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疗效观察

    作者:贾克良;辛学知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慢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方煎剂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复方普鲁卡因灌肠液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临床总疗效.治疗结束3个月后观察肠黏膜愈合情况以及肛门直肠测压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治疗有效患者中肠黏膜愈合情况和肠道顺应性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能有效治疗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缓解临床症状,并能促进黏膜愈合.

  • 健脾祛浊解毒法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黏膜愈合的影响

    作者:朱叶珊;费亚军;费璇;郑皓;刘润华;董雪莲;吉梅;张艳君

    目的 观察健脾祛浊解毒法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内镜下黏膜愈合的效果,并对该方法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将60例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0 g,每日3次)治疗8周,其中观察组加予健脾祛浊解毒中药口服.对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的疾病活动指数(DAI)及内镜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疾病活动度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下黏膜缓解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祛浊解毒法联合美沙拉嗪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结肠黏膜愈合,本研究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了有效方法.

  • 粪钙卫蛋白在不同中医证型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范一宏;何尧儿;陈芳;吕宾

    目的 探讨粪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FC)在不同证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UC病例143例(UC组)及同期非炎症性肠病肠道疾病组108例(对照组).ELISA法测定两组FC浓度.UC组进行临床活动度分级、内镜评分和中医辨证.评估FC与不同证型UC患者临床活动度及内镜评分的相关性,并评价FC诊断不同证型UC患者临床疾病活动及内镜黏膜愈合的价值.结果 UC活动期患者FC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患者及对照组(P<0.05).在不同证型患者中,脾肾阳虚型FC浓度高,但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C与UC临床活动度分级和内镜评分均呈正相关(r=0.670,0.592,P<0.05).在各证型中,热毒炽盛型FC与临床活动度分级相关度高,而脾肾阳虚型FC与内镜评分相关度高.FC判断UC临床活动及黏膜愈合的性能均中等,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0和0.839,FC取截断值(cut-off)分别为164 μg/g和154.5 μg/g时,判断临床活动和黏膜愈合的总准确度高.其中,脾肾阳虚型FC判断临床活动和黏膜愈合的价值均高,AUC分别为0.928和0.903.结论 FC浓度可客观反映UC临床疾病活动及内镜黏膜愈合情况,其中在脾肾阳虚型中预测意义大,可协助临床评估和中医药疗效评估.

  • 雷公藤多苷抑制炎症性肠病炎症活动的临床研究

    作者:钦丹萍;王耀东;倪桂宝;张春丽;毛玉萍;方国栋;徐立宇;胡小玉;乔樵;朱曙东;杨强;岑刚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TWP)对炎症性肠病(IBD)炎症活动的疗效.方法 选择类固醇激素抵抗或依赖或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后出现不良反应不能耐受的IBD患者32例,包括克罗恩病(CD)19例,溃疡性结肠炎(UC)13例.在原有氨基水杨酸治疗基础上(4 g/d)给予TWP口服治疗(60 mg/d),疗程24个月,观察临床表现、内镜下黏膜病变(SES-CD、MES评分)、组织炎症及纤维化、血液指标的变化;并对TWP治疗后IBD患者的黏膜愈合、应答程度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TWP治疗后:(1)IBD患者腹痛、腹泻、便血、里急后重等症状显著改善(P<0.05).(2)IBD患者内镜下SES-CD、ME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CD患者内镜下黏膜愈合7例(36.84%),UC患者内镜下黏膜愈合8例(61.54%).(3)黏膜炎症损伤评分和黏膜纤维化评分均下降(P<0.05);共有11例患者达到显微镜下黏膜愈合.(4)CD、UC患者ESR、CRP、PLT水平降低(P <0.05,P<0.01),ALB水平升高(P<0.05);UC患者ALB水平升高(P<0.05).(5)32例IBD患者中,完全应答患者25例,部分应答7例.(6)激素依赖患者(21例),应用TWP 12周顺利停用激素,并对TWP治疗具有应答反应.(7)有12例次出现与TWP相关的不良反应,生殖腺抑制10例,轻度骨髓抑制1例、轻度肝功能损害2例,TWP减量后恢复正常.结论 TWP可明显缓解IBD临床表现,抑制炎症活动,促进黏膜愈合,并对黏膜纤维化可能具有某种抑制作用,同时TWP对激素依赖患者能使激素顺利减量至停用,并使其获得对治疗的应答与缓解.

  • 温化高渗盐水冲洗液对鼻内窥镜术后黏膜愈合的影响

    作者:韦韩萍;罗芬;黎颖

    目的 探讨不同鼻腔冲洗液对鼻内窥镜术后黏膜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术后用0.9%生理盐水+庆大霉素+糜蛋白酶的三联液冲洗鼻腔;实验组术后用温度35~38℃、3%盐水的温化高渗盐水冲洗鼻腔;分别观察术后鼻腔黏膜愈合情况.结果 温化高渗盐水冲洗液优于三联液(P<0.05).结论 鼻内窥镜术后用温化高渗盐水冲洗鼻腔比传统的三联液更有利于鼻腔的炎症吸收和黏膜的愈合.

  • 重视溃疡性结肠炎的维持缓解治疗

    作者:刘建湘;刘新光

    溃疡性结肠炎(uc)为终生不愈的疾病,现代治疗目标是尽快控制发作,取得更快的缓解,获得内镜下黏膜愈合,维持长期缓解,减少复发.新的治疗目标强调长期维持缓解治疗,达到完全黏膜愈合.坚持UC的维持缓解治疗>2年,可减少复发、降低发生结肠癌的风险、降低医疗费用.氨基水杨酸类制剂仍是轻、中度UC维持缓解的常用药物,免疫抑制药主要用于激素抵抗或依赖的难治性UC患者的维持缓解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物一般不用于UC的维持缓解治疗.我国UC患者的易感基因可能与欧美国家的基因多态性位点不同,应依据我国UC的发病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诊治意见.

  • 血竭联合地榆对溃疡性结肠炎黏膜愈合的影响

    作者:王再见;李会霞;梁洁;侯朝英

    目的 评价血竭联合地榆局部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内镜下黏膜愈合效果.方法 59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均给予5-氨基水杨酸(5-ASA,3 g/d)治疗共4周,其中治疗组增加血竭联合地榆保留灌肠,比较治疗前、治疗4周后两组的疾病活动度指数(DAI)及内镜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4周后,疾病活动度指数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2.34,P>0.05);内镜缓解率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78,P<0.05).结论 血竭联合地榆局部保留灌肠可促进内镜下黏膜愈合,是辅助性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

  • 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缓解及黏膜愈合的效果分析

    作者:程立毅

    目的 探讨分析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缓解及黏膜愈合的效果.方法 该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随机抽取200例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患者,在服用埃索美拉唑治疗8周以后,仔细研究药物服用前后病人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变化以及黏膜愈合效果.结果 在使用埃索美拉唑治疗之后患者的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黏膜愈合率高达94.1%,其中1.9%没有得到改善,也没有恶化情况发生.结论 使用埃索美拉唑8周之后,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而且黏膜有着很高的愈合率.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溃疡性结肠炎内镜活动度关系的研究

    作者:曹明为;伍丹丹;季梦遥;马静静;董卫国

    目的 探索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cyte ratio,NLR)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 Mayo内镜下评分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UC患者98例和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59例.比较2组患者及不同分期UC患者NLR差异,以ROC曲线的方法计算NLR佳临界值及曲线下面积,比较NLR、C反应蛋白(CRP)在预测UC内镜活动度的效率差异.结果 UC组患者血中NLR明显高于IBS组(2.689 vs.1.865,P<0.05),活动期高于愈合期(3.375 vs.1.867,P<0.05);NLR比值与CRP呈正相关(r=0.434,P<0.05);NLR佳临界值为2.473(灵敏度为71.0%,特异度为75.9%),AUC为0.84;在UC患者中,Mayo≥2时,NLR> 2.473的患者占81%,而CRP为阳性者占67%(P=0.121).结论 NLR在UC活动期及愈合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与CRP呈正相关,NLR在预测UC患者内镜活动度与CRP无统计学差异.NLR可以作为一个客观、方便、经济的指标监测患者内镜活动性,可为行肠镜筛选的指标之一.

  • 英夫利昔治疗克罗恩病黏膜愈合的Meta分析

    作者:刘丽娜;蔡福庆

    目的:系统评价英夫利昔(IFX)对克罗恩病(CD)短期、长期黏膜愈合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数据库2014年1月以前公开发表的IFX与其他药物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应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结果的敏感性。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英文文献4篇,共391例。合并分析结果显示:IFX对CD的短期黏膜愈合率[RR=9.45,95%CI(1.88,47.52),P=0.006]和长期黏膜愈合率[RR=2.44,95%CI(1.19,5.02),P=0.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FX对CD能有效地诱导及维持黏膜愈合。

  • 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克罗恩病的效果及对患者黏膜愈合率的影响观察

    作者:周华

    目的 分析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克罗恩病的效果及对患者黏膜愈合率的影响.方法 100例克罗恩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硫唑嘌呤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硫唑嘌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2(IL-12)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免疫功能(CD4+、CD8+、CD4+/CD8+)以及黏膜愈合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IL-10、IL-12以及TNF-α水平分别为(110.16±12.26)、(64.68±7.38)、(14.13±2.06)ng/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6.56±9.18)、(95.16±12.34)、(18.67±2.5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黏膜愈合率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71,P<0.05).实验组患者CD4+(41.29±2.59)%、CD4+/CD8+、(1.04±0.2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15±3.13)%、(1.18±0.29),而CD8+(42.13±2.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69±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罗恩病患者接受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硫唑嘌呤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地衣芽孢杆菌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谭悦;郑长清

    目的 研究地衣芽孢杆菌胶囊联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明确诊断为轻度和中度的初治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1.0 g/次,4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0.5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光镜下组织学损伤情况、内镜愈合率和黏膜愈合率,比较两组的改良Mayo评分、Mayo内镜亚组评分、Geboes评分、肠道菌群数量.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4.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改良Mayo评分、Mayo内镜亚组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Mayo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肠光镜下上皮杯状细胞和腺体增加,固有层见少量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治疗后,两组患者Geboes评分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Geboe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内镜愈合率为26%,治疗组内镜愈合率为30%,两组内镜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黏膜愈合率为8%,治疗组黏膜愈合率为8%,两组内镜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菌群数量明显升高,粪肠球菌的菌群数量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治疗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菌群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粪肠球菌的菌群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衣芽孢杆菌胶囊联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内镜和组织学损伤,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固肠止泻丸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光辉;郭兰洁

    目的 研究固肠止泻丸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饭前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1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固肠止泻丸,5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的症状疗效和内镜疗效,比较两组的黏膜愈合情况和时间以及实验室指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9.07%、95.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内镜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1.40%、95.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ron评分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Baron内镜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黏膜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SR、PLT和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实验室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固肠止泻丸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水平,促进黏膜愈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谭悦;郑长清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资料和组织标本作为观察组,共80例,手术切除后经病理学证实的正常断端结肠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按照Mayo临床评分(MCS)分为临床缓解组、轻度活动期组、中度活动期组、重度活动期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肠道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MCS和Mayo内镜评分(MCSe)在临床缓解组、轻度活动期组、中度活动期组、重度活动期组呈上升趋势,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观察组均显著升高(P<0.05),Geboes指数在各组中呈上升趋势,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在观察组中的表达下降.ZO-1、occludin的表达与MCS、MCSe、Geboes指数、C-反应蛋白(CRP)呈负相关.结论 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可能会成为评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炎症程度和预测黏膜愈合的指标.

  • 沙利度胺治疗成人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11例疗效分析

    作者:舒慧君;杨红;王征;费贵军;钱家鸣

    目的 评价沙利度胺对成人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9年11月至2017年11月间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沙利度胺治疗的所有成人U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临床特点,沙利度胺的使用剂量、疗程、合并用药、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 11例难治性UC患者中,2例为重度活动,3例为中度活动,5例为轻度活动,1例为缓解期.10例活动期患者经沙利度胺治疗后,5例临床缓解,1例临床有效,3例无效,1例因不良反应停药.7例缓解期的患者中,6例为沙利度胺诱导缓解,1例为前期其他方案诱导缓解,除1例失访、1例维持缓解失败,其余5例均能维持缓解,且内镜评估均达到黏膜愈合.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包括手足麻木、便秘、嗜睡、头晕、皮疹、肝功能异常及多汗.1例患者因无法耐受嗜睡和头晕症状而停药.结论 沙利度胺对难治性UC具有一定疗效,可用于诱导和维持临床缓解和黏膜愈合,但治疗时应密切监测和随访不良反应.

  • 抗肿瘤坏死因子疗法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

    作者:沈浩;陆会飞;韩真

    目前,抗肿瘤坏死因子疗法在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炎症性肠病中使用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可能是至关重要的,以实现终目的即肠道黏膜愈合.在疾病的早期阶段,特别是在克罗恩病患者中,建议使用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但由于其成本、副作用、药物浓度监测等问题,使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备受争议.本文就新相关数据来探讨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

  • 克罗恩病治疗目标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靓;王小剑;孟立娜

    克罗恩病( C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胃肠道进行性肉芽肿性疾病,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病程长,并发症多,有时需接受外科手术,并有终生复发倾向。因此,在临床上制定有效的治疗终点,从而改善CD的自然病程至关重要。本文就CD治疗目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白细胞介素33在IBD炎症进展和黏膜愈合中的作用

    作者:杨庆帆;曾志荣

    炎症性肠病(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近年其发病呈上升趋势.IB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免疫炎症反应起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33(IL-33)是新近发现的炎症因子,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其参与IBD发病.本文就IL-33在IBD炎症进展和黏膜愈合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口服布地奈德在克罗恩病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康颖;郑萍

    传统糖皮质激素(GCs)是诱导活动性克罗恩病(CD)缓解的有效药物,但长期、大剂量应用GCs可导致一系列全身不良反应.口服布地奈德是一种局部作用于肠道的新型GC制剂,由肝脏首过代谢后全身生物利用度低,诱导轻、中度活动性CD缓解引起的不良反应较传统GCs明显减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文就口服布地奈德在CD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年·广州)溃疡性结肠炎诊断部分解读

    作者:梁洁;周林;沙素梅;雷少妮;罗贯虹;吴开春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以结肠黏膜连续性、弥漫性炎症改变为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该病的诊治研究和临床诊治水平有了很大的进展和提高,如出现了更多的检查方法、对疾病多种肠外表现的认识、疾病易感因素和特异性标记物的鉴定、临床评价指标中黏膜愈合概念的深化等.本文对“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年·广州)”中的UC诊断部分进行解读,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对新共识的理解.

5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