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七种颈椎病刮痧来帮忙

    作者:张淑贤

    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网络时代,颈椎病成为困扰现代人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实际上,我们常见的七种颈椎病,都可以用刮痧的手法来治疗,笔者总结了几首经穴口诀,好学易记容易操作.

  • 女性性冷淡的经穴按摩疗法

    作者:王克强

    许多做丈夫的对妻子的性冷淡十分苦恼.性冷淡是怎么回事?它能够治疗吗?国外专家认为,女性性冷淡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综合性病变,据统计,25岁~28岁以下的妇女有40%左右曾不同程度地出现过阶段性的性冷淡.性冷淡产生的因素很多,如生理上的原因,雌性激素分泌障碍,女性生殖系统发育不良等;心理上的原因,女方没有进行婚前性教育,对性生活缺乏正确的认识,少数人对性生活有一种天生的恐惧心理和强烈的羞耻感.

  • 刮痧之妙,当三法合用

    作者:杨金生

    刮痧疗法,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用特制的水牛角刮痧板涂抹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润滑剂,针对不同的疾病,在人体脊背、颈部、胸腹、肘窝,胭窝等部位或经穴处的皮肤表面进行由上而下、由内向外的反复刮拭,直到皮肤出现红色或青紫瘀斑、瘀点,达到防治疾病的方法.

  • 从十四经腧穴的数目看数术的身体观

    作者:李彦伦;朱敏婷

    十四经腧穴的数目经过千年的演变,至今依然深受<黄帝内经>的影响,而数术的身体观是使其能够历经千年而持续发挥影响力的主要原因.本文从<黄帝内经>开始,探究经穴数目的 发展历程,进而研究如何打破数术的身体观的禁锢,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经穴数目的 统计,促进经穴理论的改革.

  • 通过fMRI观察刺激经穴引起脑激活

    作者:

    关键词: 经穴
  • 经穴MR图像数据库的构建

    作者:

    关键词: 经穴 图像数据库
  • 荧光双重标记Cx43在大鼠"足三里"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郑翠红;黄光英;张明敏

    目的:研究缝隙连接蛋白Cx43在大鼠"足三里"穴的表达及其与穴位、经络的可能关系. 方法:2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非针刺组、针刺组,每组10只.应用荧光双重标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成年大鼠皮肤肌肉组织的Cx43进行定位、定量分析. 结果:皮肤肌肉组织中Cx43主要在表皮上皮细胞、皮下筋膜的肥大细胞中表达;非针刺组中穴位处 Cx43的表达显著高于非经非穴处,两者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穴位针刺后Cx43表达显著增加,与非针刺组中穴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电针可使"足三里"穴区皮肤及肌肉组织中的Cx43表达明显增加,缝隙连接蛋白及缝隙连接可能在经络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 电针经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相关激素的影响

    作者:蔡玉颖;刘志顺;王顺;王奇峰;崔晓梅;曲龙

    目的:观察电针经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不同时间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相关激素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非经穴组和电针经穴组,各组随机分成1 d、3 d、7 d 3个时间点,每时间点6只.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电针经穴组取"曲池""足三里"穴,每次30 min,每日1次,取材前2 h再针刺1次.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检测大鼠血清皮质醇(CORT)含量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糖皮质激素受体(GR)及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指标均有明显变化(P<0.05,P<0.01);与电针非经穴组和模型组各时间点比较,电针经穴组可明显降低CORT含量及CRF mRNA、ACTH mRNA表达水平(P<0.05,P<0.01),并可明显升高GR mRNA表达水平(P<0.01,P<0.05).结论:电针经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HPA轴相关激素的调节具有相对特异性,电针经穴通过调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HPA轴功能紊乱起到脑保护作用.

  • 经穴穴区不同组织结构与经穴刺激效应量差异的关系:经穴相对特异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斌;喻晓春;陈采益;王玲玲;刘俊岭;刘志顺;高俊虹;常晓娟;陈龙;王耀帅

    目的:从经穴效应量的差异探索不同部位、不同组织结构与经穴特异性的关系.方法:成年SD大鼠,选择不同经脉、不同部位组织结构相似的经穴("大陵"与"解溪""郄门"与"后三里""曲泽"与"犊鼻")及腹部非穴,电针刺激右侧单穴以及"郄门"和"后三里"的单一组织(皮肤、肌肉、骨膜,3个系列试验,每组12例),观察其对心得安所致心动过缓大鼠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回升率的调节效应.结果:①模型组给心得安后,心率和MAP一直保持低水平."郄门""曲泽""后三里""解溪"组的心率、MAP回升率分别是非穴组的7、8、6、6倍和4、4、3、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大陵""犊鼻"组与非穴组的心率、MAP回升率接近(P>0.05).②同一经脉不同部位经穴的效应量呈现循经脉循行方向增强的趋势,即:"曲泽">"郄门">"大陵","解溪"与"后三里">"犊鼻".③"郄门"与"后三里"同一穴位常规电针与不同组织电针效应量存在差异,基本表现为皮肤>肌肉≈常规电针>骨膜.④不同穴位相同组织效应量的差异部分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电针"郄门"与"后三里"二穴皮肤,其在调节心率方面"郄门"优于"后三里"(P<0.01),电针二穴肌肉在调节MAP方面"郄门"优于"后三里"(P<0.01),电针二穴骨膜的效应量相当.⑤组织结构相似穴位的效应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大陵"与"犊鼻"效应相似,"曲泽"与"解溪"效应相似,"后三里"和"郄门"效应相似,而"解溪"在心率效应量方面比"大陵"高出4倍、在MAP回升率方面高出3倍,"曲泽"在心率效应量方面是"犊鼻"的6倍、在MAP回升率方面是"犊鼻"的2.7倍.结论:不同经脉组织结构相似经穴的效应量存在特异性,同一组织在不同部位其效应量亦有特异性;当机体组织成为调节机体功能的途径时,必须重新认识不同部位组织功能的差异;不同部位组织与机体联系途径的差异及功能特化可能是构成其对刺激特异性反应的物质基础.

  • 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经穴和大脑皮层的关系

    作者:田丽芳;周诚;陈敏;周天罡;蔡葵;王文超;杨正汉;赵伟峰;王嘉州;赖松;李果珍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针刺人体穴位时引起大脑皮层神经兴奋的现象,探讨经穴、经络和大脑皮层的联系.方法:分别针刺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光明6例、阳陵泉6例和足阳明胃经穴位伏兔6例、足三里6例,均为健康人.用功能磁共振技术观察针刺时大脑的功能状态.结果:针刺足少阳胆经光明穴和阳陵泉穴,对侧枕叶视皮层均有明显兴奋,其中5例受试者(光明穴3例、阳陵泉穴2例)双侧枕叶视皮层都有明显的兴奋区;针刺后枕叶视皮层的平均BOLD信号强度增加的水平为(3.31±1.2)%.针刺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和伏兔穴可以引起下丘脑、海马回、额回的神经兴奋,平均BOLD信号强度增加(4.28±1.5)%.结论:功能磁共振成像显示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引起大脑相应区域的神经兴奋,同一条经脉上的穴位引起大脑兴奋的区域相同.提示经穴、经络和大脑皮层之间存在某种特定的联系.

  • 针灸效应与经穴肥大细胞相关性研究概况

    作者:何俊娜;罗明富

    本文根据近期国内外对肥大细胞(Mast cells,MCs)的研究进展,及其与针灸经络有关的研究报道,在阐述MCs的形成、分布、分型、形态学特征、脱颗粒及其生物学效应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针灸效应与穴区组织内MCs的数量、脱颗粒变化的相关性,以及它们对循经感传的作用机制.综述结果表明,MCs作为穴区组织的特征成分之一,与针灸效应的产生密切相关;MCs通过对神经、免疫、循环等系统的影响,参与机体生理和病理的调控过程.本文为今后进一步了解和探索MCs与经络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资料.

  • 经穴氧特异性研究的现状和思考

    作者:舒晴;梁凤霞

    经穴的氧特异性研究已经经历了近30年的历程,研究结果显示经穴组织在氧及相关化合物的含量上与非经穴组织具有差异性.虽然各个学者的研究的方法不尽相同,研究的结果也不太一致,甚至出现完全相反的结果,但我们对这些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分析后认为,经穴局部组织在针刺前处于低代谢状态,经穴局部氧含量高于非经穴,二氧化碳(CO2)含量低于非经穴组织;针刺后经穴处于高代谢状态,经穴局部氧含量经过消耗低于针刺前,CD2的释放增加高于针刺前.在针刺前,经穴组织的一氧化氮(NO)含量高于非经穴组织,针刺后,经穴组织的NO含量相比未针刺的经穴含量更高.但经穴氧特异性的研究在某些方面尚存在一些争议,今后,关于经穴氧特异性的研究应多考虑设计方法的严谨性、实验条件的可重复性、受试者的同质性,并注重切合临床,采用临床病例观察得气效应、临床疗效等,以使经穴氧特异性的研究更加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 基于数据挖掘的古代文献中冠心病治疗经穴运用规律研究

    作者:张晋;孔霞;沈卫东;马文;郭旭;厉欢松;虎力

    目的:检索古代文献中治疗冠心病所用经穴,分析其使用规律,为临床制定冠心病的用穴处方提供参考.方法:以"心痛""真心痛""厥心痛""胸痹""怔忡""心悸"共6个冠心病对应的古代病名为检索词,在《中华医典》第5版收录的1156部中医古籍中进行文献检索,收集数据,建立数据库,运用关联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文献中冠心病治疗的经穴运用特点及其规律.结果:检索所得古代文献数据元素347条,涉及十二正经及任、督二脉,经穴使用频次共计625次.其中,任脉经穴选用多,其次为手厥阴心包经.中脘穴为使用频次多经穴,常用经穴配伍前3位为然谷-太溪、中脘-上脘及曲泽-大陵.结论:古代文献中冠心病的治疗以任脉及手厥阴心包经为主,配穴重视特定穴中五输穴的配合运用,曲泽-大陵经穴配伍适用于治疗冠心病合并负性情绪.

  • 浅析经穴效应特异性

    作者:张丽丽;张春红;申鹏飞;杜宇征;王舒

    经穴效应是否存在特异性是国内外针刺研究的焦点,国外一些研究结果发现真针刺和假针刺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别.综合国内两个机构对经穴效应的研究成果发现经穴效应存在循经特异性、相对特异性,且针刺参数是经穴效应特异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目前研究,对“经穴效应具有特异性”既不应该以偏概全,更不能完全否定.通过片面的实验就否认经穴特异性甚至传统针灸学理论为时过早,还需要继续坚持高质量研究设计,加强国内外合作,临床疗效与基础研究结合,终指导针灸临床.

    关键词: 针灸 经穴 特异性
  • 不同经穴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大鼠痛阈及血压调节效应的比较

    作者:谢晶军;王丹;方剑乔

    目的:观察不同经穴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大鼠痛阈及血压的调节效应,从而探讨穴位特异性.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5组,采用TEAS介入治疗,时间为4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3d.测量TEAS治疗前、治疗后不同时段的大鼠痛阈及尾动脉收缩压.结果:5组大鼠经TEAS治疗20min后,痛阈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此作用可持续至TEAS治疗结束后40min;其中足三里穴在各检测时间点(20、40、60、80min)痛阈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太冲、曲池、合谷穴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EAS治疗40min后,太冲穴组大鼠血压水平与基础比较显著降低(P<0.05),此作用可持续至TEAS治疗结束后20min;其余穴位没有引起血压的明显波动.结论:足三里穴是提高大鼠痛阈的优选穴位;太冲穴是血压调控的优选穴位.

    关键词: 经穴 TEAS 痛阈 血压
  • 针刺经穴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作者:樊海龙;赵凌;崔瑾;王瑞辉;常小荣;李德华;张洁;吕君玲;冷俊艳;梁繁荣

    目的:观察针刺经穴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CSAP)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探索针剌经穴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调整效应.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48例患者,包括循经取穴组(A组)37例、他经取穴组(B组)37例、非经非穴组(C组)38例和等待治疗组(D组)36例.4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其中循经取穴组取双侧内关、通里;他经取穴组取双侧孔、太渊;非经非穴组取双侧非穴1、非穴2;各组均为隔日针刺1次,每周3次,共治疗4周.D组无针刺干预.采用24h动态心电图评价受试者治疗前后HRV(SDNN-24小时、SDNN Index、SDANN Index、rMSSD、pNN50、频域功率-24小时、小频域功率小时、大频域功率小时)值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针刺经穴(包括A组和B组)HRV时域及频域参数值普遍呈增高趋势,但是治疗前后HRV时域及频域参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D组比较,经穴组(包括A组和B组)在SDNN Index、频域功率-24小时及小频域功率小时指标上有显著差异(P<0.05).而C组在HRV时域及频域指标方面与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针刺前比较,针刺经穴组患者HRV增高,提示针刺后CSAP预后趋优.针刺经穴结合基础治疗,优于单纯基础治疗,可以使CSAP患者HRV增高,具有显著改善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张力作用,提示这可能会减少CSAP患者的急性心脏事件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 脉冲毫米波经穴治疗胃脘痛62例小结

    作者:林越汉;林少汉;陈华;林兴江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目前多运用中西药物治疗.近3年来,我们采用福建中医学院和福建省轻工所研究发明的脉冲毫米波经穴治疗胃脘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 经穴挑治治疗扁平苔藓46例

    作者:宋芳;李定忠

    扁平苔藓是一种病因不清的皮肤病,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1998年3月-2007年6月,笔者采用经穴挑治治疗扁平苔藓46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6例中男20例,女26例;年龄13~77岁;病程短1月,长10年;泛发性19例,限局性11例,线状6例,大疱型2例,肥厚型3例,口唇型2例,色素性3例.46例中合并口腔黏膜损害26例,单纯皮肤损害20例.临床表现为紫红色扁平丘疹或斑块,可见韦氏纹.其中20例做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有典型扁平苔藓病理改变.

  • 磁电脉冲药物导入经穴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24例

    作者:叶涛;吴琳

    2001~2002年间,笔者采用磁电离子导入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24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穴特点

    作者:吴粮葶;李瑛;任玉兰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现代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穴使用特点和规律.在收集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现代文献基础上,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主要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方法,分析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穴运用特点和规律.共纳入中风后遗症的针灸处方682条,共使用腧穴253个,总频次5395次,选用的腧穴遍布十四经脉,四肢和头颈部分别占76.5%(4128/5395)和13.8%(744/5395),阳经的使用总频率为74.7%(4029/5395),特定穴占83.8%(4522/5395).表明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选穴以循经为基础,重视局部取穴,配合远端用穴.首选阳经腧穴,分布主要在四肢,阳明经与少阳经的配伍关系为常用;特定穴为选穴的主体,特别重视交会穴及肘膝关节以下的特定穴.

197 条记录 1/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