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眼震视图在前庭性偏头痛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朱孟慧;陈隐漪;王惠;马先军

    目的:对前庭性偏头痛(VM)患者进行眼震视图(VNG)检查,分析其结果并进行探讨.方法:收治VM患者30例作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成人25例作对照组,均行VNG检查,比较VM患者与健康成人的自发性眼震试验、扫视试验、平稳跟踪试验、凝视试验、视动试验及冷热试验的结果.结果:VM患者的扫视试验、平稳跟踪试验、视动试验及冷热试验的异常率高于健康成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NG检查对于VM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式,有助于VM患者的临床诊断及前庭功能的评估.

  • 药物联合前庭康复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杰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前庭康复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收治前庭性偏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联合前庭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DHI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DH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庭性偏头痛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前庭康复治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中医体质研究

    作者:李冬梅;刘寅;孙莉;项颗;李付成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中医体质和证型,明确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与证型的相关性,为进一步从中医体质方面研究前庭性偏头痛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242例患者运用中医体质辨识量表进行中医体质,并按照证素辨证方法确定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证型,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调查资料显示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中医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痰湿质与痰湿证﹑气虚证﹑阳虚证等证型相关(P<0.05);阳虚质与阳虚证﹑气虚证等证型相关(P<0.05);气虚质与气虚证﹑阳虚证等证型相关(P<0.05);阴虚质与阴虚证﹑血瘀证等证型相关(P<0.05);血瘀质与血瘀证﹑血虚证﹑气虚证等证型相关(P<0.05);湿热质与湿热证﹑痰湿证等证型相关(P<0.05);气郁质与气滞证﹑阴虚证﹑血瘀证等证型相关(P<0.05)。结论该研究初步明确了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其中医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为未来从中医体质方面研究前庭性偏头痛的发生提供了理论及实践依据。

  • 半夏白术天麻汤预防性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分析

    作者:康紫厚;许可可;杨海燕

    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预防性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眩晕发作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就诊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2组患者在眩晕发作时均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12 mg,3次/d,连续用药72h对症治疗;观察组另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日1剂,水煎服,连续用药2个月.观察记录治疗前后2个月累计眩晕发作次数及发作天数,对比2组不同方案对患者上述2项指标的影响,并记录不良事件.结果 52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完成随访,2个月后观察组、对照组2组患者的累计眩晕发作次数和累计眩晕天数均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后能更加有效减少患者眩晕发作次数及眩晕天数(P<0.05),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预防性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眩晕发作安全、有效.

  • 耳穴压豆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冬梅;项颗;孙莉;刘寅;李付成

    目的 观察耳穴压豆治疗前庭性偏头痛与西医常规治疗的疗效对比,初步验证耳穴压豆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提供新思路,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7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5例,给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35例,给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变化、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变化和健康状况量表评分变化以评定其疗效及安全性.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眩晕复发情况.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相似.2)治疗前后,治疗组在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健康状况量表评分及随访眩晕复发次数和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耳穴压豆治疗前庭性偏头痛与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总疗效相似,但在改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健康状况量表评分方面耳穴压豆治疗优于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且能够减少眩晕复发次数、缩短眩晕复发持续时间,远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茵多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接收的8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针灸配合药物治疗.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的VAS评分对比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总有效例数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实施针灸配合药物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半夏泻心汤治疗前庭性偏头痛27例

    作者:张乐;白红

    目的 观察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前庭性偏头痛患者50例,治疗妇27例,对照组23例.治疗组给予加味半夏泻心汤,早晚各一剂水煎服,7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5 mg,日1次,口服.连续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16周后进行随访.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2.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疗效可靠,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认知行为疗法对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作者:孙风丽;张培莉;单希征;孙勍;韩柏;姚珍珍;李晨;李荷君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VM)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5例前庭性偏头痛伴焦虑抑郁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一般心理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3周的认知行为疗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干预后抑郁、焦虑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399,-4.584;P<0.01),试验组干预后抑郁、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06,4.400;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可有效缓解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 全天麻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陈丹

    目的:回顾性分析全天麻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观察组口服氟桂利嗪联合全天麻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氟桂利嗪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疼痛视觉评分(VAS)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两组患者眩晕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DHI评分及VA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天麻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效果显著优于单纯采用氟桂利嗪,安全性高.

  • 前庭性偏头痛——从诊断到治疗

    作者:鲁明;樊东升

    偏头痛与眩晕或头晕存在密切关系.在2013年"国际头痛学会"制订的"第三版国际头痛疾病分类—β测试版"中,首次在附录中增加了"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的诊断,并制定了详细的诊断标准.本文将对"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等做一简要综述.

  • 前庭性偏头痛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

    作者: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与眩晕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眩晕专业委员会

    前庭性偏头痛(VM)以反复发作的头晕、眩晕症候为主,临床上常见却极易误诊,涉及多个学科.为此,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与眩晕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眩晕专业委员会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多次讨论,制定本共识,以期使VM的诊断与治疗更加准确与规范,减少临床工作中的误诊误治.

  • 神经电刺激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陈元星;孙勍;彭新;王宁;任成龙;单希征

    目的 观察神经电刺激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7月~12月就诊于武警总医院眩晕病研究所6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电刺激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头痛、眩晕、头晕缓解时程.结果 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总有效率93.3%,实验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P=1.000),在头痛、眩晕、头晕缓解时程(30 min/12 h)方面实验组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88,P=0.000).结论 神经电刺激是一种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有效的辅助手段.

  • 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在梅尼埃病和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中的表现分析

    作者:赵春丽;孙勍;戴静;李娜;彭新;杨玉兰;单希征

    目的 分析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ABR)在梅尼埃病和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中的表现,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4年4月武警总医院眩晕病研究所收治的56例梅尼埃病患者与37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在急性期或亚急性期行高刺激率ABR检查,对二者的高刺激率ABR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梅尼埃病患者纯音测听异常56例(100%,56/56),均为单侧感音神经性聋;高刺激率ABR检查异常7例(12.5%,7/56).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纯音测听均正常,高刺激率ABR检查异常27例(73.0%,27/37).经统计学分析,二者纯音测听及高刺激率ABR检查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梅尼埃病相比,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纯音测听异常较少见,高刺激率ABR异常率较高.在结合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的基础上,以上检查可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辅助参考依据.

  • 前庭性偏头痛发病机制的基因学研究进展

    作者:孙素芬;司楠楠;索利敏

    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是眩晕和偏头痛共存的良性复发性眩晕,为临床常见疾病,因其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VM的诊断标准直到2012年才得以明确,并迅速成为眩晕诊治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综述VM的发病机制,尤其是基因学研究方面的进展,以期对该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等方面提供更多的依据.

  • 前庭性偏头痛相关问题再探讨

    作者:蒋子栋

    自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制定以来,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热点,目前有被泛化的趋势,一旦误诊、误治或可能直接危及患者生命,这对一直警惕中枢性前庭疾病的耳鼻喉科医生而言,需要再次敲响警钟。急切需要对一些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包括:如何对前庭性偏头痛中文术语规范化;如何理解前庭性偏头痛前庭症状的多样性和发作频率特点;如何结合新版梅尼埃病诊断标准,甄别出现中、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前庭性偏头痛;如何理解前庭性偏头痛用药特点,尤其是避免含咖啡因药物的滥用;重要是如何掌握以头痛、头晕为信号的恶性疾病的特点等方面。这些问题在眩晕疾病诊疗过程中常见,不容回避,亟待解决,以达到治疗良性眩晕,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识别恶性眩晕,避免患者误诊误治的目标。

  • 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前庭功能的临床研究

    作者:徐冰;孙勍;彭新;戴静;李健;张清华;单希征

    目的:通过实验室检查来评估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VM)患者的前庭功能,探寻该疾病的前庭功能特点。方法对37例确诊为前庭性偏头痛的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行冷热试验(caloric test)、摇头试验(head-shaking nystagmus,HNS)、速度阶梯试验及颈肌性前庭诱发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 cVEMP)检查,对两组冷热试验、摇头试验及速度阶梯试验的异常结果进行分析,对100dB的短音刺激情况下cVEMP不对称性进行分析。结果前庭性偏头痛患者水平半规管功能的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例VM患者中,有11例(29.7%)出现冷热试验异常,14例(37.8%)出现摇头试验异常,7例(18.9%)出现速度阶梯试验异常。30例健康志愿者中,有2例(6.7%)出现冷热试验异常,1例(3.3%)出现摇头试验异常,无患者出现速度阶梯试验异常。总体而言,28例(76%)VM患者至少在一个水平半规管功能试验中出现异常,异常率高的是摇头试验,其次是冷热试验和速度阶梯试验。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cVEMP异常率(21.6%)要显著高于对照组(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6%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被发现存在前庭功能异常,在冷热试验的基础上加用摇头试验和旋转试验,可以提高VM患者前庭功能异常的检出率。前庭性偏头痛患者显示的cVEMP结果,反映了球囊功能的异常及VM患者在球囊-颈反射通路上有所损害。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前庭功能异常。

  • 药物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潘涛;李昕英;孙钰杰

    目的 探究药物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45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药物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主症评分、次症评分、兼症评分、舌苔脉象评分及总分分别为(1.98±1.03)、(4.03±1.25)、(10.52±2.36)、(1.32±0.57)、(18.99±6.4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8±1.42)、(8.59±2.54)、(21.74±4.15)、(3.41±1.57)、(39.87±7.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02,P=0.0256<0.05).结论 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前庭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其临床症状改善的速度,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治疗质量.

  • 前庭性偏头痛神经通路的功能性核磁研究

    作者:徐艳芳;张金文

    目的 分析研究前庭性偏头痛神经通路的功能性核磁检查结果.方法 方便选择2017年7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64例为实验组,正常人共64名为对照组,进行冷热试验前庭功能检测、神经通路的功能性核磁检查.结果 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脑干、左侧颞回、左侧额叶、右侧边缘叶、右侧中央回及右侧额叶、左侧顶下小叶等脑区出现活动增高(t=3.23、4.52、3.79、3.88、5.31、5.12、6.99,P<0.05);左侧小脑半球、右侧枕中回、右侧颞中回、额上回、右侧基底节、右侧前扣带回及左侧颞下回等活动减低(t=-6.59、-4.88、-5.24、-4.98、-5.97、-5.87、-4.86,P<0.05).结论 使用功能性核磁检查对前庭性偏头痛神经通路变化判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神经内科门诊519例眩晕/头晕患者临床分析

    作者:陈丰;宋歌;程冬梅;赵津京;胡春艳;王凯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眩晕/头晕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按预先设计的眩晕患者调查表记录,连续收集519例2014年6 ~12月在解放军第三○五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以晕为主诉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相应的辅助检查结果,分析确定病因并随访观察.结果 初诊:反复就诊为1:2.1;与头位变化有关的占53.8%;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神经症、后循环缺血(PCI)、前庭性偏头痛(VM)为本组患者病因的前4位,占全部病因的76.5%.而常见的自我诊断为颈椎病、脑供血不足、血管狭窄、自觉血压心率不稳占比60.1%.结论 BPPV是眩晕患者常见的病因,应提高临床医师对BPPV和VM所致头晕的认识,仔细进行眩晕床旁检查,提高手法复位率.

  • 前庭性偏头痛35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忠波;沈通;伞勇智;高琦;王东升

    目的 研究分析前庭性偏头痛(VM)的临床治疗方式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35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7例).观察组给予西比灵治疗,对照组给予头痛宁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痊愈8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照组患者痊愈5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6例;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1%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2.5±1.1)次/周、持续时间(4.5±1.7)min均少于对照组的(3.6±1.3)次/周、(6.2±1.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比灵可以缓解头痛眩晕症状,减少患者的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临床中对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进行长期规范研究可以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

55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