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对HK-2细胞TGF-β1/Smads及BMP-7/Smad5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傅亮;李玉杰;来媛媛;车宇娥;李姝玉;冯婧;吴丹;储著朗;王谦

    目的 研究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减缓和治疗肾间质纤维化、保护并改善肾脏功能的相关机制.方法 以体外正常培养的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作为正常组、加入TGF-β1诱导刺激48小时的为模型组、加入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与TGF-β1共培养48h的为治疗组,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分别检测a-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E-钙粘连素(E-cadherin)、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R,TGF-β1/R)、转导蛋白3/7(Smad3/7)、骨形态发生蛋白-7及其受体(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7/R,BMP-7/R)和转导蛋白5(Smad5)的基因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的治疗组中α-SMA,TGF-β1/R和Smad3/7的表达明显下降,而E-cadherin,BMP-7/R和Smad5的表达显著升高.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可以延缓和治疗肾间质纤维化,并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肾组织TGF-β1过度表达、阻断TGF-β1/Smads信号通路和增强BMP-7的表达、激活BMP-7/Smad5通路有关.

  • 肾衰方改善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及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作者:韩海燕;路建饶;王新华

    目的:评价肾衰方改善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及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气虚、瘀血阻滞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前者在西医一体化治疗基础上给予氯沙坦钾,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加用肾衰方,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疾病疗效、血红蛋白、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疾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肌酐,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5,P<0.01).两组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TGF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BMP-7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肾衰方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能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防治肾脏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血清CTGF以及上调BMP-7的表达有关.

  • 补肾活血法对膝骨关节炎兔的TGF-β/BMPs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杨帆;徐江喜;常冰;包盈盈;侯秀娟;朱跃兰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KOA)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新西兰兔36只,雌雄各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建立KOA模型,药物干预4周,利用RT-PCR、Western Blot和ELISA法检测膝关节胫骨平台软骨及关节液中的BMP-4、BMP-7、TGF-β1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模型组BMP-4、BMP-7和TGF-β1的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药物干预后,补肾通络方能够提高KOA兔的BMP-4、BMP-7和TGF-β1的mRNA与蛋白的表达含量.结论:本法对TGF-β/BMPs信号通路发挥调控作用,可以间接抑制软骨细胞被破坏,调节TGF-β1、BMP-4和BMP-7的分泌以保护受损的软骨细胞,进而缓解KOA进展,改善预后.

  • 生地黄水煎液对狼疮鼠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症疗效及其上调骨髓BMP-7含量作用机制

    作者:何淼泉;季巾君;徐莉

    目的:在明确解毒祛瘀滋阴药能够防治狼疮鼠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症的基础上,探讨其君药生地黄对狼疮鼠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7只MRL/Ipr小鼠被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生地黄组,每组9只.灌胃给药8周后,处死,取左上肢近端,运用小动物成像系统中的X线检测功能检测骨密度.取右上肢近端,制成病理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病理组织情况及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骨密度均值显著下降(P<0.05),骨小梁变细,排列不整齐、断裂,造模成功.BMP-7蛋白含量总体上升;与模型组比较:生地组骨密度显著提升(P<0.05),骨小梁量增多,排列较整齐.BMP-7蛋白含量总体上升.结论:解毒祛瘀滋阴药中君药生地对狼疮鼠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的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加骨髓BMP-7的含量有关.

  • 壮筋续骨汤对大鼠骨折骨痂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和神经肽Y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祥杰;潘月兴;杜志仙;周缜;柳梅;郭云良

    目的:研究壮筋续骨汤对大鼠股骨骨折骨痂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与神经肽Y(NPY)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应用线锯在股骨中段切断股骨制备骨折模型,不同剂量壮筋续骨汤水煎液灌胃治疗.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骨折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骨痂中BMP-7和NPY的表达.结果:经壮筋续骨汤治疗7-14d,X线片示大鼠股骨骨折线模糊,HE染色示骨折断端纤维肉芽组织逐渐转变为纤维性骨痂组织和软骨性骨痂.免疫组化显示,各剂量治疗组治疗7d后骨痂中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BMP-7和NPY表达增强,第14天表达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筋续骨汤可能通过提高骨痂组织成纤维细胞中BMP7和NPY的表达而促进骨折愈合.

  • 骨形态发生蛋白-7对马兜铃酸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作者:许勇芝;黄浩;刘华锋;陶静莉;梁东;陈孝文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对马兜铃酸(Aristolchic acid,AA)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拮抗作用,以期为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chic acid nephropathy,AAN)寻找治疗新措施.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BMP-7(75 ng/mL、150 ng/mL、300 ng/mL)处理经AA(10 μg/mL)诱导转分化的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然后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ting 技术分别检测α-SMA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BMP-7呈剂量依赖方式逆转AA诱导的HK-2细胞α-SMA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论 BMP-7可以通过抑制马兜铃酸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从而可能成为AAN的防治潜在新药.

  • PKCα参与高糖调节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表达

    作者:肖瑛;刘瑞霞;石明隽;王圆圆;张莹莹;孙兰;郭兵

    目的 观察蛋白激酶Cot(PKCα)对糖尿病(DM)及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糖尿病组(DM),每组8只,饲养12周处死动物;将体外培养的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高糖组(HG)、高糖+PKCα特异性抑制剂G(O)6976 1 μmol/L组(HG+G(O)6976)和高渗组(HM),处理72 h后收集肾小管上皮贴壁细胞,免疫组化及免疫细胞化学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BMP-7、PKC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纤维连接蛋白(FN)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MP-7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BMP-7、PKCα和FN mRNA水平.结果 对照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BMP-7蛋白及mRNA高表达,DM组或HG组BMP-7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KCα、AngⅡ和FN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BMP-7蛋白与PKCα呈显著负相关,HG+ G(O)6976组BMP-7蛋白及mRNA表达则较HG组增多(P<0.05),Ang Ⅱ和FN则较HG组减少(P<0.05).结论 PKCα可能参与高糖调节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BMP-7的表达.

  • TSP-1与BMP-7在慢性鼻-鼻窦炎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范锦荣;戴春华

    目的:观察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在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CRS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TSP-1、BMP-7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在鼻黏膜组织中的含量变化。结果随着CRS不伴鼻息肉型患者分期的增高,TSP-1和TGF-β1水平逐渐升高(P<0.05),BMP-7水平逐渐下降(P<0.05)。随着CRS伴鼻息肉型患者分期的增高,TSP-1和TGF-β1水平均明显下降( P<0.05),BMP-7水平均明显升高( P<0.05)。结论 TSP-1与BMP-7在CRS中表达异常,可能在CRS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 四氯化碳诱导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表达

    作者:张立英;王晓红;张卫光;王立芹;胡向欣;黄慧雅;秦丽华;沈丽

    目的 探讨四氯化碳(CCl4)诱导性肝纤维化大鼠的肝组织纤维化与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 将健康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肝纤维化组.对照组大鼠每周一、四背部皮下注射橄榄油(0.12ml/100g),肝纤维化组每周一、四背部皮下注射60% CCl4橄榄油(0.3ml/100g),连续注射6、10、16 和21周.实验结束时处死大鼠,取肝中叶,石蜡包埋、切片.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纤维的增生情况;行BMP-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 Western blotting 检测,观察肝组织.BMP-7的表达.结果 天狼猩红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仅在肝门静脉及门管区看到少量的胶原纤维,各肝纤维化组大鼠均可见肝组织呈明显的胶原纤维增生,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肝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肝组织中可见极少量的BMP-7表达阳性的细胞,6周肝纤维化组大鼠可见较多的BMP-7阳性表达细胞,但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BMP-7阳性细胞呈递减的趋势,至21周肝纤维化组大鼠肝组织中基本呈阴性表达;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大鼠肝组织BMP-7的表达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CC14诱导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BMP-7的表达与肝纤维化的程度呈负相关的趋势,推测BMP-7可能对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骨形态发生蛋白-7在缺血和缺氧性损伤尾壳核细胞内的表达

    作者:栾丽菊;杨晓梅;秦丽华;王珂;陈春花;张艳;杨磊;吴静云

    目的 研究内源性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在缺血缺氧性损伤神经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内源性BMP-7在脑缺血中对损伤神经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24h后和原代培养尾壳核细胞缺氧复氧状态下BMP-7的表达.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免疫阳性产物的吸光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大鼠在脑缺血再灌注24h后,其缺血侧BMP-7尾壳核较非缺血侧表达明显增高且范围扩大,缺血侧平均吸光度值与非缺血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未检测到双侧尾壳核内BMP-7的表达.原代培养尾壳核细胞缺氧复氧24h后神经元胞浆内出现BMP-7的阳性产物,但表达较弱,而正常尾壳核细胞未见BMP-7表达,结论缺氧缺血可引起内源性BMP-7的表达.提示内源性BMP-7对缺血缺氧性损伤的神经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骨形态发生蛋白-7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Caspase-3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红云;裴海涛;汝丽娟

    目的 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实验组在缺血2h再灌注后尾静脉注射BMP-7 (0.1 mg/kg) 250μl,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运用Bederson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再灌注24h后将大鼠处死,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观察梗死灶范围,并计算梗死灶体积占半球体积的百分比;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计数神经元凋亡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缺血脑组织内Caspase-3表达. 结果 BMP-7组大鼠Bederson评分(1.7±0.5)比对照组(2.7±0.5)明显降低(t=4.66,P<O.01),脑梗死体积百分比(7.6±1.4)比对照组(22.3±4.5)明显降低(t=6.98,P <0.01).与对照组相比,HE染色显示BMP-7组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脑组织损伤明显减轻.BMP-7组缺血侧大脑皮质、纹状体及海马TUNEL阳性细胞数(分别为3.6±0.6、7.4±1.1、5.0±0.7)明显低于对照组同一区域(分别为13.4±1.1、17.8±1.5、15.4±1.1,P<0.01).BMP-7组缺血侧大脑皮质、纹状体及海马Caspase-3阳性细胞数(分别为7.6±0.9、5.8±0.8、10.6±1.1)明显低于对照组同一区域(分别为15.4±0.6、14.0±1.2、17.2±0.8,P<0.01). 结论 BMP-7可通过下调Caspase-3表达而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 骨形态发生蛋白-7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

    作者:李小华;冯建华;邝世航;廖济林;乐有为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对早期发现前列腺癌(PCa)骨转移的意义,期望其能成为前列腺癌骨转移特异性诊断指标.方法 根据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集50例经临床明确诊断的前列腺癌患者和50例正常人前列腺组织.在2012年1月至2012年5月所有标本进行相关免疫组化实验,同时行细胞学实验判定BMP-7 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关系.结果 有骨转移前列腺癌组BMP7吸光度均值74.79±5.72明显高于无骨转移前列腺癌组65.88±1.69.无干扰组与不同浓度BMP-7组(25、50、100μg/L)相比,BMP-7抑制LNCaP的增殖而促进PC3的增殖,并随时间增长而增强.细胞划痕迁移实验:BMP-7提高了PC3细胞的迁移能力.体外细胞共培养实验:在共同培养条件下PC3与SaOS2均增殖,BMP-7的表达数目也增加.上述数据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P-7在前列腺癌骨转移演进过程中的变化和作用,证实BMP-7 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 丹红注射液治疗早期创伤性骨折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7的影响

    作者:文晓燕;王毅鑫;苏文利

    骨形态发生蛋白对骨组织有着非常广泛的生物学效应.骨形态发生蛋白可以刺激未分化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促进形成新生血管,进而合成骨基质,后达到修复骨折断端的效果,促进骨折的愈合.本文就丹红注射液在治疗早期创伤性骨折时,其对骨形态发生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 骨形态发生蛋白7对慢性肾脏病及心血管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颜佳毅;倪兆慧

    并发心血管疾病(cardiavascular disense,CVD)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对于CKD患者的治疗,应同时关注肾脏和心血管.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ic protein-7,BMP-7)在肾脏纤维化动物实验中发挥的作用是积极的,这为其将来用于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本文仅就BMP-7的生物学特性及近年来其在慢性肾脏病及心血管合并症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骨桥蛋白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表达的影响

    作者:马瑞霞;邵乐平;李玉山;蒋伟;刘丽秋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大鼠(T2DM)肾脏骨桥蛋白(OPN)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DM模型组和缬沙坦治疗组[25 mg/(kg·d)].高脂、高糖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模型.缬沙坦治疗12周末,测定血压、血糖、尿白蛋白(UAL)排泄量;应用光镜观察肾脏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实时定量PCR技术测定肾组织BMP-7、OP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M组大鼠UAL及肾组织ED-1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BMP-7mRNA及蛋白的表达下调(P<0.01),而OPN、纤连蛋白及TGF-β1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缬沙坦干预后明显减少UAL的排泄(P<0.01),并显著抑制肾组织巨噬细胞浸润及TGF-β1、OPN和纤连蛋白过度表达(P<0.05),同时上调BMP-7的表达(P<0.01).结论 缬沙坦减少肾组织巨噬细胞浸润及细胞外基质,对糖尿病性肾病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和OPN及恢复BMP-7的表达有关.

  •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全长基因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作者:李新友;刘淼;王毅;李曙明;王全颖;杨广笑

    目的克隆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全长基因,并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研究其结构和功能.方法采用异硫氰酸胍一步法从人胎儿肾中提取总RNA,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分段扩增出hBMP-7全长基因cDNA,与PGEM-T easy 连接成PGEM-T easy/hBMP-7重组质粒,采用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基因序列.结果以4号特异引物引导的RT-PCR扩增出BMP-7基因3′端540bp片段,以2号特异引物引导的RT-PCR扩增出BMP-7基因5′端750bp片段,重组连接两片段得到BMP-7全长基因cDNA.与Genebank上发表的hBMP-7序列(XM30619)比较有一个碱基不同,第862位核苷酸由T→G,编码的氨基酸由苯丙氨酸变为缬氨酸.结论首次从中国人胎肾中分段克隆出BMP-7全基因cDNA,该基因在骨关节系统的损伤与修复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淫羊藿调节 BMP-7预防糖皮质激素致大鼠骨损害的研究

    作者:周乐;吴铁;崔燎

    目的:观察醋酸泼尼松和淫羊藿对大鼠胫骨近端上段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股骨组织形态学和股骨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探讨淫羊藿预防糖皮质激素致骨损害的BMP-7机制。方法3月龄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皮质激素模型组和淫羊藿防治组,灌胃给药90 d。测量胫骨近端上段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股骨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法检测股骨BMP-7的表达。结果醋酸泼尼松可导致大鼠胫骨近端上段标记周长百分数(%L.Pm)和骨形成率(BFR/TV、BFR/BV和BFR/BS)减少(P<0.05);股骨骨小梁钙化减少,成软骨化,纤维组织增生,骨小梁变窄、数量减少;股骨BMP-7表达减少(P<0.05)。与泼尼松组比较,淫羊藿组胫骨近端上段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和骨形成率(BFR/BS)增加(P<0.05),股骨无明显病理损害,股骨BMP-7表达增多(P<0.05)。结论淫羊藿能通过上调骨组织BMP-7的表达,预防糖皮质激素所致的骨损害。

  • 骨形态发生蛋白-7复合纤维蛋白对大鼠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愈合的影响

    作者:盛俊东;顾九君;刘兴炎;杜军旺;刘瑾;刘新成

    目的:观察以纤维蛋白为载体的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愈合的影响,探讨局部应用BMP-7纤维蛋白复合物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雌性SPF级8月龄SD大鼠54只,随机选取36只,经去除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并随机分为A、B组,每组18只;另18只行伪手术,在背部卵巢周围切除等体积脂肪,作为对照组(C组).术后3个月所有动物采用L5椎体手术开窗刮除术区内松质骨方法建立骨折模型,A组骨折区内放入含BMP-7 24μg和纤维蛋白20mg的凝胶状混合物,B组和C组于同部位放入等体积小牛血清,盖好窗口骨瓣.建立骨折模型后4、6、8周,每组处死动物3只,取L5椎体切片行HE染色;6、8、12周时每组处死动物3只,行L5椎体力学性能测试(载荷能力、弹性模量和大应变量).结果:骨折后4周3组骨折区均有纤维骨痂形成,但B组纤维骨痂量少于A、C组;6周时A、C组有较多骨性骨痂形成,B组仅有微量骨性骨痂;8周时A、C组均为成熟小梁骨,骨折基本愈合,B组骨性骨痂量少,仍以纤维骨痂为主,尚有部分骨缺损存在;各时间点A组与C组相似.骨折后6、8、12周A、C组L5椎体的大载荷、弹性模量及8、12周时的大应变量均明显高于B组(P<0.05或0.01),B组6周时的大应变量与A、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时间点A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部应用以纤维蛋白为载体的BMP-7能明显促进大鼠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愈合,纤维蛋白可作为BMP-7的载体.

  • 骨形态发生蛋白-7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军起;王强;李望;陈家存;郑骏年;孙晓青;那彦群

    目的 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经病理检查确诊PCa组织标本87例.患者平均年龄66(59~78)岁,术前或穿刺前血清总PSA(t-PSA)平均45.7(2.4~138.2)ng/ml.Gleason评分≤6分37例,7分18例,≥8分32例.临床分期:I期(T1a N0 M0)+Ⅱ期(T1b N0M0,T1cN0M0,T2N0M0)20例,Ⅲ期(T3N0M0)20例.Ⅳ期(T4N0M0,TxN1M0,TxN0M1)47例,其中TxN0M1 45例.根据核素骨扫描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CT检查结果分为:PCa无骨转移42例,PCa伴骨转移45例.以30例BPH组织标本为对照,患者平均年龄68(57~88)岁.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BMP-7在PCa组织和BPH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学分析2组及PCa组内表达差异,PCa组织中BMP-7与血清t-PSA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BPH组织中BMP-7表达吸光度A值为70.55±5.41,PCa组织中为70.47±6.18,2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无骨转移组BMP-7表达吸光度A值为65.94±1.76,伴有骨转移组为74.80±5.76,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eason评分≤6分者吸光度A值为65.96±1.56,7分者为65.83±2.75,≥8分者为78.06±1.39.≤6分和7分者分别与≥8分相比,BMP-7表达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编组中Ⅰ期+Ⅱ期BMP-7表达A值为65.86±1.72,Ⅲ期为65.87±1.85,Ⅳ期为74.49±5.83,Ⅰ期+Ⅱ期和Ⅲ期分别与Ⅳ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织中BMP-7表达A值与血清t-PSA值呈正相关关系(r=0.77,P<0.05).结论 病理Gleason高评分、临床分期、已发生骨转移的PCa组织中高表达BMP-7,BMP-7表达水平与血清t-PSA具有正相关性,提示BMP-7可能是促进PCa细胞发生骨转移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

  •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饶亚兰;张杰;柳川;赵明

    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又称成骨蛋白-1(osteogenic protein-1,OP-1)是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的成员,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尤其在诱导骨组织和肾组织形成方面起重要作用.至今已有大量报道证实BMP-7有助于骨及软骨组织缺损的修复,显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此外,BMP-7能减轻大鼠急性缺血性肾衰竭的严重程度,将来有可能用于肾衰的治疗.人BMP-7全长cDNA编码431个氨基酸,分为信号肽段、前体肽段和成熟肽段.成熟肽具7个Cys,形成三个链内二硫键,两成熟肽单体通过一个链间二硫键形成二聚体.成熟肽单体有一个位点被糖基化.信号肽段、前体肽段参与BMP-7表达的胞内翻译后加工过程,这些加工过程只在真核细胞发生.在原核系统表达BMP-7很难得到活性产物,国内外文献尚未见到成功报道.文献已报道了人BMP-7蛋白在CHO细胞中的表达.我们在获得人BMP-7全长cDNA的基础上,采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昆虫细胞中表达重组人BMP-7蛋白.

122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