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呼吸ICU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殷书莉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是指因各种致病因素造成毛细血管内皮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引起大量血浆蛋白及血浆外渗到组织间隙,从而出现组织间隙水肿、低蛋白血症、低血容量休克、急性肾缺血等病理变化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引起CLS的病因有多种。加强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15例CLS患者的护理。

  •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毛细血管渗漏的危险因素

    作者:何小军;舒强;谈林华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患儿经历体外循环手术后发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CIS)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CIS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院2003年6月至2007年7月38例行体外循环手术后发生CIS的婴幼儿先心患儿的临床资料,对照组为随机抽取同期150例行体外循环手术后未发生CLS的婴幼儿先心患儿,对可能引起CLS的因素采用二分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以确定与CLS发病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两组患儿术后治疗转归进行总结.结果 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CIS的独立危险因素按OR值排序分别是: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OR=10.353)、紫绀型心脏病(OR=6.912)、年龄≤1岁(OR=6.254)、体外循环温度≤25 ℃(OR=4.151).②CLS组行腹膜透析10例,死亡4例;对照组无腹膜透析病例及死亡病例.结论 体外循环时间、心脏病类型、年龄、体外循环温度是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发生CLS的独立危险因素.

  • 影响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预后的因素分析

    作者:苏俊;王锦权;陶晓根;刘宝;莫宝定;张霖

    目的 探讨影响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安徽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91例出现CL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疾病转归将患者分为3组:死亡组37例,治愈组132例,未愈组22例.将治愈组和死亡组患者在入院时、出现CLS时和出院前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探寻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与治愈组比较,死亡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P<0.01),阴离子间隙、甘油三酯、压力调整心率、氧合指数也较低(P<0.01或P<0.05),血糖、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明显增高(P<0.01);入院时出现肾损伤的患者较多(P<0.01).在治疗方面,治愈组应用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乌司他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者较多(P<0.05).结论 发生CLS患者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严重低蛋白血症、内环境紊乱、营养状态较差、氧合指数低、肾损伤和全身炎症反应较重者,预后不良;应用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乌司他丁、血液净化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CLS患者的预后.

  • 氢化可的松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小肠血管内皮糖萼的保护作用

    作者:高顺良;张匀;梁廷波

    目的 糖萼作为血管内皮的“保护层”具有维持其通透性的作用,本研究期望证实创伤失血性休克能够导致肠道微循环内皮糖萼层的破坏,同时氢化可的松具有糖萼及肠道微循环的保护作用.方法 本研究以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为基础,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法观察小肠血流灌注,通过电镜直接观察及肠系膜上静脉内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和多配体聚糖-1(syndecan-1)质量浓度检测评估内皮糖萼的破坏程度,分别采用ELISA及Western-blot法检测肠系膜上静脉TNF-α质量浓度及小肠内皮细胞NF-κB的表达,以探讨可能参与的分子机制,同时以氢化可的松治疗作为对照,评估其对创伤休克后小肠微循环功能的保护作用.结果 大鼠在发生休克后早期(3 h)即已出现肠道血流灌注显著下降(P<0.05),小肠血管内皮糖萼的组成成分硫酸乙酰肝素和多配体聚糖-1在创伤休克早期发生大量降解(P<0.01),同时电镜亦发现小肠微血管内皮糖萼层发生破坏变薄,氢化可的松的干预不仅缓解了糖萼的破坏,同时改善了创伤休克后小肠血流的灌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肠系膜上静脉血中TNF-α质量浓度较外周血显著升高,同时小肠内皮细胞NF-κB亦出现高表达,而氢化可的松的干预明显遏制了小肠内皮NF-κB的表达及TNF-α的产生.结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可能导致了糖萼的破坏以及由此造成的小肠微循环障碍,内皮细胞NF-κB/TNF-α系统可能参与了糖萼的破坏的机制.以糖萼作为治疗靶点,氢化可的松可能具有较好的疗效.

  • 危重病患者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护理进展

    作者:尉俊铮;王欣然;韩斌如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是指由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引起毛细血管水肿,大量血浆蛋白渗透到组织间隙,从而出现低蛋白血症、低血容量休克、急性肾缺血等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1],是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 is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一种严重并发症,CLS的危害在于肺泡水肿、气体交换受限、组织缺氧,从而加重毛细血管损伤,使局部发生炎症改变,乃至不能有效控制的全身炎症病变,终可能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大增加了临床救治的难度[2].危重病患者发生CLS的比例很大,已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作为与医疗密切相关的护理领域,有必要了解并掌握CLS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护理,以配合医生更好的救治患者,本研究就危重病患者CLS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 20例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全身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护理

    作者:诸纪华;范勇;徐建英

    报告了20例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全身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护理.术后护理重点为密切监测各监护参数,提供及早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密切观察尿量、引流液及腹围的变化,做好腹膜透析时的护理,严格掌握输液速度,正确使用呼吸机,加强皮肤护理.本组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痊愈出院.

  • 白蛋白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研究

    作者:潘涛涛

    目的 探究白蛋白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法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人血白蛋白注射液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好转率69.23%,对照组好转率52.38%;治疗组病死率23.08%,对照组病死率30.95%;治疗组平均动脉压和动脉血氧分压分别为(92.97±14.92)mmHg和(213.72±93.07)mmHg,对照组为(85.17±12.88)mmHg和(194.30±87.42)mmHg;治疗组肺水肿改善时间(6.27±1.23)h、全身水肿改善时间(19.84±2.37)h,对照组肺水肿改善时间(8.72±0.75)h、全身水肿改善时间(22.94±2.62)h;以上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24 h尿量(2101.92±861.91)ml,对照组24 h尿量(1673.25±1162.94)ml;治疗组APACHEⅡ评分(11.39±6.03)分,对照组APACHEⅡ评分(20.07±10.08)分;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白蛋白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能有效改善毛细血管渗透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好转率,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慢性健康情况及预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得到进一步的研究、推广与应用.

  • 小体质量法洛四联症患儿术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张汀洲;贺彦;刘迎龙

    目的:对小体质量法洛四联症患儿(< 10kg)术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发生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外科,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行法洛四联症矫治术的183例患儿,< 10kg的患儿为95例.其中10kg以下渗漏者有25例,非渗漏者有70例两者进行统计学分析.选择与法洛四联症矫治术后渗漏关系密切的因素作为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刚入ICU的中心静脉压(CVP)、年龄、Mcgoon值、侧枝情况、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低体温、复温时间与体外循环时间比值(R/C)、体外总血容量与预充量比值(A/P)及术中血管活性药指数(IS),是否进行右心室切口、是否跨肺动脉瓣环进行修补及是否应用牛颈静脉带瓣跨环补片,体外总血容量包括自身血容量及体外补充胶体量,其中自身血容量以80mL/kg计算.结果:在刚入ICU中心静脉压(CVP)、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中血管活性药指数方面渗漏组较未渗漏组显著增加,而复温时间与体外循环时间比值、体外总血容量与预充量比值方面渗漏组较未渗漏组显著减少.多因素Logistics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外总血容量与预充量比值(B=-4.882,OR=0.008,95% CI:0.001 ~0.103,P=0.000)、复温时间与体外循环时间比值(B=-2.841,OR=0.058,95% CI:0.006 ~0.583,P=0.016)对渗漏的影响显著,对应的P <0.05,且为负向影响;术中刚入ICU的中心静脉压(CVP)(B=0.414,OR=1.513,95% CI:1.142 ~2.006,P=0.004)对渗漏的影响显著,对应的P<0.05,且为正向影响.结论:体外总血容量与预充量比值、复温时间与体外循环时间比值对渗漏的影响显著,比值增高,发生渗漏可能性降低;术中刚入ICU的CVP对渗漏的预测力显著,数值升高,渗漏发生率越高.

  • 血管外肺水指数对感染性休克合并肺毛细血管渗漏的老年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作者:吴晓燕;庄志清;郑瑞强;林华

    目的 评估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与感染性休克合并肺毛细血管渗漏老年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入住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34例感染性休克合并肺毛细血管渗漏老年患者,应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PiCCO)技术监测3d,监测心脏指数、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肺血管通透指数(PVPI)以及EVLWI,根据患者实际体质量(ABW)和理想体质量(PBW),分别计算实际EVLWI和理想EVLWI;监测气道峰压、平台压、平均气道压(Pm)、潮气量、呼气末正压(PEEP)、吸氧浓度(FiO2),计算肺静态顺应性(Cst);用血气分析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并计算PaO2/FiO2、氧合指数(OI).胸部X线片检查,行肺损伤评分.分别比较实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a)和理想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p)与PaO2/FiO2、Cst以及肺损伤评分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对感染性休克合并肺毛细血管渗漏老年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共3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入组第1天死亡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乳酸高于存活组.入组第3天死亡组SOFA、肺损伤、PVPI、乳酸、液体平衡、去甲肾上腺素剂量、EVLWIa、EVLWIp均高于存活组(P<0.05),PaO2/FiO2低于存活组(P<0.05).EVLWIa、EVLWIp与肺损伤评分(r分别为0.461、0.588,P<0.05)呈正相关,与PaO2/FiO2(r值分别为-0.307、-0.386,P<0.05)呈负相关;EVLWIa、EVLWIp与Cst呈负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141、-0.154,均P>0.05).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SOFA、EVLWIa、EVLWIp是感染性休克合并肺毛细血管渗漏老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通过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入组时SOFA、EVLWIa、EVLWIp对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9、0.832、0.855.以EVLWIp=11.96 ml/kg为折点,预测患者存活的灵敏度为94.4%,特异度为61.5%. 结论 EVLWI能判断感染性休克合并肺毛细血管渗漏老年患者预后并能反映肺损伤严重程度,与EVLWIa相比,EVLWIp与肺损伤相关指标相关性更好,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更高.

  • 低体重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刘宇;王辉山;宋恒昌;董英

    目的 探讨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发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2008年10月~2010年2月的204例体重≤13kg的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导致CLS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CLS发病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资料体外循环术后出现CLS 26例,发生率为12.75%,单因素分析提示CLS组的年龄、体重、自体血容量/预充量(A/P)、术中低温度明显低于非CLS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危险分级明显高于非CLS组.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值是CLS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A/P值是CLS发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体重在CLS发生中具有一定意义.

  • 自身血容量/预充量比值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预测意义

    作者:刘宇;王宏鑫;宋恒昌;石云;董英;孙哲;王辉山

    目的 探讨自身血容量/预充量比值(A/P)对低体重婴幼儿体外循环(CPB)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了204例体重≤13 kg的行CPB心脏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A/P比值预测术后CLS发生佳临界值,并据此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行CPB心脏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比较A/P比值对CLS发生的影响.结果 204例病例对照研究的患儿CPB术后CLS发生26例,发病率为12.75%,ROC曲线下面积0.757,根据ROC曲线选定1.285为佳临界值.据此,将161名队列研究病例分为≤1.285组和>1.285组,两组CLS的发病率分别为14.10%、2.41%,相对危险度(RR)为5.85.结论 A/P比值对低体重婴幼儿CPB术后CLS的发生有较强的预测意义,A/P比值≤1.285的患儿CPB心脏手术后易发生CLS.

  •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防治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震宇;黄惠民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是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以体液和蛋白从机体血管内渗漏到组织间隙中为特征,临床上多表现为全身皮肤和粘膜的进行性水肿、胸腔和腹腔大量渗液、少尿、低血压、低氧血症和低蛋白血症等,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

  • 水通道蛋白1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肠壁血管内皮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作者:陈亚峰;奉典旭;田继云;陈腾;殷佩浩;谢金昆;冯雯;桂俊康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1( aquaporin 1,AQP1)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大鼠肠道毛细血管内皮屏障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160只雄性Sprague-Dawley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NP组、生理盐水组、地塞米松组及乙酰唑胺组,制模后3、6、12、18h各时间点分别处死8只.记录腹水量,测定血清淀粉酶;HE染色观察肠壁组织病理改变;电镜观察肠壁组织超微结构;伊文思兰染料血管外渗法检测肠壁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荧光定量PCR检测肠壁组织AQP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肠壁组织AQP1蛋白表达.结果 (1)ANP组血清淀粉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地塞米松组低于ANP组,乙酰唑胺组高于ANP组(P<0.05);(2)ANP组肠壁组织伊文思兰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地塞米松组低于ANP组,乙酰唑胺组高于ANP组(P<0.05);(3)ANP组肠壁组织AQP1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地塞米松组表达显著高于ANP组,乙酰唑胺组显著低于ANP组(P<0.05);(4)ANP组肠壁组织AQP1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地塞米松组高于ANP组,乙酰唑胺组低于ANP组(P<0.05).结论 AQP1在ANP大鼠肠壁组织毛细血管渗漏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调控AQP1的表达对保护血管内皮屏障功能有重要意义.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植入综合征研究进展

    作者:韩婷婷;许兰平

    植入综合征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中性粒细胞恢复初期发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临床上可以表现为发热、皮疹和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进而发展为肺实质浸润及体质量增加,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因其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表现接近,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困难.本文就植入综合征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及其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 新生儿重症感染合并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11例临床分析

    作者:许平;马连月;李宝云;杨玉军;杨春燕;周丽英;贾焕荣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感染合并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死亡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NICU 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1例新生儿重症感染合并CLS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措施及转归.结果 11例患儿中,原发病为肺炎5例,脓毒症6例;均出现进行性皮肤黏膜水肿、呼吸困难、不同程度感染性休克、尿少、低白蛋白血症(10~20g/L).在控制感染、抗休克、机械通气、对症治疗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基础上,早期应用羟乙基淀粉10~15ml/kg,每8~12小时给药,交替应用血浆、白蛋白,同时应用利尿剂,终抢救成功6例;其中4例发育良好、智力及运动能力正常,1例头颅CT示脑积水,1例双下肢肌张力偏高.死亡5例.结论CLS是新生儿重症感染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早期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羟乙基淀粉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 急性白血病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临床分析

    作者:储金华;王宁玲;杨林海;谢志伟;张坤龙;涂松济

    目的 观察急性白血病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在本院治疗的11例AL并发CLS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11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水肿、低白蛋白血症及少尿,肾功能异常1例,肝功能损害1例,腹水5例,胸水3例,积极治疗原发病,有效补充胶体液联合利尿对症治疗,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结论 高白细胞血症、感染是发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高危因素,应重视,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的液体疗法及抗炎是关键,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脓毒症大鼠液体扣押的分布特征

    作者:李斌;马国光;刘景全;张志刚

    目的 研究脓毒症大鼠液体复苏时液体扣押的组织器官分布特征.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晶体组、白蛋白组、人工胶体(贺斯)组,每组1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LP)建立脓毒症模型,颈总动脉插管连接换能器监测平均动脉压.股静脉微量泵补液后12h,取肺脏、肝脏、心脏、肾脏(右)及小肠组织块于电镜下观察病理变化并计算组织含水量.结果 脓毒症组各脏器组织含水量高于对照组(P<0.05);晶体组和白蛋白组心、肝、肺的组织含水量高于脓毒症组(P<0.05);白蛋白组心、肝、肺的组织含水量高于晶体组(P<0.05);人工胶体组的心、肝、肺组织含水量低于晶体组和白蛋白组(P<0.05).电镜观察显示,晶体组和白蛋白组肺、心、肝的细胞损伤比小肠和肾脏更为严重.结论 脓毒症大鼠液体复苏时液体扣押的组织器官分布以肺、心、肝组织为重,肾脏和小肠不明显,液体复苏时,人工胶体(贺斯)能减轻毛细血管渗漏,扩容效果好.

  • 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致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1例

    作者:李小娜;严瑛;李瑜

    报道1例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引起的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作为升血小板药物常被应用于肿瘤患者,可出现轻至中度的不良反应,停药后均可消退,但在某些患者中亦可引起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即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在使用该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高度警觉,一旦出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相关症状,及时做好应对措施,保障该药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儿童脓毒症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50例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张海洋;乔丽娜

    目的 对小儿脓毒症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的临床特点进行讨论.方法 收集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及新生儿科住院的50例脓毒症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涉及水肿、浆膜腔积液、血压进行性下降、呼吸困难、肺出血、意识障碍、肉眼血尿、少尿、无尿.其中,38例患儿出现皮下水肿,28例患儿出现浆膜腔积液,21例患儿出现血压进行性下降,10例患儿出现呼吸困难,10例患儿出现少尿或无尿,8例患儿出现意识障碍.实验室检查所有患儿均存在低蛋白血症,病初均伴有C反应蛋白(CRP)升高,30例患儿白细胞计数增高,25例患儿病原学检查结果阳性(11例大肠埃希菌、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B族溶血性链球菌、4例肺炎链球菌、1例肺炎克雷伯杆菌、1例白色念珠菌).革兰阴性菌感染率高于革兰阳性菌.18例合并酸碱平衡紊乱,7例合并血糖升高,5例合并高乳酸血症,8例合并肾功能异常,8例合并凝血功能异常,3例合并贫血.胸部X线或胸部平扫提示肺间质性渗出为主,20例存在胸腔积液,8例腹部超声发现腹腔积液,3例通过超声心动图发现心包积液.治疗方面10例患儿运用了小剂量激素,7例患儿使用了丙种球蛋白支持,补液方式为晶体液、低分子右旋糖酐及成分血制品,35例患儿使用了呼吸机辅助,3例患儿使用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结论 正确识别、综合治疗儿童脓毒症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可有效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 连续性床旁血液滤过对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全身氧代谢的影响

    作者:蒋勇;李华丽

    目的:探讨连续性床旁血液滤过(CRRT)对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患者全身氧代谢的影响。方法观察CLS患者连续性床旁血液滤过治疗前,治疗后6、12、24、48、72 h氧分压(Pa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血乳酸(LAC)、氧输送(DO2)、氧耗量(VO2)及氧摄取率(O2ER)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评价CRRT对CLS患者全身氧代谢的影响。结果 CLS患者经CRRT治疗6 h后PaO2、ScvO2、DO2升高(P<0.05),LAC明显下降(P<0.05);VO2在12 h后升高(P<0.05),O2ER在治疗24 h后升高(P<0.05)。结论 CLS患者全身组织器官氧代谢差,CRRT治疗能改善CLS患者的全身氧代谢,改善组织器官的功能。

126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