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出术后视力恢复中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覃素习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SC)患者接受超声乳化吸出术后视力恢复过程中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治疗的SC患者4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S/OS厚度和视力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C患者接受超声乳化吸出术后视力恢复过程中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的临床效果显著.

  •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比较

    作者:孙洪周

    目的 对比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探究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术式.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2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我们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65例患者,69只患眼)与对照组(57例患者,61只患眼),观察组患眼接受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对照组患眼接受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现对比分析两组患眼的疗效.结果 ①两组患眼手术过程中后膜囊破裂发生率、术后瞳孔变形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所有患眼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角膜水肿,但在7~10 d均完全消退,两组患眼术后角膜水肿消退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7d,观察组患眼裸眼视力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眼术后散光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眼好矫正视力、术后散光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相比,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白内障的近期疗效较好,但是两种术式的远期疗效相当,因此无超声乳化仪的医院同样可以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患者.

  • 视网膜脱离行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作者:张贵华;陈伟奇;陈浩宇;林杜生;郑建龙

    目的 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37例的资料.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进行角膜内皮镜等检查,比较后囊完整组与后囊破裂组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并比较后囊完整时全氟丙烷(C3F8)填充组与硅油填充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超声乳化绝对时间、手术时间、后囊状态及眼内填充物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的相关性.结果 各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角膜内皮细胞平均丢失率为(12.13±9.91)%.后囊破裂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16.68 ±11.04)%,高于后囊完整组的(11.16±9.43)%,P<0.05);后囊完整时C3F8填充组与硅油填充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超声乳化绝对时间越长,手术时间越长,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越高.结论 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可引起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减少超声乳化绝对时间、手术时间及保持晶状体后囊完整性可以减少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后囊完整时,玻璃体腔填充物的性质对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没有影响.

  • 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炎5例临床分析

    作者:康黔;杨雨昆;邓彦;康厚玲

    目的 探讨对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一组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炎采用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及降眼压等对症治疗.观察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得良好疗效,随访4~9个月,未发现复发.结论 白内障术后发生角膜内皮炎,早期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迅速缓解内皮细胞及小梁网的炎症,对控制眼压,挽救角膜内皮细胞生理功能起主要作用.同时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及对症降眼压处理.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 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作者:顾顺;赵伟;唐晓洁;郭雯;姚勇

    目的 评价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本院眼科白内障伴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41例(41眼)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单纯晶状体超声乳化20例(20眼)为A组,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的21例(21眼)为B组.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 两组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眼压术后3个月均较术前降低(P<0.05).两组前房深度术后3个月较术前加深(P<0.05).术后眼压和前房深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3例术后出现眼压升高,B组未出现眼压升高患者.A组术后3个月有2例出现部分前房角关闭,B组前房角均较术前增宽(P<0.05).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能够更有效控制眼压,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的安全有效方法.

  •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

    作者:郭斌;宋慧玲

    目的 探讨白内障继发青光眼进行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的效果.方法 28例(28只眼)白内障继发青光眼完成了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结果 术前视力<0.1者22只眼,0.1 ~0.3者6只眼.术后视力<0.1者13只眼,0.1 ~1.0者15只眼.术前平均眼压(34.30±9.32) mm Hg,术后平均眼压(16.42±5.36)mm Hg(1 mm Hg =0.133 kPa).25眼眼压降至正常范围,3眼经药物治疗达到正常范围.并发症主要是角膜水肿和浅前房.术后随访3~6个月.结论 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对于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是安全和有效的.

  • 线性爆破模式在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作者:梁治国;何敬

    目的 观察线性爆破超声能量模式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0例(400眼)白内障随机分为连续、脉冲、爆破及线性爆破模式4组,分别采用连续、脉冲、爆破及线性爆破超声能量模式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记录4组使用的实际超声时间,计算累计超声能量(平均超声能量与实际超声时间的乘积),检查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并观察角膜水肿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线性爆破超声能量模式组较其他3组的实际超声时间明显缩短,累计超声能量明显减少,术后第1天视力提高明显,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损失少,角膜水肿发生率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线性爆破模式是一种损伤轻效果好,一种新型的白内障超声乳化的手术方法.

  •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

    作者:申爱军;高永杰

    目的 评价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6例(48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吸出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眼轴长度(26.78~34.56)mm,平均(27.43±2.80) mm,其中眼轴≤30 nm者36眼;眼轴>30mm者12眼.观察术后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中悬韧带离断1眼,后囊破裂2眼,经处理均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于囊袋内.眼轴≤30 mm的36跟中术后视力≥0.3者30眼(83.3%);眼轴>30 mm的12眼中术后视力≥0.3者5眼(41.7%).结论 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吸出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适合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但眼轴> 30 mm者术后视力恢复较差,与眼轴长度及黄斑功能有关.

  • 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伴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作者:贺永毅;文勇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伴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54例(54眼)白内障伴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为研究对象,所有患眼均接受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其治疗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分级,分析该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较术前视力有显著改善(P<0.05),仅2眼因伴有老年性黄斑病变而视力恢复不佳。术后1 d眼压为(13.22±3.44)mmHg(1 mmHg=0.133 kPa),术后1个月眼压为(13.87±1.11)mmHg,术后3个月和6个月眼压分别为(13.81±0.97)mmHg 和(13.07±1.05)mmHg。术后6个月中央前房深度及周边前房深度分别为(3.53±0.32)mm和(3.91±0.14)mm,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前房角分级较术前改善显著( P<0.05)。6眼出现角膜水肿,4眼出现前房炎症反应及虹膜纤维素样渗出,2眼浅前房,3眼瞳孔人工晶状体粘连。结论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前房角分离治疗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能显著增加前房深度,改善前房角开放程度,提高视力并降低眼压。

  • 小梁切除术后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治疗探讨

    作者:杨惠春;齐绍文;宋学英;胡长娥

    目的:探讨以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及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抽吸手术治疗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经药物治疗不能缓解的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且合并晶状体浑浊10例(10眼),实施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及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抽吸手术,术后随访4~6个月,对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前房角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1例虹膜后粘连,2例瞳孔区渗出膜,术后10 d用Nd:YAG激光切开人工晶状体前表面渗出膜。1例术后前房浅,眼压28.0 mmHg(1 mmHg=0.133 kPa);应用散瞳及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术后5 d行Nd:YAG激光后囊切开及中央玻璃体前界膜切开后,前房形成,术后随访6个月,眼压控制良好。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及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抽吸术,可有效治疗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

  •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损伤和修复的临床研究

    作者:武荣;胡亭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病程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phaco)后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 无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30例(44眼)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合并2型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50例(58眼)作为糖尿病组(B组),均行phaco+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B组根据病程长短是否超过10年分为B1组和B2组,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级分为B3组(<3级)和B4组(≥3级),观察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结果 手术前后对比发现,A、B两组角膜内皮形态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D)、六边形细胞的比例下降程度、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V)上升程度高于A组(P<0.05);B1组与B2组之间比较只有CV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2组CV上升程度高于B1组(P<0.05);B3组与B4组CV上升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4组上升程度高于B3组(P<0.05).结论 糖尿病病程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是影响角膜内皮形态功能的重要因素.

  • 前房角分离术中Volk前房角镜的应用效果

    作者:鲍迅;臧涵怡;孙超;姚勇

    目的 评价Volk前房角镜在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伴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中应用Volk前房角镜440例(558眼),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前房角状态、中央前房深度、并发症等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术后97.67%的眼视力较术前提高.术前用药后眼压(25.36±2.79) mmHg,术后降至(13.02±3.86) mmHg,(1 mmHg =0.133 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6,P<0.05).术前前房角关闭的象限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开放,原先粘连的前房角已分离.术前平均中央前房深度为(2.11±0.53)mm,术后增加至(3.02 ±0.44)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8,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9眼(1.6%)术中发生后囊破裂,但均未发生晶状体核脱落于玻璃体腔等严重并发症.72眼(12.9%)术后轻度角膜水肿,经保守治疗均恢复正常.未出现角膜内皮失代偿或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PACG伴白内障,且前房角关闭<180°的患者,超声乳化联合Volk前房角镜下前房角分离术能够有效打开关闭的前房角,加深前房,控制眼压,手术针对性强,前房角分离效果观察及时,而且并发症少.

  • 短眼轴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手术

    作者:刘钊臣

    目的 分析短跟轴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术的难点及常见并发症.方法 眼轴长度< 22 mm的白内障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22例(31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个月视力1.0~1.2(5眼)者占16.13%,0.5~0.8(22眼)者占70.97%;术中晶状体后囊破裂(2眼)发生率为6.45%;术后炎性反应明显,角膜可逆性水肿(10眼)发生率为32.26%.结论 短跟轴白内障前房浅、眼前段组织空间狭小、玻璃体压力高,手术难度大;强调切口规范,应用手法碎核技术和低能量、高吸引力超声乳化技术,提高超声乳化操作的有效性.

  • 不同合并症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短期角膜内皮的改变

    作者:曲申;荣翱;孙小婷;刘思维;徐蔚;李苑

    目的 观察不同并发症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出术后短期内角膜内皮的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超声乳化吸出术178例(201眼).分成4组:A组为单纯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B组为合并糖尿病组,C组为合并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组,D组为合并高度近视组.比较4组术前,术后ld、1个月、3个月角膜内皮的改变.结果 相对于单纯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青光眼及高度近视的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后角膜内皮更易受损,其中合并糖尿病者表现为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的不稳定和延迟修复,合并高度近视和青光眼者表现为角膜内皮细胞储备能力的下降.结论 有并发症的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易遭受不同类型的损伤.

  • 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吸出术的体会

    作者:李文利

    目的 总结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吸出术的体会.方法 12例(12眼)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吸出术,术中采用连续环形撕囊、拦截劈核、后囊抛光等技术,囊袋内植入肝素化人工晶状体、均能顺利完成手术.结果 患者术后视力除1眼外均有明显提高,术后3月视力(含矫正)≥0.5者11眼,占91.67%;≥1.0者8眼,占66.67%.1眼因眼底病变,视力改善不明显.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Fuchs综合征并发性白内障效果良好,安全可靠,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是可行的手术方法.

  • 超声乳化术中25G玻璃体腔灌注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雯;荣翱

    目的 评价25G玻璃体腔灌注在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预置25G玻璃体腔灌注的方法对41例(42只眼)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并记录术后视力、眼压、患者自觉症状、巩膜穿刺口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3个月时,40只眼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佳矫正视力>0.1者30只眼,手术前后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3.77,P<0.01),其中佳矫正视力≥0.3者20只眼,手术前后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2.81,P<0.01).2只眼因原有的眼底病复发导致玻璃体积血,视力再度下降.术后1d、1周、末次随访时平均眼压分别为(14.62±0.56) mmHg、(14.82±0.54) mmHg和(14.83±0.57) 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14.86±0.59) mmHg(1 mmHg=0.133 kPa)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1.70,0.19,0.40,P>0.05).所有患者眼部刺激症状轻微,巩膜穿刺口愈合良好,术中及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25G玻璃体腔灌注有利于维持眼压、稳定前房、减少手术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措施.

  • 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后视力满意度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陈力迅

    目的 了解白内障患者晶状体超声乳化手术后视力满意度的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我院进行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愿意接受调查者216例,分别于术后1月、3月和6月随访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术前佳矫正视力、病程、术后佳矫正视力(远、近视力)以及对视力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尚可和不满意),进行分类回归分析.结果 以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合计总满意度术后1月、3月和6月分别为:71.40%、81.50%和76.27%.本研究所得数据就年龄、性别、病程、术前佳矫正视力、文化程度、职业、术后佳矫正远视力、术后佳矫正近视力、植入人工晶状体类型以及手术并发症等多种因素进行分类回归分析.术后1月,年龄和性别在回归方程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月,各因素在回归方程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月,除人工晶状体类型外的各因素在回归方程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视力满意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与超声乳化术后糖尿病患者黄斑厚度的对比

    作者:唐浩英;卢敏;凌宏劲;明国英;林为华;曾昭荣

    目的 比较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与超声乳化手术对Ⅱ型糖尿病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影响.方法 56例(56只眼)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施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及超声乳化吸出手术.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眼底检查及眼底照像,术前1个月、术后1周、4周、6周、3个月OCT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并分析此厚度与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结果 26只眼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30只眼超声乳化吸出手术,两组患者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手法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明显高于超乳组(t=4.602,P=0.006),佳矫正视力明显低于超乳组(x2=9.753,P=0.009),4周后两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和佳矫正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佳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呈现负相关.结论 虽然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和超声乳化吸出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无差异,但是术后短期内手法小切口手术对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影响较大,并暂时影响佳矫正视力.

  • 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作者:王红星;徐庆;刘金善

    目的 评价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14例(27眼).单纯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8~20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平均眼压(12.64±3.37)mmHg与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16.72±4.26)mm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配对t检验,P<0.01),周边前房较术前明显加深,前房角均重新开放或部分开放增宽.结论 单纯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 低密度角膜内皮细胞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术效果分析

    作者:庞旭;彭秀军

    目的 评价超声乳化治疗低密度角膜内皮细胞白内障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低密度角膜内皮细胞(<1500/mm2)的白内障22例(26眼),其中伴青光眼者8例(10眼),伴眼前段炎症者5例(5眼),玻璃体切除术后4例(4眼).进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观察术后视力及角膜水肿的情况.结果 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佳矫正视力0.1~0.3者8眼,>0.3者18眼.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Ⅰ级者11眼,Ⅱ级者lO眼,Ⅲ级者5眼.无角膜失代偿者.结论 随着人工晶状体的改善和手术技巧的提高,低密度角膜内皮细胞的白内障可以行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91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