物,以β-谷甾醇为膜稳定剂,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囊泡.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考察影响囊泡包封率的因素.建立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研究囊泡的包封率及稳定性.结果 盐酸小檗碱囊泡的优制备处方为:盐酸小檗碱的浓度为0.5mg ·ml-1,司盘20与β-谷甾醇质量比为250∶15,缓冲液pH值为10.所得囊泡粒径在300~800 nm,包封率为36.9%.放置7d后,包封率达到大值38.14%.结论 以β-谷甾醇为膜稳定剂的盐酸小檗碱囊泡圆整度好,形态均一,包封率较高,但常温下放置稳定性不佳.

151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