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二甲双胍改善高脂喂养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和促进Mfn2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小琳;余辉;黄艳;雷幼蓉;江柳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对高脂喂养Wistar大鼠肝脏脂肪变性、胰岛素敏感性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NC)、高脂组(HF)和二甲双胍组(MF),每组8只,喂养8周后,以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测定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取空腹血清测定大鼠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S),空腹胰岛素(FINS)的水平;将大鼠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取肝脏组织,测定肝糖原含量;提取、分离肝细胞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提取肝组织总RNA,应用RT-PCR测定肝脏组织Mfn2mRNA的表达.结果 与NC组大鼠比较,HF组大鼠肝脏指数、TG、FBS、ALT、AST、INS明显升高,MF组大鼠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组大鼠GIR、SOD活性及肝脏组织Mfn2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NC组和HF组大鼠分别比较,MF组大鼠GIR (8.40±0.50,7.29±0.40 vs 12.92±8.33)、肝糖原含量(1.73±0.01,1.82±0.31 vs 12.92±8.33)、SOD活性(13.71±2.67,9.08±3.12 vs 16.72±4.80)显著增加(P<0.05).NC和HF两组间,肝糖原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HF组大鼠肝细胞体积增大,胞质中有脂滴空泡;MF组大鼠肝细胞显微结构无显著变化.结论 二甲双胍可以改善高脂诱导的肝脏脂肪变性、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肝细胞线粒体融合基因2 (Mfn2)表达、改善线粒体功能实现的.

  • 肝脏脂肪变性对肝脏部分切除术安全性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作者:龚文;王程颉

    目的:观察肝脏脂肪变性对肝脏部分切除术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肝脏脂肪变性的患者按脂肪浸润程度分为4组,具体为:对照组(<5%脂肪浸润)、轻度脂肪肝组(≤30%脂肪浸润)、中度脂肪肝组(31%~60%脂肪浸润)、重度脂肪肝组(>60%脂肪浸润),每组15例。每组根据具体病情选用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观察各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 ICU 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重度脂肪肝组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其次是中度,后是轻度,中、重度脂肪肝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轻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住院时间和 ICU 时间比较:轻、中、重度脂肪肝组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术后并发症例数比较,中、重度脂肪肝3、4、5级手术并发症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轻度脂肪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轻、中、重度脂肪肝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不同程度的对肝脏脂肪变性对肝脏部分切除具有较大影响。较轻度脂肪肝组,中、重度脂肪肝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 ICU 时间及出血量均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升高。

  • 肝脏脂肪变性对慢性乙型肝炎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金丽鑫;洪美珠

    近年来,随着体质量超标和/或肥胖发病率的增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病毒感染是另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事实上,NAFLD合并CHB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在本文中,我们概述了NAFLD和CHB的关系,NAFLD对CHB的影响,以及代谢综合征在肝纤维化、肝硬化以及肝细胞癌的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此外,本文还将讨论关于CHB易于合并发生NAFLD原因的新进展.同时探讨NAFLD对CHB治疗的不利影响.NAFLD合并CHB患者肝功能异常原因的诊断和治疗对临床医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并且,NAFLD合并CHB时肝脏承受双重打击,进行适当的治疗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的潜在新靶点:核受体FXR

    作者:段兴平;孟强;刘克辛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慢性肝脏疾病,其较高的发病率与肥胖症、糖尿病及代谢紊乱等密切相关.伴随促炎症反应和肝纤维化而发生的胰岛素耐受、脂质代谢紊乱是NAFLD进一步恶化的标志.核受体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对脂类的代谢和体内平衡过程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对其功能特性的深入研究,可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提供更深的认识,并阐明NAFLD/NASH潜在药物治疗靶点的机制.FXR的激活可以抑制肝脏脂肪的从头合成,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以及避免胆汁酸诱导的细胞毒性.结合临床研究提示,FXR的激动剂或调节剂有望用来治疗NAFLD和NASH类肝脏疾病.本文着重对FXR在NASH中的重要调节作用作一综述.

  • 水林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振平;高学松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的发病率也大大增加.肝脏脂肪变性可影响肝功能, 使其代偿能力不足,对缺氧、中毒等耐受性降低,若其致病因子持续作用,部分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还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肝功能衰竭[1].

  • 以糖尿病风险评分评价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脂肪变性

    作者:王玉;梁军;刘学奎;窦连军;龚莹;杨曼青;腾飞

    目的:探讨用糖尿病风险评分筛查社区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脂肪变性的有效性。方法以2011年9月至2012年11月江苏徐州地区2397名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365名,女性1032名),检测其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等相关生化指标。糖尿病风险评分问卷调查由专业的营养学专家进行。肝脏脂肪变性由腹部超声进行诊断。用糖尿病风险评分评价肝脏脂肪变性。以糖尿病风险评分分值将人群分为5个等级:Q1:0~3分、Q2:4~6分、Q3:7~10分、Q4:11~14分,Q5:15~20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来评价糖尿病风险评分筛检肝脏脂肪变性的效力。相关风险性分析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用糖尿病风险评分筛查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脂肪变性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77[95%可信区间(CI):0.74~0.78],男性为0.75(0.70~0.79),女性为0.80(0.79~0.84)。肝脏脂肪变性患病率随糖尿病风险评分等级的增加而升高(χ2=31.60,P<0.01),肝脏脂肪变性的发生风险随糖尿病风险评分等级的增加而升高,比值比(OR)分别为1.46(95%CI:1.14~1.87)、1.58(1.18~2.05)、1.95(1.30~2.92)、2.21(1.20~4.06)。结论糖尿病风险评分可作为筛查非酒精脂肪肝肝脏脂肪变性的一种方法。

  • 肝脏脂肪变性对肝脏切除术后感染的影响分析

    作者:汪学华;刘付宝;赵义军

    目的 研究分析肝脏脂肪变性对肝脏切除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影响 ,为临床预防感染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首次接受肝脏切除术肝癌患者78例 ,将其作为观察组 ;另取同期医院收治的接受肝脏切除术非肝脏脂肪变性肝癌患者78例 ,作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通过肝脏切除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死亡发生情况 ,评价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程度 ,并对两组术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 )及前白蛋白等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71 .79%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 .56% ;观察组术后发生2级和3级感染的患者分别为30例与9例 ,显著多于对照组的16例与2例 ;观察组患者术后 TNF-α、IL-1β、IL-6 ,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也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 ;观察组患者术后前白蛋白水平为(0 .10 ± 0 .03 )pg/ml ,显著低于治疗前的(0 .25 ± 0 .06)pg/ml ,也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0 .15 ± 0 .05)pg/m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肝脏脂肪变性加大肝脏切除术后感染发生率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 ,需特别关注.

  • 天麻粉改善脂肪乳剂灌胃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耿雅娜;于滨;左增艳;孔维佳

    目的 研究天麻粉对脂肪乳剂灌胃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的作用.方法 采用雄性SD大鼠,以脂肪乳剂灌胃建立高血脂和脂肪肝模型,共2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基础饲料对照组、脂肪乳剂灌胃组、脂肪乳剂灌胃+天麻粉250 mg/kg和525 mg/kg组,每组7只,疗程28 d.实验前后测定大鼠体重、血清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取肝脏称重并计算肝指数.取肝组织固定、切片,H&E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并照相.另取部分肝组织提取脂肪测定其中CHO和TG含量.结果 脂肪乳剂灌胃28 d后大鼠出现显著高脂血症,肝脏重量和肝指数显著增加;与基础饲料对照组比较,脂肪乳剂灌胃组7只大鼠均出现中、重度肝脏脂肪变性,肝脏CHO和TG含量增加以及肝功能损害.脂肪乳剂灌胃+天麻粉525 mg/kg组大鼠血清中CHO、LDL-C和TG水平较脂肪乳剂灌胃组分别降低24.6%、23.2%和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脂肪乳剂灌胃+天麻粉250 mg/kg组大鼠肝脏重量和肝指数较脂肪乳剂灌胃组分别减少约15.4%和14.8%(P< 0.05),脂肪乳剂灌胃+天麻粉525 mg/kg组则分别减少25.1%和24.2%(P< 0.01).脂肪乳剂灌胃+天麻粉250 mg/kg组7只大鼠中有3例轻度和4例中度肝脏脂肪变性,较脂肪乳剂灌胃组有改善(P<0.05);脂肪乳剂灌胃+天麻粉525 mg/kg组7只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均轻度,较脂肪乳剂灌胃组有极显著改善(P<0.01).与脂肪乳剂灌胃组比较,脂肪乳剂灌胃+天麻粉250 mg/kg组大鼠肝脏TG含量减少约19.0%(P<0.05);脂肪乳剂灌胃+天麻粉525 mg/kg组大鼠肝脏CHO和TG含量分别减少约21.2%(P< 0.05)和33.3%(P< 0.01).相应的,天麻粉治疗后大鼠肝功能得到显著改善,脂肪乳剂灌胃+天麻粉250 mg/kg组大鼠血清ALT和AST水平较脂肪乳剂灌胃组分别下降20.1%和19.0%(P< 0.05),脂肪乳剂灌胃+天麻粉525 mg/kg组则分别下降33.1%和28.3%(P< 0.01).结论 天麻粉在脂肪乳剂灌胃的大鼠中具有显著的降血脂、减少肝脏脂肪蓄积、减轻肝脏脂肪变性以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 自拟清化汤治疗脂肪肝68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武洲

    脂肪肝是由多种病因和疾病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大多数脂肪肝预后良好,但仍有部分特别是伴有炎症的脂肪肝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近年研究表明,由于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趋于年轻化.我们从2000 年起,用自拟清化汤治疗脂肪肝6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罗格列酮对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肪因子的影响

    作者:梁华荣;刘飞雄;余伟;王三兵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中脂肪因子的影响及肝脏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基础饲料,其余2组予高脂饲料喂养,其中治疗组从第9周开始予罗格列酮5mg/(kg·d)灌胃,各组均喂养16周.于16周末处死大鼠,称肝脏及脂肪质量,计算肝指数;肝脏组织制作石蜡切片行HE染色;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抵抗素、瘦素、脂联素水平.结果 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肝指数增高,血清中瘦素及抵抗素水平显著升高,光镜下肝脏出现明显脂肪变性及纤维化;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肝指数降低,光镜下的肝脏脂肪变性及纤维化明显改善,血清中脂联素水平明显上升;但与对照组比较,肝指数仍然显著升高,肝组织中仍有脂肪变性及纤维化,瘦素及抵抗素水平仍有所升高.结论 罗格列酮可以显著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肝脏脂肪变性,并且对脂肪因子有显著影响.

  • 依折麦布治疗非肥胖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疗效观察

    作者:许瑞华;辛庆锋

    目的 观察依折麦布治疗非肥胖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01—12在某院肝病科诊治的非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依折麦布调控胆固醇代谢.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彩色超声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2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47%和68.4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ALT、AST、TC和LDL-C指标均较照组改善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脏彩超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折麦布可以通过强化调控胆固醇代谢,改善肝功能酶学指标和肝脏脂肪变性,进而提高非肥胖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治疗疗效.

  • 清肝降脂汤治疗脂肪肝34例

    作者:卢保平;于丽;李云

    脂肪肝是肝脏疾患中发病率仅次于肝炎、肝硬化的一类常见疾病.肝脏脂肪变性可影响肝功能,还可发展为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目前国内外尚无治疗脂肪肝的理想药物.笔者采用清肝降脂汤治疗脂肪肝34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黄芪多糖对乙型肝炎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孙婷;郭晓东;刘秀芳;杨峥维;张沂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乙型肝炎相关的肝脏脂肪变性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5-6周龄的SPF雄性小鼠共20只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例,研究组小鼠进行黄芪多糖溶液灌胃,对照组小鼠采用同样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用药前后测量体重(BW)、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结果:研究组小鼠用药后BW和TG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用药前两组小鼠ALT和AST比较无显著差异,用药后研究组ALT和AST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用药后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黄芪多糖可有效降低乙型肝炎小鼠BW和血脂TG,减少ALT和AST,促进肝脏的排毒与修复,从而改善肝脏脂肪变性,缓解和治疗HBV的毒性和侵害性,提高治疗效果.

  • 杜仲翅果油对小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影响

    作者:文飞亚;向志钢;陈军;李伟;伍文成;李耀星

    目的 研究杜仲翅果油对小鼠实验性高脂血症及其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 6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杜仲组.模型组和杜仲组小鼠饲喂高脂饲料并配以牛奶,对照组小鼠饲以普通饲料;同时,杜仲组小鼠给予灌胃杜仲翅果油(150mg·kg-1·d-1).实验8周后处死全部小鼠,比较各组之间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肝脏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差异.结果 模型组小鼠血清TG、TC、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DL-C低于对照组(P<0.05),且模型组小鼠肝脏出现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杜仲组小鼠血清TG、TC、LDL-C均显著降低(P<0.05),HDL-C高于模型组(P<0.05),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也明显减轻,无明显炎细胞浸润及坏死.结论 杜仲翅果油对高脂饲料诱导的小鼠高脂血症和肝脏脂肪变性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 复方血脂宁环糊精提取物对大鼠高脂血症和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

    作者:杨建文;刘亚男;高杰;陈丽娜;任晓亮;戚爱棣

    目的 观察复方血脂宁的β-环糊精提取物对大鼠高脂血症和肝脏脂肪变性的防治作用.方法 建立SD大鼠高脂血症模型,采用分组灌胃给药,8周后分别观察复方血脂宁环糊精提取物与传统水提物对其血脂和肝脏脂肪变性防治作用.结果 血脂宁的环糊精提取物组和传统水提物组均能降低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肝组织丙二醛水平,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具有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指标和肝脏脂肪变性的作用,且环糊精提取物组具有相对更加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 血脂宁的不同提取物对大鼠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和肝脏脂肪变性有防治作用,且β-环糊精提取物效果优于传统提取物.

  • 肝脏脂肪变性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诊断肝纤维化的影响

    作者:卢友光;谢丽平;林涛发;王少扬

    目的 探讨肝脏脂肪变性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RTE)诊断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对5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行肝脏穿刺活检术,根据病理脂肪变性分级分为非脂肪肝组(36例)和脂肪肝组(21例),对两组肝纤维化指数(LF)值进行差异分析.结果 非脂肪肝组与脂肪肝组的LF均值分别为(2.90±0.15)、(3.39±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脏脂肪变性对RTE中LF值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 噻唑烷二酮类治疗NASH:继续,停止,还是谨慎应用?

    作者:田丽艳;陆伦根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的增加与人群中肥胖的流行有关.肥胖相关的胰岛素抵抗(IR)可引起肝脏脂肪变性.IR使肝脏的游离脂肪酸(FFA)增加及氧化减少,从而导致了脂质毒性并进展至肝细胞气球样变、小叶炎症和肝细胞周围纤维化--NASH的组织学标志物.因此,改善IR成为研究重点.

  • 1H-MRS动态监测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肝脏脂肪含量的变化

    作者:徐化凤;齐静;秦斌;徐青

    目的:探讨磁共振氢质子波谱成像监测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肝脏脂肪含量变化的可行性及脂肪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在GE1.5T磁共振仪上使用单体素点分辨波谱序列加呼吸门控技术,对30例乳腺癌术后行化疗的患者,分别于化疗前,化疗第3、6个疗程结束后进行肝脏磁共振氢质子波谱成像,采用jMRUI软件包测定水峰和脂质峰峰下面积,计算肝细胞内相对脂肪含量。结果:30例患者中,26例随着疗程的进展,肝脏的脂肪含量增加,其中21例化疗前即出现脂峰,肝脏平均脂肪含量在化疗前为(5.59±4.86)%,3个疗程结束后为(8.79±6.02)%,6个疗程结束后为(15.81±10.73)%,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另外5例化疗前无脂峰出现,随疗程的进展出现脂峰。有4例在整个化疗过程中肝脏的脂肪含量无变化(无明显脂峰的出现,仅有水峰出现)。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脂肪含量逐渐增加。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分析可以无创动态监测肝脏脂肪含量的变化,发现化疗相关的肝脏损害。

  • 天麻素在肝脏损伤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瞿思铭;曾仲

    天麻素以其多重功效集一身的特点,被普遍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辅助治疗当中,在心脑血管领域的疗效较为突出.随着对天麻素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很多学者开始关注天麻素在肝脏损伤中的应用,本文就近年来天麻素在各类肝脏损伤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 人参皂苷Rb2对高脂性脂肪肝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洪逸莲;顾雪疆;徐静;林怡;斯琪雅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2对高脂性脂肪肝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b2组.正常对照组用10% kcal对照饲料喂养,其余用60% kcal高脂饲料喂养8周,按分组情况分别予PBS或人参皂苷Rb2(40 mg·kg-1·d-1)腹腔注射10 d.HE染色观察脂肪变性程度,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表达.结果:人参皂苷Rb2明显减轻肝质量,改善肝脂肪变性,下调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蛋白脂酶(LPL)、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和上调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的mRNA水平,增加PPARα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论:人参皂苷Rb2可以改善小鼠脂质代谢,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肝中PPARα表达,调节脂代谢相关靶基因SREBP-1c、FAS和CYP7A1表达有关.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