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常见外阴阴道炎的治疗进展

    作者:肖晶晶;牛战琴

    外阴阴道炎是女性常见病,居妇科感染性疾病的首位.该病复发率高,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可能造成不良结局.临床上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性疾病主要有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阴道炎、需氧菌性阴道炎以及近些年新提出细胞溶解性阴道病.本文参考相关文献,对常见外阴阴道炎症性疾病的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 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病原学分析及临床治疗

    作者:梁喜娟;高琴;李淑玖

    目的:研究需氧菌性阴道炎(Aerobic vaginitis,AV)及其混合感染的病原学分析及临床治疗。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AV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棉拭子取样检测,观察含氧菌情况,分析AV及其混合感染的病原学情况,AV及其混合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指标,以及AV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64例AV患者当中,经过细菌培养后的结果显示,粪肠球菌占比大,为18.75%,链球菌及葡萄球菌次之,大肠埃希菌占比小,仅为3.13%。其中粪肠球菌和链球菌的占比均显著高于大肠埃希菌的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V及其混合感染的PH值>4.5及Ⅲ~Ⅳ级清洁度的比例均较高,均>65%,而胺试验呈阳性主要存在于AV+BV中,其次为AV+TV,经过不同的方案治疗后,单纯AV的总有效率为98.44%(63/64),AV+VVC为83.33%(10/12),AV+BV为92.86%(26/28),AV+TV为88.89%(8/9),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分析AV及其混合感染的病原菌,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可促进患者获得积极预后。

  • 阴道乳杆菌与早产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一宁;熊海燕;郑英杰

    阴道乳杆菌为健康育龄女性阴道优势菌.该菌缺乏将导致女性发生一系列不良症状;对妊娠期女性则可能产生不良的妊娠结局,如早产等.本文综述了孕妇阴道乳杆菌与早产关系的研究进展,为降低早产率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 需氧菌性阴道炎诊疗现状

    作者:李文婷;史小荣

    需氧菌性阴道炎是近年来被认识的一种新的阴道感染性疾病,由需氧菌感染引起,常见的病原体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B族链球菌等.生理盐水湿片检查和预成酶分析共同作为诊断方式.目前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克林霉素栓剂有一定疗效.

  • 需氧菌性阴道炎阴道微生态及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李青

    目的:研究并分析需氧菌性阴道炎阴道微生态与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3年3月在我院妇产科实验室行阴道分泌物检查且确诊为需氧菌性阴道炎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200例需氧菌性阴道炎感染患者中,单纯性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为77例,占比38.5%,混合性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为123例,占比61.5%。在123例混合性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之中,需氧菌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共计66例,占比53.7%,需氧菌性阴道炎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患者共32例,占比26.0%,需氧菌性阴道炎合并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共10例,占比8.1%,需氧菌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病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者共计7例,占比5.7%,需氧菌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病与滴虫阴道炎共计8例,占比6.5%。结论:在临床检验工作中不能使用单一的治疗方式,也需要分析是否存在其他微生物的感染情况,这样才能够更加全面、迅速的解决患者的痛苦。

  • 妊娠期需氧菌性阴道炎与母婴B族链球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凌云;王占辉;张敏

    目的 探讨妊娠期需氧菌性阴道炎与母婴B族链球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本医院进行产检的孕妇200例,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B族链球菌感染的需氧菌性阴道炎孕妇100例;对照组为进行健康产检的正常孕妇100例.随访这些孕妇的的产褥感染以及新生儿的感染情况,并对感染菌株进行鉴定. 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B族链球菌产褥感染率(5%)和新生儿B族链球菌感染率(9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χ2=5.128、χ2= 105.105,P均<0.05).且试验组的母婴感染B族链球菌的概率(31%)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9.441,P< 0.05).结论妊娠期由B族链球菌感染的需氧菌性阴道炎能够增加母婴B族链球菌感染的发生率.

  • 嗜酸乳杆菌与大肠埃希菌及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交互作用

    作者:李桂军;周建娟;蔡文伟

    目的 对嗜酸乳杆菌与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无乳链球菌间交互作用及pH、乳酸、乙酸、H2O2对其生长影响进行评价,为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经乳杆菌属短期治疗疗效不佳原因提供依据.方法 嗜酸乳杆菌与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混合培养;4种细菌经不同pH值培养基培养、不同浓度乳酸、乙酸、H2O2作用,检测其浓度变化.结果 嗜酸乳杆菌与3种菌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嗜酸乳杆菌抑菌作用时间、浓度依赖性;pH 3.5~5.0时,嗜酸乳杆菌增殖快,抑菌作用强;乙酸、H2O2对4种细菌均具强抑制作用;乳酸对嗜酸乳杆菌无抑制作用,对其他3种细菌均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结论 嗜酸乳杆菌主要是通过代谢产物乳酸等而不是H2O2直接产生抑菌或杀菌作用;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经乳杆菌短期治疗疗效不佳主要与阴道内乳杆菌定植数量不足、产酸能力低及阴道内存在耐酸的病原菌有关.

  • 需氧菌性阴道炎临床微生态研究及治疗效果的探讨

    作者:尹璐瑶;祝洪澜;彭二玄;梁旭东;王建六

    目的 研究需氧菌性阴道炎临床及微生态特征,并行治疗随访,为需氧菌性阴道炎的预防、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帮助.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4月门诊就诊的120例需氧菌性阴道炎,行阴道微生态评价,随机分组行药物治疗(一组口服左氧氟沙星,二组口服头孢呋辛,三组口服淀粉胶囊)并随访,停药后7~10 d再次评估.结果 患者年龄呈近似正态分布(P=0.190>0.05),阴道分泌物pH值以≥5.1为主(90.0%),优势菌可为G+球菌(45.8%)、G-杆菌(32.5%)、G+杆菌(21.6%).经治疗随访,一组、二组的症状、体征总体均有明显改善,阴道微生态恢复正常比例(35.1%、31.5%)显著高于三组(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疗效行Radit分析,一、二组均较三组疗效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一、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需氧菌性阴道炎阴道微生态改变表现为pH值升高、优势菌改变等,口服左氧氟沙星或头孢呋辛较对照组对需氧菌性阴道炎症状改善好,有效率高,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选择.

  • 需氧菌性阴道炎的临床及微生态特征分析

    作者:黄晓英;沈鹤萍

    目的:分析需氧菌性阴道炎(aerobic vaginitis,AV)的临床及微生态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实验室阴道分泌物检查的100例AV患者,对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的清洁程度和有无滴虫等进行检查,对患者阴道微生物环境进行检测,并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科和检查结果.结果:100例AV患者中,阴道环境酸碱度>5.0、阴道环境酸碱度为4.6 ~5.0、阴道环境酸碱度≤4.5的患者分别由48例、30例和22例;100例患者中,IL-1B、IL-6和IL-8的测定结果为(176.6±19.2)、(18.3±2.0)和(514.1±37.6).结论:掌握AV感染前、后的阴道微生态环境和临床特点,能够提高对AV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 2076例阴道感染的实验室检查分析

    作者:刘颖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阴道感染疾病类型和各类阴道感染疾病的实验室诊断,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就诊于我院阴道感染科的阴道感染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在2076例确诊阴道感染患者中,单一感染1 822例,其中BV834例,占40.2%;VVC 385例,占18.5%; AV 282例,占13.6%; TV321例,占15.5%;混合感染254例,占12.2%.(2)282例AV患者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显示,G-杆菌148例,其中大肠埃希菌86例,所占比重高;G+球菌129例,其中无乳链球菌58例,居首位;淋菌5例.(3)385例VVC的菌种分布结果为白假丝酵母菌337株,占87.5%,非白假丝酵母菌共48株,占12.5%.结论 阴道感染病因众多,情况复杂,特别是混合感染,在临床诊疗中不容忽视.临床医师应结合症状、体征,充分利用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评价,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 阴道炎的药物治疗现状

    作者:杨蔚

    阴道炎是不同疾病引起的多种阴道黏膜炎性疾病的总称,临床常见的有细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也有放射性阴道炎、病毒性阴道炎和需氧菌性阴道炎等,大多为混合感染,其治疗原则为改善临床症状,防止复发.本文参考相关文献,就近年来各型阴道炎的药物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 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赵蝴蝶

    目的:分析研究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就诊的阴道炎患者资料100例,总结100例患者的表现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100例患者中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30例,其中13例患者仅为需氧菌性阴道炎,17例患者属于混合感染。结论:总结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对于疾病的诊断以及鉴别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杀菌纱布治疗妊娠期需氧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铭娜;娄玉芹;张陈彦;孙东霞;张立新;胡丽亚;祁美玉

    目的 探讨妊娠期感染需氧菌性阴道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46例妊娠期需氧菌性阴道炎的孕妇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23例.研究组给予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杀菌纱布阴道填塞,每晚1次,连续7d.对照组按常规治疗,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泡腾片,阴道上药,每晚1次,连用7d.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杀菌纱布治疗妊娠期需氧菌性阴道炎疗效确切,且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需氧菌性阴道炎的辨证

    作者:胡佐鸿

    本文应用中医微生态学说对需氧菌性阴道炎的菌群特征进行了辨证 ,其阴道优势菌乳酸杆菌的减少属于肾阳不足 ,而阴道需氧菌的增殖属于脾虚生湿 ,而宿主的免疫反应属于湿蕴化热.得出结论 ,需氧菌性阴道炎属于脾肾阳虚为本 ,湿蕴化热为标.

  • 需氧菌阴道炎的诊治进展

    作者:钟锦萍

    需氧菌性阴道炎是近年来认识到的一种阴道感染,主要由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B族链球菌等需氧菌感染引起.由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故而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需氧菌性阴道炎的研究进展以及其与流产、胎膜早破、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密切关系.

  • 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海玲

    目的 探究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表现.方法 选择2011年至2013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阴道炎症状患者200例,判断患者的病情,并进行检查.结果 200例患者,AV和混合感染患者为31例,其中AV者为13例(42.0%),8例是AV+ BV者,4例是AV+ TV者,6例是AV+VVC者.进行实验室检查,13例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8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颜色为绿色或者是黄色,稀薄且脓性,比例为61.5%;13例AV者,12例阴道清洁情况是Ⅲ-Ⅳ,比例为92.3%;阴道pH 值>4.5为11例,比例为84.6%.结论 在对需氧菌性阴道炎进行研究时,需要注意混合感染的鉴别诊断.

  • 需氧菌性阴道炎500例阴道微生态及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午晓黎

    目的研究需氧菌性阴道炎的阴道微生态及临床特征。方法提取阴道分泌物进行pH值测定、乳杆菌计数,采用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五项联合测定试剂盒依据判定标准进行阴道微生态环境判定及需氧菌性阴道炎的判定。结果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B族链球菌检出率较低,占患者总数35.6%(178/500)。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检出率较高,占患者总数的99%(495/500)。500例患者分泌物标本中,未检出乳杆菌的患者414例,占患者总数的82.8%(414/500)。乳杆菌数量减少的患者有75例,占患者总数的15%(75/500),其余11例患者乳杆菌数量正常,占患者总数的2.2%。需氧菌性阴道炎阴道pH值以高于4.5为主。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1岁~50岁之间,占患者总数的91%。临床症状以阴道分泌物性状改变、增多,同时伴随性交痛或阴道瘙痒为主。结论本研究发现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其微生态环境中需氧菌增多,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为主,其次为B族链球菌。阴道中乳杆菌明显缺失或减少,伴随阴道pH值升高。患者年龄集中在21岁~50岁为主,临床症状主要以阴道分泌物性状改变、增多,伴性交痛或外阴瘙痒等。

  • 阴道给药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泡腾片与阴道填塞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杀菌纱布治疗AV疗效对比与安全性观察

    作者:申茹萌;李晖;朱蒙蒙

    目的:分析阴道给药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泡腾片与阴道填塞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杀菌纱布治疗需氧菌性阴道炎(AV)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AV孕妇为受试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泡腾片治疗,观察组予以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杀菌纱布填塞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时两组阴道分泌物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分析治疗后1周时治疗效果、治疗1周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1个月内阴道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时,两组阴道分泌物IL-1β、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内,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内,观察组阴道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填塞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杀菌纱布治疗AV可获得较阴道给药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泡腾片更为突出的疗效,且前者安全性更佳,有利于改善预后.

  • 500例疑似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镜检和生化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作者:盛巍

    目的 探讨需氧菌性阴道炎(AV)生化检测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镜检和生化检测对500例疑似AV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500例疑似AV患者中,镜检法检出阳性患者409例,生化检测法共检出阳性患者414例.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为96.60%,二者呈中度一致性( Kappa=0.783,P<0.05).以镜检法为标准,生化检测法的敏感度为98.53%、特异性为87.91%.结论 生化检测法对AV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且与镜检法符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1713例女性阴道微生态检测结果

    作者:辛青松;蒲荣;周淑珍;潘俊均

    目的 检测具有阴道不适症状的可疑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生态情况.方法 选择2017年7月1日-2017年12月31日1 713例有阴道不适症状的可疑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阴道分泌物,主要利用光学显微镜镜检和五联检酶化学法检测.镜检细胞成分、病原体、清洁度等,酶化学法有过氧化氢(H2O2)、唾液酸苷酶(SNA)、白细胞酯酶(LE)、β-葡萄糖醛酸苷酶(GUS)和凝固酶(GADP)五项.结果 1 713例阴道分泌物中,镜检细胞成分WBC++及以上阳性793例,占46.29%;RBC为61例,占3.56%.病原体检查霉菌280例,占16.35%;滴虫24例,占1.40%;清洁度Ⅲ级与Ⅳ级共943例,占55.05%;全体平均pH值为4.56±0.26;酶学检查H2O2和LE阳性数分别为696例和769例,阳性占比为40.63%和44.89%;AV致病菌497例,占29.01%;BV致病菌221例,占12.90%.结论 具有阴道不适症状的患者阴道微生态环境较差,损伤性严重,致病菌多.

5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