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维可视化技术精准导航在复杂牙拔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坚;吴亮颖;张卫平;张昀;路贵忠

    目的:探讨关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精准导航在复杂牙拔除术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阻生、多生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拔牙手术,患者60例,这60例患者均符合复杂牙拔除相关标准,将60例患者随机分配对照组、试验组,每组人员各30例,给对照组拍摄普通X线片,试验组进行三维可视化技术精准导航技术,通过对试验组、对照组治疗方法后进行观察,观察两组患者的复杂牙拔除状况、临床效果等.结果:60例患者进行复杂牙拔除手术后,比较分析两组治疗疗效,通过比较试验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精准导航复杂牙拔除术具有较好临床效果,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

  • 三维可视化技术对肝胆管结石肝脏分段的临床作用及效果

    作者:孙延纶

    目的:分析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原理并探讨该技术对肝胆管结石肝脏分段的意义。方法: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肝胆管结石患者37例,按其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肝切除手术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对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管结石患者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状少,且该技术操作简单,准确率高。

  • 三维可视化评估技术在肝脏尾状叶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倪俊声;林辉;杨远;汪珍光;林川;黄罡;刘辉;周伟平

    目的 探讨肝脏三维可视化评估技术在精准肝切除手术术前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12月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三科采用精准肝切除手术治疗的75例尾状叶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5例、女20例,年龄30~66岁,均采用肝脏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术前规划,并应用术前三维重建模型模拟肝脏尾状叶肿瘤切除手术.对比术前规划与术中操作,计算全肝体积、模拟切除肝体积、剩余功能性肝体积,统计全组患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肝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等,并统计术后并发症.结果 模拟切除肝体积263.89 mL(33.76,1650.85),剩余功能性肝体积1189.67 mL(529.79,1859.72).行单独尾状叶肿瘤切除27例,左半肝+尾状叶切除6例,部分右肝(Ⅵ、Ⅶ段)+尾状叶切除14例,右半肝+尾状叶切除20例,中肝叶(Ⅳ、Ⅴ、Ⅷ段)+尾状叶切除8例.75例患者均完整切除肿瘤,第一肝门阻断时间数25(0,62)min,出血量300(100,3600)mL,手术时间198(116,388)min,输血11例,输血量600(200,3000)mL.患者术中均未发生大出血、空气栓塞.术后发生并发症29例,其中Ⅰ类并发症1例,经剖腹探查止血后顺利恢复,余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随访有1例患者因消化道出血死亡.结论 采用肝脏三维可视化评估技术进行术前精准规划,可使术者更准确地掌握切除范围,规避主要血管,控制术中出血,以及维持术后肝功能.

  •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静脉解剖学研究的应用

    作者:许文犁;董家鸿

    肝静脉作为肝脏的唯一回流血管,其在肝脏解剖学和外科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外科领域方面的应用,为肝胆外科医师了解、研究肝静脉的解剖学特征和变异提供了各种便利以及循证学依据.本文就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静脉方面的研究做一综合性回顾.

  • 二维影像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ALPPS治疗肝癌效果的初步探讨

    作者:胡志刚;黄拼搏;周振宇;何传超;张贺云;李文滨;肖治宇;张建龙;徐鋆耀

    目的 初步探讨二维影像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治疗肝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采用ALPPS治疗的19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采用传统二维影像学技术辅助术前评估、手术规划及术中指导(2D组),4例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3D组)辅助.结果 三维可视化技术可获得准确、直观、清晰的三维图像,精确计算肝脏体积,实现术前虚拟仿真手术,协助术中决策的制定.2D组和3D组的第一步手术时间分别为(331.3 ±61.7)min和(261.3 ±21.4)min,出血量分别为(360.7±51.9) ml和(300.0±40.8) ml;第二步手术时间分别为(199.3±41.0) min和(170.0±29.4)min,出血量分别为(285.3±132.6)ml和(257.5±99.5)ml;两步手术时间间隔分别为(15.3±6.5)d和(13.8±5.1)d;住院时间分别为(39.3±5.8)d和(31.5±7.5)d;第二步手术完成率分别为12/15和4/4;术后肝功能衰竭的例数分别为7例(A级4例、B级2例、C级1例)和2例(A级1例、B级1例);术后分别发生并发症9例(Ⅰ、Ⅱ、Ⅲ、Ⅳ级分别为4、2、1、2例)和3例(Ⅰ、Ⅱ、Ⅲ级分别为1、1、1例);术后90 d分别死亡2例和0例;术后半年分别复发3例和1例;术后半年分别死亡4例和1例.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有助于个体化、精准化的ALPPS术前评估及手术规划方案的制定,在辅助ALPPS治疗肝癌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锥形束CT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腮腺造影成像中的应用

    作者:曾东林;温奕雄;崔敏毅;涂之平

    目的 研究腮腺造影成像中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三维可视化影像特点.方法 对25例患者的腮腺造影CB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CBCT三维可视化技术如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三维容积重建(VR)对影像进行三维重建,比较这些技术的腮腺造影成像特点.结果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12例、复发性腮腺炎7例、腮腺肿瘤6例.MPR、MIP、VR均可以从任意方向显示腺体和导管,MPR可以逐层显示,MIP、VR不能逐层显示,VR只能显示导管与腺体的表面影像.MPR可以清楚地显示腺体内部结构、腺体与周围组织结构的位置关系,正常腺泡成云雾状,腺小叶被纤维间隔分隔,形成一朵朵白云状,分支导管清晰可见.MIP可以清楚地显示腺体、导管的整体影像,正常腺泡呈淡薄的云雾状;主导管及分支导管影像较MPR的清晰.MIP、VR难以确定腺体内部病变的位置.结论 腮腺造影CBCT影像清晰,MPR、MIP相结合可以对腮腺疾病进行准确判断及精确定位.

  •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脏肿瘤切除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梓瑜;金浩;孙志为;金焰;王晓云;莫一我;李兆连

    目的 分析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脏肿瘤手术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0月,方便选取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评估残肝体积、指导肝脏肿瘤切除手术56例,纳入观察组.2014年1月-2015年3月,采用常规方法开展肝切除手术50例,纳入对照组.对比手术切除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肝切除方法、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总胆红素较术前上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评估残肝体积,指导肝切除可减轻手术创伤.

  •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医源性胆管损伤后狭窄术前评估中应用研究

    作者:闫加艳;李太锡;何敏;陈炜;王坚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医源性胆管损伤后狭窄修复手术的术前评估和手术方案选择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0例医源性胆管损伤后狭窄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三维可视化工作站对上腹部增强CT进行三维可视化处理和评估.利用增强CT和三维可视化技术评估脉管变异情况、胆管狭窄的位置、肝脏萎缩情况、有无肝门旋转、有无合并肝内胆管结石并测量肝门深度等,比较依据三维可视化评估制定的手术规划与实际施行的手术方式的一致性,随访远期胆管再狭窄情况、肝功能状况与生活质量.结果 三维可视化技术评估胆管狭窄Bismuth分型与术中评估完全一致,增强CT评估将2例Bismuth Ⅰ型胆管狭窄误认为BismuthⅡ型,1例Ⅱ型误认为Ⅰ型.三维可视化技术可发现增强CT不能发现的肝动脉和门静脉变异,测量20例病人的肝门深度值范围为(-10.1~+21.1)mm,左肝管横部长度为(15.2±4.6)mm.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评估制定的手术规划与实际手术方式完全符合,术中无血管损伤和大出血的发生.结论 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能提高术前评估的准确性,有利于制定合理的手术路径与方案,提高手术安全性.

  •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医源性胆管损伤诊治中的价值

    作者:王坚

    肝门部解剖的复杂性与变异性、损伤形式与类型的多样性和胆管修复手术的困难性决定了医源性胆管损伤修复是胆道外科的难点问题.全面的术前评估尤其是影像学评估是成功修复的前提.三维可视化技术能直观、立体、全面评估肝门脉管的汇合方式及空间构象,量化评估胆管狭窄的位置、肝门深度和肝门旋转角度,测量肝脏各段体积以判断是否存在肝脏萎缩等.三维可视化技术能够通过旋转、叠加和删除肝内脉管结构进行模拟手术,制定合理的手术路径和手术方案,预估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避免盲目手术导致的次生损伤.

  • 医学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胡志刚;黄拼搏;周振宇;姜海;李文滨;肖治宇;张建龙;徐鋆耀;孙健

    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疾病进展迅速,总体预后较差,是导致肿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肝癌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肝癌重要的方式之一,尤其是早期肝癌[2-3].肝癌的术前诊断及手术规划主要由超声、CT、MRI等传统二维影像学检查辅助完成,即手术医生利用其个人空间想像能力及诊治经验对二维图像进行三维转换,从而了解肿瘤及其周围解剖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但上述方法具有一定主观性,无法形成稳定可见的三维图像资料,不利于个体化、精细化、规范化的手术方案的制定.

  • 计算机辅助联合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在肝脏肿瘤诊断和手术导航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医学临床外科专业委员会;中国图学学会医学图像与设备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分子影像学专业委员会

    三维可视化是用于显示、描述和解释组织器官三维解剖和形态特征的一种工具,现已经在肝脏外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是一种近红外荧光染料,蛋白质结合的ICG可被波长范围在750~810 nm的外来光所激发,发射波长840 nm左右的近红外光[2].自Ishizawa等[3]首次使用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指导肝切除术以来,该技术作为一种细胞功能水平的辅助工具,在肝脏肿瘤诊断和手术导航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4-8].

  •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癌术前评估及手术规划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杨闯;张永川;何静宇;古广强;李华国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癌术前评估及手术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癌患者78例,且所有患者均拟行肝脏分离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二维影像学技术辅助进行术前评估及手术规划,观察组实施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进行术前评估及手术规划,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术后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术中比较,观察组第一步及第二步手术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减少,进行第二步手术例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HLF)分级、术后90d死亡、术后半年复发及术后半年生存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肝癌患者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可制定个体化、精准化的术前评估及手术规划方案,可减少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且预后较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老年鹿角形肾结石中的应用

    作者:林艳君;姜庆;于圣杰;张唯力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老年鹿角形肾结石中的应用.方法 68例行PCNL治疗的老年鹿角形肾结石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PCNL组(2012年1~12月)32例及三维可视化技术+ PCNL组(2013年1~12月) 36例,PCNL治疗组直接行PCNL治疗,三维可视化技术+ PCNL组术前应用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对鹿角形肾结石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并根据重建模型确定接受情况,进行术前个体化诊断,并设计手术方案同时进行术前演练,以指导真实手术.结果三维可视化技术能清晰显示肾内外动脉、静脉及集合系统,能缩小、放大模型及旋转模型,并进行全方位观察及操作,立体感强,形态逼真.三维可视化技术+PCNL组结石清除率高于PCNL组(P<0.05),术后随访1年的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CNL组(P<0.05).三维可视化技术+PCNL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穿刺通道深度、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PCNL组(P<0.05).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能清晰显示鹿角形肾结石形态,提高术中操作精确性,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

  •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对右肝巨大肝癌患者进行右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韩全胜;潘耀振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对右肝巨大肝癌患者进行右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右半肝巨大肝癌患者平均分为三维重建组和未重建组.这些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右半肝切除术.在进行手术前,均对两组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在此基础上,使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三维重建组患者的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处理.手术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住院的时间、切除肝脏的体积、残肝的体积、残肝的体积/标准肝的体积、术后各项肝功能指标的水平,并比较三维重建组患者预切除肝脏的体积和实际切除肝脏的体积.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地完成手术治疗.三维重建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中输血的发生率及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均低于未重建组患者(P<0.05),其手术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均短于未重建组患者(P<0.05),其术中的出血量、术中的输血量均少于未重建组患者(P<0.05),其切除肝脏的体积小于未重建组患者(P<0.05),其残肝的体积/标准肝的体积大于未重建组患者(P<0.05),其血清白蛋白(ALB)的水平高于未重建组患者(P<0.05).三维重建组患者预切除的肝体积和实际切除的肝体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对右肝巨大肝癌患者进行右半肝切除术中的效果较为理想,可准确地评估为其切除肝脏的体积,减少术中的出血量,确保其手术的效果.

  • 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解剖性肝切除术的应用体会

    作者:李留峥;王峻峰;徐雷升;俸家伟;王志萍;高学昌;龚国茶;于杰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解剖性肝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临沧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解剖性肝切除术78例肝肿瘤及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上腹部增强CT扫描数据导入Slicer三维软件,构建肝脏三维可视化图像模型,明确肝内血管走行及解剖分型,肿瘤所处的肝叶与肝段,肿瘤的大小、数目,肿瘤与血管的三维空间比邻.计算全肝体积、肿瘤体积、拟切除标本体积、残肝体积、功能性肝体积、残肝体积比.术前判断切除的肝叶/肝段及切除的血管,根据残肝体积评估患者肝脏储备功能,准确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术中根据肿瘤实际侵犯情况,纠正影像学的偏差,再决定切除范围.结果 78例患者术前均完成三维可视化图像重建,均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完成解剖性肝切除术.术前虚拟切除肝体积(1 020±264)mL,实际切除肝体积(1 125±267)mL,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手术时间(210±54)min,术中出血量(671±231)mL,术后住院时间(18.5±3.2)d,术后并发症率15.4%,围手术期死亡1例.解剖性肝切除术中,按照术前模拟方案完成手术69例(88.5%),9例因肿瘤侵犯血管或实际残肝体积与手术规划方案有偏差更改切除范围.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有助于精确判断肿瘤侵犯血管、胆管情况,确定安全的肝切除量和范围,优化手术方案,提高解剖性肝切除术的疗效.

  • 三维可视化技术对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决策的影响

    作者:赵义军;耿小平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A),又称为Klatskin瘤,1965年Klatskin首次描述[1],是指发生在左肝管、右肝管、左右肝管分叉部和肝总管上段的胆管黏膜上皮恶性肿瘤.肝门部胆管癌整体预后不佳,外科手术治疗仍然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治疗方法.术前决策的重点是判断手术能否获得R0切除以及手术的安全性.现代影像技术发展,为肿瘤的诊断及术前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随着三维可视化技术的临床应用,其更形象直观的图像,无疑会给外科医师带来新的判断作用,本文结合文献及作者经验作一综述.

  •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胆管结石诊断和手术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祝文;方驰华;方兆山;范应方;杨剑;项楠;曾宁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胆管结石的诊治及手术规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外科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0例肝胆管结石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应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对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根据重建模型中结石与肝内外胆管的情况,进行术前个体化诊断,肝脏个体化分段及体积计算,以及设计手术方案并进行术前演练,并用以指导真实手术.结果 40例肝胆管结石病人均完成三维重建,包括Ⅰ型10例,Ⅱa型18例,Ⅱb型8例,Ⅱc型4例,合并胆总管结石23例.3D图像可清晰观察肝脏、结石及“胆管树”立体形态.40例病人术前三维重建与术中所见符合率、术前手术规划与实际手术符合率均一致,其中3例病人经二次硬镜取石术,终达到无结石残留.所有病人术中无胆管损伤、大出血、胆漏、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应用三维可视化对肝胆管结石病病人进行诊断和手术规划,可有效减少肝胆管结石病人手术的并发症及术后残石率.

  • 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下腹腔镜联合胆道硬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作者:马先仕;陈洪刚;吴念寿;柯松;肖绪鹏

    目的 总结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下腹腔镜联合胆道硬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肝胆管结石病人45例,均采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软件对肝胆管结石进行三维可视化临床分析与术前规划,并将三维可视化模型带入手术室,指导实施3D腹腔镜联合胆道硬镜靶向碎石术.评价术中三维可视化图像模型显示情况,以及与实际肝胆管结石分布的一致性;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手术期病死率,复查后观察结石复发率.结果 三维可视化图像模型再现病人肝脏、肝内脉管的解剖结构及肝内外胆管结石分布,术中真实显示与术前三维可视化模型一致,手术方法与术前计划一致.手术时间(125.9±21.2)分钟,术中出血量(38.8±8.5)ml,术中无大出血及输血;经MRCP检查结石清除率为100%;发生胆道损伤2例、胆漏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7%;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石复发2例,复发率4.4%.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可实现肝胆管结石的术前精确评估,指导术中腹腔镜、胆道硬镜下碎石、取石操作及肝段切除,有助于提高结石清除率,保障手术安全.

  • 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闭合性肝外伤个体化诊治

    作者:方驰华;杨文哲;范应方;杨剑;项楠;曾宁

    目的 研究三维可视化技术在闭合性肝外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20例严重肝破裂患者,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19~61岁,平均年龄33.2岁.应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软件对患者肝脏损伤情况进行三维重建,指导闭合性肝外伤的诊治.结果 本组20例患者经三维重建,观察患者出血范围、已形成血肿大小、腹部血管损伤情况,个体化决定治疗方案,患者经治疗恢复良好,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为闭合性肝外伤提供清晰、可视化的诊断参考,对患者个体化治疗决策的制定具有积极作用.

  •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快速腭扩展的三维可视化评价

    作者:冯齐平;潘晓岗;钱玉芬

    目的: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分析唇腭裂患者快速腭扩展前后颅颌面硬组织结构的改变.方法:选择一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螺旋CT扫描,应用Amira 3.11软件读取DICOM格式数据,生成STL格式的三维硬组织数字模型,通过Magic RP 5.41读取该模型,将腭扩展前后得到的数字模型进行重叠.结果:通过对腭扩展前后模型重叠分析,发现腭扩展后额骨发生了轻微的后移,颧额缝、额颌缝、鼻额缝下方的颌骨以及牙齿、齿槽区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向外扩展,颧颞缝前方颧弓发生了轻微的上移.牙齿横向位移大的区域在上颌尖牙区.结论:通过基于DICOM格式的三维实体几何模型重叠技术,可以对UCLP患者快速腭扩展前后颅颌面硬组织结构的改变进行可视化评价,快速腭扩展前后牙弓位移量呈前大后小的趋势.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