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浅谈移动CT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励;杨舰

    目的:探讨移动CT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公司接受移动CT、16排及64排旋转CT检查患者头颅影像资料,并对其扫描方法、扫描参数、图像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移动CT与固定CT的图像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移动CT具有体积小、方便、快捷、安全、易操作以及辐射小等特点,可在患者床头进行检查,降低因搬动患者带来的不便以及安全隐患.

  • 一种用于移动CT的机械方式

    作者:单旭;王博;谢涛;王建军

    移动CT由于在应用过程中特殊运动的需要,实现在特殊环境下的扫描并满足移动CT的动态扫描方式应用需要,便产生了一种别于其他常规CT的机械方式.

    关键词: 移动CT 机械方式
  • ANATOM--一种设计精巧的全身螺旋CT

    作者:赵建林;赵福元;葛遗林

    详细介绍了ANATOM全身螺旋CT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表明了ANATOM不仅具备通常CT所具备的各种功能和优越性能,而且具备低剂量、可移动使用以及环境适应性强等新颖特点,代表了实用型CT发展方向.后列举了ANATOM几种独特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 CT技术 螺旋CT 移动CT
  • 16排移动CT脑灌注成像的初步结果报告

    作者:张志强;王振方;王海峰;李飞;丁柏匀;代秋声;徐如祥

    目的 应用16排移动CT建立一种脑灌注成像(CTPI)的新方法 ,评定该扫描仪CTPI成像的可行性和初步应用效果.方法筛选经CT或MRI扫描确定有脑缺血性卒中改变的6例受检者.先经肘静脉高压团注非离子型造影剂100 mL,注射速度2.3 mL/s.应用16排移动CT对确定的感兴趣区行连续动态扫描CTPI成像,扫描条件为扫描管电压120 kV,管电流8 mA,层厚1.1 mm,层间距4.4 mm.采用高级影像处理软件Anythink及去卷积法算法,分别计算病侧感兴趣区和健康侧相对应区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结果 16排移动CT进行连续动态扫描CTPI检查的成像效果及图像质量符合临床诊断标准.6例受检者CTPI检测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病侧感兴趣区的CBF(25.226±6.458)mL·100 g-1·min-1、CBV(2.756±0.734)mL/100 g、MTT(3.365±1.450)s和TTP(22.314±4.884)s与健康侧相对应区的CBF(29.672±8.879)mL·100 g-1·min-1、CBV(3.714±0.401)mL/100 g、MTT(1.730±0.807)s及TTP(22.424±5.395)s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建立了16排移动CTPI检查新方法,成像性能良好,CTPI检测计算数据可靠.

  • 移动CT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张志强;张强;李飞;毕偌男;陈蓉蓉;于中华;徐如祥

    目的 总结分析CereTom 8层移动CT在神经外科临床中的诊断效率、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0年8月至2017年7月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应用CereTom 8层移动CT行头部床旁扫描的病例数、检查次数、扫描地点与模式.分析颅脑疾病的特点、诊断效率及辐射剂量等.结果 (1)移动CT检查的例数与模式:实施头部扫描的患者为49 068例,共扫描78 771例次.包括门诊急诊室44 433例,重症监护室(ICU)4 549例,手术室86例;平扫48 905例,增强扫描163例,其中115例颅内动脉瘤行三维CT血管成像检查.(2)疾病种类:CT扫描发现颅内异常者39 426例,其中颅脑损伤13 516例,脑血管病21 665例(包括脑梗死10 594例、脑出血5 04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 026例),颅内肿瘤2 450例,颅内动脉瘤115例,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及颅底凹陷症等l 795例.本组轻中症患者37 160例(75.73%),重症患者11 908例(24.27%).(3)诊断效率:移动CT扫描的总阳性率为80.35%(39 426/49 068),在ICU及手术室移动CT检查的阳性率为100%.(4)辐射剂量:移动CT的容积剂量指数为(76.03±1.54) mGy,吸收剂量为(8.26±0.50)mSy,辐射剂量为(82.54±3.13) mGy,明显高于大型固定CT的辐射剂量[分别为(63.52±3.72) mGy、(5.46±0.72) mSv、(71.09±2.98) mGy](均P<0.05),但移动CT的辐射剂量值在国际辐射的标准范围之内.结论 移动CT体积较小,使用便捷,可推至床旁扫描,且成像质量达标,诊断效率较高,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 移动CT头部扫描辐射剂量场的空间分布

    作者:张金戈;彭婉琳;李真林;夏春潮;蒲进

    目的 初步探究移动CT在进行头部扫描时产生的杂散辐射在空间中的分布,以期为移动CT的辐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CareTom移动式多排CT头部序列进行单次扫描,用TLD(LiF:Mg,Cu,P)型热释光探测器测得辐射剂量值,并用Matlab软件绘制出辐射剂量场的空间分布.结果 移动CT前方的辐射剂量稍高于后方,周围空间辐射剂量场则大致呈从前向后的“倒三角”形分布.大数值出现在中心水平层面,移动CT正前方距离扫描孔中心近的测量点(距中心0.5m),为0.255 mGy.结论 移动CT头部扫描产生的杂散辐射剂量较低,但为了避免长期低剂量辐射的损伤,检查技师和其他医护人员应尽量站在移动CT机的侧面和后方2 m以外的地方,并在扫描时尽可能地配置放射防护装备.

  • Body Tom移动CT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评估

    作者:徐国涛;穆传龙;丁文洪;孙建忠

    目的 通过对新一代全身移动CT(BodyTom CT)与常用固定CT机的比较,对其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评估.方法 用CATPHAN 500性能测试体模评价图像质量,用常规的100 mm笔形电离室、C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体部体模及头部体模测量辐射剂量(头模直径为160 mm,体部体模直径为320 mm,它们宽度均为140 mm).结果 BodyTom CT的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与两类固定CT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度噪声比(CNR)降低20%左右:头部扫描模式下,明显低于飞利浦64排CT和东芝320排CT(重建函数soft时,t=-4.82、-6.98,P <0.05;重建函数standard时t=-20.60、-20.09,P<0.05);体部扫描模式下,也明显低于飞利浦64排CT和东芝320排CT(重建函数soft时,t=-5.67、-12.82,P<0.05;重建函数standard时,t=-3.39、-9.18,P<0.05;重建函数sharp时,t=-3.88、-3.21,P<0.05).BodyTom CT的辐射剂量高于固定CT,相同参数下体部体模比飞利浦64排CT机剂量高22.97%(t=9.48,P<0.05),比东芝320排CT机高29.60%(t=11.66,P<0.05);头模比飞利浦64排CT机高29.76%(t=23.44,P <0.05),比东芝320排CT机高33.22%(t=23.11,P<0.05).结论 移动CT的图像与常规CT图像质量相当时,辐射剂量增高20%以上.

  • CereTom移动CT故障分析与处理

    作者:李小龙

    介绍了CereTom移动CT的结构,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移动CT两侧履带行走不一致、扫描过程中机器自行断电、不能连续扫描等故障维修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更换步进电动机、更换电池组保护电路、除尘保养等排除方法,保证了临床使用安全,为其他维修人员维修同类设备提供了指导.

  • 移动CT概述

    作者:张连强;陈基明

    分析了移动CT区剐于一般CT的特点,论述了目前常用的轮动、滑动和C型臂移动CT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应用范围,并对三者进行了对比,介绍了移动CT在神经外科、脊柱外科、ICU及急诊科等科室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移动CT 性能 类型 应用
  • 移动CT扫描受检者敏感器官体表辐射剂量及辐射场分布与防护措施的研究

    作者:杨新芳;张强;赵进沛;李秀芹;杨会锁;刘志鹏

    目的 研究移动CT扫描所致受检者敏感器官(眼晶体、甲状腺、胸腺、乳腺、小肠、性腺)体表部位辐射剂量及辐射场分布情况,为移动式CT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移动CT受检者6个敏感器官体表剂量和周围环境剂量.结果 移动CT扫描的新特点:头部扫描所致受检者眼晶体体表剂量平均为66.620 mGy,转换为脑部吸收剂量为61.624 mGy,高于头部CT扫描医疗照射指导水平50 mGy,射野邻近敏感器官加防护后,相应部位的剂量明显降低,且环境散射剂量也较低.结论 应根据移动CT的特性及功能合理使用,同时注重对受检者非投照部位和周围公众的防护.

  • 移动CT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应用中的特点分析

    作者:龚佩佩;姚麒;刘倩倩;施金龙;施炜;陈建

    目的:探讨移动CT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2015年6月—2016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420例患者经移动CT(860次)和放射科常规CT(650次)扫描的影像学图像、检查相关并发症、检查时间及所需工作人员量等指标,分析移动CT床旁扫描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临床应用优势。结果:应用移动CT进行床旁CT扫描操作简单安全,无需转运患者,影像图像清晰满意。移动CT组单次扫描所需工作人员3人,平均耗时(5.68±0.56) min,其中转运途中平均耗时(2.25±0.33) min,3人累积总耗时(17.05±1.82) min;而常规CT单次扫描所需工作人员5人,单次平均耗时(21.55±2.20) min,其中转运途中平均耗时(15.76±1.58) min,5人累积耗时(107.80±2.22) min。移动CT组患者转运或扫描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及操作失误率明显低于常规CT组。结论:对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的危重患者,移动CT检查明显降低了患者搬运过程中的风险,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 移动CT与普通CT扫描致受检者敏感器官剂量及辐射场分布比较

    作者:杨新芳;赵进沛;段闽江;李秀芹;张强;杨会锁;刘志鹏

    目的 通过测量移动CT与普通CT扫描所致受检者敏感器官(眼晶体、甲状腺、胸腺、乳腺、小肠、性腺)体表皮肤入射处空气比释动能及辐射场分布情况,了解移动CT和普通CT扫描各自剂量特点,为合理应用及采取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CT受检者六个敏感器官体表剂量和周围环境剂量.结果 移动CT扫描致受检者剂量具有新特点,头部扫描眼晶体体表剂量平均为66.6mGy,转换为脑部吸收剂量约为61.62mGy,是普通CT的2.8倍,也高于头部CT扫描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50mGy;邻近投照部位的甲状腺和胸腺处剂量高于普通CT,而乳腺、小肠、性腺和周围环境的剂量低于普通CT.加防护后,相应部位的剂量明显降低.结论 应按照移动CT的特性及功能,合理应用,并注重受检者非投照部位的防护.

  • 应用移动CT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影响

    作者:王金标;张永明;武孝刚;温玉东;马涛;许少年

    目的 探讨移动CT辅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移动C T组(M C T组)和常规C T组(CC T组),每组60例.2组患者统一给予大脑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及常规吸氧、改善微循环和控制感染等措施,MCT组治疗期间额外给予移动CT辅助检查.结果 MCT组CT检查单次扫描耗时、转运耗时及操作失误率均明显低于CC T组,治疗有效率高于CC T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C T组;治疗后血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β-EP、DynAl-13、NSE和NFA评分均低于CCT组,上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亦高于CC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移动CT辅助下重型颅脑损伤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早期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 头颅移动CT在NICU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俊;马延斌;毛青;王杨;刘钰;马蓉

    目的 探讨头颅移动CT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收治入住NICU病人388例,其中颅脑损伤75例,脑肿瘤155例,脑血管病119例,其他39例;共完成1 000例次头颅移动CT扫描.结果 从患者离开床位接受CT扫描至回到原先床位并妥善连接监测和支持设备所需的时间为(8.0±2.5)min,实际CT扫描所需时间为(2.5±0.6)min.200例接受1次移动CT扫描,87例接受2次移动CT扫描,34例接受3次移动CT扫描,67例接受3次以上的移动CT扫描,12例超过10次以上的移动CT扫描.每例患者在NICU接受CT扫描检查平均2.57次.移动CT影像学发现:一般术后改变共420例次,颅内出血共170例次,脑梗死共98例次,脑积水共84例次,脑水肿共106例次,颅内占位共95例次,其他发现共27例次.473例次(47.3%)显示阳性影像学发现(指需要立即干预的颅内病变如肿瘤残余、术区出血、迟发血肿、急性脑积水和脑肿胀等).没有一个病人因移动CT图像质量问题而被重新送到放射科CT室行CT检查.结论 移动CT可为NICU患者提供及时可靠的影像学诊断,为临床干预提供强有力依据,操作便捷,使用安全.

  • 新型16层移动CT扫描391例患者头部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张志强;代秋声;李飞;高飞;荆亚新;毕偌男;王振方;陈蓉蓉;许利达;殷代强;于中华;张强;徐如祥

    目的 探讨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新型16层移动CT头部扫描成像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自2017年3月19日至2017年6月13日应用新型16层移动CT扫描391例患者头部,扫描地点为急诊室131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 156例、手术室69例、救护车35例,疾病分类为脑外伤68例、脑出血122例、脑梗死120例、脑肿瘤59例及面肌痉挛等22例.从391例受检者中随机抽取35例同时行美国进口8层移动CT头部扫描,其中脑外伤12例、脑出血6例、脑梗死12例、脑肿瘤3例、面肌痉挛等2例.比较16层移动CT与8层移动CT头部扫描成像的分辨率及成像质量、辐射剂量、个人功耗及性能稳定性. 结果 16层与8层移动CT脑组织图像分辨率分别为91 p/cm、71 p/cm.2种移动CT头部扫描断层成像均符合诊断要求.8层移动CT辐射剂量为82.52 mGy,而16层移动CT辐射剂量为40.43 mGy,较8层移动CT下降51.01%.8层移动CT检查时个人功耗为0.47 kW·h,16层移动CT检查时个人功耗为0.29kW·h,较8层移动CT下降38.30%.16层移动CT性能稳定,在临床试验期间未发生任何故障,而8层移动CT同期发生2次停机故障. 结论 16层移动CT的成像质量达标,且图像分辨率高,辐射剂量低,功耗低,性能稳定.

  • 移动CT和常规CT检查对颅脑损伤后脑继发性损害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张志强;刘丽娟;张强;李飞;徐如祥

    目的 对比分析重型颅脑损伤采用移动CT(MCT)床旁扫描和放射科常规CT(CCT)扫描的频次以及对颅内血肿、脑水肿等脑继发性损害发生率和治疗结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自2010年8月至2015年12月收治于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的251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行MCT床旁检查1917例、CCT检查593例,并依据伤情分别分为特重型(GCS 3~5分)和重型(GCS 6~8分)2个亚组,分析不同GCS评分亚组的CT扫描频次、脑继发性病理改变和伤后3个月GOS评分变化. 结果 (1)MCT组GCS 3~5分和GCS 6~8分患者的例均检查次数为5.12次和4.88次,而CCT组的例均次数为3.53次和4.08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CCT组GCS3~5分和GCS 6~8分2个亚组内各类脑继发性损害的发生率高于MC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MCT组GCS 3~5分和GCS 6~8分2个亚组的死亡率(GOS 1分)分别为53.08%及17.88%,而CCT组分别为67.16%和26.80%;MCT组重残率(GOS 2~3分)分别为21.12%及13.48%,而CCT组分别为26.87%及20.72%;MCT组恢复良好率(GOS 4~5分)分别为25.12%及68.64%,而CCT组分别为5.97%和52.47%;CCT组和MCT组之间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MCT床旁扫描操作简便,可减少脑继发性损害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 浅谈移动CT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俊荣;罗永军

    目的 探讨移动CT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接受移动CT、16排及64排螺旋CT检查患者的头颅影像资料,对其扫描方法、扫描参数、图像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移动CT与固定CT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移动CT可在患者床头进行检查,方便快捷且扫描剂量小,降低因搬动患者带来的不便和安全隐患.

  • 救护车载移动CT头部扫描在移动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志强;郭俊英;代秋声;王海峰;高飞;荆亚新;王振方;杨磊;张强;徐如祥

    目的 研究野外环境下救护车载16层移动CT头部扫描技术的可行性、 安全性及成像质量,建立颅脑伤病移动医疗救治新模式.方法 利用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常用救护车,采用特制固定装置将移动CT与车厢底面的钢板链接固定,观察救护车载在高速和乡村公路行驶过程中,移动CT的稳定性及安全性.选取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7年5月22日纳入的35例受检者,在野外环境进行车载移动CT头部扫描检查,记录检查时间、分析成像质量及相关性能指标.结果 救护车在高速公路运行50 km和乡村公路运行7 km,检测CT固定可靠、安全.野外环境下,在救护车上连续进行头部移动CT检查35例,累计耗时141 min,例均耗时4.03 min.CT断层成像清晰,无震动伪影,与临床诊断完全相符合.CT扫描显示脑损伤恢复期3例,基底节区出血后脑软化4例,陈旧性脑梗塞合并脑萎缩28例.检测扫描辐射剂量为40.43 mGy,个人功耗为0.29 kW/h.结论 野外环境下救护车载16层移动CT的固定链接技术可靠,头部扫描断层成像质量良好、性能稳定,扫描时间短,诊断精准、使用便捷,建立了移动医疗新模式.

  • 重型颅脑损伤移动CT床旁扫描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张志强;刘凤;李飞;刘丽娟;张强;陈立华;徐如祥

    目的:对比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做床旁移动CT (MCT)扫描和转运患者到放射科做常规CT(CCT)扫描时,所需要的医护人员数、累计工作量、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总结移动CT临床应用技术特色和优势。方法介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床旁移动CT扫描和常规CT扫描的方法,对比分析2010年8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1917例在NICU做移动CT床旁扫描和593例在放射科做常规CT扫描的相关并发症及技术操作失误、需要的医护人员数及累计工作量,并依据伤情将MCT组和CCT组分为特重型(GCS 3~5分)和重型(GCS 6~8分)两个亚组,分析移动CT在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技术特色和优势。结果在NICU应用移动CT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床旁移动CT扫描,操作简便安全,无需转运患者。移动CT组中GCS 3~5和GCS 6~8分亚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2%和0%,而相同GCS亚组的常规CT扫描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6.87%,18.82%(P<0.05)。移动CT床旁扫描仅需要3名医护人员参加,GCS 3~5分和GCS 6~8分亚组耗时分别为(15.02±1.53) min和(13.01±1.31) min,3人累计工作耗时分别为(45.05±1.54) min和(39.03±1.32) min,而转运患者到放射科做常规CT扫描需要5名医护人员参加,其与MCT相同GCS亚组的耗时分别为(40.04±4.32) min和(30.03±3.13) min,5人的累计工作耗时高达(200.23±4.45) min和(150.18±3.35) min (P<0.05)。结论在NICU使用移动CT床旁扫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可显著减少因院内转运患者到放射科做常规CT扫描引起的相关并发症,明显减少医护人员数量和累计工作时间。

  • 移动CT数字化成像与移动医疗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作者:徐如祥

    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医疗模式,一种全新的互联网移动医疗已经开始显现其作用.人们带着手机、平板电脑去看病,戴着智能手环时刻监测心率,携带无线跌倒监测仪时刻监测老年人的行动,通过远程医学会诊指导千里之外的医生进行疾病诊疗[1-3].互联网移动医疗将彻底改变医院的医疗及护理模式,使患者就医更便捷,实现疾病治疗个体化与精准化[4,5].颅脑损伤、脑卒中等神经外科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诊疗技术复杂等特点,如何将互联网移动医疗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疾病的诊疗,值得我们关注.本文就此进行评述,谨供各位同道参考.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