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卒中偏瘫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刘杏丰

    目的:研究卒中偏瘫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可行性.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接受治疗的54例卒中偏瘫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7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其基础上行中医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试验组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卒中偏瘫患者中运用中医护理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值得广泛推广.

  • 卒中偏瘫患者中医护理康复效果分析

    作者:刘静

    目的:探究卒中偏瘫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康复效果.方法:根据自愿原则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护理,试验组给予中医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康复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期间,给予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更为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

  • 多学科合作康复治疗卒中偏瘫的效果分析

    作者:舒丽瑾;孙祎

    目的:分析多学科合作康复治疗对卒中偏瘫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72例卒中偏瘫患者并将其纳入此次研究中,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分别采用多学科合作康复治疗和常规治疗,比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经过多学科合作康复治疗以及常规治疗后,比对FMA以及MBI的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卒中偏瘫患者采用多学科合作康复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运动能力的提丹.

  • 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对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作者:陈瑛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有助于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作者:林利华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4例中风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良肢位摆放等。以简式Fugl-Meyer 评定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评定量表 ADL 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并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躯体运动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更好地促进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 康复护理结合针灸治疗卒中偏瘫的效果观察

    作者:石惠娟;黄茜;夏永莲

    目的 评价康复护理配合针灸治疗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03-2014-08成都军区昆明疗养院收治的卒中偏瘫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4例,选用针灸配合康复护理进行治疗,对照组36例,仅选用康复护理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与运动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在治疗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 基层医院开展卒中后偏瘫早期康复的探讨

    作者:田廷臣

    脑血管病以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卒中后的早期康复起到的作用远远优于大多数药物,临床医生都应该树立这种概念[1].我院是区级二甲医院,2003年开展卒中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就工作中的一点认识探讨如下.

  • 消肿汤熏洗结合气压治疗卒中偏瘫后患肢水肿的疗效观察

    作者:隋鹏;姜晓芳

    目的 观察消肿汤熏洗结合气压治疗卒中偏瘫后患肢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卒中偏瘫后患肢水肿患者90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基础的对症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消肿汤熏洗结合气压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常规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卒中偏瘫后患肢水肿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消肿汤熏洗结合气压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患肢水肿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认知重建和自我效能管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作者:杨培军

    目的 探讨认知重建教育和自我效能管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神经内科近期收治的5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9例,干预组在入院后即提供认知重建教育支持并增加自我效能的增强干预,对照组只采取常规康复指导,分别于入院第1日及干预治疗3个月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状况进行评定;同时根据Fugl-Meyer法和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MBI)、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评价.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GSES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治疗3个月后MBI、ADL评分情况比较,干预组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重建和增强自我效能管理,可改变脑卒中患者错误认知,提高自我效能水平,终对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有重要意义.

  • 卒中偏瘫患者分期康复护理探讨

    作者:王艳丽

    目的:探讨对卒中偏袒患者采取分期康复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卒中偏瘫患者14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采用分期康复护理方法)和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法)各743例,观察周期为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ADL(生活活动能力)两个方面.结果:观察组显效334例,总有效率为76.5%;对照组显效156例,总有效率为43.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对卒中偏袒患者采取分期康复护理方法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电针神经干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观察

    作者:王刚;张德

    目的分别对 50例 ; 32例 , 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 方法对 50例电针神经干和 32例传统针刺治疗 . 结果电针神经干组运动模式和肌力恢复均优于传统针刺组 . 说明电针神经干不但可以改善运动的质量而且可以改善肌力 . 结论治疗后两组比较手功能未见差异 , 说明对手的训练方法有待加强 .

  • 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对卒中偏瘫患者活动能力的影响

    作者:池煜霞;陈伟;苏亮珍

    卒中偏瘫患者回到社区应是康复的延续,而不是康复的终结.社区康复包括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在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现有条件下,康复治疗进入社区和家庭困难重重,而社区康复护理的地位则突显.本研究对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出院后社区综合康复护理,并根据功能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护理重点,旨在帮助卒中偏瘫患者提高生活和活动能力.

  • 脑卒中偏瘫病人社区康复中的疗效评价

    作者:刘德安;孙保和;任雪雷;周晓林

    目的:探索卒中偏瘫患者在社区进一步康复的模式和途径. 方法:将社区87例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ADL训练+综合治疗)48例,被动治疗组(采用综合治疗)39例,对治疗前后两组病例进行Barthel指数评定(the barthel index of ADL)比较两组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率. 结果:按ADL评价主动病例恢复总有效率为43.8%,被动病例恢复总有效率为23.1%,χ2=4.070,P<0.05.结论:主动渐进性功能康复锻炼,能改善社区脑卒中偏瘫病人的残障肢体的功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与被动随意的锻炼有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 卒中偏瘫 社区康复
  • 静态平衡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小清;高崇;滕安琪;马松武

    目的 研究PC-708A静态平衡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2例脑卒中偏瘫伴有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针刺治疗及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PC-708A静态平衡仪治疗,共治疗6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表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治两组平衡能力、ADL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衡能力及ADL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C-708A静态平衡仪提供视觉反馈、提高治疗的注意力及兴趣,能更好的改善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值得临床实践.

  • 综合针法对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谋

    目的 探讨综合针法对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01-2011-12收治的80例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患者均采取体针作为基础性治疗,而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增加头针与腹针综合治疗,而对照组不给予头针与腹针综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运动功能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13,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t=9.3022,P<0.05).治疗前2组患者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21,P>0.05);治疗后观察组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012,P<0.05).结论 临床对于卒中偏瘫患者采取综合针法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品管圈在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唐利群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品管圈服务促进其肢体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卒中偏瘫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功能恢复锻炼,实验组患者则选择品管圈模式实施功能恢复锻炼,对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在肢体功能恢复性锻炼依从性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锻炼后实验组患者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 影响卒中偏瘫患者不能坚持康复训练的因素及对策

    作者:黄兰香

    目的:了解卒中偏瘫患者不能坚持康复训练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选取在我科住院或在此期间出院的共100例脑卒中后所致偏瘫的患者,采用自制的问卷和电话回访的办法进行了解调查。结果:发现影响患者不能坚持康复训练的因素有经济状况、健康教育、认知能力、情绪状态、家庭关系、疼痛、康复资源、康复持续时间、医患关系。结论:促进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情绪和疼痛的有效控制、完善均衡的康复资源、积极的心理护理是促使患者坚持康复训练的有效对策。

  • 平衡训练和肌力练习用于卒中偏瘫患者对其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张频;张书丽

    目的 在卒中偏瘫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平衡训练以及肌力练习,探究其对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根据自愿参与原则在该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卒中偏瘫患者中随机选取48例患者参与该次探究,分组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共计2组,组别是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4例.参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常规卒中后康复指导,实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常规卒中后康复指导、平衡训练以及肌力练习,将2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后得出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统计学数值并分析对比结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患肢骨骼肌含量、膝关节伸展肌力、髋关节伸展肌力、踝关节背曲肌力、FMA(患肢运动功能)、FIM(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 在卒中偏瘫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平衡训练以及肌力练习,可对患者下肢功能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 早期部分减重步行训练与康复治疗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波

    目的:减重步行训练以及康复治疗对于卒中偏瘫病患的影响.方法:2016.5-2018.8时间段,随机在内科病患中盲选88例卒中偏瘫病患实施干预分析,将其均分为康复治疗组和综合训练组,前者行康复治疗,后者在采取康复治疗同时早期结合减重步行训练,研究2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6MWD情况.结果:综合训练组病患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6MWD情况均优于康复治疗组,2组比较,p<0.05.结论:对卒中偏瘫病患早期进行减重步行训练、康复治疗,可改善其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延长6MWD,效果较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