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从循证研究看卫生改革中的十大政策问题

    作者:雷海潮

    本文从循证研究的角度对我国卫生改革中的10个重大政策问题进行了剖析,内容涉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模式选择、基本药物制度、竞争、垄断、医疗价格、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和公立医院改革等,希望对调整和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有所借鉴.

  • 影响缩短平均住院日因素和措施的循证研究

    作者:杨天桂;石应康;杨洋

    运用循证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影响我国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因素和措施,并以此提出了10条建议,为政府与国内医院管理者在平均住院日管理和研究方面提供参考.

  • 中药为心衰伴室早患者带来曙光

    作者:杨叁平

    心衰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也是世界医学界治疗的难题.循证研究让心表伴室早患者看到曙光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轻中度心衰伴室性早搏的循证医学研究由张伯礼院士、高润霖院士、张澍教授担任顾问,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黄从新教授牵头,联合国内31家三甲医院历时两年完成,该项研究是在2008年完成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1476例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又一项循证研究.

  • 循证性指南的共性研究与标化管理初探

    作者:曾令烽;邹元平;赵威;宓穗卿;孔令朔;王璐;王克柱;王奇;王宁生

    目的:尽管国内外已存有一些对医疗技术指南可信度评价的工具,可针对指南开发具体操作步骤流程的指南仍相对缺乏.本研究针对指南开发者所需的相关资源及工具,编制优化一套较全面、详细的条目清单,旨在为特定的指南编制及条目筛选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对数据资源进行全面检索,包括国际指南开发者手册、针对指南开发的指导文献(如来源于国内外机构组织及专业学会的指南方法学报告等)及提供指南/手册系统化指导的近期文献.文献检索由2位独立人员单独进行,根据相关准则对清单条目进行提取,构建指南主题.基于开发迭代流程,相关专家在指南制定层面进行修正,对条目查重、补漏,优化条目清单.结果:本研究初拟一个指南条目清单,便于指南开发者参考使用.清单条目覆盖了指南开发从计划、指南制定到实施推广、反馈评估等各个阶段及步骤.结论:本研究的指南条目清单可为指南开发者从开发、推广实施到反馈评估等环节提供参考借鉴.鉴于本研究的局限性,上述结论尚有待在今后实践中予以进一步验证.

  • 以病机辨证为核心,以证候缓解为质控的中医临床研究新思路

    作者:岳振松;于春泉;潘战宇;王泓午;姜战胜;欧阳华强;谢广茹;李玲

    当前中医临床研究循证级别不高,难以为临床所采信.其根本原因是中医临床思维的灵活性与循证医学标准化的要求相互冲突.然而,以疾病病机为辨证基础的"病机辨证"可以解决当前中医临床研究方案不符合中医思维和辨证依据不足的问题;以证候缓解作为中医治疗方案的质控体系可以解决中医治疗方案质控困难的问题.因此提出"以病机辨证为核心,以证候缓解为质控的中医临床研究思路".这种研究思路既符合中医临床思维又符合现代医学临床研究标准化要求,可以改善中医临床研究循证级别不高,采信度低等问题.

  • 循证医学在现代中药临床再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王正品;信云霞;陈钟;张华健;李志刚;刘建勋;张霞;姜国志;李振雨

    现代中药制药产业在近20年的时间内,将数万余种现代中药制剂送进了临床药物目录,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循证实践和运用的结果,让笔者意识到急需找一个有效的方法对现有的现代中药制剂进行系统的、准确的再评价工作.从而,确定产品的优效性、安全性、经济性、质量标准以及临床用药指导等.循证医学建立以来,所涉及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结果评价,是目前用以对上市中药产品再评价好的方法学.这一方法可以将制药企业、基础研究体系和临床研究体系完善地整合起来,共同完成这一艰巨的上市产品的再评价工作,使中医药发展成为现代医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中医骨伤科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定共性问题的专家共识

    作者:刘军;曾令烽;潘建科;苏祥飞;冯敏山;于杰;张军;朱立国;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

    目的:针对中医骨伤科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形成专家共识意见.方法: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及美国骨科医师协会治疗指南、美国国立临床诊疗指南数据库、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指南、苏格兰院际间指南协作网、指南研究和评价国际协作组织等国际临床实践指南开发和评价机构涉及指南制定的方法,结合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第一批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终审会评审专家组的专家建议,由预测评估小组初筛出中医骨伤科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定问题的不同观点,将其编制成共性问题专家调查问卷.对国内骨伤科专家进行专家意见征询,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专家基本情况、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问卷共发出72份,收回72份,积极系数为100%.专家问卷调查共识意见推荐采用骨折辨证中的“三期辨证”;一致性较高的项目有:“不同骨折的相同证型,建议采用相同的基础方”、“指南需要罗列疾病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指南需要罗列疾病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及“临床疗效确切、但证据质量低的中医药疗法,指南可采用强推荐”.故建议中医骨伤科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应包含疾病的手术治疗内容,同时应对手术/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等具体内容进行细化.结论:本次问卷调查初步形成了专家共识,为后续中医骨伤科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定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制作流程提供参考.

  • “类法”研究岭南医学——兼谈岭南扶阳资料的循证研究

    作者:杨志敏;范宇鹏;管桦桦;孙海娇;老膺荣

    岭南医学常以名家、群体医家及学术流派为载体,既往以内、外、妇、儿等学科分类的研究方法,是“事类相从”治学理念的一种体现.立足于该理念,我们提出以“病机-治法”为纲目,各类治法联系古今医家与临床各科的“类法”研究思路,用以解读岭南医学.展开岭南地域学术资料的循证研究,将有助于实现临床研究与转化医学循环.研究过程中若能基于“类法”与循证理念,或更进一步地实现岭南中医学术的继承与发扬.

  • 从高血压的循证医学研究看联合降压的进展

    作者:方厚民;赖丽萍

    近几年国内外开展了一些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研究,推动了高血压防治指南的不断更新,见证了高血压防治的进展.文章阐述了如LIFE研究、ACCOMPLSH研究、HYVET等研究带来的新理念、新实践.同时以循证医学为指导,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优化的联合降压方案可以使患者更多获益.

  • 中国《胰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解读——几个外科相关问题

    作者:杨尹默;朱继业

    2011年底,为规范我国胰腺癌临床诊疗行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医疗机构胰腺癌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高我国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病死率,卫生部组织专家制定并颁布了《胰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本文针对此规范的几个外科相关问题予以解读.一、关于《胰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本规范的制定以基于循证研究的各种指南及共识为背景,尽可能与之接轨,但考虑到国情及可操作性,亦者在不一致处.由于对疾病本身的认知有限,不确定的因素较多,对很多学术问题的认识尚存很大争议,需要将来的临床研究予以明确,因而由学术角度,本规范之内容有可能存在不确切或不准确之处,有待于将来的进一步完善、更新乃至更正.

  • 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14)

    作者:胡娅莉

    2007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制定了《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1],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较为完整与系统的早产诊疗规范,其对指导我国早产临床诊疗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7年过去了,早产防治的循证研究有了快速进展,产科学组决定在《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基础上,参考欧洲、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发布的相关指南以及Cochrane图书馆、PubMed数据库收录的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我国国情和临床经验更新指南。本指南经有关专家反复讨论产生,仅适用于单胎、胎膜完整的自发性早产的诊治。本指南标出的循证证据等级为:Ⅰ级:证据来自至少1个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或说服力强的系统综述,或基于同质性很好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Ⅱ级1: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Ⅱ级2: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Ⅱ级3:证据来自不同时间或地点,有干预或无干预的研究,或没有对照的研究。Ⅲ级:基于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病例报告或专家委员会报告。本指南标出的推荐强度分级为:A级:适合推荐临床应用(基于良好的、一致的科学证据)。B级:较适合推荐临床应用(基于有限的、不一致的科学证据)。C级:临床可以参考(基于专家意见或共识)。

  • 儿科病毒性疾病的防治需要规范的病原学循证研究

    作者:钱渊

    病毒性疾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于儿科来讲更是如此.尽管大家对病毒性疾病的危害都有共识,但至今,病毒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尚未进入儿科临床实验室的常规检查.其原因是众所周知的,长久以来,病毒病原的实验室诊断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费时而又昂贵的组织细胞培养;缺乏高质量的可供临床实验室常规应用的商品化病毒病原诊断试剂;缺乏特异、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这些都使临床医生无法做出或者忽略具体的病原学诊断,只是推测为"病毒性某某病",这又反过来阻碍了病原学研究的进展,因为促进发展的大动力是"需求".

  • 重视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规范应用

    作者:罗小平;吴薇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和(或)胰岛素作用发生缺陷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从而出现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儿童和青少年中以l型糖尿病为多见,而胰岛素治疗则是一种非常有效和必不可少的血糖调控手段.ISPAD早在1995年和2000年发布了第一版和第二版儿童及青少年1型糖尿病诊疗指南,指南开始强调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自此全世界广泛开展胰岛素强化治疗,而胰岛素泵也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得以推广使用.在2003-2005年间,加拿大糖尿病协会率先于2003年发布了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诊疗指南,特别指出2型糖尿病患儿出现有症状的高血糖时也需要给予胰岛素治疗;而澳大利亚、英国、美国亦分别根据大量的临床循证研究制定了各自的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诊疗指南.在上述指南及新近临床循证研究的基础上,ISPAD于2009年发布了新的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诊疗指南,强调胰岛素类似物和胰岛素泵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并指出进行糖尿病教育是治疗的关键.尽管指南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但胰岛素自始至终在糖尿病治疗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规范应用胰岛素则是糖尿病治疗的核心,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剂型、给药途径、给药方案、剂量调节和治疗时机等.这些都对儿科内分泌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目前尚没有符合国情的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诊疗指南或共识,在糖尿病管理和胰岛素应用上存在许多问题和混乱,亟待规范.

  • 夫西地酸乳膏对比莫匹罗星软膏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性皮肤病的临床循证研究

    作者:石娴;付曼妮;解翠林;邹爱玲

    目的 系统评价夫西地酸乳膏对比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NKI、VIP、万方等数据库建库至2016年7月的文献,手动检索相关杂志、会议论文及学术论文,收集夫西地酸乳膏与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随机对照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数据、评价质量,并交叉核对.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4项研究,1959例患者,夫西地酸乳膏组980例,莫匹罗星软膏组97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夫西地酸乳膏的临床总有效率[RR=1.08,95%CI(1.05,1.12),P<0.000 01],EASI评分改善程度[MD=-2.06,95%CI(-2.43,-1.69),P<0.000 01]和瘙痒症状评分改善程度[MD=-0.65,95%CI(-0.72,-0.58),P<0.000 01]显著优于莫匹罗星软膏,且ADR发生率[RR=0.33,95 %CI(0.17,0.66),P=0.002]较小,但是细菌清除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RR=1.03,95%CI(0.94,1.14),P=0.48].倒漏斗图提示纳入研究发表偏倚性较小.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莫匹罗星软膏,值得临床推广.

  • 甘露聚糖肽对非小细胞肺癌支持治疗的临床荟萃研究

    作者:张朕华;洪金川;陈智瑾;梅其炳

    目的:系统评价甘露聚糖肽对非小细胞肺癌支持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NKI、CBMDisc,纳入甘露聚糖肽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制定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纳入试验研究,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数据,并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6项试验,共有912例患者,其中治疗组475例,对照组435例,结果显示甘露聚糖肽可显著提高化疗的总有效率[59.9% vs 42.3%,OR =2.18,95% CI(1.60,2.95),Z=5.00,P<0.01],亦显著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67.3% vs 28.9%,OR=5.34,95% CI(2.17,13.16),Z=3.64,P<0.01]及T细胞免疫功能如CD3+[MD=8.36,95% CI(7.24,9.48);Z=14.67,P<0.01],CD4+[MD=13.57,95% CI(5.35,21.79),Z=3.63,P<0.01],CD4+/CD8 [MD =0.70,95% CI(0.56,0.85)Z=9.21,P<0.01]水平;同时能显著降低各种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如白细胞下降[38.9% vs 59.6%,OR=0.28,95% CI(0.12,0.63),Z=3.08,P<0.01]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47.1% vs 73.8%;OR=0.26,95% CI(0.14,0.54),Z=3.73,P<0.01],等,然治疗过程中可引起轻微发热[43.1% vs 2.89%,OR=16.40,95% CI(3.42,78.68),Z=3.50,P<0.01].结论:甘露聚糖肽可显著提高非小细胞肺癌常规放化疗的近期疗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然上述结论需谨慎对待,需进一步开展更高质量的临床双盲研究予以证实.

  • 甘露聚糖肽对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支持治疗的临床荟萃研究

    作者:张朕华;吉蕊;郭月芳;盛雨辰;霍志军;梅其炳

    目的:系统评价甘露聚糖肽对恶性非实体瘤支持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NKI和CBM,纳入甘露聚糖肽治疗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日期至2011年10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纳入试验、评价质量、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项RCTs,共包括57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300例,对照组270例.结果显示甘露聚糖肽可显著提高化疗的总有效率[OR =3.9,95% CI:(2.45,6.20),Z=5.75,P<0.01];显著提高T细胞免疫功能,分别为[SMD=1.05,95% CI:(0.78,1.32);Z =7.55,P<0.01],[SMD=1.38,95% CI:(0.64,2.13),Z=3.63,P<O.01],[SMD=0.79,95% CI:(0.43,1.14),Z=4.35,P<0.01];改善肿瘤患者体力状况[SMD=2.34,95% CI:(1.96,2.72),Z=12.09,P<0.01];同时能显著降低各种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如白细胞下降[ SMD=0.84,95% CI:(0.49,1.20),Z=4.63,P<0.01],减少白细胞低值持续时间[SMD=-1.19,95% CI:(-1.56,-0.82),Z=6.30,P<O.01]等.但治疗过程中可引起轻微发热和皮疹.结论:甘露聚糖肽可提高淋巴造血系统非实体瘤化疗的近期疗效,减轻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方法质量尚有待提高,上述结论还需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证实.

  • 绝经后维生素D临床应用价值评估

    作者:杨晓晖;吴淑馨;张力

    维生素D的合理使用是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食品补充剂办公室提供了在线维生素D相关情况说明,包括参考值范围、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以及基于循证研究的有关维生素D与健康的讨论等.近,欧洲Pé rez-Ló peza博士及其同事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相关流行病学和前瞻性研究提示,维生素D缺乏不仅与骨质疏松症有关,也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感染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相关.对骨骼影响方面的证据充分,但非骨骼影响方面的大型前瞻性研究甚少.维生素D的主要天然来源是经日光照射后由皮肤合成,少量来源于动物类食物,如富含脂肪的鱼、鸡蛋和牛奶等.通过测定血清25(OH)D可了解维生素D的水平.佳血清25(OH)D的水平应为30~90ng/mL(75~225nmol/L),但在国际上尚未达成一致.该数值受季节(冬季偏低)、纬度、高度、空气污染、皮肤色素沉着、使用防晒品和服装遮盖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血清25(OH)D水平低的危险因素还包括:肥胖、吸收不良综合征、使用药物(如抗惊厥药物,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皮肤老化、日晒少和处于家庭护理中的人群.强化食品不一定能提供足量的维生素D,而夏天中午有规律的日晒(不使用防晒用品),每周3~4次,每次15分钟可维持健康水平.维生素D的每日推荐量为600IU/天,71岁及以上的人为800IU/天;当需要补充维生素时,可适当使用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或维生素D3(胆钙化醇).有肾脏疾病或其他并发症者,根据患者情况决定其用量.本文对该项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结论进行了摘译,以便于我国临床医师及公众了解相关研究进展,并可作为合理使用维生素D的临床用药参考.

  • 甘露聚糖肽对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支持治疗的Meta分析

    作者:付泽伟;冯金周

    目的:系统评价甘露聚糖肽对恶性非实体肿瘤支持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NKI、CBM,纳入甘露聚糖肽治疗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日期至2011年10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纳入试验、评价质量、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个RCT,共有57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320例,对照组270例,结果显示甘露聚糖肽可显著提高化疗的总有效率[OR=3.9,95%CI(2.45,6.20),Z=5.75,P<0.01],亦显著提高T细胞免疫功能[SMD=1.05,95% CI(0.78,1.32),Z=7.55,P<0.01],[SMD=1.38,95% CI(0.64,2.13),Z=3.63,P<0.01],[SMD=0.79,95%CI=(0.43,1.14),Z=4.35,P<0.01]及肿瘤患者体力状况[SMD=2.34,95%6I(1.96,2.72),Z=12.09,P<0.01],同时能显著降低各种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如白细胞计数下降[SMD=0.84,95%CI(0.49,1.20),Z=4.63,P<0.01],减少白细胞计数低值持续时间[SMD=-1.19,95%CI(- 1.56,-0.82),Z=6.30,P<0.01]等,治疗过程中可引起轻微发热、皮疹.结论:甘露聚糖肽可提高实体肿瘤化疗的近期疗效,减轻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方法质量尚待提高,上述结论有待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证实.

  • 循证研究证实中药具有“调律”优势--访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黄从新教授

    作者:凌寒

    2015年8月10日,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轻中度收缩性心功能不全伴室性早搏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以下简称 SS-HFVPT研究)”临床试验结果在北京发布。据了解,SS-HFVPT研究课题由张伯礼院士、高润霖院士、张澍教授担任顾问,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为组长单位,黄从新教授为学术带头人,联合国内31家三甲医院、历时两年完成,此前已于2014年8月8日揭盲。

  • 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作者:曹鄂洪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是指通过鼻罩或面罩连接呼吸器和患者,无需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的辅助机械通气模式.NPPV保留了患者吞咽、进食、语言交流和咳嗽反应机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NPPV已经拓展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导致的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心源性肺水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栓塞、哮喘急性发作、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有创通气的序贯脱机治疗、神经肌肉性疾病、胸廓限制性疾病以及一些群体性伤害呼吸衰竭的救治等领域,通过对NPPV的开放和循证研究,对NPPV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尤其是NPPV在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方面近年来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和评估[1-5].

75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