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阿莫西林、雷尼替丁、胃苏合用治疗消化性溃疡48例

    作者:吴会战;闫菊;傅俊杰

    自发现幽门螺杆菌(HP)以来,已证明HP感染与慢性胃炎关系密切,而消化性溃疡是在慢性胃炎的基础上发生的,阿莫西林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HP感染,有效且安全.雷尼替丁可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

  • 咪唑斯汀配合龙胆泻肝丸治疗荨麻疹100例

    作者:武亚芳;武军陵;殷东亚

    我们于2001年6月~2001年8月采用咪唑斯汀(Mizolastine)缓释片(商品名:皿治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分装)配合龙胆泻肝丸治疗荨麻疹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00例患者均系门诊病人,男42例,女58例;年龄12~65岁,平均年龄32.4岁;病程长……

  • 中西药联用的宜忌

    作者:王淑香

    本文对临床中西药联用治疗疾病的优势与禁忌进行分析,为中西药在临床的联合应用应用提供参考.

  • 中西药联用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作者:吕建平;张晓霞

    目的:分析中西药联用出现的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内蒙古包钢医院中西药联用引发的ADR,分析发生ADR的药物联用类型、ADR严重程度、发生ADR的人群特征(年龄)及发生原因,提出防治对策.结果:在86例ADR中,中西药联用导致重复用药、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联用类型比例高,占80.23%(69/86).在86例ADR中,轻度50例(58.14%)、中度19例(22.09%),重度17例(19.77%),重度ADR的发生率高.不同组合的中西药联用中,中药注射液+西药注射液所致ADR发生率高(67.44%).不同中西药联用所致ADR的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6例ADR患者,>60岁的重度ADR发生率更高(75%)(χ2=15.530,P<0.05).结论:中西药联用时需考虑每一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和功效,避免配伍禁忌,合理的联合用药有助于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三七及其制剂联合化学药物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爽;张强;周伟龙;郑梦成;孙如煜;杜守颖;李鹏跃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治疗和预防过程中常需要多靶点用药.以三七为代表的活血化瘀类中药联合化学药物可显著改善心血管症状,具有靶点多、有效率高、血药浓度变化平稳等特点,且对远期疗效有积极作用.文章综述了三七及其制剂与化学药物联用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报道和机制研究,以期为合理用药及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 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中西药系统治疗银屑病的用药规律

    作者:刘元艳;姜春燕;谭勇;吕诚;郑光;郭洪涛;姜淼;吕爱平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探索中西药系统治疗银屑病的用药规律.方法:采集治疗银屑病的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挖掘中西药系统治疗银屑病的用药规律.结果:阿维A和复方青黛丸分别是系统治疗银屑病的常用西药和中成药;阿维 A 和银屑灵是中西药联用治疗银屑病的常用组合.结论:文本挖掘获得的中西药系统治疗银屑病的用药规律不仅反映了临床用药实际.而且拓展了临床用药的范畴与思路.

  • 浅谈中西药联合应用的利与弊

    作者:孙小燕

    随着临床药学、药理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中药与西药之间的相互结合使用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专家们的重视.中西药联用也成为现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治疗疾病的方式之一,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物并用防治疾病的情况日趋普遍.

  • 中西药联合用药的作用机制及药源性疾病分析

    作者:周小虎

    目的 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疾病已成为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手段,但不合理的中西药联合用药,不但影响疗效,而且会产生比单用某一种药物,产生更多的不良反应,导致药源性疾病.方法 将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共收集不良反应处方病例463例,按年龄、性别,随机分组.其中男性处方病例238例,女性处方病例225例.结果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中西药联用时产生的不良反应,是造成药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结论 掌握中西药联合应用的配伍禁忌和注意事项,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降低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分析

    作者:陈琳

    目的 了解门诊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查2009年 6月至2010年6月门诊 850张中西药联用处方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不合理联用处方74张,占 8.71%.其中重复用药处方占3.06%,理化性配伍禁忌处方占2.59%,药效拮抗处方占1.41%,加重毒副作用处方占1.06%,诱发药源性疾病处方占0.59%.结论 中西药联用存在不合理联用现象,应加强临床医生和药学人员中西药联用的相关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

  • 中西药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45例疗效观察

    作者:杜秋燕;王国安;许慧芳

    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NGU)是由衣原体、支原体和念珠菌等引起,其中衣原体和支原体为常见,目前多采用西药抗生素治疗为主,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病原体的耐药性不断增加,毒、副作用较大,疗效欠佳.我们于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采用洁阴灵冲剂加强力霉素片(治疗组)与单用强力霉素片(对照组)各45例进行治疗比较.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 中西药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病50例

    作者:王建

    目的 探讨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方法 在本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酒精性肝病痛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服用西药治疗,而试验组则是使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方法,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患者的性别、病情、年龄以及病程等诸多方面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 05),因此具有可比性.结果 试验组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P<0 05),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十分显著,在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硝酸甘油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95例

    作者:何海林;司贤峰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川芎嗪注射液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全部病例均在常规吸氧、通畅气道、抗感染、解痉平喘、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效果不佳的前提下,加用硝酸甘油、川芎嗪注射液.结果 显效率达85.3%,总有效率达98.9%.结论 硝酸甘油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是安全有效的.

  • 中西药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比较

    作者:董培胜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又叫消化性溃疡,因为绝大多数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故称之,它是一种全球性、多发性常见病.欧美报道患病率达6%~15%,我国文献报道,内镜检查病例中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为16%~33%[1],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目前普遍认为胃酸过多、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胃黏膜保护减弱是产生消化性溃疡病的主要因素.为探索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方法,近年来,我院消化内科采用荆花胃康胶丸、奥美拉唑、铝碳酸镁三联用药;铋剂、雷尼替丁、灭滴灵三联用药.并辅助于必要的中药治疗.现介绍如下,供选用.

  • 炎热清治疗支气管炎160例临床观察

    作者:贺晓华

    支气管炎为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少数有反复发作倾向.中西药合用在治疗本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迅速控制症状,缓解病情,防止复发.笔者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采用大唐制药公司生产的炎热清片治疗支气管炎160例.并与单用头孢克肟,盐酸二氧丙嗪片治疗45例,相对照取得一定疗效.

  • 中西药联用过程中药物的相互作用

    作者:齐莹;李国邦

    肖前,中西药联用的现象及方式多种多样.临床各科均可见到中西药的联用现象.本文主要介绍了中西药联用过程中药物相互作用的病例报道及研究情况.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 脑心通治疗急性脑梗死62例

    作者:冯黎明;王秋里

    目的 观察脑心通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奥扎格雷钠针80毫克,胞二磷胆碱1.O克分别加入5%葡萄糖250毫升中静注.加服脑心通胶囊3粒,每日三次.对照组静注同样扩血管药物加服复方丹参片3片,每日三次.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5%与89.7%(p<0.05).治疗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中未发现出血倾向.结论 脑心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方法简便易行.

  •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

    作者:黄常寨;王玉洁

    我院于1998年6月至1999年10月,应用国产α基因工程干扰素(IFN-α)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0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 止痉散胶囊治疗面神经旆痹38例

    作者:韩丽婷;林令华

    目的 探讨止痉散胶囊中西药联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服用西药强的松片剂、服用维生素B1、肌苷片剂、三磷酸腺苷二钠片剂、肌注维生素B12,静脉滴注三氮唑核苷注射液;治疗组另加服止痉散胶囊.结果 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73.68%和97.37%.明显优于对照组(P<0.5).结论 止痉散胶囊中西药联用比单用西药治疗在加强面神经麻痹疗效上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 中西药联合应用评价实践探索

    作者:刘军刚;李喜香;刘效栓;张民;肖正国

    目的 分析中西药联合应用处方合理性,探讨中西药联合应用评价中的问题.方法 随机抽取甘肃省中医院(以下简称"本院")每月门诊中西药联合应用处方共12期,依照相关法规制定中西药联合应用评价制度进行点评并统计汇总.结果 本研究共抽取1900张中西药联合应用处方,抽样处方占医院同期全部处方(含饮片处方)的8.67%,占同期单纯西药处方加单纯中成药处方总和的20.87%,符合处方点评抽样率的要求;骨科处方占绝大多数,每张骨科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和用药金额低于总体平均值.样本中包括1852例患者,男796例,女1056例;中年患者(36~60岁)联合用药多,占总患者人数49.46%;涉及诊断3990条,中医诊断1908条,西医诊断2082条,骨科病类诊断占50%以上;未辨证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未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是中西药联合应用的主要问题.结论 本院中西药联合应用处方占比小,处方结构与科室规模、患者年龄、疾病诊断相适应,今后要加强对处方辨证施药、用法用量及药物相互作用的评价与干预.

  • 中西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框架:Ⅰ/Ⅱ/Ⅲ类途径的构建

    作者:金锐;黄建梅;王宇光;张冰

    中西药物联合使用是国内医疗界和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之一.然而,对于这种联用所带来的中西药相互作用问题,虽然已经有很多文献报道和学术意见,但大多关注某些具体因素,而始终缺少框架性的认识,影响了临床合理性评价.实际上,临床治疗实践中药物相互作用的推断思路更为广泛和实际,且强调全局观念.基于此,该文系统梳理现有资料和大量实例,切人发生学背景(相互作用发生的环境和作用方式),将中西药物相互作用纲领性地分为三大类重要且相互独立的途径.其中,“Ⅰ类途径”定义为体内或体外直接接触后的物理或化学反应,例如中西药物注射剂的联用(体外作用)、溴化物与含朱砂中药的联用(体内作用),此类相互作用的评估方法可能是广义酸碱反应理论.“Ⅱ类途径”定义为以药物代谢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为中间媒介的相互作用,例如活胃胶囊与阿司匹林的联用(吸收环节)、含香豆素类中药与甲磺丁脲的联用(分布环节)、甘草与苯巴比妥的联用(代谢环节)、山楂与呋喃妥因的联用(排泄环节),现有药代动力学理论可作为此类途径的评估方法.“Ⅲ类途径”定义为通过药理效应或生物学通路的协同或拮抗产生的相互作用,例如丹参与华法林的联用(协同作用)、麻黄与胍乙啶的联用(拮抗作用),中西药复方制剂与同类西药的重复应用也属于此类.大通路视角下的受体竞争理论可能是此类相互作用的评估方法.综上,提出中西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框架,为中西药物联用实质研究提供全局思考和支持.

117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